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姑庵的尼姑每天都做以下几点
1、新的一天从睁眼开始,那也就是从起床开始,在寺庙清晨3点钟,就会有巡逻的尼姑开始敲起起床的讯号照板,围绕着寺内走一周,边走边敲,一周之后会停留在大雄宝殿的两边和后边,再密集的敲一阵。
把起床的讯号传给钟楼里的大钟,大钟要敲三阵子,每阵都是36响,总归是108响,这代表着要断掉108种烦恼,钟响之后,是晨鼓,敲晨鼓时,要敲出风雨雷电这四种声音,这些声音就是为了唤醒尼姑们起床,开始课诵了。
2、早殿,大雄宝殿是神圣的地方,在这里,尼姑们要按照自己的位置站好,开始上殿课诵;期间没有主持僧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可以离开大殿。
3、坐禅,在尼姑们早上用过粥之后,就会回到禅堂,开始坐禅,这里的坐禅也叫做坐香,因为坐禅的时候需要点香,午饭之后的坐禅和这个是一样的。
4、晚殿,在吃过晚饭之后,就要开始准备进行晚殿了,当大殿的钟声敲响30下之后,就要开始集合到大殿之内,开始晚殿诵课了。
5、止静,晚上九点的时候,寺院就会发出止静的讯号,这个时候尼姑们就要开始准备睡觉休息了。
6、过堂,过堂也就是吃饭的意思,早诵过后,接着就是要吃饭了,僧人吃饭必须要过堂,不过一日三餐,只有早粥和午饭要过堂,晚饭是不需要的。
尼姑的节日唱歌/跳舞/演藏戏
每年藏历新年,尼姑庵放假5天,这是尼姑快乐的日子,尼姑庵供应她们吃喝,佛法姐妹一起唱歌、跳舞、演藏戏,许多尼姑能歌善舞,还能模仿神女的动作,翩翩起舞。
尼姑的修持坐禅/闭斋/瑜伽
平时格鲁派尼姑们的修持,主要是坐禅闭观和闭斋,这是她们个人修行的重要项目。坐禅闭观,多在冬季进行。她们根据《菩提道次第广论》对坐禅要求,静坐修行。坐禅大都在自己的住房内进行。
十点就敲钟让关灯睡觉。半夜三点半又敲钟让起来,4点开始做早课到6点,中午休息1个小时。一天吃两顿饭,过午不食。日复一日,青灯古卷,出家人的生活就这么单调清苦,没有我脑子中想象的丝毫浪漫。
不吃饱,不多穿、不能吃肉,不能说赃话,不能乱跑、不能大叫、不能笑、不能哭、不能骗人…
也想出嫁当尼姑啊! 可以是去了人家不收 ,因为 学历太底了人家说要本科以上的 郁闷半天。 只有中转毕业啊! 天啊 好想去五台山当尼姑啊!
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朝着同一条路去不断的迈进,虽然大多数人都会在城市里面选择按部就班当精英的道路,还是有一些人,他们选择脱离世俗的爪牙,朝着更高远的思想境界去迈进。
命运总是那么的残酷,所以让很多人的生命里面,都浮动着波澜壮阔,但,命运又是那么的充满机遇,充满无尽可能,哪怕是最平凡最迷茫的存在,依然可以声裂金石,所以,如果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又几分迷茫,那么,不如放下对世俗欲望的那些苛刻和渴望,不如青灯古佛,虔诚焚香,或许还更能够到达希冀中的终点。
1995年的时候,智宏法师从清华大学毕业了,她毕业以后,没有选择去从事一个不错的工作,而是选择去出家,当时很多人都为她的选择感到非常的惊讶,毕竟智宏法师是在一个非常好的学校里面出身的。
如果按照一般的情况来看,她应该跟她的那些同学一样,出来到社会里面,就可以找一份不错的工作,她完全没有往那方面想,她一直都认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是在不断探索、不断摸索的过程中。而且她之前在清华大学里面,已经开始了每日三省吾身的生活,想知道自己人生的价值和和意义了,所以她就到了秦岭终南山脚下,在那里的一座寺庙里面,清心寡欲的出家了。
在寺庙里面过了很多年以后,智宏法师有一天突然听到女孩的啼哭声,她非常的惊讶,跑去外面寺庙一看,原来有一个女孩,站在那里,一看就是被她的父母抛弃了,而智宏法师她作为寺庙里面的主持,肯定要收留这个孩子,而没有想到的是,因为她收留了这个孩子以后,后来更多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就到处去收养这些孩子。
所以到后来,很多人如果不想要自己的孩子了,就把这些孩子都丢在了她的寺庙前面,这些孩子很多都是有什么生理上的疾病的,所以父母养不起,就丢弃了她们,都被智宏法师收养了,智宏法师在做主持的这么多年时间里面,一共收养了26个孩子,她虽然自己从来没有结过婚、嫁过人,却是26个孩子的母亲,这实在是让人感到钦佩不已。
智宏法师所在的这个寺庙里面,非常的清朴简陋,平常环境并不是很好,她本来也没有什么钱,因为智宏法师很会打理这些寺庙之类的事物,所以她还让这些孩子学着做农活,平常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些孩子都非常能快快乐乐、健康地长大了。
有些孩子本来之前还有基础性的疾病,因为一直在比较好的环境里面,进行生活修养,后来连她们的病都好了不少,变成了很健康的孩子,这也让人觉得,智宏法师是一个很有福气的人,充满福气缭绕的佛门重地,果然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在这里很多人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待遇,更好的感悟。
而后来,随着这些孩子长大了以后,智宏法师让她们去考学校,想着她们可以去社会上过世俗意义上更成功的生活,这些孩子在长大以后,基本上都选择了去佛学院,想要继承智宏法师的志向。
面对这种情况,智宏法师也觉得非常惊讶,她猜测,可能是因为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让这些孩子都选择了跟她一样的道路,她也尊重孩子们的选择,看来,这就是所谓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一棵充满福气的树,就能够收获一片蔚然的森林。
如果从普世的价值观来看,智宏法师绝对不是一个很成功的人,因为她没有普世意义的家财万贯,黄金万两,在她的人生里面,就只有这么多的孩子,就只有青灯古佛,一豆灯火为伴侣,在很多人眼里,她的生活应该是充满了不可思议的艰辛,,想必作为出家人的她,已经看淡所有人的嘲笑和讥讽,她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桎梏,走上了人生的巅峰,这岂不是也是好事一桩吗?
每天要四点起床上殿诵经,然后做饭吃饭后打扫卫生,做些其它的事一天也是忙碌碌,还要上晚课到夜里九点多休息,一天之内还要学习经典等事。
尼姑修行最普遍的形式是闭斋。一种断饮绝食、苦行修炼,纪念佛祖、禁欲严格的活动。也有有钱人家为超度家中亡人,请求尼姑替代自己闭斋的,完了给予一定的供养金。闭斋一般为两日,头一天允许说话,但只能在中午进一餐,第二天则得整日断饮绝食不言不语地苦行,直到第三天拂晓才能开戒。 外墙 尼姑寺内经常举行的闭斋活动,头天中午那顿斋饭由寺内法台负责供给,替人闭斋则由施主供给。 尼姑生活虽然单调又清贫,物质享受也匮乏,但经过佛典的学习,自己的苦行修炼,她们对自己选定的人生归宿不懊悔,宁愿过这种淡泊如水的生活,也不愿涉足那甜酸苦辣、大起大落的俗人世界。她们看重的是来世的幸福,个人的超脱。这也算是普度众生,大慈大悲。 她们整天静坐在各自屋内避光处翻阅经卷,诵读经文,不外出,不说话,谢绝来客。门环里插上一束树枝,便是坐禅打静的信号。信徒或家人们看见这标志会敛步回退,旁人也不能上门搅优。 闭关静修坐禅少则一月,多则半年以上。这种坐禅修行的方式,目的是在感受和思索之中通晓佛理,摒弃不净之邪念,最终得到正果,成就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