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再见,东京!北京,再见!
终于到了要跟东京说再见的时候。
38金32银18铜共88枚奖牌,金牌数、奖牌数仅次于美国队位居第二,中国奥运健儿在东京追平了伦敦奥运会取得的境外参赛最好成绩。
这个夏天,在东京,我们一起欢喜着他们胜利后的激动与兴奋,也悲伤着他们失败后的无奈与泪水,更见证着竞技 体育 的力与美。,要与这届“特殊”的奥运会挥手作别,心中更有不舍。
幸而,与奥运会的邂逅不用等待太久。179天后,奥林匹克圣火将在北京点燃!作为第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北京“欢迎您”!
一
中国队的38 枚金牌中,2人以上团体项目12个,占32%。获得金牌运动员52人,创境外参赛夺金人数最多。
多个项目创造纪录。在举重、射击、游泳、自行车等项目中,打破4项世界纪录,创造21项奥运会纪录。10个小项包揽冠亚军,成功卫冕11个小项的金牌。
“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7月24日,朝霞射击场,“00后”小将杨倩一枪定乾坤,射落首金,拉开了中国军团的夺金之路。
杨倩 新华社图片
传统优势项目上,中国军团继续凯歌高奏。
中国举重队以7金1银超越自我、打破此前奥运参赛史5金的最佳战绩;乒乓球队4金3银的战绩续写“国球”的辉煌;跳水队以7金5银的成绩圆满收官。
其中,一些潜在优势、甚至弱势项目的崛起或破局,让人更感振奋。
田径赛场上,苏炳添9秒83的百米个人最好成绩,不仅刷新亚洲纪录,更让他成为世界上目前跑得最快的第12人。巩立姣以20米58登顶女子铅球领奖台,27岁的山东姑娘刘诗颖在女子标枪决赛中以66米34的成绩夺冠,中国田赛在奥运赛场夺得史无前例的两金。
游泳项目上,东京奥运会是近17年来中国游泳队派出参赛选手最少的一次,但3金2银1铜的成绩,排名游泳项目奖牌榜第四,为历届奥运第三好成绩,夺金人数更是创历届之最。
中国赛艇和皮划艇创造1金2铜和1金2银的佳绩,多枚奖牌都具突破意义。
皮划艇赛场,徐诗晓和孙梦雅以破奥运纪录的成绩,夺得女子500米双人划艇冠军,这是中国女子皮划艇的首枚奥运金牌;刘浩在男子1000米单人划艇中摘银,获得男子单人皮划艇的首枚奥运奖牌。在男子1000米双人划艇项目上,刘浩、郑鹏飞组合还为中国队摘得了一枚银牌。
赛艇赛场,中国健儿也有突破。在赛艇女子四人双桨项目上,中国队时隔13年,夺得金牌。张亮/刘治宇收获一枚男子双人双桨铜牌,女子八人单桨有舵手,中国队时隔17年后回归奥运赛场,并在时隔33年后登上领奖台。
中国三人女篮获得了奥运史上首枚铜牌,是中国篮球在世界大赛上创造的第二好成绩;此前,中国五人女篮曾获奥运会和世锦赛亚军。
孙一文 新华社图片
还有“一剑光寒定九州”的孙一文,填补了女子重剑队个人项目奥运金牌的空白。
老将新人均有优异表现。巩立姣、吕小军、马龙、庞伟、施廷懋、王涵等老运动员勇夺金牌,苏炳添、张亮取得个人最好成绩;杨倩、张常鸿、全红婵、陈芋汐、张家齐、管晨辰、杨浚瑄等多名“00后”运动员发挥出色。……
二
不过,有赢就会有输。
中国女足三战两负一平,丢17球,小组赛折戟;卫冕冠军中国女排创历届奥运会参赛最差成绩,小组赛三连败被淘汰;中国跆拳道队仅收获一枚铜牌,结束了每届奥运都有金牌入账的 历史 ……
尤其是承载中国 体育 “精神图腾”的中国女排,失利后郎平与队员逐一拥抱,泪洒赛场的一幕,让人无限唏嘘。
虽然网友们给予女排更多的是温暖的鼓励和祝福,但竞技 体育 的残酷,也提醒人们没有永远的冠军,任何一名选手、一支球队都不可能一直站在运动的巅峰
精神的力量固然重要,但在赛场上,实力依然是最主要的决定力量。在我看来,让很多球迷无法接受的并非只有成绩,而是中国女排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和状态。当今世界女排的格局,没有哪支队伍有压倒性优势。作为上届的卫冕冠军,中国女排肯定被每个对手都认真研究;还有朱婷的伤,并非是在东京奥运会上才突发……
这种情况下,赛前中国女排是否真的做好了准备呢?!
好在,两场比赛,已经确定无法出线的中国队,反而放下了包袱,打出了令球迷熟悉的气势。这也让人们相信,那个曾经的女排没有沉沦,希望她们以此为起点,早日重现辉煌。
说到女子三大球,就不能不提未踏上东京,就已经“全军覆没”的男子三大球项目。
职业化的道路本没有错,但竞技 体育 的规律也说明,任何一个项目的发展,一定要根据队伍自身的特点,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之路。
三
告别激烈拼杀的赛场,梳理中国队的东京之旅,我们更欣喜地看到,一批“95后”、“00后”年轻一代的强势崛起。
与运动成绩一样可喜的是,她们在赛场内外所展示的自信、开放、落落大方的精神气质,塑造着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领奖台上,杨倩做出了可爱的“比心”动作。漂亮的美甲,可爱的黄色发卡,一时风靡网络。
“我最想要的礼物是杯子。”体操女子平衡木决赛中,这个“喜欢杯子”的中国姑娘管晨辰夺得冠军,为女队收获首枚体操金牌,“我最喜欢杯子,各种各样的杯子,带盖儿的,除了粉红色的!”
一个多月前,人们知道全红婵,是因为她是中国代表团年纪最小的运动员;以466.2的高分拿到女子跳水10米台冠军后,奥运金牌、决赛中的三跳满分以及“水花消失术”,都将成为她的新标签。网友说,“下饺子都比她的水花大”。
赛场下他们是可爱的青春少男少女,赛场上他们又化身英勇夺金的奔腾“后浪”。
面对不那么友好的问题,他们敢于也有能力正面回应——张雨霏夺冠后,有外媒问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国选手有没有接受过兴奋剂检查,小姑娘非常霸气地回答“从去年3月到现在,中国一直在进行兴奋剂检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中国运动员接受兴奋剂检查的次数是全世界最多的。”
正如有媒体评论中所说的, 体育 无国界,在中国对外交流交往、开放互动中, 体育 向来是急先锋,也是一个重要窗口,中国运动员们一直在努力冲破东西方的隔阂,打动世人的心灵,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来源:人民日报
助跑跳高的高度能达到1.5米,原地起跳能轻松摸到篮球筐,立定跳远超过3米……这几天,一组中国举重队的训练图片在社交平台上刷屏。为了让全身肌肉得到科学合理的锻炼,举重运动员不仅要练力量,还要练爆发力、柔韧性、协调性等。“力大无穷,还身轻如燕”,这既刷新了网友对举重运动员的认知,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举重队争金夺银的不容易。
同样是这段时间,第三十二届奥运会中国 体育 代表团载誉归来后,不少奥运健儿纷纷晒出在隔离期间的锻炼照片。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通过绑在门把手上的弹力带练习挥拍动作,蹦床运动员朱雪莹在房间利用弹力球训练,跳水运动员全红婵通过蹲腿、倒立等练习基本功……把训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把锻炼融入日常生活,这是对 体育 的热爱,也是自律的习惯。正是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支撑着中国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取得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
“一勤天下无难事。”所有的一鸣惊人,其实都是厚积薄发。赛场之上,确实有场地适应、状态调整、临场发挥等偶然因素的存在,但倘若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缺少相应的积累和沉淀,又何以把握住宝贵的机会?何谈战胜自己、超越他人?四名中国姑娘在女子4 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拿下那枚“看似不可能”的金牌,背后何尝不是刻苦训练而来的强大实力和稳定心态?倘若不是“憋着一股劲儿”地勤勉备战,中国组合徐诗晓/孙梦雅何以让中国皮划艇选手第三次站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训练中流下多少汗水,赛场上就有多坚实的依靠,拼搏就有多强大的底气。
体育 如此,做其他事也同样如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朴素但绝不失深刻的道理。李时珍访百川,行千里,见药工、樵夫、渔夫等“每事问”,呕心沥血27年,这才有了巨著《本草纲目》;徐霞客跋涉千山万水,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历时34年,才写出了《徐霞客游记》;屠呦呦提取出挽救无数生命的青蒿素之前,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不下一番苦功夫、笨功夫,不把基础打牢、打扎实,就难以采撷到成功的果实;敢于自我加压,勤勤勉勉、脚踏实地,才是走向胜利的不二法门。
肯下苦功夫、笨功夫,也是一种大智慧。党的优秀理论家和杰出理论工作者艾思奇曾讲过,做学问有两条经验,一条是,在脑子里经常装一两个问题,有空就想想,读书、看报、听广播、交谈、参观时,遇到有关材料就及时记下来,日积月累,就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问题往往就解决了;另一条是,多练笔。两条经验,归结起来,无外乎一个“勤”字。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勤学、勤思考的习惯,艾思奇才能写出脍炙人口的《大众哲学》。自身的能力怎样精进?事业的瓶颈如何突破?答案或许有很多,但有一条肯定是绕不开的,那就是肯花气力、肯下苦功。
每一次的抵达,都意味着新的出发。“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之后的路还要脚踏实地,更坚定地走下去。”面对未来,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陈雨菲这样说。坚持不懈、坚忍不拔、坚定不移,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这样的努力必有所得,这样的人生必有收获。(王 帅)
《人民日报》(2021年08月24日第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