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一女高音是黄绮珊,中国业内公认的第一唱将,被誉为“亚洲最完美的声音”,她是代表中国流行演唱的最高水平,她可以轻松唱出4个八度,真声掩盖G5。她的《只有你》是中国流行音乐的一个奇迹。
黄绮珊1968年3月23日出生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国内地流行乐女歌手。1991年,黄绮珊得到陈彼得的赏识,并加入了“卜通100”乐队,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
随后,参与“第一届女足世界杯”主题曲《梦想与希望》的录制。1994年,与涂惠源推出音乐专辑《躲在音乐背后的人》。
扩展资料
黄绮珊2013年,作为首发阵容参加湖南卫视歌手竞技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第一季》,最终获得总决赛第四名
同年,获得“第13届音乐风云榜年度盛典”评审团推荐实力歌手大奖、“第10届华鼎奖”华语乐坛最佳女歌唱演员奖。
2014年,担任北京卫视歌唱选秀节目《最美和声第二季》的导师。2015年,获得“第14届华鼎奖”年度最受欢迎女歌手奖。
黄绮珊的技术在亚洲都可以说是顶尖级别的。
单高音高度而言黄绮珊的咽音技术助她混声突破C6,海豚音突破G6。而韩红只有青藏高原触碰的B5。
就声音厚度而言,黄妈的声音厚度很强,她不同音域的音色是统一均衡的。其主打曲《只有你》被誉为华语歌坛最难歌曲之一。(据说还成为声乐10级曲目)
韩红也很强,就对歌曲的理解上,韩红完胜。通过韩红与黄绮珊歌曲的对比,不难看出,黄绮珊虽然硬实力很强悍,唱商这类软实力捉急,她不懂得如何增进美感。
同一首LIVE版梨花又开放,韩红诠释的很好,而黄绮珊在节目的合唱中表现出的是“随意的即兴”“不懂得见机美感”。
,排她俩唱功很难,如果给技术比重占多一点,黄绮珊胜;给唱商比重占多一点,韩红胜。
怀念那些不该被埋没的声音 高音黄琪珊
若不是雅典奥运会,这个声音恐怕不知要被淹没到什么时候。每当人们通过中央台奥运频道看到中国健儿站上冠军领奖台时,电视里便传出一段充满异域情调的哼唱,激情高亢,如行云流水。这个声音并非来自雅典,而是一个中国人,她叫黄琪珊。
高音黄琪珊高处可胜寒
四度改名,几番浮沉
黄琪珊正是当年的黄绮珊,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全国热播时,一首插曲《我还能做什么》,让人们开始注意到与小柯配唱的那个有些沙哑却充满韧度的女声,那是黄琪珊第一次得到全国性的广泛关注,而后专辑《珊珊来迟》于2000年底问世,一曲《只有你》技惊四座,让人不由感叹这把好声音真是姗姗来迟。
专辑推出时,黄琪珊出道已是第15个年头。15年里,这个声音总是偶尔迸出一点光彩,然后迅即又被南来的沙北来的尘掩盖深埋。
1986年,黄琪珊的歌唱事业从一个舞蹈团开始,直到5年后,才有机会进入到广州的卜通100,与当时岭南歌坛最富盛名的“新空气”乐队合作。那一年,她与台湾著名音乐人涂惠源录制了专辑《HOVER OVER》,1994年由台湾的福茂唱片发行,更名为《INSIDE MUSIC(躲在音乐背后的人)》。之后她在台湾学习了两年,回到广州并开始为一些影视剧录制歌曲,并于1995年获得了广州十大金曲的最具潜质的女歌手奖。
十几年里,黄琪珊真的只能算是一个“躲在音乐背后的人”。听过她的声音的人,无不对她留有极好印象,但却始终记不住她的名字。其中一个原因也是,这个声音曾几度更名。黄琪珊是重庆人,本名叫黄晓霞,很多年轻的歌手到现在还一直叫她“晓霞姐姐”。十几年里台湾、广州之间来来回回,名字也改来改去,先是改名叫黄小珊,然后又改做苏珊,后来来北京发展,签约喜洋洋后,就一直叫黄绮珊,现在又改作了黄琪珊。为何如此频繁改名?黄琪珊面露无奈。
2000年底,喜洋洋唱片为黄琪珊推出了她出道十几年来在全国正式发行的专辑《珊珊来迟》,这个声音才终于得以重见天日。一首《只有你》,那跨越三个八度,在高低音域间自由回旋的演唱,以及她的气声唱腔,独特的呢喃式发音,充满力度与霸气的国际大牌风范,让整个乐坛为之震惊,而专辑中《我真想回到你身边》、《我还能做什么》也为她带来诸多乐坛奖项。
正当许多爱乐人士正为这样一把好声音的出现激动不已时,黄琪珊的当红滋味却浅尝即止,2001年底,她又一下子从人们眼前遁去了身形,只偶尔在央视的某个晚会里,还能听她为怀旧唱半段《一样的月光》,甚或是掺杂在别的歌手当中,唱一两句无关痛痒的晚会歌曲。
一声既出,四座皆惊
著名节目策划人时间曾经提到,初见黄琪珊,他对她并无一丝好感,那是在1999年的一个严冬,她在抚顺为零点乐队的全国巡演做暖场歌手,当时零点的演出并未让他有多少期待,直到她的出场,一首刘欢的《离不开你》,一首Maria Carey的《Without You》,然后时间说,他错了,零点更错了,他们不该让一个比他们自己更具魅力,更有感染力的声音来为他们暖场。
汪峰曾为黄琪珊写过一首《等待》,后来在央视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好几次都有女歌手用这首歌参赛,尽管唱得差强人意,但这首歌总能给她们带来不错的成绩。说她们差强人意,实是因为这首歌的原唱是黄琪珊。汪峰说,这首歌没有人能比黄琪珊唱得更好。
听过《等待》的人,会觉得黄琪珊的唱法跟苏芮很像,尤其是在尾音的部分。对于这一点黄琪珊本人一点都不避讳。事实上十几年前她在海南一家夜总会唱歌时,人们对她的称号就是“小苏芮”。但黄琪珊说,她也不是刻意要去模仿苏芮,只是在对歌唱的感悟上和苏芮达到某种共通。媒体曾经报道,苏芮多次听过黄演唱的自己的歌曲,也不禁对她要“畏惧三分”。对于此种说法,黄琪珊说她想都不敢想,那不过是前辈对她的一种褒奖。,她其实是一直想把《等待》这首歌送给苏芮,也是藉此表达她对前辈的一种敬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