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蒋英40岁照片集锦(声乐家蒋英教授 钱学森夫人

  • 生活知识
  • 2023-05-20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声乐家蒋英教授 钱学森夫人蒋英 简介 资料 档案

蒋英生于1919年9月7日,浙江海宁人,中国最杰出的女声乐教育家和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权威”,著名钢琴家和歌唱家,专门唱最深刻的德国古典艺术歌曲,音域宽广优美。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和蒋左梅夫妇的三女,武侠小说大师金庸表姐,大诗人徐志摩的表妹。“中国航天之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夫人。儿子钱永刚、女儿钱永真。

蒋英自幼喜好音乐,1936年随父游欧洲,旅行意奥诸国,1937年进入德国柏林音乐大学研习,1941年毕业,随后获柏林德国大戏院之聘,数度演唱,并与德国留音片公司“德律风根”商订出版唱片十年之合同,但这时候德欧战争已发生,蒋英乃赴瑞士继续研究“音学”。

1943年瑞士“鲁辰”万国音乐年会上,蒋英参加匈牙利高音名师依隆娜·德瑞高所主办的各国女高音比赛,名列第一,为东亚获胜之第一人。其后两年,蒋英均被邀请参加演唱,甚获欧洲名家之赞赏。1944年毕业于瑞士路山音乐学院。1947年5月31日,蒋英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举行归国后第一次演唱会,由钢琴名家马果斯基教授伴奏,成绩甚佳。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起点美国。1955年回国。长年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历任声乐系教研室主任、歌剧系副主任、教授。蓍有《西欧声乐艺术发展史》,合译有《肖邦传》、《舒曼传》等。

蒋英对科技事业、科学工作者的艰辛十分关心和理解,她曾以巨大的热情,不顾连续几个月的劳累,参与组织、指导一台大型音乐会——《星光灿烂》,歌唱航天人,献给航天人。

蒋英陪同钱学森从美国归来后,先在中央歌剧院从事歌唱事业,经常去外地巡回演出,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受到各地群众的崇敬和热烈欢迎。就在她想充分施展自己精湛的演唱才华时,忽然有一天,剧院领导告诉她说钱学森承担着国家重要的科学研究任务,长时期地在外地工作。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蒋英必须要放下自己喜爱的演唱事业。开始时,蒋英不理解领导的谈话,而有些情绪;而当她明白这是周恩来总理的意见时,蒋英的心豁然开朗起来——总理如此关心自己的家庭,我还有什么可说的。于是,蒋英从歌剧院调到了中央音乐学院,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一干就是40余年。

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的教职员工都被下放到各地,接受生产、劳动教育,蒋英也满怀热情地准备下去。军代表却告诉她为了配合和支持钱学森的科研工作,你就不必下地方了。蒋英这时候又犯傻了为什么大家能去,我就不能去呢?军代表告诉她,这是周总理的指示。蒋英终于明白了总理百忙之中,还如此关心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的家庭生活,她必须服从呀。蒋英留在学院,做起了“保姆”为孩子们洗衣、上课,只要需要,她什么都去做。

1999年7月,中央音乐学院在北京隆重举办“艺术与科学——纪念蒋英教授执教40周年学术研讨会”,以及由蒋英的学生参加演出的音乐会等。

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45年之久的蒋英,一对一地亲手培养了26个学生,其中近一半都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取得过骄人的成绩,姜咏、傅海静、祝爱兰、多吉次仁、杨光、赵登营等都是国际乐坛上声名显赫的歌唱家。他们为祖国争光的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艺术教育的水平。蒋英说,中国的声乐教育虽然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距离,基础非常扎实,有了扎实的基础,再加上天赋和后天的努力,能够成就人才。作为歌唱家,蒋英创造过辉煌,作为教育家,蒋英又为世界输送了中国的骄傲。

2012年2月5日11时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92岁。

钱学森的老婆蒋英,年轻时的容貌有多美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时间就像就如同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返,容颜也是一样,事实证明容貌会消逝在时间的长河当中,但气质不会,正所谓岁月从不败美人

钱学森作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了,美国评他是抵得上五个师的人。对我国来说,他可不能以五个师来衡量。都说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女人,钱学森的背后同样也有一个优秀又美丽的女性,她就是蒋英。

说起来蒋英也是名门之后,她的父亲是著名的将领蒋百里,母亲蒋佐梅是一位日本的战地护士,她从来不教女儿们学日语,她的表哥和表弟分别是徐志摩和金庸,而她同样出色,她是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

蒋英,1919年出生在浙江海宁,她是蒋百里的第三个女儿 ,蒋、钱两家本就是世交,蒋百里又跟钱均夫(钱学森之父)是同窗好友,钱家就一个独子,他们一直想要一个女儿,蒋家有五个女儿,蒋英就过继给了钱均夫。

可没几天,蒋百里后悔了,又把她要了回去,钱学森妈妈就开玩笑说你们这个老三,长大了,是我干女儿,以后得给我当儿媳妇。没想到学森妈妈一语成谶,钱学森跟蒋英的缘分从此刻就定下了。

1935年,钱学森赴美留学,蒋英第二年也跟随父亲游历欧洲,18岁那年进入了德国柏林大学学习音乐,毕业后得到了柏林戏院的邀请,她跟德国的留音片公司还签订了出版唱片的合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她不得不离开。

蒋英不想放弃她的音乐,她辗转进入了中立国瑞典继续研究音乐,1943年,蒋英参加了万国音乐会女高音比赛,名列第一,她也是东亚唯一获胜的第一人,当时她可以说是名满天下。

1946年,蒋英结束了长达10年的欧洲求学之旅,回到了上海,她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举行了归国后的第一场表演,轰动了整个上海,此时钱学森也回到了上海了,他已经是麻省理工的教授了。

36岁的正教授,在国内极为少见,蒋英十分仰慕他,而钱学森对他也颇有好感,两人的家庭又是世交,在钱学森表明心意之后,两人在两家父母的支持下也走到了一起,两人的爱情并不是可歌可泣,但同样让人羡慕不已。

蒋英年轻的照片十分惊艳,看上去跟现代女明星赵雅芝十分相似,她因为出演《新白娘子传奇》被人熟知,她也是称为“冻龄女神”,两个人不仅有貌,更是有才。

岁月不败美人,这张老照片的蒋英,年过七旬,从他的一颦一笑当中依旧可以看出她年轻时的美貌,她跟钱学森共患难了62年,两人用一生的爱坚守了对彼此的承诺,蒋英还生育了一对可爱的儿女。

儿子钱永刚从事着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研制工作,是一位高级工程师,钱永真从小受母亲的影响对音乐十分感兴趣,如今也是从事音乐教育工作。

为何蒋英的身份如此多样

我们经常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会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作为中国的导弹之父、航天之父,钱学森无论是科学成就还是人品道德,都是毋庸置疑的成功男人,而他背后的女人,就是他的妻子蒋英。

钱学森蒋英夫妇结婚照

说民国女神蒋英是钱学森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女人,自然是无比正确的。因为,无论是在美国功成名就之后毅然回国的选择,还是回到祖国之后,面对中国一穷二白的科研境况,钱学森废寝忘食的钻研探索,都离不开蒋英在幕后的默默支持。

而且,由于钱学森从事的是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和国防安全的科学研究,往往需要长期在外地工作。两个人的小家庭正是靠着蒋英放弃了自己心爱的演唱事业,留在学院做起了“保姆”,才得以让钱学森无后顾之忧。

,如果蒋英看作一个默默无闻的家庭妇女,就大错特错。看过蒋英照片的人,应该都曾被她的外貌所惊艳吧。在没有美颜和PS技术的黑白照片时代,蒋英的美丽依然给我们带来如此震撼。而蒋英所拥有的,也绝不仅仅是外表上的美丽。,她还是中国杰出的女声乐教育家和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

蒋英惊艳的照片

蒋英,1919年9月出生于浙江海宁,是父母的第3个女儿,她的父亲更是大名鼎鼎,那就是中国著名的军事学家蒋百里。,她还是金庸的表姐,徐志摩的表妹。民国的名人圈子,说的也大,说小却也很小。军事学家的女儿,又是学声乐的蒋英,之所以和钱学森有交集,则是因为,他的父亲蒋百里和钱学森的父亲是莫逆之交,两家关系极好。

如果说,有一种爱情叫做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话,那么,钱学森和蒋英的爱情正是如此。由于两家是世交,只有钱学森一个独子的钱学森父母,对于女孩十分喜爱。,他们曾向蒋百里提出,将他的三女儿也就是蒋英,过继给钱家。而蒋英也在钱家与钱学森家人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虽然后来蒋英又回到了自己的家庭,但两家的关系从未断绝。

钱学森画像

两人的关系一直持续到1935年,23岁的钱学森准备出国留学,在送行之时,蒋英为钱学森弹奏了莫扎特d大调奏鸣曲。第2年,随着蒋百里奉命出访欧美各国,蒋英也开始了在欧洲长达10年的学习生涯。也正是在欧洲,通过系统的学习,蒋英充分的展现出自己在音乐方面的卓越才华,成为世界知名的演唱家。

与此,在美国留学的钱学森也展现出其自己在科研领域的卓越才华。他很快在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火箭、导弹等诸多领域有了极高的建树,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36岁时,就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由于远隔重洋,在两人取得卓越成就的这10年时间里,蒋英和钱学森却断绝了联系。不过月老定好的红线,就是那么神奇。1946年,自欧洲回国的蒋英举办的个人演唱会轰动上海滩时,已成为世界知名科学家的钱学森也回到祖国,并邂逅了蒋英。

两个人只见面了一个礼拜,曾经的青梅竹马就修成了正果,两个人在上海喜结良缘。从此之后,蒋英无怨无悔的跟随着钱学森,并支持着他的一切决定。两人先是到达美国,并育有一子一女,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又毅然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历经千辛万苦回到祖国。

晚年依然优雅的蒋英

为了钱学森,也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蒋英的牺牲不比任何人少,她放弃了自己最心爱的演唱事业,开始了一生从事时间最长的教学工作。2012年2月5日,蒋英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钱学森的夫人,年轻时和哪位女明星极其相似

倾国倾城,这是对一个女子外貌最高的赞誉,美的惊心动魄,令世间黯然失色,她们是上苍遗落在人间的瑰宝,在民国时期便有一位这样的女子,她高贵中带着温柔,典雅中又不失才华,即便老了也风韵犹存,时光没有不仅没有腐蚀掉她的容颜,反而让她更有内涵。她便是钱学森的夫人——蒋英。

蒋英出身名门,父亲是著名军事家蒋百里,3岁那年过继给钱家,和钱学森一起长大,青梅竹马,甚至还说了娃娃亲。儿时的蒋英便是个小美人,脸圆嘟嘟的,眉清目秀,五官立体深邃,后来两人一个去了美国、一个去了德国便失去了联系。钱学森赴美留学前,蒋英还特意前往他家中给他弹奏了一首钢琴曲送别。

居住在德国的这段时间里,蒋英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海洋中,她最喜欢去柏林音乐大学研习,宛如一只小蜜蜂般贪婪的汲取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在这里她迅速成长起来,勤劳刻苦再加上天赋卓越短短10年的时间便让她成为了能独当一面的大音乐家。回国后,她在上海举办了一场震惊全国的演唱会,从此蒋英这个名字开始在国内音乐界流传开来。

有缘之人纵使相隔千里也终会相遇,回国后的第二年她再一次遇见钱学森,相处一段时间后两人也逐渐明白彼此的心意,1947年喜结连理。后来钱学森要继续回美深造,蒋英也跟着他一起前往美国,钱学森总会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教自己的夫人练习英语,还亲自下厨给蒋英做大餐。

每当钱学森在科研上遇到困难时,蒋英都会给陪在他身边,给他唱他喜欢听的歌曲。1949年,钱学森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便想回国用自己的知识来建设国家,却被美国以莫须有的罪名扣押,在这段黑暗的日子里面,两人依旧陪伴在彼此身边,从未离开。

在感情上大科学家钱学森相当木讷,他不懂甜言蜜语,也不会制造浪漫,只要有空他一定会去看蒋英的演出,每次都会带上自己的同事,跟他们炫耀自己的妻子。而为了支持钱学森的科研事业,蒋英也付出了很多,她先是放弃自己最喜爱的演出事业,把重心放在家庭上面,离开大剧院的舞台。

两人相濡以沫62年,共经风雨,育有一子一女,岁月终究还是还有放过这个温柔的女子,70多岁的蒋英脸上也开始有了数不清的皱纹,但这不仅没有影响到她的美貌,反而让这份美丽多了些岁月的沉淀,更有魅力更加迷人。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蒋英长得非常像如今的一个女明星,那就是’’不老女神’’赵雅芝,怪不得钱老那么爱她。钱学森跟蒋英的爱情童话不仅仅是因为蒋英的长相,更在于他们之间那种相互扶持相濡以沫的相处氛围。

爱情不需要那么多的花言巧语,也不必轰轰烈烈、也不需山盟海誓,一个女子要的不过是丈夫的陪伴、呵护、不离不弃,婚姻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如果只有一个人一味的付出,而另一个人不闻不问的话,迟早会走向破裂。只要有了另一个人的陪伴,不管前方是刀山还是火海,都无所畏惧,因为你知道自己始终有一面最坚实的后盾。

民国女神蒋英到底有多美

民国女神蒋英,是我们“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夫人,蒋英也是我们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的女儿,蒋英是著名的声乐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蒋英童年时期的照片,就能够看出她眉清目秀,一双带有灵气的眼睛,看起来十分的玲珑可爱。

蒋英的容貌可以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来形容,是一位美貌与智慧并存的绝代佳人。蒋英有气质,有颜值,有内涵,有学识,落落大方的她和钱学森一见钟情,原本就是青梅竹马,在见面一个星期后就在上海举行了婚礼。

年轻时的蒋英温文尔雅,难得的大家闺秀,她与钱学森结婚后二人可谓是才子佳人,佳偶天成。他们二人经历了许多苦难,在美国的时候,蒋英放弃了自己的歌唱事业,一人总揽了家里的所有事务,而且帮助钱学森完成了《工程控制论》。

已经九十岁高龄的蒋英,仍是给人一种从容优雅,和蔼慈祥的感觉。蒋英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显赫的世家,不仅外表端庄,而且极具有才华。蒋英是1919年出生于浙江海宁,从小就有音乐天赋,年少时就在德国著名的音乐学校进行了深造,回国之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比起那个时期,林徽因,张爱玲,陆小曼,她们个个也是才华横溢,要说真女神的,还应该非蒋英莫属。蒋英女士不仅人美,心也美,出身名门的蒋英不仅自身有才华,还为国家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民国才女蒋英与钱学森相伴62年,相濡以沫

说到中国最杰出的女声乐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蒋英,她的家庭背景十分显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和教育家蒋百里正是她的父亲,母亲是佐藤屋登, 中文名叫蒋佐梅,一直从事医护工作,曾对抗战的胜利做出过突出贡献。

而表哥徐志摩曾任北京大学的教授,表弟金庸更是武侠小说之父,丈夫钱学森是中国航天和导弹之父。 一家人可谓人才济济,为了新中国的发展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成为了千古绝唱。

1919年是一个群星闪烁的年份,她生而与众不同、气质过人,有过人一等的音乐天赋, 她在1943年的鲁辰万国音乐年会上成为第一个得到女高音冠军的东亚人,她,就是蒋英。

作为一届人师,蒋英在自己40余年的音乐教学生涯中,坚持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的中华古训,呕心沥血培养了26名学生,其中大半都已经在中国或国际舞台上取得骄人的成绩,著名的音乐学家缚海静、祝爱兰、姜咏等人都是受她指点才一步步走向国际舞台。

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或许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代名将,他小时候乃是一介书生,且书读百家,还了解东西方音乐。

正是父亲蒋百里有着对音乐的爱好才促使蒋英进入音乐王国,她从小就有机会享受家庭音乐氛围的熏陶, 父亲曾说“小时候只有用贝多芬的曲子哼唱,宝贝女儿才会安心睡觉!”

蒋英的两位表兄弟,同样是文坛里的两位泰斗。

蒋英比金庸年长5岁但在生活中并没有违和感,在蒋英1947年回国后的第一场音乐会时,金庸激动地称赞表姐“姐姐音量很大,一发音声震屋瓦,在我国的女高音中的确是很少有的……”金庸曾在场下带头鼓掌,可见关系的亲密。

徐志摩和蒋英,一个是金庸表哥一个是表姐,金庸也就是徐志摩的亲表姑弟 ,三个人的关系很不错,金庸曾多次表示敬佩表哥徐志摩,当徐志摩晚年真正“匆匆的走了后”,金庸还和爱妻怀着肃穆的心情为已故的表哥题书“诗人徐志摩”,落款为“表弟金庸”,蒋英也同样伤心至极。

蒋英和钱学森有着金玉良缘,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曾把蒋英过继给自己的早年密友钱均甫,也就是钱学森的父亲,二人曾一度以“兄妹”相称。

但后来经过商议,年轻的蒋英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后来双方家长进行了指婚, 因为二人原本就互相敬佩爱慕,最终果然名正言顺的成为了夫妻。

1947年刚结完婚,蒋英就在音乐上有了一定建树。

而钱学森毫不逊色,虽然此时身在美国,骨子却一直存在报国心,一心想掌握火箭动力和导弹研制的核心技术后快速回国,想让自己国家的人民有尊严有骨气的活着,更想让自己国家的国防事业和航天事业更上一层楼,只是,当时的中华大地正被熊熊的战火燃烧着。

似乎只差一个机会,终于在1949年,钱学森等到了自己期盼已久的好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这个消息传到他的耳边时,他竟泪流满面,立刻放弃一切在美利益,毅然准备回国。

不料却被美国人囚禁了整整5年,直到1955年才真正回到祖国的怀抱。

期间钱学森曾对妻子说 “这里实在是太危险了,你带着孩子先回国,我随后就到!” 而蒋英却执意要一起同甘共苦,共同面对危险,陪着老公在美国军方的黑暗势力压力下整整5年, 殊不知,这只是开始,这一陪就是一辈子。

不远万里的从美国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后并没有让二人过上平凡人一样的安详小日子,因为他卓尔不群, 钱学森心怀壮志,回国后的他发现神州大地百废待兴,一心想干出一番大事业 ,常言道“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永远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这个人就是妻子蒋英。

众所周知,我国的导弹研制设计属于最高的军事机密,有时候突然下来的任务甚至无法与家人告别,就常常像“人间蒸发”一样渺无音讯,不过蒋英冰雪聪明,对于老公的工作也略知一二,心里早已经猜出七八分,有着较高的政治觉悟,知道哪些该问哪些不应该知道,所以自己就默默的付出,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家。

在她靓丽的光环下往往也藏着一颗脆弱的心,她也就只是一个女人啊,自己总是一个人在家,他也会挂念自己的丈夫啊, 一个女人究竟能有多大的勇气和毅力才能克服种种困难,默默的撑起一个家?她,做到了。

甚至有一次自己实在受不了竟然跑到国防办公室去嚎啕大哭的“寻夫”,哭着问众人 “我丈夫钱学森到底去哪里了?” 其实他心里明白自己是找不回丈夫的,她只是把自己积蓄已久的 情感 抒发出来,哭完后又默默的回家照顾孩子,撑起这个家。

她心里更明白,既然自己不能为国家做惊天动地的事,就更不能打扰丈夫报效祖国。 更令人值得敬仰的是丈夫果然没有辜负妻子的厚望,自己成功带领团队研制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了祖国的建设和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

丈夫是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的蒋英,心中却无任何带有骄傲的波澜,待丈夫功成名就后,本来可以享受最上层的物资保障、本来可以去将军楼住最好的房子、本来可以……却被她一一拒绝。

生活中就像最普通的老人家, 夫妇一直守在那个已经住了40多年的老房子里面,素朴而又丝毫不失温馨。 二人在生活中的种种细节更是无不流露出对彼此的爱, 每次二老饭后散步时,总是钱老在前,蒋老在后,一声不吭的走好自己每一步。

晚年的二人内心世界更是丝毫不输于年轻人,平时的话语中钱老的幽默更是深深的吸引着蒋英,当钱老得知自己获得了香港的科研奖励后却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出席,他就安排妻儿代替自己领奖。他就打趣的问蒋英“奖金你领吧,奖状就让儿子领,行吗?”蒋英表示同意, 钱老满意的点头说“钱归你,奖(蒋)归我”。

每次他都能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得到这次的百万奖金后,二老还是一如既往的捐了出去,在他们心中,永远有比自己更需要这笔钱的人,像在这种大是大非上,二老的意识品质总是高度一致,也更是有了这种相似的价值观才促成了种坚不可摧的永恒爱情。

从两小无猜到相濡以沫,爱是长久忍耐、是不离不弃、是信任彼此。正是有了这些才有了二人62年如磐石般的爱情。

势均力敌的爱情,才能有一种因为十分匹配才能达到的一种微妙平衡, 这种平衡不是双方的互相内耗,而是需要双方将最大的付出投入给自己事业,而不是爱情,不是因为不配,而是不需要。 爱情在不同的阶段里,有着不同的使命,更扮演着不同角色。唯有此种平衡,爱情方能成就岁月。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