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驹真死了。
黄家驹(Ka Kui Wong),1962年6月10日出生于香港,beyond乐队主唱,中国男歌手、原创音乐人、吉他手。
1983年,黄家驹以《大地》在香港歌坛出道,同年Beyond正式组建 。1988年发行专辑《秘密警察》 。1990年凭借《光辉岁月》获得香港无线电视的“最佳填词奖”。1992年发行专辑《继续革命》 。
1993年,他获得第十六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发的“无休止符纪念奖”。黄家驹那独特的沙哑嗓音,对尾音的颤抖式处理成为他的标志。 他擅长词曲创作以及弹奏吉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Beyond在1983年-1993年这段时期发表的绝大部分音乐作品均为黄家驹作曲及主唱。
1993年6月24日,黄家驹在日本参与某综艺节目期间意外受伤,留医六天后于1993年6月30日逝世,终年31岁。
早年经历
1962年6月10日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劳工家庭,他们一家七口住在九龙深水埗苏屋邨徙置区内黄家驹小时候照片一个不到三十平方米的小单位。小时候的黄家驹大部分时间都在户外活动,只是偶然从大姐的一些party中接触到一些70年代的摇滚音乐,对他来说比较有印象的有Deep Purple、Led Zeppelin等摇滚乐队,英国摇滚乐歌手大卫·鲍威对黄家驹产生了较大影响。
黄家驹于博允中学毕业后,做过办公室助理、电视台布景员、推销员等。17岁时,黄家驹在邻居搬家的时候捡来了一把木吉他,这把木吉他是他的第一件乐器。一次他去参加地下乐队,遭到主吉他手的羞辱,黄家驹回家后对弟弟黄家强说自己有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弹奏得比这位乐手更出色;这件事后,他开始了勤练吉他。
20世纪80年代初期,黄家驹经人介绍认识了叶世荣,发觉彼此音乐兴趣相近,于是黄家驹、叶世荣联同两位朋友邓炜谦及李荣潮一起组成乐队作音乐交流,这支乐队也是Beyond的雏型。
演艺经历
1983年Beyond正式组建,黄家驹担任乐队主唱。1984年黄家驹和Beyond其他成员除了参与一些乐队的演出外,开始尝试写更多的音乐作品。香港的一家唱片公司集合了一些地下乐队灌录了一张名为《香港》的唱片,其中收录了Beyond的两首英文原创歌曲。
1985年Beyond向银行贷款租下港岛明爱中心,以地下乐队的身份开了一场“永远等待”演唱会。
1986年Beyond发行了唱片《再见理想》,专辑同名主打歌《再见理想》由黄家驹作曲并个人独唱。
1987年Beyond出了一张EP《永远等待》,专辑中由黄家驹创作的歌曲《昔日舞曲》登上了香港电台流行榜,并被电视台拍成MTV,这也是Beyond第一首作品被拍成MTV;此时黄家驹和Beyond其他成员仍未被大众所接受,他们的装扮也受到外界的批评。
1988年Beyond发行了粤语专辑《现代舞台》,虽然销量欠佳,但却是Beyond批判社会现象的开始。在这张专辑共收录了11首歌曲,黄家驹参与了其中8首歌曲的作曲;同年,Beyond在香港大专会堂举办了一场音乐会;随后Beyond出版了专辑《秘密警察》,尝试走向大众化,这张专辑收录了黄家驹创作的多首歌曲;其中《喜欢你》是黄家驹写给已经分手的女友的一首歌曲;《再见理想》是黄家驹为了表达自己无助失落的情感而创作的歌曲;《大地》则在1988年度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获得了十大劲歌金曲奖。
1989年Beyond发行了专辑《Beyond IV》,取得了双白金的销量成绩。同年由黄家驹作曲的《真的爱你》获得当年十大劲歌金曲奖以及十大中文金曲奖,这首歌曲也成为Beyond的代表作品之一。
1990年Beyond发行了粤语专辑《命运派对》,在这张专辑共收录了10首歌曲,其中有8首歌曲由黄家驹作曲。专辑中有不少关怀第三世界的歌曲,如《光辉岁月》是黄家驹为致敬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所写;黄家驹亦凭借《光辉岁月》获得了十大劲歌金曲“最佳填词奖“。
1991年9月Beyond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了五场“生命接触”演唱会;同年,他们在日本NHK的节目上出现,并签约日本经纪公司Amuse,正式进军日本乐坛;年底,Beyond在台湾发行了第三张国语大碟《信念》,并重新签约滚石为其发行国语唱片,不过Beyond的国语唱片在台湾却叫好不叫座。
1992年黄家驹获得香港新城电台的“作曲人奖”;同年,黄家驹和Beyond其他成员转投华纳唱片,将音乐事业的重心转移至日本。黄家驹在日本接下了很多工作,其中包括他最不愿意的游戏节目。在日本的两年期间,Beyond推出了两张日语专辑以及三张日语EP,不过成绩平平。
1993年5月Beyond发行了大碟《乐与怒》,同年黄家驹作曲的《海阔天空》不仅获得了当年十大中文金曲奖,还在1993年度的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上获得“我最喜爱的本地创作歌曲奖”;6月24日,黄家驹在东京富士电视台录制节目时,不慎从舞台上跌落成重伤,之后昏迷不醒;6月30日,黄家驹在日本东京去世,年仅31岁;7月5日黄家驹的遗体被运往15段6台25号安葬。
亲,这个肯定是真的,家驹的去世时大家都不想看见的,至于网传说什么他被救走了。。这都是驹迷们美好的愿望。虽然真相很残忍,这是事实。
“一度听说日本光本村有个叫马句的人是家驹的再生,他唱了那首在日本并不流行的《海阔天空》日文版。我听到了,那正是他……”近日,看到一篇《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家驹没有死,这是真的!》的文章,不管是不是“真的”,这个故事却也值得一读。家驹是被歹人陷害? 证据1当年家驹得罪了不少圈中人物证据2出事时家驹冲破的那块挡板,竟然是道具木板 12年前,一个歌坛英才由于受到香港演艺圈黑道的迫害,被迫“离开”;12年后,某位当年参与迫害行动的黑道中人爆出内幕———黄家驹当年并没有死,只是身受重伤后被转移到日本乡下。5年前,在日本北海道一个华人开的歌厅里出现了一个跛脚的歌手,自称马句,专唱日文歌,声线与家驹极相似。这个人有可能就是黄家驹…… 据传当初BEYOND赴日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家驹对当时香港乐坛的现状十分不满,而且由于家驹的直言,还得罪了不少圈中人物,于是有人搬出歹人来对付家驹!歹人出手是家驹始料不及的,为了达到置家驹于死地的目的,他们收买日本电视台的人员,故意在安全设置方面布下陷阱。家驹发生意外后,日本警方曾怀疑电视台方面有与歹徒勾结的嫌疑,但后来调查却无故停止。当时最大的疑点就是,据现场勘察,被家驹冲破的那块挡板,竟然是一块用于电影拍摄的道具木板,其硬度与泡沫塑料无异。 忠勇歌迷出手相救? 证据1一则莫名的BP机留言证据2昏迷6天后,家驹已明显好转 事实上,家驹尚活人间,这连BEYOND的其他3人都不知情。因为当初对家驹实施迫害的人中,竟有两人是BEYOND的铁杆歌迷,为救出家驹,其中一人自愿替家驹死。 该歌迷是偷渡到中国香港的越南贫民,名叫阮忠元,只比家驹小一岁。当初为了生存阮忠元迫不得已加入黑道,身在江湖漂泊,阮忠元最爱的就是听家驹的歌。 1993年初,阮忠元所在的组织接了一单“生意”,听说组织要对自己的偶像下手,阮忠元非常苦恼,为了拯救偶像,阮忠元进行了一系列的计划与努力。,他给家驹的BP机留言,提醒家驹注意日本之行,而在家驹事发后,家强也证实曾收到过一则莫名的留言,内容是“表哥,日本的天气很糟糕,暂不要过来!” 家驹入院昏迷了6天,其实在第6天时家驹已明显好转,这一点家强可以证明。但有谁知道,好转对家驹而言,就意味着将要受袭。关键时刻,阮忠元挺身而出,他和一位铁哥们一起将家驹秘密转移。接着,按照忠元的遗命,那位铁哥们将忠元“牺牲”,做了家驹的替身,家驹被秘密转往日本乡下。 为救家驹提前整容? 家驹从有意到日本发展及至真正成行,中间有3个多月的时间,阮忠元在这期间,为了能在必要时候为偶像捐躯,进行了相关的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准备就是易容。本来阮、黄两人年龄相仿,身材相当,只是在脸型上有点差别。据说,当初家驹入院期间,家强就曾见到过电台的工作人员之中有一人与家驹长相极为相似,其实那人就是阮忠元。 另一方面,家驹入院后,为便于治疗将头发全部剃光,这样一来,长相给人的视觉有了很大的改变。还有家驹入院后,整个头部都处于肿痛状态,脸型也有所改变。有了这几个变化,让阮的替代行动得以顺利进行,于是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阮忠元当作家驹。而家驹在被秘密送往日本乡下之后,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才逐渐恢复,但由于头部受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失忆。 家驹一直隐居日本? 就在家驹逐渐恢复记忆后,当时配合阮忠元救下家驹的那位仁兄偷偷来到日本,秘密与家驹见面,将整个事件的真相向家驹说明。他还向家驹出示了阮忠元的遗言,雪白的白布上写着“答应我,为了安全不要再出来!阮绝笔血书。”怀着对恩人的尊重,家驹一隐居就是7年。其间他虽然3次到过越南,2次回到中国香港,但每一 次都不以真面目示人,只在暗地里关注着朋友和亲人。 一度听说日本光本村有个叫马句的人是家驹的再生,他唱了那首在日本并不流行的《海阔天空》日文版。曾有歌迷呼喊出“BEYOND,家驹”时,他的眼神里有了一丝哀伤,很快就不唱了。1996年3月香港红馆BEYOND演唱会,家驹就曾回来看过。当演唱会临近结束时,家强曾说道“说真的,我真不习惯3个人站在台上……”PAUL接着说“家强,我们在,他也在!你感觉不到他在这里吗?”隐身观众中的家驹闻听此言,差一点就冲上台去与家强他们相认…… な嗳你吥变め 2008-06-19 17:53 检举 家驹之死 1993年6月24日 这次意外在凌晨一时发生。 左图片是在意外前拍摄,在图中可见到家驹 (举起右手那一位)。 根据一位在录影厂的工作人员透露,Beyond四子玩得非常投入。意外就在此情况下发生,由於那一个台非常湿滑,家驹和Uchimura一时滑倒并从台上跌下。 右面这幅是那一个台的图画。(1)是家驹和 Uchimura所在的位置, (2)是一个背景板,而上面的图片就是在(3)那里拍摄,由於那一块背景板非常单薄,所以当意外发生时,那块板未能把家驹和Uc
细心的读者前两天可能就发现“黄家驹没死”的传言,这则传言集《三言二拍》、黑帮小说、《知音》之大成,的确爆了大料。可惜八卦就是八卦,不说黄家强已经出面正告,做人要清醒,关键是在娱乐圈,这类传言太多了,真像歌里唱的,偶像们都没死,只是换了一个名字。——南方都市报编者案
Beyond的成员黄家强昨天出面澄清黄家驹“不死”传言“人死不能复生,我希望大家好好珍惜家驹过去为我们带来的一切。”他还希望乐迷保持清醒,不要相信无稽之谈。
是什么样的传言?是传奇故事一样的传言黄家驹得罪了“尘世转变的面孔后的翻云覆雨手”,即将被置于死地,而一个被《海阔天空》感动过的越南青年,为黄家驹替死,将黄家驹送到日本乡下隐居。多年后,人们在日本北海道的歌厅里,见到一个跛脚的歌手,他自称马句,唱着日文的《海阔天空》。那个参与并且目睹了整个事件的人,还曾秘密与家驹见面,向黄家驹说明真相,并拿出了替死者的血书“答应我,为了安全不要再出来!阮绝笔血书……”
真是感人至深,故事水准虽然不高,却能自圆其说,曲折有致,人物性格鲜明,犹如80年代香港电影,甚至有主题歌《海阔天空》萦绕背后,增添几分伤感。连一幕戏都设计好了黄家驹去香港观看Beyond演唱会,当台上他的兄弟们道出对他的怀念时,他却不能上台相认,悄然离去。
的确不能算是个令人信服的传言。性情耿直,罪不至死,当真要隐居,又何必化名马句,以至于有人质疑,这是为配合Beyond乐队的演唱会而造出来的。
但这却真不是无稽之谈。要知道,传言和流言从来都不是空穴来风,后面往往有更深一层的心理原因,如果能够广泛流传,更说明有着现实的社会心理基础。这样的传言,从古到今都不罕见。而这个传言,不只寄托了美好的感情,它还折射着一直以来娱乐圈生态的恶化,也折射着大时代更迭之后,最动荡的岁月里,人们心里的空荡、失落、倦意,以及想要留住往昔的愿望。喜欢Beyond的人,大多生在1970年代前后,他们经历和忍受了最缓慢但却最剧烈的时代变迁,而黄家驹或者其他被1970年代的人铭记过的人,是他们往昔岁月的标杆,只要这些人还在,昔日仿佛随时可以重来,他们仿佛随时可以任时光倒流,如果这些人不再想回到过去,似乎就没了迷宫里的线头,黑森林里的白石子,也没了灯塔,没了坐标,没了航向。
而对于这样的传言,我们也从不吝惜我们的信任。我们真希望,张国荣也没有死,而只是厌倦了名与利,携着小小的行李,踏上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邮轮;真希望,三毛也没有死,她只是导演了撒哈拉的故事,也导演了自己的葬礼;真希望,猫王也没有死,只是变得肥胖,在美国的乡下隐居,甚至还去他歌迷的店里买过汉堡……
真希望这些都是真的,但——全是希望而已。
据说是因为黄家驹惹到了一些人,那些人就雇佣了日本黑道的人去杀黄家驹,然后黑道的人就在舞台做了手脚,黄家驹跌下后没死,受了重伤,然后日本黑道里有一个人超级喜欢黄家驹的声音,然后就牺牲了自己做替身,而重伤的黄家驹则被安排去了日本一个僻静的地方样伤,而现在记忆也恢复得差不多了,偶尔在很远的地方看看家人或是他的兄弟朋友,不敢去认,被人看见被曝光出来,消息真不真就不知道了,至于重现中国好歌曲嘛,剪辑合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