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吴敬梓家族世系图(豸岭吴氏族谱及排序)

  • 生活知识
  • 2023-05-20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豸岭吴氏族谱及排序

排序
一正贤学 元世光昌 家法可遵礼义文章
昭兹来许 福禄尔康 聿修厥德长发其祥
豸岭吴(马埠吴)一正贤学,元世光昌。家法可遵,礼(22世)义文章。昭兹来许,福禄尔康。聿修厥德,长发其祥。
一、吴氏概况
吴氏,译音Wú;词意大叫奔走;
开氏始祖泰伯;传代始祖仲雍;
郡望延陵;
图腾天吴;
人口居全国姓氏第八位;
古迹江苏武进泰伯祠、泰伯墓、湖广潜江吴氏总祠;
吴氏精神谦让、开拓
二、吴文化
吴文化发祥地梅里泰伯庙、泰伯墓。约3100年前,泰伯在无锡梅村建立勾吴国,开创了吴文化的先河,成为天下吴氏的始祖。每年清明前后,有十余万吴姓后人到泰伯庙、泰伯墓(建于东汉,公元154)祭祠;1992年世界(吴氏)至德宗亲会曾到此寻根祭祖
三、吴氏总祠:
湘黔潜江的吴氏总祠,为太伯第85世盛公于宋朝从江西吉安迁居湖广会同远口而建,其依罗汉山,傍清水江(沅江上游),湘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的吴氏都是从此地登岸而分迁聚居。
四、图腾崇拜
《三海经》记载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大荒东经》也有近似的记载,据书中描绘,这是一个有八个头、八只腿、八条尾巴、人面虎身的庞然大物。从《山海经》的插图中可看出其原身。
这就是古老的原始狩猎氏族——吴人的图腾始祖神。“天”意为“大”,“天吴”就是伟大的吴。
吴人以狩猎为生,而“虎为百兽之王”,,吴人崇拜一种似虎的动物,这种动物可能在先秦时变得稀少而绝迹了,吴人便以虞为图腾,“天吴”的原型即是虞。
吴人属于炎黄族系,最初居住在今山西、陕西一带,留下了许多以“吴”、“虞”命名的地名、山名,如吴山、虞城等。大约在炎黄之世,随着炎帝族系和黄帝部族的向东扩展,吴人也被迫大规模东迁,到尧舜之世,吴人已有许多支系都迁到东南海滨长江三角洲一带。那原来保佑子孙狩猎时多有所获的族神“天吴”,变成保护吴人孙子在与江湖大海打交道时保平安的“水伯”。
五、世系表
1、吴氏远祖世系表黄帝-少昊-蟜极-帝喾-后稷-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周太王-太伯
2、吴氏世系表:
太伯--季札...吴演...吴诺...吴汉...吴少微--吴寿二
六、豸岭吴氏历史
安徽桐城的吴姓分为三个不同的宗派,即麻溪吴氏、豸岭吴氏、高甸吴氏。
1、豸岭吴家法可尊,礼义文章
2、高甸吴圣尊信友,言发朱基
3、麻溪吴立怀多福,成其祖武
桐城吴氏始祖太伯--季札...吴演...吴诺...吴汉...吴少微,传7世吴寿一、吴寿二、吴寿三。吴寿一、吴寿二、吴寿三从江西婺源迁来桐城。寿一居安徽怀宁黄梅山北麓,寿三居太湖。寿一、寿三建立崇让堂,以怀宁石镜乡甘露庵吴氏宗祠为中心。寿二居桐城豸岭,成为豸岭吴始祖,我们这一支为寿二公传下,寿二传道一,道二,道三。明从化年间八世开始修谱。 “文”字辈为24世,现祖居在安徽枞阳,
我们豸岭吴是从婺源迁至豸岭后,散居在白湖古楼村龙山脚下、白梅东山村、保东村、钱桥、庐江大洼口。其中古楼村龙山脚下曾被清朝皇帝授匾“龙山毓秀”。
七、豸岭吴字辈(32个字)
一正贤学 元世光昌 家法可遵礼义文章
昭兹来许 福禄尔康 聿修厥德长发其祥
八、豸岭吴祠堂
豸岭在金社乡豸岭村;马埠山在项铺镇唐山村,而吴家祠堂在项铺镇项铺村,两地相距1公里路。
豸岭吴氏祠堂在安徽省枞阳县项铺镇项铺村,马埠山边。

吴姓家谱

吴人认为,族谱是神圣之物,修谱是对宗族的一大贡献。各家吴氏族谱,大谈族谱的神圣意义与作用,成为卷首谱序的主要内容。清顺治十二年《(湖南)八甲湾吴氏谱序》曾说“夫族之有谱,所以序昭穆、考世系,以成千秋不朽之言也。”明嘉靖丁亥《延陵吴氏谱序》也说“谱学之兴,其有益于世也大矣,盖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乎本末,莫不由之。”把族谱的作用,说得神乎其神了。在古老中国,族谱的神秘意义,首在维系宗法制度,保持血统纯正。
《延陵吴氏家谱序》说得好族谱兴起于中古而有先王之遗风。“先王宗法坏而恭敬之教亡,教亡而后谱作,谱作而后分明,分明而后义生,义生而后礼行,礼行而后祖尊。”族谱的出现,就是在宗法制度败坏后一种挽救宗法礼制、维系血统纯正的产物。有了族谱,就有了区别、分明,就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属于哪一宗、哪一支,不会乱认祖先宗派。没有族谱,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所归属。随着宗族的发展,子孙人丁繁衍分化,族人之间就会日益疏远,甚至同族兄弟都视如路人。而有了族谱,就能联络宗族同姓之间的感情。,尊祖宗而联族姓,承先启后之谋,莫切于此(谱)(乾隆已亥吴以忱《丹徒吴氏续修谱序》)。在大多数吴姓宗谱的家范家规中,多把修谱系作为突出的一条。
正因族谱有如此重要的神秘作用,吴姓宗族无不重视族谱的收藏保管。每次族谱之修,都要先注明受领人姓名,开明谱牒部数。宗规要求族人对族谱要留心收藏,勿视为泛常。不得乱笔涂改或让鼠咬虫伤,潮湿霉烂,更不得贪财出典,否则严惩不贷。吴氏支谱《给谱录》就规定“公议子、午、卯、酉年清明日,各携谱齐集公所,凭值年人眼同会看,倘有毁坏者听罚,其遗失出典者,议罚不轻,严追不贷。”
各家修谱,往往都要请学者名流,政界要人或本族名人作序,吴姓族谱也不例外。一篇序文,或述本族发展历史,或述修谱缘起经过,或论族谱之重要意义。,一篇序文就是一篇简短的历史和道德文章,而,往往也是一篇散文佳作。
现存吴姓谱序,最早当推唐代著名文学家吴少微的《吴氏正宗谱序》。吴少微是季札的第61世孙,他的诗文雄迈高丽,与富嘉谟合称“吴富体”。此后之吴氏谱序,宋初有著名学者、龙图阁大学士吴遵路的《丹阳吴氏宗支录初编叙》。宋以降,至民国时期,文人学者、政客要人所作的吴氏谱序,就数不胜数了。
吴姓家谱文献目录
全国·吴氏宗支蕃衍志不分卷 藏地 美国 杨继盛纂写本 一册
全国·吴氏宗支世系图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写本 一册
全国·吴王寿梦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图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吴如胜纂写本 一册
全国·吴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吴呜凤撰写本 一册
辽宁本溪·吴俄尔格氏家乘五卷 藏地辽宁本溪市城子乡朴卜村 (清)吴守恩纂清雍正间纂写本
辽宁辽阳·吴守近家谱 藏地北京图书馆清钞本 一册
辽宁·辽阳吴氏族谱三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二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辽宁图书馆(民国)吴恩培编1940年辽阳兴亚印刷会社精印本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四卷 藏地河北泺南县档案馆 (清)吴优善 吴鸿盘纂清道光三年(1823年)纂 清光绪十八年 (1892年)铁板本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三卷 藏地河北泺南县文管会 (清)吴宝善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纂 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刻本
河北河间·吴谱一幅 藏地河北青县崇仟镇野兀屯吴淑珍纂钞本
上海松江·华亭张泽吴氏宗谱二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德达辑 吴应芝续辑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仁泽堂刻本
上海松江·吴氏宗谱三卷 藏地上海松江县博物馆 (民国)吴承祜纂 1929年1936年铅印本
江苏·吴氏宗谱三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 (清)吴宗洛十一修清咸丰元年(1851年)至德堂铅印本 三十六册
江苏·吴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瑞宗等修清光绪三年(1877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六册
江苏·吴氏族谱十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清)吴丽生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刊本 十册
江苏·吴氏汇修宗谱十二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存卷1)(民国)吴仲山纂修民国吴氏至德堂活字本
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十五卷 藏地江苏淋水县云合乡陈里坑屯竹窝里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让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江苏溧水县明觉乡向阳屯小吴家 (民国)吴祖起纂 1916年锦绣堂木活字本
江苏赣榆·吴氏宗谱长房卷不分卷 藏地江苏赣榆县档案馆 (民国)吴怀镡重修 1937年至德堂油印本
江苏淮阴·南清河吴氏宗谱一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图书馆 (清)吴昆田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翻刻本
江苏·淮阴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 美国 (民国)吴其稑等重修 1921年清江柏碧山堂刊本 二十六册
江苏·淮阴吴氏族谱八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博物馆 (清)吴芸等纂 1935年石印本
江苏扬州·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吉林大学 (清)吴引孙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朱印本 四册
江苏仪徵·古望亭吴氏家谱十一册 藏地江苏仪徵县陈集乡工农屯清道光间重印本
江苏泰州·富安县吴氏重修族谱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图书馆 (清)吴嘉珠纂修清嘉庆十六年至德堂刻本 八册
江苏泰州·海陵南圯塘吴氏族谱□□卷 藏地江苏丹阳县图书馆(存爱字吴卷 6、忠字号卷1、2、4—6)(民国)姚龙光重修 1919年木刻本
江苏·高邮吴氏宗谱六卷 藏地江苏宝应县郭桥乡友映屯塘河队 (民国)吴金波重修 1924年石印本
江苏兴化·吴氏族谱六卷 藏地南京市博物馆 (清)吴春元 吴占熊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木活字本
江苏如皋·吴氏家乘八十一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 (清)吴章焕六修清咸丰八年(1858年)铅印本 二十八册
江苏·如皋吴氏重修家乘十五卷 藏地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清)赵坤连纂辑 清光绪八年(1882年)三让堂活字本 十六册
江苏·如皋吴氏家乘三十卷首一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民国)吴江 吴杓等重修 1925年三让堂活字本 十四册
江苏镇江·古润吴氏重修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锡纯等重修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均安堂刊本
江苏镇江·开沙吴氏三修宗谱三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吉林大学 (清)吴国桢主修 解簠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怡德堂刻本 四册
江苏镇江·延陵京江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博物馆 美国 (清)吴世铮等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活字本
江苏常州·毗陵吴氏续修宗谱八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富德吴其贤等续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三让堂木活字本八册
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川法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思让堂木活字本十六册
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美国 (民国)吴祥鸿等修 1925年思让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八卷 藏地江苏常州市图书馆 (清)吴赓麟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诒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宗谱八卷首二卷 藏地河北大学 (清)吴允祥 吴有章纂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至德堂木刻本六册
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二十四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观周辑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至德堂木刻本二十四册
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续编□□卷 藏地江苏档(存卷28)民国间至德堂木刻本
江苏常州·毗陵西郊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 美国 (清)吴志尚等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振宜堂刊本 八册
江苏常州·延陵吴氏续修宗谱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民国)吴世仁 吴培育等修 1913年至德堂铅印本 二十册
江苏常州·毗陵宣庄吴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河北大学 (民国)吴德洪 吴德兆纂修 1914年木刻本 十六册
江苏常州·吴氏统谱□□卷 藏地江苏档(存卷2) 1916年至德堂刊本
江苏无锡·锡山延陵(吴氏)宗谱五卷 藏地山西省文史馆 (清)吴人秀吴世馄纂修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刻本
江苏无锡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台湾 (清)吴亭甫纂修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钞本 二册
江苏无锡·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 四川省图书馆 (存一册)清同治间刻本
江苏·无锡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藏地辽宁图书馆 (存卷首、卷1—13)美国 (清)吴振钧等修清光绪八年(1882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无锡·锡山吴氏世谱六卷首二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吴祥霖等修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无锡·锡山吴氏统谱六卷首二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至德祠木活字本五册江苏无锡·吴氏统谱六卷首二卷末三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苏州市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民国)吴叔渭等修 1916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无锡·闾江吴氏续修宗谱十八卷 藏地复旦大学 (清)吴超然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远堂木活字本
江苏江阴·严渍吴氏宗谱四十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清)任震初纂修清同治八年(1896年)恩敬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江苏·江阴后底泾吴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 美国 (清)吴翔九等九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活字本 二十册
江苏江阴·后底泾吴氏宗谱二十五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 (民国)吴增甲纂修 1949年源德堂铅印本 二十五册
江苏宜兴·吴氏宗谱二十一卷 藏地河北大学 (民国)吴唱续修 1929年继述堂木刻本 二十四册
江苏宜兴·钟离吴氏重修忠义分谱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民国)吴莲溪编纂 1947年恩敬堂铅印本 八册
江苏苏州·吴氏家乘三卷 藏地江苏苏州图书馆 (清)吴潮吴文垲修 清据嘉庆六年(1801年)源远堂本钞本 二册
江苏常熟·新修丹阳分常熟吴氏支谱六卷 藏地江苏常熟市图书馆 (清)吴焕文吴焯等修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修稿本 五册
江苏常熟·海虞城东吴氏支谱一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 民国间钞本一册
江苏吴县·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 美国 清康熙间刊本 一册
江苏吴县·武山西金村吴氏世谱四卷 藏地 美国 (清)吴公肃等修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刊本 八册
江苏吴县·洞庭吴氏家谱六卷藏耻』匕京图书馆(二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历史系 (清)吴永锡 吴定国等修清乾隆七年(1742年)洞庭祠堂刻本 六册
江苏吴县·皋庑吴氏家乘四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吴哲等纂修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刻本
江苏吴县·皋庑吴氏家乘六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存卷2—6)(清)吴经望等纂修 清道光九年至十一年(1829—1831年)刻本
江苏吴县·洞庭吴氏家乘不分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清)吴懋煜辑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钞本 六册
江苏昆山·徽州吴氏迁昆支谱 藏地北京图书馆 (民国)吴鸿畴民国间苏州大苏印刷公司铅印本一册
江苏·吴江吴氏族谱三十五卷 藏地河北大学 福建省图书馆 (存卷 6、7)(清)吴安国续辑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木刻本 十六卷
吴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吴近庄纂 吴祥霖补辑清宣统元年(1909年)活字本 六册
浙江杭州·吴氏家谱□□卷 藏地河北大学(存六卷)钞本
浙江杭州·吴氏族谱 · 藏地中国历史博物馆 钞本
浙江·余杭吴氏宗谱二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之梁吴载有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木活字本二册浙江·余杭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吉林大学 (清)吴光煜续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承善堂活字本八册
浙江余杭·延陵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浙江佘杭县塑料厂木活字本
浙江·萧山吴氏家谱四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斐续修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爱敬堂木活字本
浙江·萧山吴氏家谱四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瑞芝等重修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爱敬堂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泰顺·九绽吴氏族谱四卷 藏地浙江泰顺县文博 (清)蔡葆贞重辑钞本
浙江嘉兴·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嘉兴市图书馆 (清)吴蹯重修清咸丰九年(1860年)钞本 二册
浙江海宁·吴氏宗谱六卷 藏地吉林大学 浙江图书馆 (清)吴芸孙 吴昌年续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刻本 二册
浙江桐乡·州钱吴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藏地美国 (清)吴学浚等修清光绪五年(1879年)永怀堂木活字本 六册
浙江平湖·吴氏本支家谱不分卷 藏地人民大学 辽宁图书馆 (清)吴若娘续修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活字本 二册
浙江·海监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美国 (清)吴本智等修清咸丰九年(1859年)写本 一册
浙江海监·吴氏族谱六卷 藏地人民大学 (清)吴昌年 吴昌祺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刻本 二册
浙江湖州·菱湖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清)吴衍麟纂修清同治四年(1865年)钞本 六册
浙江湖州·苕溪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吴容光续修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刻本 四册
浙江湖州·下塘苕溪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人民大学 上海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吴孝诚等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刻本
浙江湖州·苕溪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民国)吴邦诠吴孝诜等续修 1931年刊本 六册
浙江湖州·皂湖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河北大学 (民国)吴秋香 陈溶新重修 1933年世德堂木刻本 四册
浙江长兴·吴氏宗谱十卷 藏地浙江长兴县白阜乡大齐口村屯 (清)吴俊卿主修清光绪二十四年(1935年)凤林堂木刻本
浙江绍兴·会稽吴氏家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图书馆 (明)吴链修 林乔纂明嘉靖钞本 一册
浙江绍兴·山阴县州山吴氏族谱十五卷序状志铭一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明)吴有临纂修明万历刻天启六年(1626年)重修本 八册
浙江绍兴·山阴县州山吴氏族谱三十一部 藏地北京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人民大学 辽宁图书馆 四川省图书馆(存十一部)日本 美国 (清)吴国梁等修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活字本
浙江绍兴·山阴州山吴氏支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辽宁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民国)吴隐编订 1916年活字本一册
浙江绍兴·山阴州山吴氏支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 人民大学 浙扛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民国)吴善庆编 1919年刻本 一册
浙江绍兴·山阴县州山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浙江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民国)吴邦枢等纂修 1924年刻本
浙江东阳·渤海郡鸡峰吴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浙江东阳县象岗乡 1926年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义乌·椒山吴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金华市文管会(存卷1)清道光十年(1830年)木刻本
浙江义乌·椒山吴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金华市文管会清咸丰五年(1855年)木刻本
浙江义乌·延陵吴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民国)吴德洗等纂修 1925年活字本 四十五册
浙江衢州·吴氏宗谱二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管会 (民国)吴礼荣重修 1917年刻本 一册浙江衢县·铜峰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管会民国间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衢县·延陵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管会 (民国)吴长安 吴元骏等修 1948年衢城北隅居士郑荫槐木活字本四册
浙江常山·柏溪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连塘屯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柏溪吴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石村杨瀚八修木刻本
浙江常山·梧峰吴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管会(存卷1)(清)吴鉴 吴绍达等续修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木活字本
浙江常山·梧峰吴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管会(存卷1—3)(清)吴可权修清道光二十四木活字本
浙江仙居·厚仁吴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存卷6、卷末)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木活字本
浙江仙居·吴氏宗谱二十九卷末一卷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缺卷3、4、6、7、13、18、26)清同治十年(1871年)木活字本
浙江天台·吴氏宗谱略存不分卷 藏地吉林大学 (清)吴志勤重修清乾隆钞本 六册
浙江黄岩·黄邑凤洋湖头东吴氏宗谱九卷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存卷1)(清)吴际清纂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木活字本浙江遂昌·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遂昌县湖山乡大畈屯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刊本 五册
浙江遂昌·平昌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浙江遂昌县石练乡 1934年刻本
浙江遂吕·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遂昌县对正乡山前屯民国间刊本
浙江松阳·岗头吴氏宗谱三卷 藏地浙江松阳县樟溪乡岗头屯 (民国)吴家斌主修 1921年木刻本
安徽·吴氏宗谱三十卷 藏地安徽图书馆 (清)吴燮和等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木活字本 三十四册
安徽·吴氏重修宗谱□□卷 藏地安徽安庆市图书馆(存卷12)民国间兴让堂木活字本
安徽合肥·东乡吴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重仁 吴门南等修清光绪六年(1880年)刊本 二十册
安徽·芜湖吴氏宗谱□□卷首一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存卷首、卷1)(民国)吴官生纂 1931年木活字本
安徽泾县·泾川茂林吴氏宗谱五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缺卷4)
安徽图书馆 美国(明)吴范道等纂明万历八年(1580)刊本
安徽泾县·延陵吴氏宗谱十三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河北大学 (清)吴一湫纂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刻本 十二册
安徽泾县·石匮吴氏族谱正编六卷首一卷附旧编二卷首一卷附编二卷 藏地河北大学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本刻本 八册
安徽泾县·茂林吴氏四代饮旌五世同堂全图一卷 藏地 美国 (清)吴慎月编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
安徽泾县·吴氏始祖图不分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 清钞本 一册
安徽泾县·茂林吴氏谱系不分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 (民国)吴家骏手录 1932年写本 一册
安徽泾县·茂林吴氏支谱不分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 (民国)吴家骏录订 1934年精钞本一册
安徽徽州·新安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钞本 二册
安徽徽州·新安世家梢云吴田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钞本 一册

吴敬梓的家族成员

叔曾祖吴国龙
伯叔祖吴晟、吴昺
曾祖吴国对
祖父吴旦
父亲吴霖起,是康熙丙寅(1686年)年的拔贡,于康熙甲午(1714年)年任“赣榆县教谕”。
长子吴粮,字荀叔,如试举人,官司中书舍人,宁武府同知;能文,通古算,精音韵,并著有《杉亭集》。
次子吴蘅叔,一字文熊,号渭川,癸西举人,官司普宁知县,工待。
三子无考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