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日祭孟书娟没有原型。
孟书娟是小说《金陵十三钗》中人物,在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金陵十三钗》与电视剧《四十九日·祭》中,皆由张歆怡饰演。
书娟是孟繁明的女儿,孟繁明因为给日军做翻译,所以被骂成“汉奸”,书娟不再喜欢她这个爸爸,但书娟依然爱她爸爸。孟繁明为了保护书娟,把她送进教堂里,那里有洋人,书娟逃出了南京。
角色介绍
《四十九日祭》和电影版一样,选择在南京石湫影视基地拍摄。该剧集结了导演张黎,演员张嘉译、宋佳、胡歌、黄志忠等豪华阵容,讲述了南京被日军攻占前后49日内发生的人间惨剧。电视剧中既有张嘉译、小宋佳等视帝视后级演员,也在全国挑选了许多新人来饰演女学生。
记者在其中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在电影版中饰演“书娟”的南艺附中小姑娘张歆怡,她在电视剧中仍出演这个角色。张黎说,在全国各地海选完后还是发现她最适合演“书娟”。
演电影时,张歆怡13岁,拍电视剧时15岁。张黎说“个子长高了点儿,样子和感觉都还在。没有人比她更合适了,她自己要表达的欲望也特别强。”由此,张歆怡成了饰演了电影与电视版“金陵十三钗”的唯一一人。
张歆怡
饰
孟书娟
简介
孟繁明女儿
张歆怡,南京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器乐专业学生,电影《金陵十三钗》、《四十九日·祭》的孟书娟扮演者。
在《四十九日祭》剧中福井在面对孟书娟给他拍照时,福井很开心能被她拍,只是希望能够得到一张照片寄回给远方的亲人,并没有像其他日军一样做出残虐的事情。另一方面,福井也帮助法比等人挖通道等,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福井作为一个日本人并没有同流合污。
其实剧中的福井是真实存在的,他就是去南京七次谢罪忏悔的日本老兵东史郎。
东史郎资料介绍
东史郎,1912年4月27日生,日本京都府竹野郡丹后町人。1937年8月,25岁的东史郎奉天皇之命应召入伍,系日军第十六师团步兵二十联兵队上等兵,参与了1937年12月开始的南京大屠杀暴行,还曾参加过天津、上海、徐州、武汉、襄东等战斗和战役。 1939年8月因病回国。1944年4月,他应召参加侵华战争。1945年8月,他在上海向中国军队投降后回日本。
1987年,他把在中国期间写的日记整理为《阵中日记》、《手记》。同年12月,日本青木书店以其日记为蓝本,出版了《我们的南京步兵联队—一个召集兵体验的南京大屠杀》,即著名的《东史郎日记》, 向中国人民谢罪,无情地揭露日军当年的残暴行径。2006年1月3日11点45分病逝于京都府医院,享年93岁。
在侵华战争期间,受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东史郎亲身参加了南京大屠杀,双手也曾沾上了我同胞的鲜血。但在半个世纪后,东史郎幡然醒悟,站出来对侵略战争进行反省。1987年,他把在中国期间写的日记整理为《阵中日记》、《手记》。同年12月,日本青木书店以其日记为蓝本,出版了《我们的南京步兵联队---一个召集兵体验的南京大屠杀》,即著名的《东史郎日记》, 向中国人民谢罪,无情地揭露日军当年的残暴行径。在其后,面对日本右翼的责问、恐吓还有威胁以及长达十几年的官司,东史郎不怕围攻、谩骂和威胁,一直顽强地活着。中国有句古话“知耻者,近乎勇。”让一个“鬼子”变成“人”。这需要相当的觉悟和勇气,是一个值得称道的正义行动。
四十九日祭孟书娟没有原型。
孟书娟是小说《金陵十三钗》中人物,在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金陵十三钗》与电视剧《四十九日·祭》中,皆由张歆怡饰演。 书娟是孟繁明的女儿,孟繁明因为给日军做翻译,所以被骂成“汉奸”,书娟不再喜欢她这个爸爸,但书娟依然爱她爸爸。孟繁明为了保护书娟,把她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