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组织复兴社成立后,郑介民担任干事,是军统的主干人物,成为蒋介石的十三太保之一。郑介民的工作能力强,老蒋和戴笠都视他为心腹,对郑介民委以重任。
郑介民的详细资料郑介民,原名庭炳,字耀全,号杰夫。广东省文昌县(今属海南)文教镇宝芳乡下水村人。1897年9月11日(清光绪二十三年八月十五日)生于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幼年父亲早死。中国国民党情报工作主持人。
1915年郑庭炳读完小学,考入广东省立琼崖中学,秘密参加孙中山组织的琼崖民军,任书记,后被军阀察觉,缉捕甚急,遂改名介民,赴马来西亚吉隆坡谋生,在一养鱼场当帐房,并任吉隆坡《益群日报》,著文拥护中国国民党革命救国主张,常以“华侨工人阶级”自居。1924年4月,郑介民闻知黄埔军校创办,乃与黄珍吾到广州投靠黄埔军校第一期,不料竟未被录取,只得暂时住在同乡邢森洲家,旋投入大本营警卫旅(旅长吴铁城)军士队当学兵,积极补习功课,准备投考;8月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招生时,郑介民考入步科,郑介民在黄埔军校发起组织“孙文主义学会”,开始从事情报工作。1925年9月郑介民从军校毕业,入苏联莫斯科中国劳动大学(中山大学)学习政治经济。
1927年8月从苏联毕业回国,任中央军官学校第六期总队(总队长贺衷寒)队部政治教官,不久受潘佑强推荐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政治部(主任杜从戎)秘书。1928年1月蒋介石复职后,郑介民任蒋介石的侍从副官,专门从事特务工作。1929年初,郑介民假装失业到武汉,利用他和李宗义(李宗仁之弟,人称“二总”)的同学关系四处活动,离间桂系部队,收买拉拢桂系将领,搜集情报;3月蒋桂战争爆发,蒋介石通过郑介民顺利收买桂系将领李明瑞、杨腾辉“服从中央”,桂系很快失败,郑介民回南京复命。1930年初任陆军第十五师(师长李明瑞)政治部主任,不久兼任广西省政府委员,后兼任第五十七师(师长杨腾辉)政治部主任,监视桂系部队;4月广西主席俞作柏响应张发奎反蒋,郑介民从柳州化装只身逃出广州;12月从香港回南京,任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上校参谋。1931年11月蒋介石准备成立“复兴社”,郑介民请求参加。1932年3月被选为“复兴社”干事会干事,4月1日兼任“复兴社”特务处(处长戴笠)副处长,郑介民为军统骨干人物,是蒋介石的“十三太保”之一,开始在第十九路军中安排特务,这些特务在后来的“福建事变”中起到很大的破坏作用。
1933年1月,华北局势紧张,郑介民兼任复兴社华北区区长,以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上校参谋的名义作掩护,重新调整部署特务处在华北地区的工作;4月间,郑介民亲自出马,化装成为由南洋回国的华侨资本家,侦察为日军收买的前北洋军阀陆军上将衔张敬尧的活动,等到把张的情况弄清楚以后,便派华北区行动组组长白世维带领行动员黄泅钦等人,于5月7日在六国饭店将张击毙;秋天,戴笠改派王天木为华北区区长,郑介民回南京。1934年夏,郑介民以军事考察团名义前往欧洲考察,实际是学习法西斯统治方法,发展复兴社在欧洲的组织,并拜访了墨索里尼和希特勒。1935年夏郑介民回国,极力介绍法西斯主义,一时成为时髦人物,旋任参谋本部第二厅第五处少将处长,仍兼特务处副处长。1936年3月,郑介民受蒋介石指派从南京经上海来到香港,一面布置暗杀陈济棠的工作,一面重金收买广东将领,但暗杀小组被陈济棠的特务发觉后抓去;6月“两广事变”爆发,郑介民积极分化收买的广东陆军空军部队投蒋,7月陈济棠众叛亲离,不得不通电下野;8月郑介民代理“复兴社”书记长,兼“民族运动委员会”委员和“忠义救国会”委员。
1937年7月抗战爆发,9月郑介民任参谋本部第二厅第三处处长,主管对日作战的情报工作。1938年1月任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二厅副厅长,掌理军事情报;3月后兼任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主任秘书,郑介民并不到职,由副主任秘书毛人凤代理。1939年9月,郑介民带职到陆军大学将官班第一期受训,郑介民学习极为认真,著有《谍报勤务》和《军事情报学》等书。1940年4月从陆军大学毕业,兼任“中苏情报合作所”①副所长。1942年1月,郑介民任新加坡盟军军事会议代表,在会上对东南亚战局有所陈述,但最初不被重视,后其观点为时局证实,方得盟军统帅另眼相看,又被蒋介石指定参加重庆举行的中美联合参谋会议,担任情报方面的联络工作,此间郑介民先后被派往印度、锡兰、爪哇等地,在盟军协同对日作战中提出不少意见。1943年2月10日,郑介民正式晋任陆军少将;11月22日随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并负责蒋介石的安全保密工作。1944年2月升任军令部第二厅中将厅长,兼东南亚盟军总司令部联络官,经常去加尔各答参加会议;本年夏,郑介民正确预言了盟军将在8月18日于诺曼底登陆,被美国军官称赞为“神机妙算”。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中央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郑介民任赔偿委员会委员。
1946年1月,郑介民成为军调处执行部国民党方面代表,他开始暗中向解放区布置特务活动;2月,以河北解放区逃出来地主恶霸为基础组成的“冀省难民还乡请愿团”到军调处执行部“请愿”,郑介民指使特务流氓混在其中,进行捣乱煽动,要求“共军立即撤出河北”,冲进中共代表办公室捣乱,连美国代表也觉得郑介民的做法太拙劣;3月17日戴笠乘飞机失事死去,20日郑介民继任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毛人凤为副局长;4月郑介民回重庆接掌军统局;6月5日在南京任国防部第二厅中将厅长,主管情报工作;7月1日军统局改为“国防部保密局”,郑介民仍兼任保密局局长①。1947年夏,郑介民、毛人凤组织“国防部绥靖总队”,派往华北、东北、华南各地执行组训、情报、行动和突击任务;9月初,郑介民亲飞北平破坏中共地下党组织和电台,同月兼任物资供应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1月指挥特务在上海破坏了中共后勤补给站,还有中共华中局、苏皖边区政府、华中银行等设在上海的联合办事处;11月15日郑介民辞去了第二厅厅长职务,12月5日任国防部常务次长,主管国防物资。1948年初,郑介民辞保密局局长,专事美国军援物资;6月12日任国防部次长;9月22日晋任陆军中将。1949年1月飞赴北平企图阻挠傅作义和平起义;同年秋随国防部驻节广州,对时局充满悲观;10月从香港转美国,秘密列席了参谋长联席会议,报告了中国大陆形势,力图使美国决定继续实行对华军援;11月郑介民去香港。
1950年初郑介民去台湾,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兼“大陆工作处”处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组主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1952年10月19日当选为国民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会第二组主任。1954年10月成为台湾“国家安全局”(由原国防部保密局改编)首任局长,然身体渐渐衰弱多病。1955年夏,郑介民突患心脏病,先后去美国、西德就医。1956年2月23日晋任陆军二级上将。1957年10月23日当选为国民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不再兼任“国家安全局局长”。
1959年12月11日,郑介民因心脏病复发在家中去世,终年六十二岁,蒋介石曾两次到殡仪馆吊唁,并亲临祭奠,12月15日蒋介石发布“褒扬令”,追晋郑介民为陆军一级上将,“用示笃念忠勤之至意”。
郑介民虽身为国民党特务头子,但与戴笠截然不同,他战略眼光精确长远,又具研究精神,著述甚丰,曾获得一枚积学奖章,被国民党内一些同行称为“有政治头脑”和“科学训练”的军事情报专家、“军事谋略家”和“军事理论家”。著有《游击战术之研究》、《谍报勤务》、《军事情报学》、《中日战争太平洋列强政略的判断》、《抗战期中对共产党的对策》、《苏俄现阶段的国家战略》等。
郑介民虽身为军统局长,但与戴笠截然不同,他战略眼光精确长远,又具研究精神,著述甚丰,曾获得一枚积学奖章。——唐纵评
郑介民是有政治头脑和科学训练的军事情报专家、军事谋略家和军事理论家。——中国国民党评
郑介民的情报能力和组织能力均不如戴笠,从而导致了1946年后军统局没有出现重大贡献。——沈醉评
历史上的军统八大金刚
1、何应钦(1890-1987)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内战失败后,随蒋退到台湾,1987年病逝于台湾。
2、刘峙(1892-1971)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抗战时指挥失误,被日军打的一溃千里,被称为长腿将军。内战时所属部队全军覆灭,又被讥笑位猪将军,1971年病逝于台湾。
3、顾祝同(1893-1987)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抗日主战派,在抗日战场发挥了积极作用。皖南事变的刽子手,使新四军遭受重创,消弱了抗战力量,1987年病逝于台北。
4、蒋鼎文(1895-1974)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擅长机动作战,被称为飞将军。西安事变时,积极参与其中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贡献,内战中作战不利引咎辞职。1974年病逝于台湾。
5、张治中(1890-1969年)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抗日名将,积极投身于抗日战场,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坚持国共两党合作,被称为和平将军,1964年病逝于北京。
6、陈继承(1893-1971)国民党陆军中将,著有《操典纲领释义》《青年将校之德性与技术》等著作。内战失败后,退到台湾,1971年病逝于台北。
7、钱大钧(1893-1982)国民党上将,善于谋略,蒋介石的高级幕僚,对佛学有深入研究。退役后任台湾航空董事长,1982年病逝于台北。
8、陈诚((1898-1965)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蒋介石嫡系,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都积极参与其中。1965年病逝于台北。
扩展资料
在军统内部,戴笠手下的实权人物便是毛人凤、郑介民、沈之岳和吴景中这四个人了。在戴笠乘坐的飞机失事后,郑介民接任了军统局长,毛人凤担任副局长,他们继承了戴笠的职务,可见二人在军统内的超然地位。
而沈之岳是戴笠的得意门生,曾经受戴笠指使潜入延安。据说沈之岳这个人文武双全,枪法很准,又精通俄语,英语,读过马列主义书籍,很快得到赏识,曾经作为我军领导人身边的秘书。至于吴景中这个人,大家可能不太了解。更让人熟知的是《潜伏》中冯恩鹤先生扮演的天津站站长吴敬中。
事实上,天津站站长吴敬中的原型就是吴景中。和潜伏中的结局一样,在解放前夕,吴景中逃离天津,在南京被毛人凤囚禁,后来经过蒋经国的保释,才恢复自由。这四位都军统内部的实权人物,都深受戴笠信任。但戴笠一死,军统便群龙无首。尽管毛、郑二人接替了戴笠的职务,但还是很难取代戴笠的作用。
郑介民比戴笠官大。郑介民是一级上将,戴笠是中将。
郑介民(1897年9月18日-1959年12月11日),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步兵科,后参与组织孙文主义学会,在戴笠飞机失事后,成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
戴笠(1897年5月28日-1946年3月17日),字雨农,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首长。浙江省衢州府江山县(今衢州市江山市)保安乡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
扩展资料
郑介民人物生平
1,1927年8月从苏联毕业回国,任中央军官学校第六期总队(总队长贺衷寒)队部政治教官,不久受潘佑强推荐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政治部(主任杜从戎)秘书。
2,1932年3月被选为中华民族复兴社干事会干事,4月1日兼任复兴社特务处(处长戴笠)副处长,郑介民为军统骨干人物,是蒋介石的国民党十三太保之一,开始在第十九路军中安排特务,这些特务在后来的福建事变中起到很大的破坏作用。
戴笠人物生平
1,1943年,兼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财政部缉私总署署长,不久又兼任财政部战时货物运输管理局局长。
2,1945年,中国国民党八大,一度传出要推举戴笠为国务委员,但戴笠却予以坚辞。后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死后追任)。
郑介民。
郑介民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步兵科,后参与组织孙文主义学会,在戴笠飞机失事后,成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军统称之为“郑老板”。
人物平生
1、1915年郑庭炳读完小学,考入广东省立琼崖中学,秘密参加孙中山组织的琼崖民军,任书记,后被军阀察觉,缉捕甚急,遂改名介民,赴马来西亚吉隆坡谋生。
2、1924年4月郑介民闻知黄埔军校创办,乃与黄珍吾到广州投靠黄埔军校第一期。
3、1927年8月从苏联毕业回国,任中央军官学校第六期总队队部政治教官,不久受潘佑强推荐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政治部秘书。
4、1932年3月被选为中华民族复兴社干事会干事,4月1日兼任复兴社特务处(处长戴笠)副处长,郑介民为军统骨干人物,是蒋介石的国民党十三太保之一。
5、1959年12月11日郑介民因心脏病复发在家中去世,终年六十二岁,蒋介石曾两次到殡仪馆吊唁。
扩展资料
家庭人物
1、郑挺锋郑挺锋生于1904年,他是郑介民的亲弟弟,又名庭烽,号耀台。17岁考入文昌县立中学,毕业受家兄影响投笔从戎,习武报国。1950年,郑挺锋从秀英港乘轮船逃往台湾,任国民党50军军长。
2、郑庭笈郑庭笈生于1905年,他是郑介民的堂弟。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毕业,从此进入军界。1942年初,中国组建了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戴安澜奉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扬威国外,藉伸正义”。
郑介民(1897年9月18日——1959年12月11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步兵科,后参与组织孙文主义学会,在戴笠飞机失事后,成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一生历任中华民族复兴社代理书记,特务处副处长兼华北区区长,参谋本部第二厅少将处长、军令部第二厅中将厅长兼军统局局长、保密局局长、国防部常务次长、参谋次长、1954年任中华民国国家安全局局长,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1959年12月11日,因心脏病复发在家中去世。郑介民与胞弟郑庭锋和堂弟郑庭笈合称文昌三郑。
郑介民的详细介绍
郑介民,原名庭炳,字耀全,号杰夫。广东省文昌县(今属海南)文教镇宝芳乡下水村人。1897年9月11日(清光绪二十三年八月十五日)生于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幼年父亲早死。
1915年郑庭炳读完小学,考入广东省立琼崖中学,秘密参加孙中山组织的琼崖民军,任书记,后被军阀察觉,缉捕甚急,遂改名介民,赴马来西亚吉隆坡谋生,在一养鱼场当帐房,并任吉隆坡《益群日报》,著文拥护中国国民党革命救国主张,常以“华侨工人阶级”自居。
1924年4月,郑介民闻知黄埔军校创办,乃与黄珍吾到广州投靠黄埔军校第一期,不料竟未被录取,只得暂时住在同乡邢森洲家,旋投入大本营警卫旅(旅长吴铁城)军士队当学兵,积极补习功课,准备投考;8月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招生时,郑介民考入步科,郑介民在黄埔军校发起组织“孙文主义学会”,开始从事情报工作。
1925年9月郑介民从军校毕业,入苏联莫斯科中国劳动大学(中山大学)学习政治经济。
1927年8月从苏联毕业回国,于陆军大学将官班结业,任中央军官学校第六期总队(总队长贺衷寒)队部政治教官,任蒋介石侍从官,不久受潘佑强推荐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政治部(主任杜从戎)秘书。从事情报工作。
1928年,到南京,蒋介石复职后,郑介民任蒋介石的侍从副官,蒋介石派他任某师政治部主任,后任国民党广西省政府委员,监视桂系的政治活动。专门从事特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