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莎莎的父亲是一名民警,在父亲因公殉职之后王莎莎也跟随着父亲的脚步,穿上了一身警服,走在了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
父亲牺牲
2011年11月4日,安徽省合肥市一名社区名警在派出所值班室里突然身体不适,倒在了同事的怀磊,再也没有醒过来。这个民警就是王莎莎的父亲。他是一名优秀的社区民警,还是公安部的二级英模,一生都在贡献给国家和人民。即使在生命中的一次出警,在身体感觉到不适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即使他在出警时倒下了再也没有醒过来,我相信他也不会后悔自己的这一生。这一生为他人做的贡献书写了自己的价值,也让他的生命绽放了光芒。
立志重走父亲的路
王莎莎一直觉得父亲是自己的骄傲,在父亲去世后王莎莎从原本社区医生的岗位上辞职了。她觉得跟随父亲的脚步,重走一边父亲走过的路会让她觉得父亲一直在她的身边,而且她也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有意义与价值。王莎莎在经过一系列的考试后就加入了警队,正式成为了一名以人民的利益为己任的社区民警。王莎莎一直觉得每当她穿着这一身的警服,走在父亲曾经走过的路上,父亲曾经工作的社区时,都觉得父亲从未离开,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
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
每年都有无数的民警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好多的人我们甚至不清楚他们的姓名。不过他们这一生注定是有价值的,在他们去世后也有更多的人加入了这个大家庭之中。只不过这些人没想到的就是其中有很多还是他们的子女,王莎莎的父亲也是如此。
王莎莎演过的电视剧有《小兵张嗄》、《武林外传》、《底线》。
1、《小兵张嗄》
2004年,王莎莎主演抗战题材电视剧《小兵张嘎》,饰演女一号一个善良勇敢、水性非常好的小姑娘英子,王莎莎因为出色的演技而为观众所熟知。
2、《武林外传》
2004年11月,与闫妮、沙溢、姚晨等联袂主演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因饰演莫小贝这个幽默搞怪的角色而广受关注。
3、《底线》
2022年9月19日,搭档靳东、成毅主演的法治案情剧《底线》开播,在剧中饰演性格直爽的书记员舒苏,11月9日,参加河南卫视《国潮盛典》演出;同年,参演由李倩、保剑锋主演的励志电影《你好,恩师》开机。
王莎莎介绍
王莎莎,1992年1月18日出生于河北省邯郸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2013年3月8日,参演冒险剧情电影《暴走吧,女人》上映 。2014年,主演军旅题材电视剧《大熔炉》。
2017年9月,领衔主演青春励志影片《旋风女队》上映。2020年2月,主演爱情轻喜剧《爱上邻家主厨》播出。2021年1月12日,出演由黄轩领衔主演的脱贫攻坚剧《山海情》播出。
《底线》舒苏的扮演者是王莎莎。
王莎莎简介
王莎莎,1992年1月18日出生于河北省邯郸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2004年,出演《小兵张嗄》中的女一号英子,而被广大观众熟知。同年,因参演古装喜剧《武林外传》,饰演幽默搞怪的莫小贝一角继而广受关注。2007年,其主演的少女成长电影《十三岁女孩》入围第1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和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
2008年,在武侠剧《射雕英雄传》中饰演傻姑一角 。2009年2月,在战争电影《沂蒙六姐妹》中扮演六姐妹之一的小鹤。2011年,出演古装系列剧《包青天之碧血丹心》饰演小侠艾虎 。2011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2013年3月8日,参演冒险剧情电影《暴走吧,女人》上映 。2014年,主演军旅题材电视剧《大熔炉》 。2017年9月,领衔主演青春励志影片《旋风女队》上映 。
2020年2月,主演爱情轻喜剧《爱上邻家主厨》播出。 2021年1月12日,出演由黄轩领衔主演的脱贫攻坚剧《山海情》,在剧中饰演秀儿 。2022年9月19日,参演的法治案情剧《底线》开播 。2022年11月9日,参加河南卫视《国潮盛典》演出。
人物评价
甭管怎么拍戏,任何一门功课没下过九十五分,戏曲、舞蹈、武术,十项全能。惟一不能的是——老老实实呆着,剧组人送外号小忙叨。看似调皮的她,却有着同龄人很少有的自立,自己打饭,自己洗衣,甚至连手都泡烂了(尚敬评)。
看过电视剧《武林外传》的观众,都不会没有见识过王莎莎的表演天赋。王莎莎能把那么个“小人精”完美地呈现出来,可见这孩子绝非泛泛之辈(新浪娱乐评) 。
从《武林外传》中的古灵精怪的莫小贝,到《射雕英雄传》中质朴的傻姑,再到《暴走吧,女人》中的高考生,王莎莎经历了从童星到一名真正演员的华丽蜕变(腾讯娱乐评) 。
郝亚宁评价《武林外传》中的王莎莎,“她虽然只有13岁,却有着30岁女人的智商,而且是聪明的30岁女人的智商。(新浪评价)”
电影《暴走吧,女人》上映后成为热点话题。王莎莎在《暴走吧,女人》中华丽转身,变身暴走女。她饰演的“小疯”则被网友赐名“女八戒”(腾讯娱乐评)。
王莎莎结缘《包青天之七侠五义》 被评为最火童星(腾讯娱乐评)。
热播剧《山海情》第二集,王莎莎饰演的秀儿出场。
她穿着90年代最常见的粗蓝布上衣,一条粉围巾从脖子后系过来,打成一个结,怀里还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停一哈(下)停一哈(下),赶紧停一哈(下)车,额(我)先人(孩子)要尿尿”,在迁往新村的大巴车上,秀儿遇到“突发状况”,边说着就跌跌撞撞往车门方向走。
看到这个画面,不少网友发弹幕莫小贝都当妈啦?
这是王莎莎第一次饰演一名母亲,也是她想要好好把握的一次机会。《山海情》是正午阳光的剧,他们出品的《琅琊榜》《伪装者》《大江大河》,豆瓣得分无一低于8.5。除了主角黄轩、热依扎靠谱以外,尤勇智、张嘉益、闫妮、姚晨等饰演的配角也都人物饱满、演技在线,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山海情》的水准,虽然是一部扶贫题材的主旋律剧,却大概率会出彩。
事实也是如此。《山海情》开播第一天,豆瓣得分9.1,此后更是升至9.4分。有观众在评论区写道我一个西北人看哭了,太真实了。
王莎莎回忆到拍摄场地的第一天,“漫天黄沙”、“大家在剧里看到的只会比我们的真实体验更好”。确实,这种“真实”源于资源匮乏、贫穷的赤裸呈现——没有水浇地,走在路上一嘴沙子,因为一头驴决定出嫁女儿……再往里,“真实”还体现在人物关系、剧情推进上。比如,村民越穷越怕穷,哪怕是“无息贷款”的扶持政策,也想的是先观望观望。领导干部中有的真心为民,也有的一心想着个人政绩、拿官威压人。
剧中虽然没有对手戏,但在拍摄现场,王莎莎碰到了“嫂子”闫妮和“小郭姐姐”姚晨,几个人一阵感慨,“你都这么大了,我也老了”,时光一下子倒回到十几年前。《武林外传》之后,王莎莎成为家喻户晓的童星,网友们可能不知道“王莎莎”这个名字,却一定记得那个古灵精怪的“莫小贝”。
但某种程度上,对演员的演戏生涯来说,某个角色过于深入人心也是一种挑战。她需要做的是奋力挣开这些枷锁,而无论角色大小。
王莎莎坦言秀儿不算剧中主角,但她仍然付出了极多的努力,“就是在群像戏中,你仍然要抓住她的人物特点,在她当下应有的状态下继续生活。并不是你有台词了,或者这场戏是你的重头戏,你才在状态”。剧里,秀儿抱着孩子下车,镜头越拉越远,一片荒草地上,她和孩子的身影小到模糊,但依稀能看见她抱着孩子蹲下了,又站起来了——一个给孩子把尿的姿势。风中传来她和孩子说话的声音,“好着呢,好好好”。
“有一种质朴敦厚的真诚,尤其是和老演员张嘉益对戏的时候,丝毫不怯场。虽然不是主角,因为这些神配角的存在,让这个故事变得更加真实”,《山海情》编剧吴桐这样形容王莎莎的表现。
全现在对话王莎莎
全现在《山海情》里,你饰演一个贫困村的年轻妈妈,这和你本人经历反差很大。你怎么让自己更贴合这个角色?
王莎莎 我觉得演员最重要的职业修养就是她的共情力和想象力。这只是很基本的一部分,要想和角色融为一体,还需要做更多功课为角色添砖加瓦。
年轻妈妈这个角色,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心里有点压力。后来经过自己对剧本人物的揣摩,包括我问过我妈妈,怎么抱孩子,孩子刚出生时是怎么抱,长大点要怎么样,类似这样的问题,在人物细节上做更多诠释。
全现在你觉得“秀儿”身上的哪一点比较打动你?
王莎莎 我觉得秀儿在整个《山海情》的女性角色中是一道非常亮丽的风景。因为她区别于水花的温暖、温柔与隐忍,也区别于十六七岁的麦苗,她的积极、向上与活泼,秀儿是一种,灵动的、泼辣的、热情的,又或者像我们大家想象中的农村妇女,很接地气,也有点“八卦”,村子里有一件事,大家一下子全都知道了。
她的出场也区别于比较苦情的水花,区别于麦苗代表新生代,像地里刚冒出头的新苗,秀儿就是一个在村里扎根生活的农村妇女。秀儿出场那一幕,那么多大老爷们在,她说话毫无顾忌,“我先人要尿尿”、“憋死了”,我读着都笑了,真“傻”、真够劲儿。你能想象在那个年代,一个年轻妈妈是这样的吗?她的出场就奠定了这个人物的基调,从第二集开始,感觉整个画风是上扬的。
全现在除了孩子要尿尿那场戏,还有哪些戏印象很深刻?
王莎莎 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刚到吊装移民那场戏,孩子生病了没有药,我在地窝子里,一边哭一边着急。为什么难忘,是因为环境吧。像我们这个年纪的演员,没见过那种地窝子,虽然进组之前查阅了一些影视资料,但你看图片和你深入其境的体验,完全是两码事。
所以,当我进入这个环境时,我是“天哪”。我们当时在戈壁拍,比较闷热,睡就睡在玉米秆上,铺一个新床单。那样的环境下点个煤油灯,密不透风,又没水又没电,你想想得有多难。所以,我拍完戏的最大感受就是当年他们多么不容易。
全现在这些是就地取景的,还是搭出来的拍摄场地?
王莎莎 我们是在戈壁滩上,搭景还原了整个村子。
全现在这也是你和正午阳光的合作,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
王莎莎 我看戏的时候是两集剧本,一口气读完,太过瘾了,特别想知道后边到底发生了什么。我终于接到我期盼已久的团队的戏,孔笙导演和孙墨龙导演执导,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作团队。和一帮专业的人一起努力,整个过程,我都觉得很享受。
全现在能描述下试戏“秀儿”这个角色时的场景么?
王莎莎 我没有试戏,当时还在剧组拍戏,然后给导演拍了一个陕西话版的自我介绍。
当时这部戏要求就是所有演员必须会说泛陕西话,剧里所有演员要么是陕西籍,要么跟陕西有一些关联。我好像是为数不多的一个河北籍演员,所以对于我来说,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语言问题。
全现在后来是怎么克服这个难题的?
王莎莎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语言是最基本的一个武器,如果你连语言都解决不了,你就别想“跑”了,进行更自如的创作。
我当时第一步是下载软件。有汉英翻译的,我想是不是也有普通话翻译成方言的,我真去搜索了。结果大失所望,因为它比较机械,比如说“描述一下你现在的心情”这句话用陕西话怎么说,它可能就会翻译成“描、述、哈、你、现、在、滴、心、情”,就变成这样,一顿一顿的。
第二步,研究陕西话。西北方言大家也知道,每个地方都不太一样,我只能试着抓住它的一些特色。比如宁夏当地人说话可能比较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泛西北话就比较软。我还花了大把时间研究它的音调,用“研究”一点也不为过,像陕西话说“医生”,一声变成四声。
第三步类似英语音标一样,我开始标字,就像我们学英语“hello”,我就写拼音“ha”和“lou”。在剧本上一个字一个字标出来,先标出陕西话是几声,再拼出来陕西话应该怎么读。
进组以后,我也很大胆、非常大胆,跟所有陕西籍的哥哥姐姐们交流。有一次,尤勇老师就用陕西话问我,“你是陕西哪儿滴”,我说我是河北人,他很惊讶。我还挺开心的,这说明我的语言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全现在演“莫小贝”时,大家都说你演戏很灵动,是“天赋型演员”。你觉得自己是么?平时会做些什么来提升自己的演技?
王莎莎 谢谢你。我觉得我应该算是,但也不完全是。因为随着年龄慢慢增长,你会对一些事情有一个更深层的认知,或者是新的想法。
我提升自己演技的主要方式就是增加阅历。比如,做一些影视上的观摩,读一些偏人物的小说,从作者的笔尖去揣摩、想象这个人物,以及观察生活、观察人。这些都会成为你宝箱里的素材,等素材越来越多时,你这个角色有什么需要,就随时从宝箱里取。所以,一定要不停地填宝,而不是说用了就没了。
全现在演完莫小贝之后,就确定走演员这条路了么?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表演?
王莎莎 是。那时我就确定将来要当一个演员。我小时候就喜欢,可能到小贝的时候更加坚定信念,希望自己能做一个专业的、优秀的好演员。
全现在在上戏上学那段时间,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这段学习经历对你的表演风格、演技提升有什么影响?
王莎莎 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在那样的一个年纪去做了一件我原本该做的事,有了这样一段经历。这段经历就是丰富我人生的一个大宝贝。
现在回想一下,如果说我在剧组的生活用“充实”来形容,那读书的时候应该用一个词——“非常充实”。上学时就是三点一线,寝室、食堂、教室或者图书馆,完成老师给的书单。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推荐的《穆斯林的葬礼》,时间太久了,故事情节和人物我都忘了。但就是记得当时读书的那种开心,废寝忘食地去读,想知道书里人物的命运——他怎么那么苦,就是特别容易跟这个角色共情。
全现在很多人对你的印象还停留在“莫小贝”时期,包括杨紫、张一山也都曾谈到童星转型的困难、外貌带来的事业压力,你有这方面的困扰么?
王莎莎 非常坦诚地说,肯定会有,如果说没有,那肯定是假的。你在某个阶段会有这些困扰,大家重新给你贴一些标签,它所带来的就是像你刚刚说的那些问题。
可是再换一个角度想,如果说我没有大家给予的“童星”称号,比如说我是一名普通演员,我在30岁、40岁、50岁,或者我以前不是那种类型,一样要面临转型问题。我觉得只要在这个行业,都会有这个问题。
全现在哪个阶段感觉这方面的困扰很多?
王莎莎 我没法一下子说几岁或者什么时间我很苦恼,就好像我们有过一段苦日子,但当我们回头看时,苦日子也不叫苦日子了。如果往前看,这件事情就像你工作中遇到烦心事,它可能会伴随你比较长的时间,不可能因为长大了就不焦虑了。
,也可能是因为我一直坚定不移地说“我一定要前进”、“我一定要向上”,有这样一个信念在支撑着。如果不是这样,你就会一直被困在一个“我好苦”的状态里。我希望自己能带给大家正能量,如果有一些不好的事情,我希望自己去承担,只要我一个人承担就好了。
全现在这些时候,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排解方式?
王莎莎 我排解的方式还挺简单的,可能话比较少,或者就自己待着,要不然就去跑步。噢对,我还会去吃好吃的,但吃的时候特别纠结,贼想吃又想着要控制好,吃的那一口瞬间不香了,吃完又马上后悔。太难了。
全现在去年,你有拍一部偶像剧《爱上邻家主厨》,评论都在建议你接剧本时更慎重一点。你有预想到这样的情况吗?对于这个建议,你如何回应?
王莎莎 我没有想到,坦白讲,大家的反应很强烈,给到的很多意见我也都有思考和吸收。影视作品的人物呈现并不一定是模式化、单一的,那个项目来找我的时候,女主设定就是一个普通的邻家女孩,平凡但快乐阳光,我觉得还挺有趣的。可能最终的呈现并不让所有人满意,但我觉得也是一个尝试,没什么不好。
很多网友建议我说应该多接正剧,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期待自己能演像正午阳光,或者孔笙导演、孙墨龙导演这样的团队的戏,这次《山海情》就是非常好的一个创作和吸收的过程,没准儿也是大家帮我打call打到了正午阳光呢。
但一点,演员本身和角色能够联系在一起,是靠缘分的。其实演员是一个非常被动的职业,我只能在我的范围之内尽力去做,但超过这个(范围),我们会觉得自己真的非常渺小。像《爱上邻家主厨》,我没有办法跳过剧本做一些额外创作,只能在仅有的这些东西里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我不是后悔接了这个角色,我敢说自己接过的所有角色,我都是倾注了200%的力量。
全现在如果有机会,你最想拍什么类型的戏或者哪一类角色?
王莎莎 我喜欢特别饱满的角色,她的经历、她的性格等都比较丰盈,更偏向内心化,更需要演员内心层次的演绎,而不是大家经常看到的一些角色。
至于类型,我前段时间看“迷雾剧场”,对侦破案件或者其他题材的这类悬疑剧,我也觉得很喜欢。我想演的还挺多的,我也希望自己好好加油,等到有这样的机会时,我能好好的把握它。
莫小贝扮演者王莎莎现在在娱乐圈中已经很少有她的消息了。
王莎莎,1992年1月18日出生于河北省邯郸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2004年,出演抗战剧《小兵张嗄》中的女一号英子,而被广大观众熟知。同年因参演古装喜剧《武林外传》,饰演幽默搞怪的莫小贝一角继而广受关注。
2006年,主演儿童题材电影《十三岁女孩》。
2007年,在武侠剧《射雕英雄传》中饰演傻姑一角,2009年2月在战争电影《沂蒙六姐妹》中扮演六姐妹之一的小鹤。
2011年出演古装系列剧《包青天之碧血丹心》饰演小侠艾虎。2011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参演剧情电影《暴走吧,女人》。
2014年,主演军旅题材电视剧《大熔炉》。2017年9月,领衔主演青春励志影片《旋风女队》上映。2020年2月,主演爱情轻喜剧《爱上邻家主厨》播出。2021年1月12日,出演由黄轩领衔主演的脱贫攻坚剧《山海情》,剧中饰演秀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