春晚在极尽全力的去针对每种不同的人群创造节目,但其实它忽略了大众的兼容性。我们很多人其实很爱脱口秀,但也喜欢开心麻花,喜欢冯巩郭冬临,也喜欢凤凰传奇!
这个岁末年初的盛大晚会,需要百花齐放,也需要海纳百川,但不管怎么说,春晚依旧是最具仪式感的除夕必备盛典,我们辩证的包容。快乐气氛组,一点不快乐,挠痒痒都不如。严重怀疑他们家是在为吐槽大会积累素材,这个节目,不如王勉脱口秀大会节目水平的万分之一,现场的尬笑尬掌可以说明一切!
大张伟和王勉登上虎年春晚舞台,演绎音乐脱口秀《快乐气氛组》。对于脱口秀节目来说,这是一次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舞台。对于热爱脱口秀的观众来说,他们对大张伟和王勉这两大活宝的搞笑能力丝毫不怀疑,毕竟他们之前的表演简直无懈可击。
但,还是演“砸”了。这种“砸”不是说他们出了舞台事故或是别的原因,仅仅只是因为,他们的发挥比起在脱口秀大会的那一次合作,效果差太多了。犹记得脱口秀大会总决赛上,王勉和大张伟搭档合作音乐脱口秀。那一天,两人的表演被观众用“封神”来形容,节目直接掀到高潮,热闹程度堪比笑果年会。我想这大概也是春晚导演选中两人登上春晚舞台的原因。
虎年春晚后必然要引起一番对本届春晚节目的讨论,没想到这一次的春晚似乎比往年更加“一言难尽”,只有个别节目被提及,话题讨论热度也没有想象中的多,倒是吐槽的一堆。说起吐槽,观众毫不客气吐槽的一个节目就是大张伟和王勉的音乐脱口秀节目《快乐气氛组》,直接给了一个巨大的“尴尬”作为评价。
其实大张伟和王勉不是第一次合作,他俩之前的合作还算挺成功的,这一回大概是在春晚的舞台上,和原本脱口秀舞台毕竟不一样,二人的这场“气氛表演”反而显得十分古怪,甚至连名字《快乐气氛组》都加深了尴尬的意味。节目结束后,迎来了铺天盖地的同一吐槽——尴尬。
作为脱口秀在央视的首秀,导演组在选择节目内容时是不是应该严谨一点,毕竟脱口秀进入大众视野没几年,甚至有很多朋友之前没有看过脱口秀,而央视春晚的受众非常广,很多观众第一次看节目有可能就是通过春晚!没有接触过脱口秀的观众看过这个节目还会对脱口秀抱有期待吗?会不会觉得脱口秀太无聊,太尴尬了!
作为倍受现在年轻人喜爱的艺术形式,小鱼想说,脱口秀真的不是大家在春晚上看到的这样!它的形式可以多元化,内容可以无限制,但他是充满欢乐的,可以让人放松心情的!
大张伟平常说话主持都挺有梗的,但这一回的节目确实是“演砸”了。也许舞台不同,脱口秀舞台上的节目编排或许更让他放得开,而春晚有种种限制,也没有同为脱口秀的伙伴和热爱脱口秀的观众及时给予回应,互动气氛,这节目只能毫不意外成了春晚上最尴尬的节目。
网友一片倒地吐槽两人的表演“尬”,但其实从两人表演者大张伟和王勉的表情看,他们也是一副我知道自己尬,我努力掩饰我们的尴尬,但尽了力还是掩饰不住。我能够怎么办,我只能硬着头皮演完。
也许表演终究是要在合适的土壤上才能开出最美的花,我想观众并不能因为他们的一次表现不好就否定他们的搞笑能力,毕竟一个是“综艺梗王”,一个是曾经的“脱口秀大王”,他们的实力毋庸置疑。而这次的舞台也告诉李诞一个事实,脱口秀确实是火了,但离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还有一段路要走。
我觉得我可以接受大张伟的吐槽方式。因为大张伟就算是无厘头也非常搞笑。我还是能get大张伟的梗的。我觉得他说的梗并不难接受。幽默这件事本身就是见仁见智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觉得幽默的人。我反正觉得大张伟还是十分幽默的。
我觉得大张伟的吐槽非常有分寸感。因为有的人吐槽就会让人觉得非常尴尬。把一些感觉很尴尬的事情拿来说。我觉得这种吐槽非常没有意思。让人看的脚趾能抠出一个3室1厅。我觉得大张伟真的非常有说话的艺术感。他能把一个烦人的人。用一种让他不那么丢脸的方式去吐槽他。我觉得这个真的是高情商。有些人情商没有那么高。他的吐槽感觉非常尴尬。就像是易立竞吐槽别人。感觉他都要把别人吃了。那个吐槽感觉不是吐槽。感觉就是像要骂人一样。一点都没有幽默性。
吐槽主要还是调侃幽默。并不是那种尴尬的接人老底。无论什么样的东西,都可以用一种幽默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个才是吐槽。而很多人根本就没有这种幽默性。我觉得大张伟这种幽默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因为他是北京人。他说自己经常听郭德纲的相声。所以他才能够那样嘴皮子溜。我觉得北京人说话就非常逗。可能因为所有北京人说话都很逗。所以在那种环境的熏陶下。没有人不是一个相声演员。
我觉得大张伟面对人生的态度也特别好。有一起拜托了冰箱。大张伟的冰箱里面全都是各种汉堡培根。别人就说他的饮食不健康。他说只有吃那些才能快乐。如果都不快乐怎么健康?我觉得这说的真的非常对。人生得意须尽欢!做人就是要自由一点。潇洒一点。就像大张伟一样。
我觉得大张伟的吐槽能力更胜一筹。这几年的脱口秀节目非常火爆的,也成功让不少人通过脱口秀节目火了起来,脱口秀演员的吐槽能力确实很强的,大张伟王勉吐槽好无厘头,大张伟王勉我认为大张伟的吐槽能力更胜一筹,想必大家都对大张伟非常熟悉了,他有着很好的口才,情商也是挺高的,吐槽被人的能力真的很强,总是可以说到点上,又不伤害人。
吐槽能力的强与弱,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的体现。其实大张伟已经是一个在娱乐圈混了很多年的艺人了,他从最初的组乐队,做音乐,被大众熟悉,如今淡出乐坛,投入到了综艺节目中,他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的,他在《吐槽大会》上的精彩表现,受到了很多观众的热烈欢呼,王勉也是通过脱口秀节目火起来的,相对于大张伟,王勉还是年轻了很多,资历没有那么深,吐槽能力也是没有大张伟那么出色的,大张伟的吐槽能力是经过多年的积累,慢慢的练成的,他吐槽的人和事物,真的很有意思,非常的到位。
大张伟是很擅长吐槽别人的。其实大张伟这几年在综艺节目中表现非常出色的,他有很多名场面都是靠自己的口才以及情商获得的,他也吐槽国很多人,都是吐槽得非常有意思的,既有玩笑的意思,又有讽刺的意思,吐槽的点控制得很好,非常到位,这些都是王勉做不到的,也是王勉应该向大张伟学习的地方。
大张伟的吐槽能力比王勉强。看过大张伟和王勉的吐槽节目的话,都会对大张伟的吐槽能力感到佩服的,真的说得非常好,王勉虽然也说得不错,还是大张伟更甚一筹。
最近这几年脱口秀在喜剧市场异军突起,大有要成为小品相声之后,第三大语言类喜剧形式的意思。而李诞背后的笑果文化也越来越有辽宁民间艺术团、德云社等大型喜剧团体的味道,旗下的很多员工也开始慢慢崭露头角,接到不少其他节目的橄榄枝。
逐渐有了影响力
在前几年,虽然节目影响也一直不小,出的那几个大王不是没火起来,就是还没火就出事了,而池子、思文等人的离开也让节目的前进之路有些坎坷。不过随着观众基数的不断积累,《脱口秀大会》第四季也逐渐有了更多的场外影响力。
而且随着周奇墨、李雪琴等人的出现,李诞的节目也逐渐从公司内部的自娱自乐,开始有了点为行业发展提供平台的意思,在这样的情况下,脱口秀节目也开始逐渐出现在别的平台和节目当中,一些脱口秀艺人也开始担当别的节目的嘉宾。
不过就在大众都开始逐渐接纳脱口秀的时候,最近王勉和周奇墨的遭遇却给脱口秀发展踩了一脚刹车,春节很多人都看到了王勉和大张伟在春晚表演的音乐脱口秀。看完之后,“王勉大张伟尴尬”瞬间就上了热搜,俩人在春晚的表现恐怕连两人自己都有些看不下去。
表现尴尬
要知道音乐脱口秀在《脱口秀大会》上的表现算得上是现象级的,全场沸腾的场面不在少数,而且从脱口秀形式来说,音乐类脱口秀确实是最适合在春晚等晚会表演的类型了,但结果却表现的异常尴尬,不少大龄观众更是觉得节目有些太儿戏了点。
在当时不少人还觉得这可能是因为舞台的限制才导致节目并不好笑,但最近元宵节,周奇墨的表现告诉了不少人,这可能跟舞台并没有什么关系。在湖南台的元宵晚会上,周奇墨表演了一段三分钟的脱口秀,但表现的依旧尴尬,现场除了零散的笑声外,基本是冷场。
其中周奇墨也用了自己在《脱口秀大会》非常拿手的“模仿秀”,结果来说并不出彩,相反能看到周奇墨比较明显的盯提词器的行为,而且三分钟时间就像是来串场一般,完全没有展现出语言类节目晚会霸主的感觉。
了,小八前段时间还看了姜云升在《英雄联盟》节目中搭档管泽元说了一段脱口秀,还引出了张博洋讲了一段,虽然姜云升上过《吐槽大会》,稿子应该也是张博洋写的,但整体下来,不管是姜云升还是张博洋,弹幕都飘着“尴尬”、“无聊”的字幕。
可以看出似乎离开了脱口秀专场,这些脱口秀表演各个都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这样对比之下,小品和相声的优势就十分明显了。
依旧处在小众文化中
很显然如果这种情况无法改善,对于脱口秀的发展并不是个好消息,而这一切似乎都因为现场观众很难给出更好的反馈来给到表演者和坐在屏幕前的网友。回想之前李诞的《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不但会专门安排一些领笑员,而且时常能听到李诞带头的哈哈大笑。
但到了一个新的平台,面对新的观众,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很多观众难以给出反馈,也就导致一个人或两人的脱口秀表演看上去十分尴尬,这几次登上主流舞台的失利,似乎说明了脱口秀依旧还处在一种小众文化中,李诞还有不少的路要走。
而李诞之前也说过脱口秀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每次都需要热场,但很多晚会和节目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给脱口秀节目热场,如何改善脱口秀表演的慢热情况,也是脱口秀能否登上主流晚会的一个关键所在,到目前来看脱口秀仍然要依靠着群体的力量一起做节目,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方向。
因为很多人并不能接受大张伟和王勉的节目风格,特别是对于年龄稍微大一点的人来说,大家只会认为大张伟非常闹腾,也感受不到节目的特色和梗。
对于年轻的观众来说,年轻人普遍认为大张伟是一个非常搞笑的人,也认为大张伟也非常有料。但对于年长的人来说,年长的人普遍get不到大张伟和王勉的梗,所以大家会认为他们的节目非常尴尬。特别是在大张伟和王勉进行音乐脱口秀的时候,这种音乐脱口秀的形式并不被多数观众接受。
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大张伟和王勉的节目风格。
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大张伟和王勉的节目风格会更加适合年轻人。特别是对于那些00后来说,因为很多人普遍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所以大家普遍能够get到他们两个人的梗。大张伟和王勉的节目受众主要是年轻人,这就意味着年龄稍大的人一般不会喜欢他们两个人的节目,甚至认为有些尴尬。
二、很多人其实并不上网。
虽然大家普遍觉得上网已经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全国至少有5亿人依然没有频繁上网,很多人也不会在网上找各种好玩的梗。正是因为大张伟和王勉的风格主要是互联网风格,对那些不经常上网的观众来说,大家只会认为大张伟和王勉的节目风格非常尴尬,并不会认为这些节目好玩。
三、我的个人观点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大张伟和王勉会比较适合年轻人,如果让大张伟和王勉登上央视舞台的话,很多观众其实不喜欢他们两个人的节目风格。这并不是说他们两个人的节目不好,而是因为他们两个人的节目受众根本就不是全国观众。我记得这已经不是大家第1次认为他们两个人的节目尴尬了,节目组需要考虑观众的接受度的问题。
众所周知,现在年轻人回家过节已经成为了一个热议话题。尤其是一些外地上学外出务工的儿女们。在面对家里的老人和亲戚问到一些问题时,总会显得十分的无奈。在2022年虎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王勉和大张伟带来的音乐脱口秀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年轻人们回家时,总是被老一辈人进行一些奇奇怪怪的盘问,让年轻人们不知道怎么回答是好。
身为刚上大学的大学生,我在回家过年时,也会被常被问到许多关于大学生活中的问题。这些问题方方面面包括上大学后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其实,不同年龄段的亲戚所提出的问题是不太一样的。如果是家里的老人,他不会关心自己的孙子,外孙们在学校学习怎么样,他们只会关心我们在学校能不能吃好喝好,有没有受到欺负这些?其实,这些问题并不会给我们造成多大困扰,毕竟他们只是单纯的关心我们的生活。
我想最为年轻人厌烦的就是和自己父母年龄差不多大,或者再大一点的亲戚朋友们。相比于在学校生活得怎么样,他们更加关注你在学校学习什么,有没有取得一些什么进步,然后用他们的社会阅历告诉你一些他们认为正确的经验。而他们所提供的社会经验。却往往与年轻人的思想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年轻人们的困扰。
其实我认为身为年轻人,应该有虚心学习的态度,对于长辈所说的一些道理,可能有一些确实有过时的成分。这些东西也许是他们几十年人生经历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年轻人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虚心接受和利用。如果是抱着这样的态度,他们问出什么问题我们就回答什么,其实也并未给我们造成多大的困扰。,我想我们年轻人应该了理解老一辈对我们的关心,他们想让我们在社会中少走弯路。也许,这些让你厌烦的问题,却恰恰是你的问题所在。抱着这样态度的我,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再厌烦了。
脱口秀近几年越来越受欢迎,年轻人的业余时间又多了一个选择。李诞是脱口秀界最出圈的选手了,他也在积极推动脱口秀的发展。现象级综艺《脱口秀大会》和《吐槽大会》彻底打开了脱口秀的市场局面,不仅和娱乐圈进行了深度合作,还受到了资本方的关注。这意味着,脱口秀这样的新型文化消费模式,完成了从破冰到出圈的艰难历程。
关注《脱口秀大会》这档节目的人,一定认识王勉,他是第三季的冠军,一度被观众看好。在第四季最新一期节目中,他竟宣布退出比赛,这是怎么回事?从他现场给出的理由是想要和双胞胎同台表演,并且为了比赛公平性,给新人机会,所以选择晋级赛宣布退出,惹来了不少的争议,事后他又在社交平台上回应该事件,具体说了什么?网友质疑他怯场了
王勉,男,1994年5月7日出生,中国内地脱口秀演员、编剧 ,在《吐槽大会2》中开创“弹唱式”吐槽。参加过《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 、《冒犯家族》 、《故事王》、《哈哈哈哈哈》 等综艺节目。
2020年9月23日,《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收官,王勉夺得冠军。第四季的脱口秀大会他继续参与,最新一期的节目上,他说的段子是关于男子气概的,他十分精准地唱出了男子气概的含义,用一些在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唱出了男子气概最直观的表现,也讲述了男子气概对于生活的枷锁。许多的网友都说这一期的表现又回到了之前的状态,大家也十分期待他下次的表现,可是在大家沉浸在他的表演中时,他突然宣布退出比赛,这让许多的网友感到十分的震惊。
就在王勉在与双胞胎姐妹颜怡颜悦进行比赛后,宣布因为想要和颜怡颜悦同台表演,担心比赛不公平,在晋级时刻选择了和颜怡颜悦一起退赛,并承诺将在下次为大家送上三个人的同台表演。
此事也在网络引发热议。9月23日,王勉发微博回应此事,他几乎没有站在自己的角度,而是列举了网上几种对他的表演,对他的退赛的猜想和建议,比如是不是怕输,为了演出不在乎名次,为什么要带上双胞胎等等,但归根结底,王勉希望大家好好关注节目,因为今年的节目整体比去年更好看了,不要再将关注力放在他的身上。
说起尴尬大张伟王勉共同合作的创意类脱口秀节目《快乐气氛组》就首当其冲,在晚会结束的第一时间就因为尴尬冲上了热搜。
甚至有人拿出了当年郭冬临跟冯巩的小品拿来跟他们对比,“大张伟王勉差的不止是一副快板”。不得不说当天他们两得相声“竹板这么一打,别的咱不夸”确实太经典了。两相对比之下大张伟王勉确实差了一些。
随着脱口秀的火爆,也捧红了很多脱口秀的演员,比如庞博、呼兰、王建国、王勉、杨笠,他们现在的流量,完全不输一线明星。即便如此,王勉和大张伟合作的节目《快乐气氛组》,还是逃不了春晚“最尴尬”节目的头衔。
回看了这个节目,的确尴尬。大张伟的谐音梗已经没了笑点,李诞看了估计要扣工资。一个节目全靠谐音梗支撑,唱跳也是凑合,跨界没那么简单。
大张伟明明是歌手,忘了什么时候转型综艺咖了。他的跨界看似很成功,参加了很多综艺,也一度成为《天天向上》的常驻主持人。但在音乐方面,并没有很大突破,之前陷入抄袭事件,音乐作品也没有太多惊喜,这算成功吗?
脱口秀作为一种新兴语言类节目,接地气的、新颖是其主要特点,受众大都是年轻人居多。而春晚是全国性质的最高端的舞台,也是受众最广的节目。一档小受众节目瞬间被放大到了全国受到质疑也无可厚非,大张伟王勉的尴尬其实并不是春晚造成的。
看过脱口秀的观众肯定也能看得出来,他们的这种所谓的音乐脱口秀不说在春晚,就是在《脱口秀大会》上也是很难拿到高分的。
其实两个人正常开场讲话的时候,感觉还是挺有默契的,上来就是两个谐音梗“tiger”跟“地久天长”虽然有那么一丝丝的逗笑成分,但在这个场合实在炸不起来气氛,接下来唱的歌也是仅靠谐音梗,完全撑不起场面。
谐音梗就如同李诞说的一样,“我也并不是完全讨厌谐音梗,只要好笑就行”可是这几个谐音梗真的尬到骨子里了,完全没有一点好笑的成分在里面。这样春晚的音乐脱口秀创意还是很新颖的,但整体的表现却达不到创意的水平,所谓的“快乐气氛组”只有几个“tiger”的谐音梗以及几段差强人意改编歌曲,并没有烘托起整场的气氛,只有草草收场。
脱口秀这几年走过的路,是从小众走向主流的路,但距离“全民脱口秀”还有很远的距离。而春晚是一年一度备受全民关注的晚会,影响一个节目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要为了让大多数人“看得明白”而加一些通俗易懂的谐音梗,但谐音梗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在这个全民狂欢的节目。
其实脱口秀是有门槛的,这个门槛不是说它高不可攀对观众有要求,它的魅力所在就是那个小小的开放俱乐部,就是目前特定一群人的狂欢,但那个俱乐部,一定不是“春晚”,起码现在一定不是。春晚在极尽全力的去针对每种不同的人群创造节目,但其实它忽略了大众的兼容性。我们很多人其实很爱脱口秀,但也喜欢开心麻花,喜欢冯巩郭冬临,也喜欢凤凰传奇
但全民狂欢的节目需要的是一家人都觉得热热闹闹,而不是这个节目播出的时候,我们喜欢脱口秀的人群作为“被春晚照顾的群体”可以看得懂,可我的爷爷奶奶看不懂,我的爸妈也不会觉得好笑,这样的局面会让我感觉替我热爱的东西感到尴尬。
快乐气氛组,一点不快乐,挠痒痒都不如。严重怀疑他们家是在为吐槽大会积累素材,这个节目,不如王勉脱口秀大会节目水平的万分之一,现场的尬笑尬掌可以说明一切!
可以看到,大张伟和笑果文化的合作很紧密,作为嘉宾经常出现在脱口秀的舞台上。其实大张伟的气场,很符合脱口秀文化的气质,可以连续地输出笑点、偶尔深刻,也和王勉结缘。其实两人在《脱口秀大会》有过合作,反响还不错,为什么到了春晚舞台就不行了?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脱口秀大会》算是王勉的主场,心理上有优势,表演自然会更松弛。而且大张伟对这个舞台也很熟悉,有助于发挥。而春晚就不同了,脱口秀的内容要反复斟酌,不能有内容雷区,所以要有所顾忌。正能量是春晚的主基调,但脱口秀可能会通过一些别样的表达,进而达到好笑的舞台效果,这样有时候会限制舞台表现力。
《脱口秀大会》的台下观众更精准。他们坐在台下,就是为了看脱口秀,他们习惯了脱口秀的各种表现形式,也有和演员随时互动的能力,这样可以激发演员的临场反应能力。王勉的音乐脱口秀本来就需要很好的氛围和互动,一旦进入到自弹自唱的自嗨状态,状态会持续低迷,直到尴尬的境地。
必须承认,大张伟和王勉的合作还需要磨合。两人这次很可能演了一场自己都觉得不好笑的节目,还要苦撑下去。想想两人合作的“杀手锏”是什么?早被玩腻的谐音梗?还是生硬的歌词改编?从现场看,效果明显不好。如果两人想扩大市场受众,要完善现有的合作模式,然后去各种舞台检验,毕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我觉得易立竞吐槽最经典,她的吐槽面无表情。感觉她就像是教导主任一样。没有人能逃过她的法眼。人的吐槽都带着幽默。而易立竞的吐槽像是她要骂你一样。易立竞就像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提问机器。不管是什么明星来到她的面前。她都能把对方问得哑口无言。我觉得她心理素质真的非常强大。感觉她好像没有弱点一样。因为她题问别人的时候,都是问人家最痛心疾首的问题,最避之不及的问题。孙红雷见了她。感觉也被她问得面红耳赤。
所以说易立竞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那种记者的真实。 有好多人碍于面子不敢提问。不敢提问那些明星最不愿回答的问题。所以说要是当记者的话。还是需要异性这种不怕死的求真精神。如果人人都顾虑那么多。就没有人在意真相了。而易立竞什么都不在乎。她只在乎问题的真相。所以那些明星在接受她的采访的时候。仿佛都是在像接受问讯一样。我觉得那些明星要是没有胆量,真的不敢接受她的采访。吐槽大会也真的适合她。
易立竞可以在台上任意的说她想说的事情。他说有的观众说他抬头看太提词器。他说你以为那些提词器是来提醒他该要说什么的吗?他说提词器是限制他说什么的。我觉得这点真的说的非常对。要是没有提词器拦着。易立竞什么都能说得出来。感觉他没有什么怕的。感觉他没有弱点,可以让别人抓住。
这样的人不知道还能在娱乐圈存在多久。不过他也不是混娱乐圈的。他只是一个记者。只不过是采访这些娱乐圈明星的。他只是娱乐圈的一个观察者。因为他的犀利提问。所以他现在还是比较火的。希望他以后能越来越好。
在脱口秀的舞台上可以看到大张伟和王冕脑洞大,开玩出新的高度,两个人表演是有一些爆笑点的,能够让大家开怀大笑。
当大家看完这场脱口秀节目之后,最大的感想就是非常的尴尬,因为这种语言类节目给大家,就是用尴尬制造出笑点。其中会有一些方言笑话,还有一些话里有话的笑话,让人看见头皮发麻,在这个节目当中最尴尬的还要是快乐气氛组合,这就是大张伟和王冕带来的节目播,完之后话题度非常的高,很多网友觉得他们连唱带蹦很长时间,会不会特别的累。在脱口秀大会播出之后,王冕就有着音乐脱口秀的方式来向大家表达一些感受,这里面有梗也有包袱,在表现形式方面就已经火了,成为非常优秀的一个作品。
在即将收官的时候跟大张伟一起打打闹闹这样的配合也是将幽默放大化。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将喜剧效果凸显出来,把歌舞类节目变成了语言类,节目也变成了吵闹类节目,将这种尴尬合二为一,真正的做到了,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在很多观众的认知当中,认为王冕当上了舞台,职业生涯又会有新的起点,可万万没想到这可能会是一个终点,有些网友会特别的损表示王勉即将成为明年吐槽大会的吐槽点。
这两人的合体能够让大家爆笑上了舞台之后,因为是具备或者是台词的要求,两个人表现能力是非常强的,总是会有一些笑点和小段子穿插在他们的对话当中,两个人也少了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在舞台上显得特别的拘谨,因为王冕之前的选题有一些讽刺意味,在这种大舞台上选题非常的重要,这次和大张伟的合作笑点非常多,也有一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