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演员是很会演的,因为他们饰演的角色和生活中是完全不同的样子。这点是很能够见证演技的。还有一个人还很会演,她就是央视新闻联播的播音员李梓萌。从一开始大家在新闻联播中见到她,一直到现在是不是给人的感觉一直没有任何的变化。一头蓬松干练的短发。端庄又有亲和力的播音风格。这也成为了李梓萌的特色。但殊不知李梓萌那一头短发其实是戴的假发。一起来看看李梓萌不戴假发图片,不愧为颜值主播。
央视代表着中国的媒体,而央视的新闻联播更是一个国家的第一媒体节目。所以大家也常常会用国脸来形容这些央视新闻联播的播音员。他们不仅要在专业素质上达到很高的水平。个人形象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不仅要端庄还要有气场在。当大家知道李梓萌戴的是假发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是为了增加气场。
从直观的感觉来看。特别是在新闻联播中的形象。很多人认为李梓萌应该是在五十岁左右。但实际上李梓萌才40岁,而且去掉假发之后的样子真的是少女感十足。估计很多人看到现实中她的样子很难会想到就是新闻联播中我们熟悉的哪位播音员。李梓萌自从2007年成为新闻联播的播音员之后。他的造型一直都没有变化过。
之前可能也会有人好奇。难道他们的头发不会长长吗?而且永远是同样的发型。这可能大概就是想要给人一种熟悉的感觉。因为一个人的发型对整体的造型很重要。如果经常的变换造型。对于新闻联播这种比较正式的节目来说。似乎也不是很合适。李梓萌选择戴假发也应该是想遮挡住她比较年轻的气质吧。毕竟年龄老成一些会给人气场比较强大的感觉。
还有就是戴假发的话能节省更多化妆时间。才能够有更多的时候熟悉当天播音的稿件。所以说李梓萌也算是为了事业而遮挡自己美的一个人了。生活中的李梓萌十分的低调。除了工作之外几乎没有上过什么节目。去掉假发之后的李梓萌也是一个十分健谈活泼的女人。和以往大家看到的形象相差很多。看来发型对于女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图片报道》 1958年5月15日,在北京电视台屏幕上第一次出现《图片报道》,内容是介绍我国制造的小轿车,题为《“东风牌”小轿车》,节目长度约4分钟。《图片报道》的稿源,有的来自新华社,有的是电视台记者自拍的。播出时由播音员解说图片内容。《图片报道》是我国电视新闻的最初形态。 《简明新闻》 1958年11月2日,电视新闻的另一种形式《简明新闻》出现。这是一种口语形态的消息类新闻节目,稿件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提供。这种新闻节目安排在晚间电视节目的结束前播出,由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沈力在演播室出图像直播,每次约5分钟。由于直播口语形态的新闻节目稿源有保障,制作播出程序简单,所以基本上可以做到每次播出时都有《简明新闻》。 《电视新闻》 1958年5月29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电视新闻片《朱德副主席为石景山钢铁厂扩建工程剪彩》。6月1日,播出了《中共中央〈红旗〉杂志创刊》。这是北京电视台的屏幕上最早出现的电视新闻片。电视新闻片是电视新闻的另一种主要形式,这种新闻每条约二三分钟,每次播出约三四条。由于设备条件的限制,《电视新闻》不定期播出,每星期约播出两三次。
从1960年开始,北京电视台有了固定的《电视新闻》栏目,作为每天晚上同观众见面的第一个节目。每次播出四五条,约10分钟。 实况转播 1958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周年时,北京电视台在天安门广场转播了阅兵式和盛大群众游行的实况。
1959年4月18日,北京电视台转播了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的实况。
实况转播是技术难度最大的报道形式。 《新闻联播》诞生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1978年。历史的机遇和巧合,使得它忠实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并成为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创新的真实写照,成为全中国收视群体最庞大的电视新闻栏目。
1976年,十年动乱接近尾声,中国的电视事业也走过了18个年头。北京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由“文化大革命”前的200多人增加到了600多人。地方电视台的建设方兴未艾,省、市电视台已增加到36座。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达到60万台。
1976年3月29日,全国电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创办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成为这次会议的一个议题。
1976年7月1日,《全国电视台新闻节目联播》开始试办, 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正式开播。在没有电子录像设备的情况下,创办之初的《新闻联播》以直播形式播出,播出时间固定为19时至19时20分。
《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合力打造的大型新闻栏目,其发展离不开地方电视台的大力支持。1981年4月13日至21日在山东青岛召开的全国电视新闻工作座谈会,着重讨论了全国电视台如何共同办好《新闻联播》的问题。会议做出两项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都是中央电视台的集体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向中央电视台提供新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必须转播《新闻联播》节目。
党的十二大之前,中央的重大新闻都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20时播出的《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中发布。1982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央明确提出,从该日起,将重大新闻的发布时间从原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20点提前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时间的19点。
1996年1月1日起,《新闻联播》由录播改为直播,时效性进入争分夺秒的新时期。
2007年底,《新闻联播》连续推出海霞、李梓萌、康辉、郭志坚四名新播音员,引起广泛关注,这是栏目开播近30年来第一次集中推出新面孔。
2008年2月,《新闻联播》成立部,这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为一个栏目成立专门的部。它的成立提高了《新闻联播》整合国内外重大新闻资源的能力。
个人简历
海霞,199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现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直接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部播音组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一套《早间新闻》、《晚间新闻》、《滚动新闻》播音员,《现在》主播。她的成长与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相伴,《晚间新闻》改版,《早间新闻》改版,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建国50周年阅兵式, 她都成功参与。而《现在》的创建,更使她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播音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海霞是一个勤奋的人,十年来她一直在电视新闻的事业中全情奉献,每当直播的红灯亮起,她就会将一切烦恼抛在一边,给你一个神采奕奕的笑脸。
海霞是一个感性的人,对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都深深地用心去体会,用情去感受,从她的节目中你总会感受到一份与众不同的关切。
李梓萌简介简历及丈夫资料(图片)
姓名李梓萌
属相蛇
出生地辽宁沈阳
籍贯山东
身高1.74米
星座巨蟹座
血型A
民族汉
毕业学校北京广播学院
最喜欢的颜色黑、白色
最喜欢的食品麻辣火锅
最喜欢的服饰ARMANI
业余爱好运动、看碟、上网
最渴望的生活状态周游世界
李梓萌简介简历及丈夫资料(图片)
简历
1996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分配到中央电视台
2000年--今 在中央电视台播音组
主持栏目《《文化报道》》、《《国际时讯》》
李梓萌我在和自己赛跑 李梓萌简介简历及丈夫资料(图片)
眼前的李梓萌瘦削、高挑,颇有T型台上模特的风范。一路走来,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只要一开始谈话,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平和、自省甚至带一点羞涩的女孩子。虽然她现在已经是《早间新闻》节目的播音员了,但我们的谈话依然从她曾经工作了4年的栏目《国际时讯》开始……
姓名李梓萌
身高164CM
体重46KG
职业演员
民族回族
血型O型
星座射手座
居住地昆明
爱好演戏、旅游、吃火锅
喜欢的食物凡是辣的都爱!
李梓萌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班,现为云南省话剧团演员。80后。
作品影视剧《快乐正流行》等。
凡在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的,都是人们心目中的大牌明星,由于他们在中央台主持节目,很快就被观众所熟知。特别是每天准点播出的《新闻联播》,那是许多观众每天必看的雷打不动的节目,对于里面的主持人,更加的熟悉和好感。
有一位女主持人,名字叫李梓萌,在《新闻联播》的镜头下,是一部西装短发打扮,非常庄重低调,这才符合新闻播音员的气质,使人们看新闻更加认真严肃。
李梓萌是2007年成为《新闻联播》的主播,如今已经十几个年头了,当时主持新闻节目的时候,年纪并不是很大,在主持《新闻联播》节目镜头中,却显得十分成熟稳重,她这样给人的印象,都可以是带了12年的头套,这也是工作需要。
毕竟《新闻联播》,是官方的一个重要新闻平台,需要的是严谨和庄重,如果打扮的太年轻和轻松,反而不容易引起人们的信任。
相反在其他娱乐节目,需要是要轻松和亮丽的形象,在节目中,新闻主持人就可以比平时打扮的年轻和显眼,当她摘下头套,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完全给人们一个不同以往的感觉,甚至还很惊艳。颜值增加了不少,面露微笑,气质也特别的迷人,不输一些大明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女神。
她先天的条件确实不错,可以说是风姿迷人,只不过因为特殊原因,把她的另一面隐藏起来了,我们只知道她的一个很严肃的女主持人的形象,这也是工作需要。她不仅外形出众,专业能力也很优秀,相信她主持其他节目,也一定会获得观众的认可,并且得到观众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