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江姐》导演彦小追 主演丁柳元、 胡亚捷、 舒畅、 周扬、 姚安濂,启航 电视剧 《红岩》导演何群 主要演员许云峰——石维坚;江姐——宋春丽;徐鹏飞——陈宝国;严醉——修宗迪
追问 我是问概述
红色经典作品书籍形式《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红岩》、《红日》、《保卫延安》、《红旗谱》、《青春之歌》、《林海雪原》、《创业史》、《铁道游击队》、《上海的早晨》等。
红色经典作品电影形式《红日》、《南征北战》、《兵临城下》、《上甘岭》、《横空出世》《步入辉煌》、《烈火中永生》等。
红色经典作品电视剧形式《亮剑》(2005版)《潜伏》《黎明之前》《突出重围》《远东特遣队》《江姐》(丁柳元版)等。
1、《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这本书是丁玲代表作品之一,曾获斯大林文艺奖金。小说描写了1946年华北农村的土地改革斗争,真实地展现了社会各阶级在时代变革前的复杂关系。
2、《红岩》
说到这本书就不得不一下姜姐这个人物了,该人物和事迹出自这本书,还有许多英雄人物均源于此,这部书可以说是教育了几代中国青年。
3、《红日》
《红日》是一部史诗性的长篇小说。它取材于解放战争初期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战场粉碎敌人重点进攻的历史事实。这部书称得上是中国军事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4、《保卫延安》
这部小说写的是解放战争中的延安保卫战,以一位连长的英雄事迹为核心,呈现了一幅人民战争的恢弘画卷。
5、《红旗谱》
《红旗谱》成功地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获得重大的成就。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龚卫锋
图/资料图
6月28日凌晨,曾经在电影《烈火中永生》扮演经典角色“江姐”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在北京去世,享年99岁。
上午,陈数在微博发文悼念“因为在《故事里的中国》节目里扮演‘江姐’,我做了一些准备功课。即使我看过‘江姐’的原型江竹筠的照片,但一提到‘江姐’,我的眼前浮现出的只有您!英雄的形象是您的江姐告诉我们的!在许多观众心里,您就是江姐的代名词。于蓝老师,您和江姐一样永生。”
除了于蓝,中国影视史上还有几个“江姐”的经典影视形象。沈阳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教授杨维忠,曾在歌剧《江姐》中饰演江姐,尤其是1978年在电影歌剧《江姐》中成功塑造的“江姐”形象,在全国产生极大反响。
1984年,国家一级演员李宗华在10集电视剧《红岩》里饰演江姐。该剧改编自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它以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监狱为背景,真实反映了地下革命者惊心动魄的革命斗争。该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强烈的反响,在全国形成了“红岩热”,李宗华名声大噪。
在1999年的《红岩》中,国家一级演员宋春丽饰演江姐一角。
之后新一代“江姐”是丁柳元。2009年,她在电视剧《江姐》中饰演江姐,该剧以江姐的地下斗争生活为主线,讲述她与彭咏梧的情感故事。该剧与小说《红岩》没有改编关系,而是根据历史资料创作的一部电视剧,剧情悬念丛生,充满谍战元素。丁柳元对“江姐”的刻画,也获得了观众肯定。
2012年,丁柳元饰演“江姐”,她主演了电影《我最好的朋友江竹筠》。该片将重点落脚于江姐的友情、爱情、亲情,运用纪录片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江姐形象。
郑惠荣
郑惠荣在扮演了第一代江姐后,于60年代离开空政歌舞团,到北京自来水公司作了一名普通的女工。她们5个人中的万馥香如今已不在人世,蒋祖缋也移居海外。
孙少兰
是第二代江姐的扮演者,她清晰地记得,1978年,停演了13年的歌剧《江姐》又要重排,由于当年扮演江姐的演员都相继离开了空政歌剧团,团里开始重新到各大军区去物色江姐人选,当时年仅20岁的孙少兰被幸运地选中。为了演好江姐,她除了反复阅读小说《红岩》外,还到重庆渣滓洞去体验生活。她说“感触最深的,就是在这么大好的年华被关在这么个失去自由的地方,江姐又要为自己的崇高理想、为自己追求这个理想能坚定地在那儿跟敌人作斗争,我觉得她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女性。”作为第二代江姐,孙少兰把江姐演得出神入化,在当时受到了异常热烈的欢迎。
万山红
万山红饰演了第三代江姐。面对媒体的采访,万山红十分动情,她说,作为深入人心的女英雄,江姐这个形象要演好并不容易,她一直提醒自己不要滑入革命题材“类型化”创作的误区,要塑造一个观众可以认同的、有血有肉,既有理想又有柔情的伟大女性形象。为此,万山红在保留原有音乐的前提下,对部分台词作出修改,力求“少喊一些口号,多一点女性的温柔”,刻画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江姐。
铁金饰演了第四代江姐,十分幸运,她1985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1991年进入空政歌舞团不久,就赶上了复排《江姐》。经过激烈的竞选,她以自己富有激情的演唱和对角色的准确把握,成为第四代江姐的扮演者,这也是她渴望已久并倾注全部心血塑造的角色。
王莉
饰演了第四代江姐,为了在思想、气质上靠近江姐,达到与角色的神似,王莉搜集了各种江姐版本,反复揣摩,不断练唱。她白天排练,晚上牺牲休息时间回宿舍继续学习。王莉还随剧组专门去了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考察学习。
丁柳元
丁柳元,作为新一代电视剧版“江姐”,她的身上具备了诠释这一革命女英雄的所有气质。作为军旅演员,丁柳元沉稳、内敛的军人气质与角色非常契合。出演过《敌后武工队》《亲兄热弟》《继母后妈》《想爱都难》等多部热播剧,曾与斯琴高娃、奚美娟、张国立、孙红雷、吴若甫等多位国内一线实力派演员合作,丁柳元的演技毋庸置疑。她的精湛演技更是奠定了相当人数的观众基础,近几年来由她主演的多部电视剧均在各电视台创下了颇高收视率,她也一度被称为新一代“收视女王”。
继1963年、1964年、1978年、1991年、1997年、2001年后,此次是哈歌七度复排歌剧《江姐》。这部由阎肃编剧、羊鸣作曲的红色经典剧目,影响、激励了几代人。在剧中扮演江姐的是三位年轻演员,歌剧院“第七代”江姐70后葛丽英,和80后秦洋、郭芷伊。
清秀的80后郭芷伊希望更多80后、90后甚至00后能喜欢上这部戏。70后葛丽英认为《江姐》是红色经典剧里最难唱的,饰演江姐对她充满挑战。导演胡英年则对这些年轻演员充满信心,“我会帮助他们理解‘江姐’这个角色,理解什么是‘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第七代“江姐” 情怀不变
胡导对《江姐》可以说情有独钟,他曾在剧中饰演过蒲志高等正反面三个角色,“此次复排将根据原著,原汁原味地再现《江姐》的风采。”
自1963年开始,哈尔滨歌剧院《江姐》演出近千场。从熊琳、李少婷、齐燕到如今的三位年轻演员,江姐扮演者换了一代又一代,不变的是舞台上那个蓝旗袍、红披肩的经典形象,和历经时间考验的动人旋律。
哈尔滨歌剧院院长李烨表示,《江姐》作为剧院的经典剧目,它的成功复排,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英雄、牢记历史。这部剧将于“七一”前夕在哈尔滨青年宫剧场上演,带领观众感受革命经典的无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