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一个班37人进清华北大,普通人输在哪里?哪些学

  • 生活知识
  • 2023-05-20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一个班37人进清华北大,普通人输在哪里

小时候,“别人家孩子”总是懂礼貌,爱学习;

读书时,“你们上一届”总是纪律好,成绩高;

还有一种,叫“别人的学校”。

前几年,一篇《一个班37人考进清华北大》曾引起很大轰动在奥数风生水起的年代,有个叫王金战的数学老师,他带领一个55人的班级。

其中37人考上了清华、北大,还有10人被牛津、剑桥、耶鲁等名校录取,他所辅导的奥赛学生也屡创佳绩。

当人们感慨这个老师的厉害之时,发现老师是人大附中的老师,孩子是人大附中的孩子。

几年前,是人大附中的神话,而最近,当你的孩子还在为“背诵全文”而发愁时,清华附小的学生们已经在用数据分析苏轼的诗词了!

清华附小的六年级同学利用假期完成苏轼课题报告23份。他们不仅搜集了苏轼的3458首诗词,共25万字,利用分词研究揭示苏轼作品的高产以及他的人生经历;

还推算出苏轼对于旅游景点的品牌价值;
甚至还分析出了苏轼的朋友圈,及社交往来……
不服不行。
赞叹过后,有网友开始感叹,“这么小就读了清华附小,大了怕是要读清华呀”;“学校和学校的差距体现出来了”;“背后的家长团辛苦了”……

不能否认的是,每一项成果的诞生, 除了学生的辛苦作业之外,还有其背后学校的强大师资力量,和父母的教育做坚实后盾。



名校的大门,对于某些人,总是开得更大些。

中国校友网对全国各省级高考状元开展调查,发现在2007-2016年间,全国共有约837名高考状元。其中, 近五成状元父母是教师(35%)和工程师(12.6%),近两成父母是公务员。

来自农村、经济状况欠佳家庭的状元所占比例在下降。

如同今年北京高考状元说的“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还生在北京,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能走很多捷径。”

那些出生优渥家庭的孩子,从出生就享受更好的东西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生活环境。

他们暑假,父母花几万、几百万去全世界各地参加夏令营、旅游,普通小孩,最多就是在家刷刷习题。

王金战老师在经验时提到一点

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西方人的经验是“ 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阶层是会遗传的“ 。

机会从来不是均等的,对于出生在北京的孩子,这种优势更加明显。

之前有人对清北自主招生和博雅领军在各省的入选人数进行统计,发现北京录取总人数是江苏的2.5倍,是河南的3.5倍。

我们不得不承认,高考录取,地域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教育资源不公平也是近年来反复被讨论的话题。

所以,常有人感慨我们努力也不能考上名校,勤奋也没什么用。

人总是奢望“付出最少得到最多”,但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这种不公平的交易。

出身优越可以带来更好的教育资源,但富裕家庭千千万,北京考生那么多,却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高晓松。



我们过于看重出身给人生带来的加速度,却忽略了出身好并不等于能进名校的事实。想进名校,还需要努力。

在《开讲了》中,李健谈及大学时代的故事

“我们宿舍有六个人,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我的上铺是一个对哲学很感兴趣的人,大一的时候就看黑格尔。一个室友是不停地学习语言,学英语、学日语、学法语、学德语。也有获得奥林匹克数学金牌、物理金牌的,他们总是不费什么力量就总能考到97、98分。但对我来讲不一样,我可以通过努力、通过勤奋考到六七十分、顶多八十分算不错了。我参加的一些歌唱比赛,基本都是第一名。”

有人总要说,你看,日语、法语、歌唱技能,这些穷人哪能学得起,有钱人的孩子,才有资格享受,而我们这些普通人,再努力也没什么用。
是的,艺术特长生、竞赛获奖者、国防定向生、飞行学员班、高水平运动员,有时候是文化分不达标的学生走进名校的另一条路径。很多技能,也确实要家庭资金上的支撑。

可比起资金,更重要的是自己。音乐上有极大成就的李健,进入清华靠的确实是自己的特长,但他家境也相当普通。

他的父亲是京剧演员,小的时候,一直跟随父亲上班,跟着学唱戏。他的家境也是比较普通的,曾经想报吉他班,看二十块钱的、三十块钱的……为了省钱,他选择了四块钱的。有时候还要帮老师调音、扫地,来减轻自己的学费压力。

况且你想想,艺术特长生、竞赛获奖者、国防定向生、飞行学员班、高水平运动员……这其中的任何一条,哪一个能轻易达成?



以清华大学自主招生人文科学实验班申请条件为例

“受过系统的蒙学教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蓑翁对韵》、《龙文鞭影》”;

“能背诵《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及《周易》、《诗经》中的一种”;

“有初步的文字学基础,学习过《说文解字》用篆书默写540部首,能简单讲解六书”

这些知识,不是有钱就能掌握,也需要付出汗水和努力,也需要承受无数的竞争和压力。

今年清华北大自主招生初审信息统计显示, 有45%以上的学生参加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比赛获奖。

烟台一中的曲浩志,是今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获得者,获得清华大学降60分录取协议。

在清华大学生命体验营的230人中,通过笔试面试选拔最终获此奖励的只有50人。

他们走的路,只是和我们不一样,但不代表不艰辛,更不代表没压力,他们只是和我们用不一样的方式在努力。

你看, 比你条件好的人都在努力,你不努力不勤奋,才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差距。



前段时间,《我月薪三万,却撑不起孩子的暑假》一文刷屏,不可否认,不管是月薪三千还是三万,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总是全心全意。

湖北黄石的胡莹莹,考进了南京大学。

她没有特长,没有参加超过三万块的夏令营,甚至没有爸爸。

为了让胡莹莹继续上学,她的妈妈到处打工,每天五点起床,晚上六点多才下班。为了让女儿更好地学习,在胡莹莹上高中时,她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有时候,胡莹莹已经睡下,胡妈妈却在忙碌。

妈妈支持,自己也争气,胡莹莹也敲开了名校的大门。

收入不同,爱子女的心却相同。

家境、天赋,我们无法改变,但相较这些,能否到达罗马,更重要的是自身努力。

河南焦作的朱志强,因病失去行走能力,从幼儿园起就需要妈妈每天背着去上学。

他的父母为了照顾他,只能在家周边打零工,挣钱不多,还要顾及他的弟弟。

长时间坐在板凳上,朱志强身体出现了新的不适,他只能趴着学习。即便如此,并未放弃努力,初中他就能考到县里的前几名,高考则直接进了武汉大学。

奋斗得到了嘉奖,起点不高的人,靠自己进了名校。

努力,也讲求方式方法,因人而异。而 优秀者的努力往往有方向,不指望通过麻木努力来自我感动。

季羡林在自传中提到了上学时的经历

在班上,那些成绩优异的人,往往国文和英文的基础比较好,他们花很多时间在这样的课程中。 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勤奋,形成优势。

而对于历史、地理这样的课程,则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只需要临时抱佛脚,也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

网综《学霸是怎样炼成的》中,杨慧琴称得上是一位女神级人物,她坚信做事就要做到最好,学习上也是一直拿第一。

在她的记忆中,她高中只有一次考了第二名。

在学习方法时,她给出了两招。

第一招把试卷做穿。

高中的知识点并不多,认真琢磨一道经典题,弄清楚知识点,比做十道题更有用。

第二招,抓住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段。

研究表明,人们的最佳记忆时间是晚上八点到十点,在这段时间学习可以更高效率掌握重要知识点。


许多优秀的人懂得去混迹学霸圈,而这,也一直是考名校的捷径。

微博上有网友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初三时,生活很苦。很早起床,一个月休息一天,半个月洗一次澡,衣服脏到不能再脏时才会脱下来洗。

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去县里最好的高中、进县里最好的班级,然后去一个好大学。

那个时候常常想,只要自己多花时间多学习,就能够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

最终,努力有所回报。

当年高中提前招生,我们全校只有两个名额,其中一个就是我,志得意满,觉得自己天赋极高又努力,将来一定是天之骄子。

可真正进入高中,我才知道,我的努力多么微不足道提前批次一共招200多个人,其中有一个学校占了一大半,而各乡镇的初中,名额加起来也没有这一个学校多。

中国的学霸圈,往往以学校分。

所以无论条件怎样,中国家长都在努力买更好的学区房;在湖北的孩子,很多人挤破头进黄冈;在南通的孩子,有机会就想进启东(中学)。

进入好的初中,能让你大概率进入好的高中;进入好的高中,能有更大概率进入好的大学。

在学霸圈中混迹,周围的人都很努力,自己也会用严格的标准来审视自己,哪怕不牛,也可以优秀出众。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耐心和信心。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曾说“我是1983年进入清华的。我知道,无论那时还是现在,能够来到清华上学都是不容易的,你们在成长过程中一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有些人,接受不了这份挑战。

河南省实验中学开学第一天,一名农民工在黑板上留下寄语

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

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

一个人老去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扬帆,没人帮你启航。只有拼出来的成功,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当这段话刷屏时,这位农名工说,这段话不仅留给孩子们,也是留给自己。

当初家境不好,出去打工,没能给孩子制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导致大儿子早早辍学前往郑州打工。如今想来,很是愧疚。

初中、高中,无数个努力的夜晚,你可能也抱怨过,为什么要这样的辛苦,你也许也怀疑过,这样的付出值不值得。

辛苦,是因为名校难进;名校难进,是因为人人想进。

通往名校的路上,持续性踌躇满志,间歇性混吃等死的人只能被淘汰,名校,需要的是你有坚定的决心。



知乎上有人问, 我的邻居夫妇是农民工,收入不高,但他们家女儿执意进清华,甚至考了三年,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有个高赞回答我父母是大学老师,在北京有别墅,我觉得她上了清华也逆袭不了我。但她未必逆袭不了你。通过对教育的投入, 她在这个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变强了,跳出了她的家庭给她设置的上限。

努力、坚持、决心,让无数寒门子弟进入名校,接受优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

周游其中的学子们,重新找到自己的地位和价值。

考上名校的人都有哪些特质呢?

他们拼搏、坚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其说,考上名校的捷径重要,不如说一个人拥有克服困难的决心、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

与其说,我们具备了进入名校的特质,有了进入清北等名校的成绩,不如说我们具备了解决人生中大部分事情的能力。

参考资料

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6年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

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清华大学2017年自主招生简章》

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

. 中国教育学刊.2015,(05):8-12.

. 范贤榜.  山东外语教学. 1992(Z1)

. 石庭恺.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S2).

哪些学校设计的录取通知书惊艳到你

1、上海交通大学

录取通知书正面是上海交通大学的“紫气东来门”,底面展现着交大从南洋公学至今日之上海交通大学历经的校名、时期和校印,时刻提醒着同学们学问之路途要漫漫求索,未来之笔墨将交由你我。

2、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里藏着一片“星空”,其中一颗镂空“星星”,恰好能闪耀出新生的名字,希冀新生打开厦大之门,成为“明日之星”,为吾国放一异彩!

3、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红色的录取通知书内,金黄的麦穗寓意着丰收与希望。右侧的录取通知,是对你的肯定与祝贺;左侧的校长寄语,是对你未来的期望。

4、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主题为《征途》。征途,寓意着北理工矢志强国的步伐从未停歇;征途,寓意着即将进入北理工的你开启人生新的征途。

5、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以“好奇与探索”为主题,希望2022级新同学能够保持好奇与热爱,在成电漫漫求索、勇逐真知,探寻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6、汕头大学

2022年,汕头大学推出汕大小凤凰限定联名款盲盒录取通知书,“有志、有识、有恒、有为”,崭新的录取通知书将会带着萌新们参观汕大的著名地标,给大家带来独特惊喜。

7、珠海科技学院

1.6米长的卷轴式录取通知书,惊艳亮相,今年的录取通知书大礼包还为每位新生准备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道德经》

清华大学走出过哪些非科研领域的知名人物

我最喜欢的矮大紧——高晓松。我最初知道高晓松的时候是在我高三的时候,那时的自己因为一直忙于准备高考,而自己又是一名典型的理科生,满脑子都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对于人文地理的了解甚少,而当时高晓松在某网络电视上创作了一个类似于个人脱口秀的节目。

搞笑不是目的,节目主要讲述的是站在高晓松视角下的世界各国的历史和文化。当时听了高晓松的讲解,感觉顿时之前认为很无聊的历史和人物都变得活灵活现了起来,高晓松讲解在严肃中透露着活泼,一口不轻不重的京腔经常把我逗笑,我才终于    知道,原来历史也可以这么有趣。因为高晓松,让我对西方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后来上大学之后,也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他也算是我在人文领域的启蒙老师了。

之前在节目中,高晓松曾经讲述过自己的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听得出来,高晓松的家庭是全中国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家庭中浓重的学术氛围,让他经常自我调侃说“自己是全家文化水平最差的人”,即便他已经走遍了世界的大多数国家,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对西方文化的过往都如数家珍。当我听到他大学学的居然是理工科,并且还从清华辍学,去追求自己音乐梦想的经历后,我十分的惊讶,但又能理解他的行为。

毕竟,以他的智商和家庭,去清华不是难事,难得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勇敢的追求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他的这种精神不由得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可以算半个校友啦~

男子上演浮夸碰瓷,成功了吗

7月15日,一段记录摩托车骑手碰瓷的视频流出。一年轻摩托车骑手故意倒车撞向一辆汽车,又飞身跳上汽车前风挡玻璃试图碰瓷。没想这一幕被行车记录仪拍下,最终败走。

浮夸碰瓷事件大盘点

一、成都一男子马路上自杀式碰瓷

3月26日,一段“人民公园惊险自杀式碰瓷”的微博在网上热传。网友上传一段1分多钟的视频。视频中,一男子在人民公园附近车流中穿梭,一辆大巴开过突然,男子一个大跨步,往大巴前扑倒。大巴司机紧急刹车。然后,男子毫不犹豫爬起了来冲向一辆奥迪,旁边路人纷纷拍照围观。

二、女子碰瓷被撞飞 经救治已无大碍

近日,安徽滁州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女子夸张碰瓷后,被车主识破,车主开车离开后,女子依然站在马路中央,结果不料,被行驶来的一辆车重重撞飞摔倒在地。据了解,被撞女子冯某,20出头,涡阳人,无精神病史。由于事发当时冯某受到激烈撞击造成头部、腿部等多处受伤。而庆幸的是,经过医院救治目前已无大碍。

三、男子酒后被打伤 借机碰瓷过路司机

重庆一男子酒后与人发生纠纷被打受伤,该男子与肇事者索赔无果后凭伤讹诈过路司机筹医药费。事后,碰瓷男子周某已被警方行政警告。

四、饶阳城管“碰瓷”执法竟为临时工

8月17日开始,一段视频热传微博与摊贩没有任何肢体接触,执法的城管人员突然倒地,向同伴求救大呼“报警”。18日,河北衡水市饶阳县城管综合执法大队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涉事城管队员系临时工,目前已被

辞退。

五、山东一女子碰瓷逼退卡车 姿势搞笑

在龙口市东莱街道怡园南区,一位女子不顾交通安全颤颤巍巍,晃晃悠悠,穿梭在马路中间。仔细一看,这身段这架势是那么眼熟。别看大姐跳的挺起劲,大姐专业可不是跳舞的,而是来碰瓷的。只见一辆卡车缓缓开来,大姐赶紧上前,车一停,就躺在了车前的路面上。

六、市民路遇碰瓷被讹民警当场拆穿骗局

10月29日,市民王先生驾车从七里河光华街驶往敦煌路,拐弯时突然有人将腿伸到车轮下,紧接着便倒地不起。事发后,附近“群众”纷纷出面指责,手足无措的王先生便准备赔钱了事。“我是警察!别演戏了。”就在这时,一位目击事件经过的民警当场揭穿了这场“碰瓷”骗局。

七、醉汉骑电动车碰瓷公交车内乘客证实司机清白

宁波公交镇海公司的驾驶员黄师傅遇到了一件让他郁闷的事情。黄师傅在工作期间,遇到一骑电动车摔倒的醉汉。黄师傅好心帮忙,不料反遭该名醉汉诬陷。

八、网上逃犯下血本 为碰瓷竟敲断自己小拇指

11月10日上午,蚌埠一位三轮车主在当地新淮菜场东门拉货,行驶中突然听到一声惨叫,一男子在车边倒地呻吟,自称手指被三轮车轧断。旁边另一男子则拽住三轮车,要求车主负责。起先,三轮车主同意私下解决,但“受害者”索赔3万元,三轮车主难以接受,便报警求助。

九、南京一女子骑电动车追警车碰瓷被识破

12月14日下午,在南京,民警遇到一个碰瓷女,民警揭穿她是碰瓷后,她从地上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就离开了。

十、小伙为碰瓷自断锁骨 称“年轻人就要博一下”

碰瓷族“为了赚钱,竟然不惜让人将自己的锁骨敲断。近日,博罗法院判处了一宗诈骗未遂案件,为了”发财不择手段的年轻人陈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

十一、福州一小学生遭遇校外“碰瓷”只因踢了纸箱

12月7日,福州一名小学生放学时踢了一个不起眼的纸箱,结果遭到一名男子出面纠缠,要求该名学生对其所谓的“贵重物品”进行赔偿。

十二、大妈碰瓷不专业演技浮夸被拆穿

12月9日中午,一女子驾车在路面正常行驶时,一位大妈突然在距离车前好几米处突然躺下,并声称女子开车撞了她。而该起“不专业”的碰瓷事件,恰巧被女子的行车记录仪拍的清清楚楚。

十三、团伙租豪车高速公路碰瓷 敲诈勒索数万元

徐某华驾驶一辆黑色大众牌小轿车行驶在沈海高速公路雷州路段时,被驾驶一辆奔驰轿车的多名男子以“碰瓷”的方式敲诈勒索12800元。案发后,雷州警方通过近期类似警情进行分析串并,认为该案件属于外地犯罪团伙流窜性作案。

十四、大爷碰瓷距车两三米倒下 趴引擎盖示意要钱

12月12日,家住渝北回兴的吴先生在两路名人山庄小区附近吃完饭,正准备开车回家时,在路边看到了让人啼笑皆非的一幕一位六七十岁的大爷直接倒在小车前,并慢慢爬起来趴在引擎盖上要钱。

十五、邵阳男子为碰瓷自残手臂 被判诈骗获刑10年

为了让碰瓷的戏码更逼真,男子邱勇(文中人物均为化名)事先将自己的手臂打成骨折。12月15日,邵阳市双清区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判处邱勇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