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芬的名字经常都是跟他老公-平凡放在一起的,简称平芬,他俩是插画界有名的夫妻档。
台湾言情小说封面插画一般都是这种风格,稍微搜索一下就有很多~
像张涵雅、梁月、东方月、茶茶、威廉、丁琳、树荫、陈俊宏、沙梅、张怡如、彩蜂等等,德珍的风格也差不太多,只更华丽绚烂些~
个人比较喜欢平芬和德珍~这两位的图网上很多~~
女,B 型,山羊座。著名插画家。与丈夫平凡同为台湾著名插画家,合成“平凡淑芬”。其画作在众多言情小说、游戏、杂志等封面出现,为读者玩家所喜闻乐见。
于1967年出生于台湾八堵,喜欢的是吃喝玩乐,画图睡觉,花钱,希望能够环游世界各个文明国家。
1988年毕业于德明商专。第一份工作是再毕业前一个月找到的,帮卡片公司画稿之后待过房屋公司,结婚广场,美工,证券公司,股务……
愿望我希望能保持清醒 ,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要因为赶稿而忘了自己一开始画图的心情……
兴趣画图、睡觉、花钱、吃美食
愿望希望环游全世界各文明国家却怕坐飞机
欣赏艺人吉川日奈、伍佰、莫文蔚
喜欢的创作者多田由美、大友克洋、寺田克也、村田莲尔……还有很多。
是的.
在云云台湾漫画家中,以画柔美、漂亮女孩见称的陈淑芬,最别树一格,不但已冲出台湾到香港,就连日本的漫画天书《Comickers》都不断地刊出她的漫画、专访,小学馆、 秋田书店亦向她邀稿。这个女子的力量,绝对源自她身后的男人——平凡,她的老公、 她的工作伙伴。她们的爱情故事,可会像她们的画般,温婉动人呢?等陈淑芬同你一一 细诉。
·平凡画男我画女
由《黄色》(《彩虹书》系列第3作)开始,陈淑芬才正式与平凡合作。“以前是他 做分镜,《黄色》开始是我画女孩,他负责男孩。我觉得有他在,图画会比较完整,因 我无法兼顾人物以外的地方,他便帮我补足,令人更能感受我的画的优点及魅力。而且 我画的男孩,上色后变得有脂粉味,我懒得去揣摩,男孩平凡又画得好,我自然不想画男生了。(你们何以会开始合作?)我们是先谈恋爱的,当时天天都见面,彼此看着对方,把图丢掉,觉得可惜时便会拿来画,就是如此‘不小心’,便开始了合作。”
·平凡是我的理想对象
“我与他已拍拖7、8年,现在已经结婚。这些年来,我们天天见面,但话题总是 聊不完,有时更要到咖啡店谈天,即使吵架,也是轻松地吵,反正只是要表达不满。大 家都觉得对方是理想对象,要找句话形容,就像川上春树在小说封底写过的话‘每个人 都在寻找自己缺的部分,当找对了人,就会觉得缺的地方被填满。’(不如把你俩的爱 情故事画出来吧?)我和他都不是对方的初恋情人,真要画时,可能故事会很复杂,但
充满故事性,结局也不错啦。”
平凡及陈淑芬合画这个《仙剑奇侠传》封面,见到的人都会说“怎么会有木村拓哉及吉川日奈的古装?”但她们画的明星画,真的相当受注目。
陈淑芬 女,香港娱乐圈称呼她为“陈太”。
1973年主管香港“华星娱乐有限公司“,这是首家聘请外国音乐人来港表演的华人娱乐公司
1976年首办“华人歌手个人音乐会“,其中包括著名歌星汪明荃、邓丽君、许冠杰、罗文、徐小凤和后期的梅艳芳、张国荣等
1982年“华星“成立唱片部,发掘了新人梅艳芳、吕方、杜德伟等人,公司把他们推向了国际音乐市场
1987年创办“恒星娱乐“,开始培训歌手及做歌手经纪人,当时的张国荣、沈殿霞、利智等均为其签约艺员
1992年主办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魔术师大卫·柯波菲、歌星惠特尼·休斯顿、迈克尔·杰克逊等到香港的演出,把内地歌手毛阿敏、那英、成方圆、蔡国庆等推广到海外演出
1995年陈淑芬创立香港“天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举办了音乐家雅尼、歌手张学友、草蜢、Beyond等的音乐会及演唱会
1996年12月至1997年初,为张国荣举办告别歌坛7年之后个人演唱会,连演24场爆满
1997年3月,陈淑芬策划、制作并出品、张学友创意并主演的音乐剧《雪狼湖》在香港首度公演
1997年7月1日,陈淑芬代表香港“庆祝回归委员会“邀请作曲家谭盾谱写交响曲“天·地·人“公演,并有大提琴家马友友、歌手张学友加盟……
2008年3月31日、4月1日,陈淑芬在香港举行《Miss You Much Leslie继续宠爱演唱会》,纪念好友张国荣离世五周年。众多演艺界明星齐聚一堂,共同缅怀哥哥。同年9月12日(张国荣52周岁诞辰),在重庆举行同主题演唱会。
2009年6月13日,陈淑芬参加了湖南台《快乐大本营》节目的录制,向观众展现了作为王牌经纪人最真实的一面。
甘做背后的女人 艰危携手张国荣
陈淑芬与张国荣 哥哥曾不止一次公开说“我的背后,有一个对我的事业有很大帮助的女人,这个女人就是陈淑芬。”张国荣在1977年参加歌唱比赛吋,以一曲《American Pie》获奖,开始了他的娱乐生涯。但拍过《鼓手》等几部电影后却没引起太多人注意。1982年,一次偶然机会,陈淑芬认识了他。“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几乎还是个从零开始的毛小伙。我发现他很直爽,热情可爱,别人站着唱,他在舞台上连唱带跳的,唱英文歌《红鞋子》参赛时就这样,很活跃。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形象被人认为是异类,很多人不看好他,我却觉得他的声线很特别,很有潜质,于是我签下了他。”
1983年,陈淑芬推出张国荣第一张专辑《风继续吹》却未获奖。在观看罗文演出时,张国荣忍不住伤心地哭,她慰劝他“别泄气,以后再努力嘛!”不久,陈淑芬在日本听到一名日本歌手唱的名叫“MONICA”的歌十分好听,她感觉很适合张国荣唱,她多次跑日本,终于拿下这首歌的版权。1984年,专辑《MONICA》问世,那时,一般唱片卖3—5万张就很厉害了,这张唱片销量达40多万。此后,在陈淑芬的帮助下,张国荣一发而不可收,《兜风心情》、《狂恋》、《爱慕》等专辑陆续推出,张国荣遂成为偶像级歌星。为了使张国荣能与国际接轨,陈淑芬先是让张国荣去做一名很红的韩国歌星的演出嘉宾,假以光彩亮相,以此作铺垫,成功地推荐他做了一家公司的朱古力广告。在韩国,请国外明星做广告这是第一次。
张国荣出道之初便既唱歌又拍电影。陈淑芬认为哥哥两方面都胜人一筹,自然不肯放松影坛的工作。在1983年主演的《杨过与小龙女》和1984年主演的《缘份》中,他的演技虽略显青涩、稚嫩,但将人物演绎得非常清新、自然,一举成名。后来,他一度告别歌坛,陈淑芬帮助他专攻电影,于是人们看到了张国荣的经典之作《阿飞正传》、《霸王别姬》、《胭脂扣》等,成就了在电影世界长达10年的辉煌岁月。
陈淑芬与张国荣之间的关系,是经纪人和艺人的关系,更是艰危携手的朋友关系。出于信任和依赖,1986年,陈淑芬离开华星吋,张国荣问也不问就跟着她走了。张国荣的《风再起时》告别歌坛的演唱会是在陈淑芬的协助下完成的。会上,他提得最多的就是在幕后默默支持他的陈淑芬。
张国荣弃世而去,陈淑芬替他操办了一个完美的葬礼。“哥哥先是因胃酸倒流影响声沙,唱片录音受到影响。后是被抑郁症折磨坠入痛苦深渊”。2002年5月,张国荣与黄耀明合作推出一张大碟,却因张染病而耽搁;原己接下的片约《美丽上海》也不得不推掉;而他准备由演员向导演转型的第一部作品《偷心》,一切就绪,却因资金问题而没能开机,这些给他的打击太大。为纪念张国荣,陈淑芬于2004年忍痛亲自填词《烟花烫》,自资制成CD,并拍MTV在电视上播出。制作时她亲自彻夜翻看张国荣的所有影带,寻找他纯真的笑容;剪辑他生前最爱去的沙滩、酒店的镜头,寄托深深的哀思。
屈负偏心罪名 一手捧红梅艳芳
1981年,陈淑芬为寻觅歌手,和无线电视台联合举办“香港第一届新秀歌唱比赛”。18岁的梅艳芳身穿一袭金色舞衣,披着长卷发,以沧桑低沉的嗓音,唱“吹呀吹,让这风吹……”,伴之以炫丽的表演、豪放的舞蹈,赢得了满场观众的喝彩,也打动了所有评委。陈淑芬当时就很想把她签下来。
陈淑芬在帮梅艳芳找歌的,在形象设计上下功夫。她找了香港大师级的时装设计师刘培基和唱片封套设计师陈幼坚,与他们共同研究如何包装梅艳芳。后来的事实证明,陈淑芬的这一策划抓住了梅艳芳的长处,震动了观众。“梅艳芳的每场演出,大家都期待地想看她穿什么时装,以怎样的新形象出现。我们是先选歌,再依据歌的内容和旋律设计形象。她的打扮一直领导着香港的时尚潮流。”陈淑芬推出梅艳芳第一首歌《心债》和同名专辑后,梅艳芳一炮走红。
1985年,梅艳芳的第4张专辑《似水流年》的同名主题歌的创作,费了陈淑芬不少心血。她和国际音乐大师日本的喜多郎很熟,电影公司找到她,希望请喜多郎配乐、谱曲。喜多郎作的歌出来后,陈淑芬找到了黎小田,同他商量,能否把整个电影的音乐片段融合、联缀起来做成一首歌。黎小田只花了一天时间就把曲谱就了,而且十分动听。录音时,梅艳芳身体不太舒服,她用接近男声的中音,以绢绢细流的速度委婉地唱着……唱得特别凄凉,那无奈的味道,表达得淋漓至尽。梅艳芳演唱的《似水流年》成为香港和内地一批歌迷认可最早的经典歌曲。正是这张唱片奠定了梅艳芳在香港乐坛新大姐大的地位。
话说当年陈淑芬带张国荣、梅艳芳去欧洲登台,整团人去欧洲演出,机票、酒店所费已不菲,因场地小,票价也不能订太高。陈淑芬便安排了一个折中方法艺人住得好一点,工作人员则住在附近。阿梅好打抱不平的性格又体现了,她坚持要所有人都住在较好的酒店,待遇要一样。但临时变动,而且是增加开支的做法,主办商自然不愿意。陈淑芬事前也作过详细考虑,觉得可以接受才签约,结果便照原定计划安排。梅艳芳“出面”变“丢脸”,于是便和陈淑芬对干,事事与她为难。陈淑芬不欲和阿梅作正面冲突,交托别人去照顾梅艳芳,她只照顾张国荣,这么一来,更令阿梅怨她偏心。多年后,梅艳芳带后辈何韵诗等人,才理解陈淑芬当日的难处。
禁酒令打磨歌手 《雪狼湖》圆梦张学友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陈淑芬就与张学友合作过。那时她旗下有女歌手吕芳寻搭档,她就找到张学友。但她与张学友的长期合作,始于1993年。那时,年轻气盛的张学友,刚经历了歌坛的第一次打击,第五张专辑仅售出几百张,让学友十分沮丧。这时,有朋友让他去找陈淑芬。张学友当面请教陈淑芬,并请她担任经纪人。陈淑芬对学友说,要我给你当经纪人没有问题,但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改掉酗酒闹事的恶习。于是,张学友当着陈淑芬的面,发誓一定要改掉酗酒的习惯,并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40岁以前不再喝酒。从那以后,张学友滴酒不沾。1993年的《吻别》,全球销量达400万张。张学友由此确立了香港歌坛天王的地位,也揭开了四大天王“雄霸”香港乐坛的序幕。
张学友起点这么高,也为陈淑芬出了难题接下来做什么?不过,她是有备而来,陈淑芬看中张学友,是因为他能唱那么多动人和成名的国语歌,她则有那么多的海外关系可利用。在与张学友达成共识后,陈淑芬忙碌地张罗起来制订详细计划,组织100余人的演出队伍,同世界各地演出商及著名的演出场馆联络,商洽演出相关事宜。经过一年多的紧张筹备,1995年8月至1996年6月,“1995张学友世界巡回演唱会”在世界各地举行。这在香港歌手中前所未有,是香港歌手在国际演艺事业上的突破,令世界各地掀起中国热。
巡演的成功激励陈淑芬和张学友想要做出新尝试,“在许多人看来,百老汇的歌剧和音乐剧高不可攀,一些学校排音乐剧,都是把外国的东西拿来翻演。学友觉得,为什么我们华人就不能有自己的音乐剧呢?于是,我们就决定自己搞华人原创音乐剧。” “我们想写一个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就选狼的性格来形容主角。”在动物世界里,狼对爱情非常忠诚,它一生只有一个伴侣。1997年3月28日,《雪狼湖》在香港红勘体育馆公演,接连爆满43场,以至一票难求,成为香港演艺界空前盛事。
,仅仅在香港和新加坡演出,覆盖面有限,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看到外国《猫》等不少音乐剧登陆中国内地,陈淑芬心动了,张学友也心动了,“我们也可以把《雪狼湖》介绍到内地去啊!”于是,陈淑芬便积极筹备,将该剧由粤语版改成国语版,请林夕重新写词,高标准地设计舞台、服装,灯光,与学友一起挑选演员,组织庞大的演出队伍。总计投资达1亿港元,其中宣传费1500万港元,台前幕后动用工作人员达300名,演出的设备、灯光、音响及服装、道具总重150吨,需15个大型集装箱储运。陈淑芬和剧组为国语版《雪狼湖》付出了太多心血。在南京闷热的天气里,张学友彩排吋T恤全汗湿了,演出时快热晕了;在重庆一个大仓库彩排,张学友坦言“太累了! ”他蹲在陈淑芬面前,深情地唱起《怎么舍得你》,不知不觉中,陈淑芬感动得泪流满面。
2004年工2月24日北京首体首演座无虚席,以后的演出,苏州刮大风,宁波下瓢泼大雨,不仅没有挡住歌迷,反而激起更大热情,沈阳的演出呈现多年未见的火爆情景,在南京歌迷们“学友,我爱你”的疯狂大叫响彻全场。剧组马不停蹄,从东莞、深圳、广州到成都、西安、天津、台北,2006年1月7曰在北京作绝版重演,总共演出51场,场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演出中,张学友无论是引吭高歌,还是低声细语,举手投足间都透露出一股令人无法抗拒的魅力,许多观众用“震憾”未形容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