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作为一档现象级的综艺选秀节目,一经问世便火遍大江南北。近几年来,好声音的收视率持续走低,虽然相较于其他的节目在收视率方面依然拔得头筹,但《中国好声音2018》不如上几季火已然是不争的事实。下面我们就来一下《中国好声音2018》没有上几季火的真正原因。
一、综艺节目的寿命规律
众所周知,一档综艺节目都是有着它自己寿命的,一般的综艺节目能够火一两年已经很好了,这种节目的热度来的快去的也快,观众们需要新的话题源源不断的涌入,电视台也需要经常更换新鲜血液。
而《中国好声音》这档节目不知不觉已经陪伴我们走了6年,在综艺节目中已经算是步入老年了,所以热度不断下降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和结果。
二、导师黑料和内定冠军风波
相比于第一季好声音观众懵懂无知,如今熟悉节目组套路的观众已经不那么好满足了。网传冠军都是内定的根本与投票无关,这弄得观众气愤不已;
导师根本就不是在现场即兴盲选学员,而是按照事先定好的剧本在表演,令不少观众失望。
尤其是那英抨击刀郎事件“去KTV点刀郎歌的都是农民”,这样一句出自那英口中的话,无疑让她受到许多网友的反驳,更是令她人设崩塌。再加上好声音一直流传的黑幕问题那英四年三冠都是内定。因为此事,关于她的黑料更是在网上铺天盖地,其人设的坍塌令节目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收视率保障。
三、学员质量下降
要说前面两条都不应该成为一档优秀综艺节目落寞的原因的话,每届学员质量的下降是对好声音致命的打击。
很多观众自看完第一季后,便对接下来的几季充满期待,却发现好声音“不那么好看”了,根本原因就是学员质量水平较第一季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第一季如梁博,张玮,吴莫愁,李代沫,关喆等人无不是顶尖的高手,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并且特别有观众缘,随便拿出来一个都可以特别火,不少歌因为学员的翻唱又大火了一遍!
而接下来的几季节目却给人一种感觉“这也能四转?!”导师明显相较于第一季对学员放宽了要求!
四、节目创新度少
过了好几年了,好声音的“赛制”依旧是那样,导师海选,学员打擂,出冠军。节目组对赛制都是小修小改,没有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新玩法和新规则,吸引力自然下降了不少,最大的创新就只是几位大咖导师的更换。
有了这些不足,《中国好声音2018》不如上几季火也就成为了理所的事。
作为陪伴了我们6年的老节目,当初的学员如梁博,吴莫愁都已经褪去了学生时期的青涩,磨炼成了大人模样,现如今更是经得起风雨。时间匆匆,我们见证了好声音的成长,见证了一批批学员的进步,好声音带给我们欢乐和茶余饭后谈资的,也对华语乐坛做出了许多贡献。
虽然这个节目收视率已经有所下滑,网上的抨击也是不断,不管怎样,这个节目都在华语乐坛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我们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歌手,更是为整个华语乐坛注入了许多新鲜的血液。
《中国好声音》第五季冠军是“旦增尼玛”
别 名旦增
国 籍中国
民 族藏族
出生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曲库乎乡多哇村
出生日期1992年2月13日
毕业院校青海民族大学
代表作品隐形纪念、火种、藏乡情
主要成就2018年《中国好声音2018》全国总决赛冠军。
个人经历——
旦增尼玛出生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曲库乎乡多哇村;小时候,他因在六一儿童节联欢会上唱了一首《好汉歌》,而受老师们的鼓励,每逢联欢会或者演出,总是少不了他,慢慢的他便爱上了唱歌和音乐。
考大学时,旦增尼玛原本要选音乐专业,但还是按家人的意愿选了数学专业,一直到了2012年,他进入了青海名族大学,并参加了校园歌手大赛,积极参加各种学校文化活动,并且拿到了校园歌手大赛冠军,后在大三年代,还被评选了青海民族大学第三届大学生“进德修业之星”荣誉称号。
扩展资料
演艺经历——
2015年,旦增尼玛推出了首张个人音乐专辑《火种》,收录了包括《爱的方程式》、《如梦》等在内的10首歌曲,从而正式开启了他的歌唱生涯
2016年7月,推出个人藏语单曲《翅膀》;9月1日,推出第2张个人音乐专辑《藏乡情》,收录了包括《喜欢你》、《夜空最亮的星》等在内的12首歌曲,这也是他的首张翻唱专辑。
2018年,参加浙江卫视歌唱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2018》,盲选时演唱了《隐形纪念》,并加入李健组;10月7日,在经过多轮淘汰赛后,最终获得《中国好声音2018》全国总决赛冠军。
2019年2月6日,参加“拥抱春天”深圳春节联欢晚会,演唱了歌曲《念亲恩》。
中国好声音2018的24强名单,如下
周杰伦战队宿涵、吴琦、Evis、蔡咏琪、张神儿、周兴才让。
庾澄庆战队黄玉儿、黎真吾、毕晓鑫、黄稔钦、刘思延、郑伟杰。
李健战队Tiger、、李志宇、康树龙、赵家豪、王轩(大壮)、旦增尼玛。
谢霆锋战队李佳丹、刘郡格、徐伟翔、王朝、邓紫宵、打包安琪。
扩展资料
《中国好声音2018》是浙江卫视推出的音乐励志评论类节目,节目不再引进任何海外模式,继续致力于原创模式的开发。该节目共13期,由周杰伦、谢霆锋、李健、庾澄庆担任四位固定导师。
四位导师通过盲选选择自己心仪的学员组成战队,并带领自己的战队进行战队内和战队间关于音乐的对抗。最终李健战队的旦增尼玛获得年度总冠军,李健成为冠军导师;黎真吾获得亚军;刘郡格获得第三名;宿涵、周兴才让获得第四名、第五名。
2018年《中国好声音》已落下帷幕,导师李健带领下的学员旦增尼玛,在冲刺夜脱颖而出,勇夺冠军。而在此之前夺冠呼声较高的是才子宿涵,有人认为旦增的成功实属侥幸。但在我看来,旦增尼玛的胜出其实是实至名归,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旦增自身的民族特色让他的音乐与众不同
旦增是典型传统的藏族人,他那有着藏民族天赋的磁性声音既空旷又轻灵,如天籁之音般婉转悠扬又不失豪迈。
他是那种外表略显羞涩的大男孩,脸上总是挂着腼腆的微笑,内心却有着海纳百川的大气磅礴、豪放和悠远。
他不紧不慢的音调不急不躁,如慢慢铺开的画卷,于娓娓道来中隐藏着一份宁静和悠远,能够直达听者的灵魂,引领听者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给人以无法言说的震颤和感动。
,与其他歌手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能将藏民族的风格特色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做到民族与传统的合二为一。
二、导师李健是他前行之路中的一盏明灯
导师李健曾这样评价他“旦增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他可能不会乐器,然后乐理知识没那么多。
最大的一个突出的地方,是很用心,很认真,别人可能练十遍,他会练一百遍,业精于勤,我们不能说勤能补拙,他身上没有“拙”,他的个性使然,让他决定任何一首歌,必须是熟稔于心,然后完全化成自己的,他才有一个上台的把握。”
诚然,旦增的进步是与导师的引领分不开的,一路走来,他在李健的指导下能够逐渐拿捏准每一首歌的韵味,再加上独到的领悟能力和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自然就有了决赛中的完美表现。
可以说他完成了自己和导师的期愿,没有让所有关心他的人失望。首轮比赛中旦增与导师李健合唱了《水流众生》,这首歌是导师李健在西藏时候创作的,再加上旦增天生的民族嗓音和李健空灵的风格特色,使得二人的演唱堪称完美,而这首天籁之作也缓解了旦增的紧张,合作完后,李健更是感慨旦增像10年前的自己,羞涩内敛,经此一役,旦增终于长大了。
三、旦增成熟稳重的性格和驾驭舞台的能力
如果从第一期一直看到一期,仔细观察旦增的表现就会发现,不论外界和他人如何,旦增自始至终都很稳定,自有一副云淡风轻的淡然与超脱,这份不加修饰的自然和沉着是学不来的,而且比起以往一些觉得自己很“优异”的民族选手,他更懂得如何将真实的自己展现给大家,而这正是现代社会大多数人所缺失的,能够博得大家的一致认同和好感。,较好地驾驭整个舞台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旦增的表现让大家眼前一亮。具体表现为李健选择和改编的歌很适合旦增,舞台背景也很适合他的唱腔和风格,再加上个人的外表和塑形,可以说完全掌控了整个舞台,让全场的目光汇聚于旦增一人身上,实现了最终逆袭。
与旦增尼玛类似,另一位藏族歌手扎西平措曾夺得2017年第六界好声音冠军,有人质疑是他们的民族性使然,但我想,每个人的成功一定不会随随便便,既然他能够在众多的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必有过人之处,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应全方位去看待,不能只被表面现象蒙蔽双眼,而轻易给一个人下定论。
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愿这位藏族小伙能以此役为一个新起点,始终热爱音乐,不忘初心,在自己的小宇宙中散发更加熠熠生辉的光芒!
2018《中国好声音》冠军是旦增尼玛。
旦增尼玛,1992年2月13日出生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2018年,参加浙江卫视歌唱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2018》,最终获得全国总决赛冠军。同年,获得中国年度新锐榜年度音乐人奖。
早年经历
2012年,旦增尼玛进入青海民族大学就读,并在入学第一年就参加了青海民族大学第十届校园歌手大赛;大学时期的他活跃在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平台上,并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声乐比赛。
获得过青海省校园歌手大赛第一名、全国民族学院大学生歌舞大赛一等奖、天翼飞young中国校园好声音青海省第一名等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