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
八卦掌全称“游身八卦连环掌”,一般把它归为内家
“八卦”最早见于《周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原指八个方位,即北、南、东、西、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八卦掌以掌法为主,其基本内容是八掌,合于八卦之数;在行拳时,要求以摆扣步走圆形,将八个方位全都走到,而不像一般拳术那样,或来去一条线,或走四角,所以称为“八卦掌”。其实,八卦掌与八卦并无什么内在联系。
目前流行的八卦掌,又名“游身八卦掌”或“龙形八卦掌”,为董海川(1796年-1882年)在北京所传。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不仅有强身健体之功用,而且能够锻炼攻防搏击的技能,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享誉武林。
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走圈)为主的拳术。也就是,以自己的一个臂长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然后沿着这个圆走圈。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够锻炼攻防搏击的技能。也有一个例外,有一套六十四式的掌法是在一条直线上打拳。
传统八卦掌经许多名师的不断研究,以八卦为理论基础,一圈八步八个掌势,以单换掌为基本掌势,套路非常灵活,并不固定,习练者的不同,套路也不相同,现在许多演练的八卦掌已不完全按照这个传统了。
八卦掌注重身法的灵活性,要求练者在不断走圈中,改变敌我之间的距离及方向,避正击斜,伺机进攻;出手讲究随机应变,发挥掌比拳和勾灵活多变的特性。其手法有推、托、盖、劈、撞、搬、截、拿等。
八卦掌的运动特点是一走、二视、三坐、四翻。这些特点为发展身手的捷径、灵活,特别是下肢的力量提供了必要的锻炼条件。八卦掌以“行桩”、“蹚泥步”内功功法为入门基础,以拧翻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以掌法的变化为主要技击手段。内外兼修,强调身心合练,身捷步灵如龙游空,拧翻走转掌法幻变无穷。出手成招,刚柔相济,踢打摔拿溶为一体。拧裹钻翻,避正打斜, 围圆打点,循循相生无有穷尽。
八卦掌以掌代拳,步走圆形,突破了以拳为主、步走直线的传统拳法,为中国武术开辟了一方新天地。其步法以提、踩、摆、扣为主,左右旋转,绵绵不断。八卦掌以走为上,要求意如飘旗,气似云行,滚钻争裹,动静圆撑,刚柔相济,奇正相生。好手行拳,真个是行如游龙,见首不见尾;疾若飘风,见影不见形;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常常能使对手感到头晕眼花。以此应敌,则避实击虚,手打肩撞,皆可以意为之。
八卦掌技法以实战为主,在强身健体,却病延年上有独特的功效。
八卦掌另有对练和散手,器械有刀、剑、棍、鸳鸯钺等,其步法要求与掌法相同。八卦刀又名“八盘刀”,长1.4米,重2公斤,其长度和重量都超过一般的单刀。
八卦掌的器械主要有
春秋刀 战身枪 连环剑 连环纯阳剑 连环蟠龙棍 五行棒 昆仑铲 八卦刀
■功理
八卦掌的功理很多,主要讲究
▲(一)八要
1.三形三势三形即“行走如龙,动转若猴,换势似鹰”。 三势即“步如蹚泥,臂如拧绳,转如磨磨”。
2.三空三合三空即“手心涵空,脚心涵空,胸心涵空”。 三合即“意与气合,气上力合,力与意合”。
3.三圆三顶三圆即“脊背要圆,两膀抱圆,虎口张圆。” 三顶即“舌顶腭,头顶天,掌顶前”。
4.三裹三敏三裹即“气要裹,肩要裹,两肘要裹”。三敏即“心要敏,眼要敏,掌要敏”。
▲(二)九论
“九论”是:论身、论肩、论臂、论指、论手肘、论股论足、论谷道、论腿。
1. 论身头正身直,虚灵顶劲,以腰为轴,跨为先锋。
2. 论肩肩宜松,松则肩穴开,气贯全身。
3. 论臂前臂圆则内劲伸出,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曲如弓形其力无穷。
4. 论指食指勾眉,中指上指,无名、小指并拢,大指微扣。
5. 论手肘前手向外推,后手向下坠,前肘对准脚跟,后肘对准后脚尖。
6. 论股前股领路,后股坐劲。
7. 论足里足直出,外足微扣,足扣要小,足摆要大,足如趟泥,平起平走。
8. 论谷道股道上提气通督脉,接至任脉,气如丹田,此所谓提肛实腹。
9. 论腿上腿带动跨部,小腿后膝带动踝部。
歌日十要九论理要明,生花变化妙无穷。
若能悟出此中妙,周身浑圆任意行。
▲(三)八卦掌的技法主要讲究
1.掌型掌法
掌型有仰掌、俯掌、竖掌、抱掌、穿掌、劈掌、 撩掌、挑掌、塌掌、撞掌、掖掌等。
掌法主要有推托带领,搬扣劈进。穿闪截拦,沾连粘随。 削砸劈挎,缠挑刁钻。撩塌掖撞,片探切翻。
2.步型步法
步型掰步、扣步、仆步、半马步等。
步法起落摆扣,进退跟撤,开掰插闪等等。
3.腿型腿法
两腿形似剪,行步如蹚泥。腿法摆扣踢曲,兜崩翻踹,劈蹬截切。八卦掌有明腿、暗腿之用,但以腿掌齐至,暗腿为主。
4.身型身法
八卦掌身形似游龙,腰如轴立,身法讲究拧裹钻翻,圆活不滞,身随步动,掌随身变,步随掌转,上下协调。
周身一动无有不动,拧旋走转似流水,上下翻动如骄龙。
■八卦掌的技击原则
以掌为法,以走为用,溶踢打摔拿为一体,循循相生无有穷尽。避正就斜,顺势顺劲,虚实莫测,脱身化影。柔则绵里藏针,沾粘随化;刚则冷弹崩炸,迅如闪电惊雷。
八卦练功者从行步入手,内功为基,正形、通气、懂劲、熟技、明变。以八大掌为母掌,演化出不同风格的实用掌法和套路。 八卦掌的器械种类很多,尤以八卦刀最为著名。
八卦掌不我国著名的三大内家拳之一,在国内各地广为流传,而且更为国际友人所喜爱而广为传播。
程式八卦掌总诀
八卦掌,走为先,收即放,去即还,变转虚实步中参。
走如风,站如钉,扣摆转换步法清。腰为纛,气为旗,眼观六路手足先。
行如龙,坐如虎,动似江河静如山。阴阳手,上下翻,沉肩坠肘气归丹。
抱六合,勿散乱,气遍身躯得自然。扣摆步,仔细盘,转换进退在腰间。
脚打七,手打三,手脚齐进莫迟缓。胯打走,肩打撞,委身挤靠暗顶膝。
高不扼,低不拦,迎风接进最为先。数语妙诀掌中要,不用纯功亦枉然。
【八卦掌人物介绍】
■董海川
八卦掌为河北省文安县人董海川所创。董海川生于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2年)逝于光绪九年(公元1882年)。清光绪九年春二月诸弟子于东直门外小牛坊村的坟前立碑纪念,先后建有碑文四座。因文革中遭受破坏,经李子鸣先生等人倡议,八卦掌门人共同努力于1980年迁至北京万安公墓,并立碑为记。
“董先师墓志”
先生姓董讳海川,世居文安城南朱家务。少任豪侠,不治生产。法郭解之为,济困扶危,不遗余力。性好田猎,日骋于茂林之间,群兽为之辟易。及长,遍游四方,所过吴越巴蜀,举凡名山大川,无不历险搜奇,以壮其襟怀。后遇黄冠,授以武术,遂精拳勇。不意中年蹈司马公之故辙,意充宦官。先生嫉恶如仇,时露英气,同人即起猜嫌,改隶肃邸。因老气骸,始得寓外舍。 请艺者,自通显以至工贾与达官等几及千人,各授一艺。尝游塞外,命数人各持利器,环而击之,先生四面迎拒,捷如旋风。观者群雄,无不称为神勇惮其丰采。及至弥留之际,从者启其手足, 诚如铁汉,越三日,端坐而逝,意者以为羽化。都中门人服缟素者百余人,因营葬于东直门外,距城里许,哀痛难忘,议立表识,以伸响往之忱。
光绪九年春二月立石
此碑文为董海川亲传弟子五十六人所立,是有关董海川生平最早的文字记述,具有权威性,为八卦掌的早期传播和董海川的生平考证,提供了最重要的史料依据。众弟子中尤以尹福、马维棋、史计栋、程廷华、宋长荣、樊志涌、梁振圃、刘凤春等最为驰名。八卦掌主要有两个流派一个是以程廷华的龙爪掌为代表的程派,一个是以尹福的牛舌掌为代表的尹派。其他流派基本都和这两个流派有关。
董海川先师的一生,在武术上是卓有贡献的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留名千古的一生,他所创的八卦掌恩泽后人,造福人类。融养生与技击于一炉的八卦掌将永葆青春!董海川先师将永垂不朽
董海川 “ 仙逝 ” 后,在弟子们的努力推动下,八卦掌传人辈出,传播甚广。在其发源地北京,八卦掌成为很有影响力的武术流派。第二代弟子以后,八卦掌开始向河北、山东、天津等周边地区发展,经过几代的努力,现在八卦掌已经流传到世界各地,成为很多人选择的武术。
八卦神掌落神州已有一百五十多年了,其后学深研其理,充实其技。尤其是第二代宗师,尹福、程廷华、樊志涌、宋长荣、宋永祥、刘凤春、梁振普、史继栋、刘宝贞等,充实完善八卦掌技艺,自然贯通,形成不同风格,使八卦掌在神州大地上更加丰富多彩。
由于董海川的各个弟子都是带艺投师的,董海川因材施教,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八卦掌流派。八卦掌各个流派支系既有共性特征,又有突出的个性特色。
八卦神掌落神州,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八卦掌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由于它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在内功、外功的实效上都有独到之处,所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无论男女老少都适合练习。八卦掌不仅在我国大江南北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且传到了亚洲、欧洲和美洲世界各地。
虽然如此,但八卦掌与太极拳相比,推广普及方面的广度、深度和知名度都远远不如太极拳。这就希望八卦掌同仁做好宣传普及工作,从而使这一优秀的武术拳种流传下来,更好地为人民祛病延年、健康长寿做出贡献。
对于八卦掌,很多人只是注意到它迅捷的步法,却往往忽视掌劲的练习,八卦掌要注意一手出,要具备各种劲力,比如穿、钻、拧、裹等等。劲力要注意协调平衡地运用。
“八卦”最早见于《周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不仅有强身健体之功用,而且能够锻炼攻防搏击的技能,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享誉武林。
八卦掌为河北省文安县人董海川所创。董海川生于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2年)逝于光绪九年(公元1882年)。清光绪九年春二月诸弟子于东直门外小牛坊村的坟前立碑纪念,先后建有碑文四座。因文革中遭受破坏,经李子鸣先生等人倡议,八卦掌门人共同努力于1980年迁至北京万安公墓,并立碑为记。
“董先师墓志”
先生姓董讳海川,世居文安城南朱家务。少任豪侠,不治生产。法郭解之为,济困扶危,不遗余力。性好田猎,日骋于茂林之间,群兽为之辟易。及长,遍游四方,所过吴越巴蜀,举凡名山大川,无不历险搜奇,以壮其襟怀。后遇黄冠,授以武术,遂精拳勇。不意中年蹈司马公之故辙,意充宦官。先生嫉恶如仇,时露英气,同人即起猜嫌,改隶肃邸。因老气骸,始得寓外舍。 请艺者,自通显以至工贾与达官等几及千人,各授一艺。尝游塞外,命数人各持利器,环而击之,先生四面迎拒,捷如旋风。观者群雄,无不称为神勇惮其丰采。及至弥留之际,从者启其手足, 诚如铁汉,越三日,端坐而逝,意者以为羽化。都中门人服缟素者百余人,因营葬于东直门外,距城里许,哀痛难忘,议立表识,以伸响往之忱。
光绪九年春二月立石
此碑文为董海川亲传弟子五十六人所立,是有关董海川生平最早的文字记述,具有权威性,为八卦掌的早期传播和董海川的生平考证,提供了最重要的史料依据。众弟子中尤以尹福、马维棋、史计栋、程廷华、宋长荣、樊志涌、梁振圃、刘凤春等最为驰名。
尹福(1840-1909)字德安,号寿鹏,因身长体瘦,人称“瘦尹”。 河北省冀县人,幼年来京,居朝阳门(齐化门)吉市口,以卖烧饼油条为业。其掌法特点是屈腿蹚泥,以自然步走转,步子小,趋于急行,横开斜进,拧翻走转,进退直接,多穿点,动作刚猛, 以冷、弹、脆、快、硬见长。重腿法、步眼和腰身,出掌形似牛舌,故名“牛舌掌”。
程廷华,(1848-1900)字应芳,河北省深县程村人。自幼入京学徒,艺成后在京崇文门(哈德门)外花市上四条,以制镜为业, 江湖人称“眼镜程”投师董公门下,深得八卦掌之精奥。其掌法的特点是屈腿淌泥,横开直入,拧翻走转,舒展稳健,劲力沉实, 刚柔相济,善摆扣步,以推、托、带、领、搬、扣、劈、进见长, 螺旋力层出不穷,拧裹劲变化万千。
八卦掌以“行桩”、“蹚泥步”内功功法为入门基础,以拧翻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以掌法的变化为主要技击手段。内外兼修,强调身心合练,身捷步灵如故龙游空,拧翻走转掌法幻变无穷。 出手成招,刚柔相济,踢打摔拿溶为一体。拧裹钻翻,避正打斜, 围圆打点,循循相生无有穷尽。
八卦掌技法以实战为主,在强身健体,却病延年上有独 特的功效。
八卦掌的功理很多,主要讲究。
(一)、八要
1.三形三势三形即“行走如龙,动转若猴,换势似鹰”。 三势即“步如蹚泥,臂如拧绳,转如磨磨。
2.三空三合三空即“手心涵空,脚心涵空,胸心涵空。” 三合即“意与气合,气上力合,力与意合。”
3.三圆三顶三圆即“脊背要圆,两膀抱圆,虎口张圆。” 三顶即“舌顶腭,头顶天,掌顶前”
4.三裹三敏三裹即“气要裹,肩要裹,两肘要裹。”三敏即“心要敏,眼要敏,掌要敏。”
(二)八卦掌的技法主要讲究
1.掌型掌法掌型有仰掌、俯掌、竖掌、抱掌、穿掌、劈掌、 撩掌、挑掌、塌掌、撞掌、掖掌等。
掌法主要有推托带领,搬扣劈进。穿闪截拦,沾连粘随。 削砸劈挎,缠挑刁钻。撩塌掖撞,片探切翻。
2.步型步法
步型掰步、扣步、仆步、半马步等。
步法起落摆扣,进退跟撤,开掰插闪等等。
3.腿型腿法
两腿形似剪,行步如蹚泥。腿法摆扣踢曲,兜崩翻踹,劈蹬截切。八卦掌有明腿、暗腿之用,但以腿掌齐至,暗腿为主。
4.身型身法
八卦掌身形似游龙,腰如轴立,身法讲究拧裹钻翻,圆活不滞,身随步动,掌随身变,步随掌转,上下协调,周身一动无有不动,拧旋走转似流水,上下翻动如娇龙。
(三)八卦掌的技击原则
以掌为法,以走为用,溶踢打摔拿为一体,循循相生无有穷尽。避正就斜,顺势顺劲,虚实莫测,脱身化影。柔则棉里藏针,沾粘随化;刚则冷弹崩炸,迅如闪电惊雷。 请你把我列为最佳答案!
八卦掌内家拳的一种,技击实战性非常强,其经典的八卦步,它的步法非常的灵活,可进可退。至于关节技多的是,分大拿和小拿,抓经拿脉。
谢谢你的关注
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走圈)为主的拳术。也就是,以自己的一个臂长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然后沿着这个圆走圈。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够锻炼攻防搏击的技能。也有一个例外,有一套六十四式的掌法是在一条直线上打拳。
传统八卦掌经许多名师的不断研究,以八卦为理论基础,一圈八步八个掌势,以单换掌为基本掌势,套路非常灵活,并不固定,习练者的不同,套路也不相同,2013年以后许多演练的八卦掌已不完全按照这个传统了。
八卦掌注重身法的灵活性,要求练者在不断走圈中,改变敌我之间的距离及方向,避正击斜,伺机进攻;出手讲究随机应变,发挥掌比拳和勾灵活多变的特性。其手法有推、托、盖、劈、撞、搬、截、拿等。八卦掌的运动特点是一走、二视、三坐、四翻。这些特点为发展身手的捷径、灵活,特别是下肢的力量提供了必要的锻炼条件。八卦掌以“行桩”、“蹚泥步”内功功法为入门基础,以拧翻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以掌法的变化为主要技击手段。内外兼修,强调身心合练,身捷步灵如龙游空,拧翻走转掌法幻变无穷。出手成招,刚柔相济,踢打摔拿溶为一体。拧裹钻翻,避正打斜,围圆打点,循循相生无有穷尽。
八卦掌以掌代拳,步走圆形,突破了以拳为主、步走直线的传统拳法,为中国武术开辟了一方新天地。其步法以提、踩、摆、扣为主,左右旋转,绵绵不断。八卦掌以走为上,要求意如飘旗,气似云行,滚钻争裹,动静圆撑,刚柔相济,奇正相生。好手行拳,真个是行如游龙,见首不见尾;疾若飘风,见影不见形;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常常能使对手感到头晕眼花。以此应敌,则避实击虚,手打肩撞,皆可以意为之。
八卦掌技法以实战为主,在强身健体,却病延年上有独特的功效。
八卦掌另有对练和散手,器械有刀、剑、棍、鸳鸯钺等,其步法要求与掌法相同。八卦刀又名“八盘刀”,长1.4米,重2公斤,其长度和重量都超过一般的单刀。
肯定可以。内家拳都是慢练快用,长期练习改变身体内部结构,这不是西医能解释的。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说的其实是长期练习和一朝运用的意思,并不针对性说太极慢形意快。不过效果和生活习惯生活环境、教、练、学有非常大关系。——一家愚见
具体介绍上面这位前辈已经说了,但我要来补充一些,就是八卦掌的三害与九要,看你也是八卦掌的爱好者,我顺便也将八卦掌的实战48法歌决也给你,如果还要其他拳法的秘诀,可以来我空间(770761461)看
入门三害
三害者何?一曰努气,二曰拙力,三曰挺胸提腹。
用努气者,太刚则折,易生胸满气逆,肺炸诸症。譬之心君不和,百官自失其位。
用拙力者四肢百骸,血脉不能流通,经络不能舒畅,阴火上升,心为拙气所滞,滞于何处,何处为病,轻者肉中发跳,重者攻之疼痛,甚之可以结成疮毒诸害。
挺胸提腹腹逆气上行,不归丹田,两足无根,轻如浮萍,拳体不和,即万法亦不能处时中地步。
故三害不明,练之可以伤身,明之自能引人入圣,必精心果力,剔除净尽,始得拳学入门要道,故书云树德务滋,除恶务本。练习诸君,慎之慎之。
入门九要
九要者何?曰塌、扣、提、顶、裹、松、垂、缩、起钻落翻分明。
塌者,腰往下塌劲,尾闾上提督脉之理;
扣者,开胸顺气,阴气下降任脉之理也;
提者,谷道内提也;
顶者,舌顶上腭,头顶,手顶是也;
裹者,两肘往里裹劲,如两手心向上托物,必得往里裹劲也;
松者,松开两肩如拉弓然,不使膀尖外露也;
垂者,两手往外翻之时,两肘极力往下垂劲也;
缩者,两肩与两胯里根,极力往回缩劲也;
起落钻翻者,起为钻,落为翻,起为横,落为顺,起钻是穿,落翻是打,起亦打,落亦打,打起落,如机轮之循环无间也。
以丹田为用根,以意气力为用,以九要为准则,遵而行之,虽不中不远矣。
八卦掌实战四十八法歌诀
身法
手法步法要相随,手到步落力必微。手脚俱到腰欠力,去时迟慢难抽回。
相法
对御群敌相法先,未曾进步退。退步审势如变化,以逸待劳四两牵。
步法
未从动梢先动根,手快不如半步跟。出入进退只半步,制手避招而安神。
迈法
功夫本从弯步来,两手变化随步开。高挑低搂横掩避,推托带领不离怀。
连步法
连步必三费功夫,使手要简自然无。搭手转手是空手,机会恰巧是江湖。
固步法
固步不要两相齐,前虚后实差相宜。若要站齐前后仰,亦且腰短少灵机。
手法
偏重则随双重滞,外硬里软拈枪势。横推里勾身有主,只有吸手腰腹随。
力法
人说冷弹快硬脆,我说冷弹是一般。脆硬细分无二致,发动全凭心力含。
存力法
只会使力不会存,力过犹如箭离弦。不但无功且有害,轻输重折而伤身。
续力法
力着他人根已断,若再续力彼难逃。此时惟有冲前步,长膀长腰一齐交。
降人法
快打慢兮不足夸,强制弱兮不为佳。最好比人高一招,盼顾中定不空发。
决胜法
彼力千钧快如梭,避强用顺快不挪。千人只有三五近,稍伸手脚不难遮。
用法
高打矮兮矮打高,斜打胖兮不须摇。若遇瘦长凭捋带,年迈无功上下瞧。
致闭法
手讲三关脚伸屈,一手三关脚直遇。肩肘腕胯膝可用,缩颈空胸步带躯。
接拳法
五花八门乱如麻,长拳短打混相加。你越快兮我越慢,我若发时神鬼夸。
摘解法
多少拿法莫夸技,两手拿一力固奇。任他神拿怕过顶,穿鼻刺目势难敌。
|
接单补双法
莫说两手仗坚兵,一来一往是其能。闭住右手左无用,双手齐来更无功。
指山打磨法
他人来手我不然,侧身还击彼自还。他若还时我入手,他若封时三手连。
脱身化影法
他不来时我叫来,他要来时我化开。不须手避凭身法,步步不离两胯哉。
背后转身法
伸手要小步要大,开步半跨贴身抓。跨步落地蹲身转,他要转时我鹰拿。
磕、砸、劈、撞法
磕来还磕我要先,砸右换步左手粘。劈来迭肘桩横立,撞来乾坤手摇圈。
半圈手法
他人手法多直线,跨上半步等如闲。即或指直打斜法,再跨半步不相干。
整圈法
四面敌人我在中,穿花打柳任西东。八方凭势风云变,不守呆势不守空。
心眼法
心如大将眼如法,见景生情能制他。最忌心痴眼不准,手忙脚乱费周折。
定眼法
四面刀枪乱如麻,又当昏夜月无华。矮身定睛招路广,步步弯行必赢他。
接器法
长短单双器固精,算来不如两手灵。铁掌练来兵一样,肉手偏我肱腕行。
保身法
以强胜弱不足夸,弱能胜强方是法。任他离弦箭快硬,左右磨身保无差。
乱人法
心乱先从眼上乱,千招不如掌一穿。对准鼻梁连环使,跨步制人左右还。
开合法
欲合先开是一般,见开防合不二传。诈败佯输知卷土,指东打西意中含。
定南法
$
任他千手千眼快,守住中心是枉然。不到要时不伸手,伸手就要发手还。
求近法
封闭固是护身招,躲过他人自逍遥。切忌远出尺步外,开门绕道法不牢。
六路法
他人六路是空言,我之掌法六路观。动步即能八方顾,瞻前顾后自无难。
不二法
法不准兮不妄发,发不中兮第二发。任他鬼神多灵妙,不钩魂兮亦裂牙。
防滑法
冰天雪地步难牢,前横后直记心梢。转动须用小开步,切忌挺身法打高。
稳步法
步不稳兮身必摇,脚踏实地胜千招。进取足趾退悬踵,不扣步兮莫回瞧。
小步法
回身转步必须小,步大舍身不灵脚。欲要转身迈半步,人难擒兮人不晓。
掌法
掌法虽分上中下,上下不过是掌架。圆转自如唯中盘,高下全从此变化。
忌俯法
低头如同眼不开,亦且身易往前栽。低头猫腰中枢死,全步全掌使不来。
忌仰法
紧背空胸静中求,挺胸袒腹悔难收。迭肚吸腰来不及,最怕转身不自由。
正身法
全身力量在中枢,自身歪斜力不周。别看步弯身必正,发手如箭不停留。
辅身法
身如君王腰腿臣,君正臣强可制人。进退躲闪凭身法,若无腰腿不生神。
扭身法
人来制我已贴身,此时手脚不赢人。左右吸收用扭法,化险为夷把人擒。
跨步侧身法
穿梭直入势难停,先发制人显他能。若遇比手接连退,不如跨步侧身灵。
左右甩身法
/闪躲东方西又来,摇身一变甩身开。左右连环皆如此,前推后捋腰安排。
蹲步沉身法
身高架大路上三,举手招封势所难。蹲步沉身使就下,入我机关用法宽。
忌拿法
八卦之手不讲拿,我拿人兮我亦差。设若人多不方便,直出直入也堪夸。
忌站法
混元一气走天涯,八卦真理是我家。招招不离脚变化,站住即为落地花。
太上法
力要足活招要准,即或使空三不紊。招套招兮无穷极,精神法术在乎纯。
歌诀赞
四十八法意真切,练练说说不为神。要得所传神功到,几人三年试验深。
练的话就推骡子拉的那种石碾子,什么时候能够一发力把木杆子推断就有小乘了,如果能连带着余力把碾子推飞那就大乘了,至于实战,你可以想像一下这种爆发力正面打在一个人,不管是背还是胸上,是个啥效果就行了。磨掌最刚猛的招式,不过现在没人会八卦掌内息的练习法门,无法调动内息,汇聚内息是没办法爆发出这么大力的,内家拳爆发打在人身上,外皮不见青紫就能打断骨骼震碎内脏的那股劲儿,除了董海川根本没人会。他这么多徒弟都没练成。更何况你了。
八卦掌的实战是通过搭手,听力来锻炼的。对力的反应很重要。八卦掌最精华的也是和其他拳法最大的区别是对距离的掌握。通过步法远近由心,并通过步法达到全身发力的目的。练过拳的人实战面临的最大困惑就是距离问题。八卦掌以游走的方式与人交战。脚上功夫很讲究。八极拳发劲凶猛,八卦掌以“劲”而言与八极拳确实差了一截。但它灵活,对手不太容易打到他。变成了“不是对打,而是打人”。
八卦掌是一门技击性很强的内家拳,练好了防身没问题的,这个东西上手容易,练好了就难了,劝你多练几年,有点底子再去交手,这是有一个好师傅的前提下,千万别闭门造车,会出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