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在创作方面他的才华是非常高的,因为他本人的品质的问题,所以风评极差。
有可能是因为感情的事情,因为那么因为那个时候,他们两个都对一个女子有好感,这个女人就是张艾嘉,罗大佑为了这个女子苦苦等了10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份真情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所以从侧面也可以体现出张艾嘉的优秀,要不然罗大佑也不可能花10年的时间去等她。
李宗盛对于张艾嘉也有好感,并且为张艾嘉写了很多的歌曲。就比如说爱的价值这首歌就是为张艾嘉写的,由此可见李宗盛也陷了进去。这两个人张艾嘉都没有选,她选择嫁给了香港的商人王靖雄,而且更夸张的是王俊雄还是一个有妇之夫,面对这种局面罗大佑和李宗盛是非常难过的,所以就导致他们两个对对方都很看不上眼,觉得是对方破坏了自己的感情,然后就闹掰了。
也有可能是他们两个的创作理念不一样,导致他们两个走到了分道扬镳的道路上。就比如说李宗盛创造的歌曲,大部分都是那种情歌,我们每当听李宗盛的歌曲的时候,总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会觉得这歌词里面所说的人就是自己。
反观罗大佑的歌曲就不是这样,罗大佑的歌曲更加的生活化,就比如说山谷里的野百合这首歌,你不听旋律的话,单看歌词你会觉得这是小学生创作出来的歌曲,因为从歌词上实在看不到有什么惊艳之处,一旦你听了之后,你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会觉得这就是生活。
“华语音乐教父”罗大佑
在华语乐坛,罗大佑与王菲,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两个名字,一个是音乐教父,一个华语天后。多年来,我们看到这两个人基本没有任何交集,基本是老死不相往来的那种。
提及“罗大佑”这个名字,绝对可称得上如雷贯耳,这位号称“华语音乐教父”的大咖级音乐人,自从1982年推出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以后,彻底改变了民众聆听中文流行歌曲的方式。很少歌能流传超过三年的,但罗大佑的歌可以,像《童年》《光阴的故事》《东方之珠》等广被传唱的曲目至今被传为经典。
罗大佑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歌手,更是一位优秀的音乐人。他曾经开过自己的公司,培养和塑造了像娃娃金智娟这样的女星,娃娃的那首代表作《漂洋过海来看你》不知温暖了多少俗世男女的心。
我们知道罗大佑最擅长成就“天后”,从张艾嘉、苏芮、陈淑桦、齐豫,到邓丽君、潘越云、陈慧娴、凤飞飞,合作过太多女歌手了,唯独跟王菲,似乎扯不上一丝关系。
原来,他们并非没有交集,早在30年前,这两个人经历一段从相识共事到分道扬镳的故事。也许正是这段并不愉快的故事,造成了后来的结局。
王菲和罗大佑解约1987年王菲移居香港,师从戴思聪学习声乐。两年后以“王靖雯”的艺名出道,成为了BEYOND的小师妹,发行首张同名专辑《王靖雯》。
第二年王菲又发了两张专辑,这三张专辑都石沉大海,并未在香港乐坛掀起任何涟漪。来自北京的王菲,与当时香港乐坛的风格还是有些格格不入。
到了1991年,王菲的公司发生人事变动,正赶上罗大佑从美国归来,在香港成立“音乐工厂”。王菲的经纪人陈健添以200万的价格,将王菲卖给了罗大佑,两人的故事正式开始。
当时的王菲虽然没有名气,但性格高冷,不爱说话。不了解她的人,总会以为她在摆架子,所以在新的公司王菲也没有得到太多的关照。
而罗大佑每天要管的事情太多,哪有功夫注意一位刚出道不久的扑街歌手。就这样王菲渐渐心灰意冷,没多久就提出要去美国进修音乐。
罗大佑直接就答应了,并且安排王菲住在他姐姐的家里。
后来罗大佑去纽约,自然要去见一见王菲。两人聊着聊着,王菲突然把心底的怒气都发泄出来“你不要这样子对我们爱理不理的!将来我们可都是你的摇钱树!”
罗大佑哪受过这个气,自己是你的老板不说,每年还花几十万来培养你,结果你还反过来对我发脾气?于是就起了跟王菲解约散伙的念头。
当时罗大佑音乐公司的合伙人劝他不要太冲动,罗大佑却说,我不跟他解约还需要每年给她投资50万,她还这样子的性格,什么时候才有出头日?
于是罗大佑便找来王菲向她提出了解约的想法,王菲可不是个奴颜婢膝的主儿,竟然大笔一挥签字了。
两人老死不相往来回到香港后的王靖雯遇上了两个“重量级”的女人,一个是陈家瑛,一个是邱黎宽,两人开始给她找定位,量身定做歌曲。1992年,王靖雯《容易受伤的女人》横空出世,她空灵的嗓音,极具个性化的表达,细腻的情感处理,惊艳了观众和同行。一举夺得十大劲歌金曲、十大中文金曲和叱咤乐坛流行榜至尊歌曲等奖项,后来,她将名字改回“王菲”。
王菲终于红了,两年后,她已经可以对媒体发表这样的凡尔赛言论我现在最大的烦恼,就是太红了!
此后王菲越来越红,直登天后之位。但与罗大佑再也没发生过交集,而罗大佑也从未再提起过王菲。从那段经历来看,罗大佑肯定是做了笔亏本的买卖,花了几百万没有一点收获。王菲也并未捞到什么好处,还平添了一肚子气。
在很多人眼中他都应该是个知人善用的伯乐,却因为一个王菲,使他的制作人生涯蒙上了不大不小的一点“阴影”。如果他当年再克制一点,或许他和王菲可以再成就一段音乐佳话。
对于王菲而言,遗憾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有罗大佑这样一位天才十足的音乐导师在身边,或许王菲能迸发出更多的可能性。,罗大佑的人生阅历丰富,如果能由他来带王菲,或许之后王菲的情路也不至如此多舛。
但这一切,在当年次解约后,通通变成了“不可能”。这是两个性子高傲的人,酿成的“悲剧”。
罗大佑和李烈是年少相识的朋友。在最美好的年纪里,他们认识了彼此。一个是有才的音乐创作者,一个是知名的电视演员。他们从知晓对方的名字样貌,到知晓对方的性格喜好。那个时候的他们也不知道对方会成为自己这一辈子里要纠缠好多年好多年的恋人。原因也很简单,他们认识没多久,李烈就结婚了。
对于李烈来说,这是一场爱意慢慢消磨减少的恋爱与婚姻。在经历了两年的彼此折磨以后,他们离婚了。李烈继续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精力与时间都花在事业上。她把自己的存款大部分用于投资,可惜的是,这些举措没有给她带来利益,只是让她变得身无分文,穷困潦倒。
这个时候的李烈已经30岁了。她的一生还没有遭遇过这样的打击与挫折。即使是当年离婚,她也没有这样难受过。就是在这样一个她最不幸的时刻,她又一次遇上了罗大佑。
当年那个小小的少年已经成为了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男人。罗大佑在李烈最难熬的时候遇见了她,帮助她,给她一个住所,给了她一个依靠。很快,住在一起的两个人相爱了。他们一起吃饭,一起出席活动,一起制作音乐,一起从清晨走到黄昏,从青年走向中年。1999年,二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十余年的相守,终于在结婚后的一年里走向了终点。2000年,两个人办理了离婚手续。
互相陪伴的生活
人们往往不太相信一见钟情的爱情,觉得它肤浅,又没有诚意。相比起来,日久生情的感情就显得更加可靠,更加稳定。,爱情就是爱情,不会因为它是日久生情就注定两个人会永远在一起。就像罗大佑和李烈,十余年的相知相守,最终也变成了永不相见。
为什么在一起这么久了还要分手呢?为什么已经结婚了还是挽留不了彼此呢?
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就是合适。性格合适,生活习惯合适,各个方面都合适。不是所有的恋情或者婚姻从一开始就是无比契合的。它总有一个磨合,适应的过程。什么是磨合?是面对不习惯,不适应恋爱的双方都作出相应的改变,不是其中一方无止境的迁就。
李烈在《康熙来了》这个节目中曾经说过,罗大佑作为一个做音乐的人,在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听着外放的歌曲入眠。李烈最初是完全不适应的。她向罗大佑提过意见,对方并未放在心上,甚至后来还会发怒。慢慢地,她就不说了。,她也习惯了这样的入睡方式。
这并非磨合,只是单方面的迁就而已。从这样一个很小的细节就可以看出,两个人的磨合并不成功。
不过按理来说两个人已经相处了十多年,怎么会在短短一年内就觉得彼此不合适了呢?
其实任何事都是慢慢发展的,对一个人的认识也是慢慢变化的。有些人可能相处了一辈子都不知道对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而且,互有爱意的人,总是会包容对方的。只是这个包容并不是无限的,当失望,难过等负面情绪堆积到一定程度时,这样的包容就结束了。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其实在一段感情当中,两个人从相爱到不爱,都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落与痛苦的。当爱情已经离彼此远去的时候,两个人再继续在一起,就称不上是生活,只不过是捆绑着麻木前进而已。所以,不如就此和对方告别,和过去告别,开始新的生活。
离婚后的两个人现今都有了自己的新生活。李烈走上了制作人的道路,她经手的电影电视剧大部分都为人津津乐道。前半生在跌宕起伏中度过的李烈终于明白,爱上别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爱自己。而罗大佑呢,也结识了新妻子,并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离婚后的两人并未因为离开彼此就一蹶不振,反而更清楚地认识到幸福的意义。
罗大佑和李烈虽然不能一起走到生命的尽头,他们都是幸运的。在离开以后,还可以笑着活下去。大部分人都羡慕至死不渝的爱情,长久相爱的背后是可贵的互相“迁就”。
百科词条“李烈”、“罗大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