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陈姓的来源及历史上出现的有重大影响的陈姓人

  • 生活知识
  • 2023-05-20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陈姓的来源及历史上出现的有重大影响的陈姓人

陈姓历史悠久,是舜帝之后。舜本名虞重华,其子商均在舜去世以后因自己没有治国之才,就传帝位于大禹。大禹即位,封商均于虞城,不久又移封于商。商均虽然西迁,但他的后人虞思公却滞留虞城,未再迁徙。舜当天子时,,曾建都蒲坂,他的另一支后裔虞遂便定居在蒲坂附近的虞乡。虞遂的一支后裔被封于遂国,春秋时被齐国所灭。商汤灭夏,封虞遂的另一支后裔于陈。商朝统治了大约五个世纪,被周朝所灭。周朝初年,商均的后裔遏父投奔周武王,担任陶正之官。周武王灭殷商后,正想寻找舜的后裔,得知遏父正是舜的后裔,便将长女太姬嫁与遏父之子胡公满为妻,并封地于陈,取代虞遂之后的陈国,接续舜的香火。胡公满的子孙后来就以国为姓,陈姓自此流传至今。
到了陈宣公的时候,内室叛乱,太子御寇被杀,好友陈完怕受到株连,逃到了齐国,被齐桓公任命为工正,掌管制造器械。公元前478年,楚惠王杀陈闵公,将陈地划为楚国的县,至此,陈国宣告灭亡。自胡公满受封陈地,到陈闵公亡国,共历二十世,26代君主,前后一共588年。陈国灭亡后,除了一部分贵族迁徙他处,大多数陈姓后裔仍居留原地,保留原来的姓氏。前边提到的陈完后来改姓田,到了第五世孙田乞,当上了齐景公的大夫,联合另一个大夫鲍攸发动政变,赶走齐国国君晏孺子,立其异母兄阳生为齐悼公。齐悼公死后齐简公即位,田乞之子田常当上了简公之相,大权在握,又发动政变,诛杀齐国贵族鲍、晏及公卿中有实权的人,连简公也杀了,立其弟为平公。自此,田氏掌握了朝廷大权,世代为齐相,国君成了田氏摆布的傀儡。田常之子田盘又把田氏族人派到齐国各邑任大夫,把地方政权也控制在手。到了田盘之孙田和为相时,终于按捺不住篡齐自立,为齐太公。周王朝和其他诸侯见事已至此,便认可了既成事实。到了齐太公田和之孙田齐因时,自称为齐威王,传至玄孙齐王建时为秦国所灭,共传八君,绵延183年。秦灭齐国,使田姓蒙受了奇耻大辱,于是田姓子孙纷纷改姓,其中一支该姓王,意为王室后裔,后来成为陈留、北海两地王姓祖先。齐王建的第三子田轸投奔楚国,任楚国相,被封为颖川侯,于是携家迁往颖川,恢复陈姓。
二.陈姓的诸多分支。
敬姓、靖姓、庆姓、胡姓、胡非姓、胡母姓、袁姓、爰姓、辕7、掾姓、夏姓、少西姓、宗姓、揣孙姓、原仲姓、原姓、来姓、子仲姓、子宋姓、偃师姓、司城姓、司徒姓、车姓、恩姓、公良姓、斗门姓、尝姓、孔姓、子石姓、子占姓、子沮姓、子献姓、子鞅姓、子穆姓、穰姓、陆姓、法姓、赐姓、第姓
三.陈姓郡望。
所谓郡望,古代是指某郡中有名望、声望的氏族,今天是指出身何地。周朝实行分封制,秦汉则实行郡县制,秦分全国为36郡,汉则为103郡,每郡都有一些家世显赫、闻名遐迩的家族。他们重视出身门第,与别人交谈,往往自报家门,称某郡某氏,以抬高自己的身价,比如唐代就有太原王氏、荥阳郑氏等。陈姓作为我国人口占据第五位的大姓,自然也有一些郡中有名门望族,这些郡主要是颖川郡、广陵郡、河南郡、东海郡、汝南郡、下邳郡、武当郡、新安郡、庐江郡、冯翊郡、京兆郡。
四.陈姓历代名人。
1.帝王篇
陈胜(?——前208年)字涉,阳诚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领袖,由陈胜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虽然只有六个月,但席卷了当时大半个中国,他首倡起义的历史功绩,受到历史学家司马迁的高度评价。
陈武帝(503——559)即陈霸先,南朝陈朝的建立者,公元557——559年在位,字兴国,吴兴长城人,小史出身,公元549年在始兴起兵,讨灭侯景,任征虏将军,公元555年击败北齐的进攻,受封陈王,不久代梁自立。
陈后主(553——604)即陈叔宝,南朝陈皇帝,公元582——589在位,字元秀,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日与嫔妃、文臣游宴,制作艳词,如《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公元589年,隋兵攻入建康,被俘,后在洛阳病死。
陈友谅(1320——1363),出自渔家,曾为县吏。参加徐寿辉红巾军,屡立战功,升为元帅,1360年杀害徐寿辉,称帝建都江州,国号汉。后屡为朱元璋所败,1363年大败于鄱阳湖,在九江口中箭身亡。
2.名臣篇
陈平(?——前178)汉初阳武人,少时家贫,好黄老之术,陈胜起义后,他投魏王咎,为太仆,后从项羽入关,任都尉,旋归刘邦,任护军中尉,建议用反间计使项羽不信任谋士范增,并以爵位笼络大将韩信,为刘邦所采纳,惠帝、吕后时任丞相,因吕后专权不理朝事,吕后死后,与周勃定计诛杀吕产、吕禄等,迎立文帝,任丞相。
陈玉成(1837——1862)太平天国将领,广西藤县人,贫农出身,十四岁参加金田起义,立下大小战功,1859年受封英王,率军收复浦口,1862年庐州失守,退往寿州途中被苗沛霖出卖,同年6月在河南延津就义。
陈化成(1776——1842)清末福建同安人,字莲峰,行伍出身,历任总兵、提督,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调任江南提督,铸铜炮、制火药、修炮台、练士兵,积极在吴淞设防,1842年6月英舰进犯吴淞口,反对两江总督牛鉴求和,率部猛烈发炮,击伤英舰多艘,后英军从宝山登陆,从后抄袭炮台,督部孤军奋战,与所属官兵共殉国难。
3.学子篇
陈寿(公元233——297)三国蜀巴西安汉人,师事名士谯周,后任观阁令史,因不阿附宦官黄皓,屡遭贬降,郁郁不得志,西晋太康年间,陈寿搜集史料,集中官驻著述撰成《三国志》六十五卷,以纪传体记述魏、蜀、吴三国史事,此书为后世所推崇,被世人称为“有良史之才”,他留下的著作除《三国志》外,还有《益耆日传》、《古国志》,但如今都已失传了,只剩下一部光耀古今的《三国志》。
陈炜出家后叫玄奘法师,三十余岁时就已经是唐朝佛教界的一位颇有声望的人物了,他在十九年间共翻译经论75部,1335卷,1300多万字,并著有《大唐西域记》,玄奘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但他的贡献已经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围,他西行取经,对促进中国同中亚及印度等国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陈子昂(1661——1702)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少时尚侠,君进士,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官拜拾遗,敢于陈述时弊,后得罪权贵解职回乡,为县令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他的诗标举汉魏风骨,反对柔靡之风,所作《感遇》等诗指斥时弊,风格高昂清峻,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颇有影响。参考资料http://post.baidu.com/f?kz=34682103

三国演义每回人物介绍

曹操(155-220),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出生自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亦因这种关系,曹操自幼便有机会接触官宦子弟。日后的劲敌袁绍亦是曹操年少时朋友。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自幼放任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当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名叫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但在诛杀杀宦官时,反被伏击。而此时有西凉之狼称号的董卓带领大军接管京城。卓入城不久便改立少帝之弟刘协,是为献帝。大部份大臣纷纷逃出洛阳。曹操亦逃至陈留,集结义兵,声讨董卓。
初平元年,各路大将推举家世显赫的袁绍为盟主,西讨董卓。但因各将领心怀鬼胎,遂使义军失败。曹操在这战役中,初次见到日后的死敌——刘备。
初平三年,董卓为王允、吕布所杀。而二人又被卓部下李傕、郭汜所遂。献帝乘乱与一众大臣逃出长安,但被李、郭二人所追捕。而曹操接受荀彧、程昱所议,迎接献帝至许昌。从此曹操便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
其后,曹操以献帝名义东征西讨。先后平定关东、关中一带。而刘备亦曾成为其部下。接下来,曹操便要面对他的老朋友-袁绍。
当时袁绍盘据幽、冀、并、青四州,军力雄厚,勇将如云。虽然曹操己成中原霸主,但就兵力而言始终与绍有一定距离。
建安五年,袁绍大军南下,与曹兵会战於官渡。曹操用降将许攸之计亲率五千骑兵偷袭袁军粮仓。袁兵见军粮被烧而大乱,曹军乘势出击。袁绍败走。官渡之役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的霸主地位。
在官渡会战胜利后,曹操用数年时间稳定北方,和追击袁氏余党(绍兵败后不久病死)。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刘表。同年,刘表死,次子刘琮继立。面对曹操如狼似虎的大军,刘琮决定出降。曹操轻易地接管荆州。可能因为荆州得来容易,曹操决定成势东伐孙权。但权并非刘琮之流可比。
孙氏自孙策时已盘据江东,至今已人心归顺。加上长江天险,孙氏政权已有一个稳定基础。当孙权收到曹操东来的消息后,曾召开多次军事会议。会中主战和主降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在周瑜和鲁肃的分析下,孙权决定出战。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孙权大军在赤壁迎战曹军。周瑜用计火烧曹操军舰,曹军大败。从此曹操无力大举南征。如果说官渡会战决定了曹操在北方霸主地位,那麼赤壁兵败便是曹操只可称雄北方的一战。
此后,曹操虽曾多次在东吴边境挑起战火,但双方均互有胜败。刘备西定益州,自封汉中王。三国鼎立之势已成。连盖世雄主曹操亦再无力改变这个事实。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进位为魏王。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翌年,操子曹丕篡汉,建国号魏。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160年
出生于涿县。
·184年
桃园三结义,同其弟
征伐黄巾贼。
·194年
升任徐州牧。
·195年
吕布投靠刘备。
·196年
投靠曹操。
·200年
投靠袁绍。
·207年
投靠刘表。三顾茅
庐,请出诸葛亮。
·208年
赤壁之战联合孙权大
败曹操。
·209年
任荆州牧,与孙权联
姻。
·214年
入成都,领益州牧。
·215年
刘、孙分占荆州。
·219年
进位汉中王。
·221年
即帝位。
·222年
兴兵伐吴。
·223年
殁于白帝城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父孙坚,自称为春秋时大军事家孙武之后。曾任长沙太守,封破虏将军。兄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孙权15岁被举为孝廉、秀才,任阳羡(今宜兴)长,代行奉义校尉。公元200年其兄孙策遇害,孙权承父兄之业,保有江东。曹操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公元203、205年,先后两次出兵镇抚了山越(即秦汉时的百越),稳定了江东六郡的局势。公元208年,率大军亲征黄祖,夺得江陵,复与刘备联合,获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公元211年,移治于秣陵,次年改为建业(今南京市)。公元211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大军伐吴。孙权一方面以陆逊为大都督迎战,一面向魏文帝曹丕称臣,被曹丕拜为吴王。次年三月大破蜀军。公元229年,曹丕死,孙权即正式建立吴国,称帝,都建业。公元252年病逝。
孙权是三国时期一个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备的英雄。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丁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和曹操一样,孙权也很重视农业的生产。大约在建安七、八年间,他就开始推行屯田。东吴的屯田分为军屯、民屯两种,采用军中编制,设置典农校尉、典民都尉、屯田都尉等官职管理屯田事务。屯田兵且耕且战,屯田户只种田,免除役事。公元226年,孙权还采纳陆逊的建议,扩大屯田面积,并将自己驾车的牛由八头减为四头,用于耕地。他还身为士卒先,亲自耕田,“与众均等其劳”,这些作为大大鼓励了士农的情绪。
孙权还注意兴修水利。他在建业开凿东渠,宽五丈深八尺, 把玄武湖水倾泻入秦淮河里。他又在句容开凿破岗渎运河,通往云阳(今江苏丹徒)。这些水利工程,既便于内河航运,又可供灌溉农田。
为了长江水战和江海交通的需要,孙权还大力发展造船业。他设置官员,监督工匠和罪犯造船。其造船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船的规模也相当可观。有了理想的江海交通工具以后,为了扩大势力,东吴的对外联系也扩大了范围。公元230年,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土万人,浮海求夷州、禀州。”吴军达夷州(即今台湾岛),开始书写大陆与台湾岛交往的历史。孙权还进一步巩固了对交州的统治,积极派人与海外的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谙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以后,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诸国,与印度建立了联系。
,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孙权还多次宽赋息调。夺取荆州后,他曾下令诸将,“尽除荆州民租税”,并加强武备,崇尚节俭。公元226、231年都曾下诏,放宽催收农夫所欠租税,不要再征租赋。
这些措施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东吴的综合国力,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农民生活的稳定和逐步改善。
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
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相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帝后,谙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田,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谙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





181年诞生于琅邪。
207年因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辅之。
208年说服孙权抵御曹操于赤壁。
214年被封军师将军。
221年被封蜀国丞相。
225年讨伐南蛮,将其平定。
227年上出师表,初出祈山。
228年街亭失守,斩马谡。
232年发明木牛流马。
234年病逝五丈原。

请问你知道陈翔的家世背景吗

一个朴素的家庭长大的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走到现在!百度百科有具体的,近期的访谈节目《最佳现场》两期、《致青春》可以找来看一看!

陈翔的家世背景

陈翔今年刚刚20岁,他的父亲陈荣、母亲张晓春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人,两人早已下岗。迫于生计,陈荣前几年在外地打工,张晓春在麦积区的餐厅、火锅店打工。而陈翔从小就和他们老两口生活在一起,他们对其疼爱有加,陈翔也很懂事,生活自理能力较强。   由于父母打工挣钱,经济上并不宽裕。孩子上小学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业余时间参加绘画、乐器等特长班。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见陈翔爬在地上写呀、画呀,上前问道,你在干什么?孩子说在“谱曲”,当时的这一幕不仅令他啼笑皆非,更让他看到陈翔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后来孩子的一些举动,让他坚信,日后孩子会在音乐方面会有所作为,他发现,陈翔只要听到锣鼓声就手舞足蹈起来,对鼓点的节奏感把握很准确。从此以后,只要有机会他便带着孩子去看观文艺节目。回家后,孩子就拿着手电筒当话筒,为家人表演起来,大家都觉得孩子表演得有板有眼。鉴于这种情况,他便给孩子买来一些乐器,这期间陈翔学会了葫芦丝、竖笛、二胡等乐器的演奏。   上初中时,陈翔依然酷爱音乐。据音乐老师讲,每节音乐课上,陈翔都听得非常专心。他对音乐的感觉和悟性比较强,学啥都比较快,老师告诉张丰盛老人,这孩子在音乐方面会有很好的发展。老师的鼓励给了孩子莫大的勇气和自信。   2007年,陈翔参加了“唱响天水——2007”天水青年歌手大奖赛,进入决赛后只获得了优秀奖。看完比赛后,他觉得孩子的成绩虽然不太理想。但还是得到了锻炼,孩子更加自信了。   同年4月,听说在西安能报名参加“快乐男声”的选拔,于是,陈翔便对母亲撤了谎,称同学没有伙食费,想借100元钱暂度难关。从母亲手里拿到100元后,孩子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西安的列车,当时,西安赛区报名人特别多,排了一天队,轮到陈翔报名时,却因为年龄只差2个月而被拒绝。由于孩子身上只有100元钱,除去往返的路费,100元钱已经所剩无几,只够孩子吃一顿饭。在返回的列车上,孩子又渴又饿,在列车上向同车的一位不认识的老人借了半瓶水,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说到这儿,张丰盛老人心情非常激动,眼泪夺眶而出,他说,孩子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遭受的苦太多了。   在填报大学志愿时,陈翔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报考四川音乐学院绵阳分校,当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后,不料却遭到了父母的极力反对,只有他比较支持孩子的选择。为此,他将孩子的父母及亲友叫来商量。,大家还是统一了思想,尽管经济上存在问题,但大家还是你两千,他三千凑齐了学费。   从小到大,他对陈翔一直很严厉。上大学后,每次放假回家,他都要让陈翔将在校期间表演碟片拿来观看,现场考察陈翔的表演水平,并带陈翔到街上的MP4音乐厅练习。当看到陈翔唱歌很投入时,张丰盛老人很欣慰。   今年,陈翔如愿以偿,终于参加了“快乐男声”角逐,对此,全家人都非常支持。张丰盛老人更是每天守在电视机旁,时刻关注着陈翔的一举一动。从屏幕上看到,陈翔晋级八强,他激动之余还是祝福陈翔,希望孩子能走得更远一些。 坚强的邻家哥哥男人应该学会隐忍   如歌声中透着的淡淡的温暖,陈翔的性格也像邻家哥哥一样亲切,褪去舞台上的光芒。他就像爱唱歌的邻家的小男孩,普通的家庭,吃过一些苦,然后长大成男人。   陈翔的爸爸妈妈很多年前就下岗了,为了能给家里减轻经济负担,高三毕业的暑假,陈翔经由叔叔的介绍来到家乡当地的一家KTV打工。“当时仅仅只有16块钱一天的底薪,整天站着需要随时接受客人的点单还可以忍受,更多的时候,还得遭受一些喝多了的客人无故辱骂。”   有一次通宵上晚班,他实在是太困了,便找了一个没人的包厢想休息十分钟。这时候,有一个喝醉了的顾客找不到洗手间,竟然把他所在的包厢当成了厕所……睡意中的陈翔一下子惊醒过来,当即上前阻拦,却遭来了该顾客的大声怒斥,可老板还要求他给客人赔礼道歉。   从这段经历,陈翔懂得了隐忍,“有时候一个真正的男人是要学会忍耐的,那段经历教会我一个字,那就是‘忍’,无论碰到什么情况,懂得忍耐往往是好的解决方式。”   进入大学后,陈翔利用业余时间在酒吧驻唱,一开始被人嘲讽为“小孩儿”。甚至对他的表演并不尊重,性情温和的陈翔选择了忍,一笑置之。   正如陈翔对待突如其来打击时的平和与冷静,在快男全国总决赛第四场比赛前,陈翔的左耳突然被查出患有“神经性耳聋”。这对唱歌的陈翔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影响,正当所有工作人员为陈翔捏把汗的时候,陈翔却表现出超乎想象的平静,还开玩笑安慰自己“我不会成为第二个贝多芬吧!”   他个人的“翔式”标签,他的歌声有种浅浅淡淡的意念,仿佛写着淡淡的心事。

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都是指什么意思

1、三君

三君,是三个受人敬仰的人。东汉世所宗仰的为窦武、刘淑、陈蕃。

2、八俊

东汉的李膺﹑荀昱﹑杜密﹑王畅、刘佑﹑魏朗﹑赵典﹑朱宇八人。

3、八顾

东汉士大夫互相标榜﹐称郭林宗﹑宗慈﹑巴肃﹑夏馥﹑范滂﹑尹勋﹑蔡衍﹑羊陟等八人为八顾。

4、八及

陈翔、翟超、孔昱、苑康、檀敷、张俭、刘表、岑咥。

5、八厨

称东汉度尚等八人。《后汉书·党锢传序》度尚、张邈 、王考 、刘儒 、胡毋班 、秦周 、蕃向 、王章为八厨。

扩展资料

八俊之首 李膺

“党锢之祸”是东汉灭亡天下大乱的标志,此后东汉名存实亡,军阀割据社会动荡,开始进入历史上最混乱的三国时期。号称“天下楷模”的李元礼,即便是有心清政,也无力回天了。

余者见《后汉书·党锢列传》

杜密传

杜密字周甫,颍川阳城人也。为人沈质,少有厉俗志。为司徒胡广所辟,稍迁代郡太守。徵,三迁太山太守、北海相。其宦官子弟为令长有奸恶者,辄捕案之。行春到高密县,见郑玄为乡佐,知其异器,即召署郡职,遂遣就学。

后密去官还家,每谒守令,多所陈讬。同郡刘胜,亦自蜀郡告归乡里,闭门扫轨,无所干及。太守王昱谓密曰“刘季陵清高士,公卿多举之者。”密知昱激己,对曰“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今志义力行之贤而密达之,违道失节之士而密纠之,使明府赏刑得中,令问休扬,不亦万分之一乎。”昱惭服,待之弥厚。

后桓帝徵拜尚书令,迁河南尹,转太仆。党事既起,免归本郡,与李膺俱坐,而名行相次,故时人亦称“李杜”焉。后太傅陈蕃辅政,复为太仆。明年,坐党事被徵,自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俊

近两年,人设崩塌最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哪个明星

娱乐圈说最瞬息万变的地方,每个艺人的一个细微变化都会被放在聚光灯下无限放大。所有对于明星来说,必须要时时刻刻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大多数的明星人设还是很稳定的,在大众的眼里风评、口碑还是从一而终的,往往就是有些例外,会把自己作的一夜之间崩塌了整个人设,从一开始完美人设跌到人人唾骂的境地,对于其中的是是非非,吃瓜网友也是操碎了心。
1、李小璐
李小璐、贾乃亮和甜馨曾经是大多数粉丝眼里最幸福的一家三口,有着又帅又宠爱自己的老公,有着可爱又聪明的女儿,也算是人生赢家了。而李小璐自己在公众的眼里也一直都是单纯、可爱的形象,也是挺受欢迎的一个明星。就是这样好好的生活她过腻味了,幸福家庭她不在乎,突然被爆出了她和PG1孤男寡女俩人共处一室、共度一夜。一夜之间,李小璐的口碑跌到深渊,被所有网友怒骂“不作就不会死”,其中“做头发”更是成了被网友全民调侃的梗。

2、范冰冰
提到范冰冰这个名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说实话,她也真是厉害,曾经《还珠格格》里面的一个小小丫鬟,能混到比两个格格名气还大,真正的超一线女艺人,更是被人称为“范爷”。但就是一夜之间,范冰冰被人揭发其巨额税务问题,如此严重的负面新闻将范冰冰推上了舆论的顶端,被万人唾骂,被爆自己男朋友也对自己避而远之,即使一段时间后范冰冰有想要通过种种活动来洗白,观众也是不买账的,人设可以说是崩塌的相当彻底了。

2010快男李炜微博 为什么陈翔淘汰了要怪李炜

好了,我来解释一下吧..
我不是他们两个的粉丝,一直都有很认真的关注比赛,陈翔被淘汰我也很震惊,马上跑他的贴吧去看,也知道责怪李炜的原因。
因为7进6那一场,因为陈翔上一场是周冠军,所以这一场他有选择pk的权利,他选了李炜。
而到了媒体评审投票的结果是陈翔14比1战胜李炜。
而李炜在5进4这场他回选了陈翔,结果到了媒体评审投票时,他以较大优势赢过陈翔。到这里,大多数香橙就认为李炜是为了报复陈翔,说他赢了很开心吧。
又陈翔pk输给李炜也成了他被淘汰较大因素之一,所以香橙就很反感李炜。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