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说》。
《晓说》是2012年3月高晓松开始主持的网络脱口秀节目。
在每周30-40分钟一集的节目中,《晓说》每期由主持人高晓松谈论一个热门话题,打造视频化的“高晓松专栏文章”。
2017年4月7日,停播了将近3年的《晓说》已在优酷重新开播。
节目语录
“今年的电影没有一部能够算伟大的电影,大师虽然还活着,但已经拍不出《活着》那样的电影了……《老无所依》通过运作,拿到了四个奖……你可以说整个电影都是在骗。”
奥斯卡不是一个艺术奖,是一个圈子奖……我有一个朋友,在洛杉矶干这样的活,他们那一年的客户是《老无所依》,他们拼命工作,《老无所依》拿了四个奖。
奥斯卡,你不能说它完全公平,但也不能说它是‘黑幕’,它是有一套制度,去保证它的运行。如果是特别好、能服众的电影,是应该得奖的;如果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它更保护那些懂得游戏规则的人。
这个节目本质上内容的传播基于情感和价值观认同。然后才涉及证据的真实,论证的合理,和结论对听众的价值。而前者很简单,就是战队,后者其实很困难。
因为虽然从人口结构看, 90,95 后这一代是以每年大概 5% 左右在衰减,活跃程度仍然可以确保他们成为今天互联网传播的大众。所以当世代更替让他的姿势的风险很高的时候,这种内容的投效比,就非常不合适了。
一个和世代无关的因素,就是貌似所有听众其实对 60 分的价值,没有啥感恩之心。从我参与观察互联网内容消费的第一天起就是如此。大家很难区分【美女调戏海归反被戏弄,落水花容失色】和旁边晃瞎眼睛的 DST 广告,和一个纯粹的有哪怕 40 分价值的内容分享背后利益关系的区别。
,在一期的节目中,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就不在一一细说了。而关于《晓说》停播原因,外界有很多猜测,我还是比较认同高晓松的说法的,在它变为荒诞之前结束,是最好的。这个原因让人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大家怎么看待这一事件呢?
关于《晓说》停播原因,外界有很多猜测,我还是比较认同高晓松的说法的,在它变为荒诞之前结束,是最好的。这个原因让人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2019年5月2日,个人脱口秀节目《晓说》迎来终章,一期节目播出。自此之后,陪伴了很多人7年的《晓说》,再也不会更新了。
一期和很多其他节目不同,而高晓松和很多其他人也都不同。对于“结束”这两个字,大部分人都是伴随着伤感来解读,高晓松却非常高兴。高兴的原因有很多,了解高晓松的人应该都知道,他从来都不是一个会为了坚持而去坚持的人。
其实早在4月份,高晓松就发微博说会停掉这档节目。而关于停掉的原因,在一期的节目中,高晓松也说了“任何一件事情在它成为荒诞的事情之前,就要结束它,每件事情都是在它很好的时候,拥有它”。这个原因真的非常高晓松。
对于这档节目,其实很难定义。《晓说》算是一档娱乐类的节目,因为在节目中,高晓松的幽默经常引得观众哈哈大笑;但《晓说》也算是一档文化类节目,对于历史、对于民族、对于世界,高晓松都有自己非常独到的见解。
毫无疑问,这是一档会为其停播而惋惜的节目。我们经常说“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始终无法走出去,这时候是《晓说》带着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即使这个世界是以高晓松的角度看到的,对于很多人来讲,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