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周耀辉黄耀明林夕(林夕写的一首歌的词《再见

  • 生活知识
  • 2023-05-21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林夕写的一首歌的词《再见二丁目》题目的意思及当时创作的背景


林夕与黄耀明相约于二丁目,可惜黄耀明并未赴约,林夕于等待之中作此词。
  丁在日语中是大约比中国的区小几号,若非特指,类似于汉语里“街”、“胡同”一样的意思。 日本人的地址通常是区-丁-番-号组成的。比如九丁目就是第九个丁。
  日本人以前大多没有姓,直到明治维新的时候,政府下令每个人必须为自己起个姓。许多人用自己的地名起。
  比较著名的是二丁目,指的是日本新宿,是男同性恋区。一丁目和三丁目是女同性恋区。

求一首林夕或者黄伟文写的歌词,描写感情里甘心被欺骗


林夕的满腹经纶是毋庸置疑的,我甚至觉得听他说话比看他的歌词更有收获。如果说,周耀辉像个学者,那么林夕给人的感觉则像个哲人,各种形而上的文字游戏一套一套的。比如,有人问他八卦,他把周易搬出来,庄子孔子一顿扯,还跟金融风暴扯到一起,绕啊绕的,游花园玩儿。这样的人来北大真是来对了,北大童鞋们的提问也相当形而上,不是“人生观”就是“幸福论”。林夕通通一一化解,还不时搞搞笑。印象中,最现实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现在的香港乐坛不如八九十年代,老生常谈了,但林夕的回答却相当“新颖”“我并不认为八九十年代的香港乐坛比现在好,那会很多歌曲都是翻唱的,制作人甚至要求编曲的乐手要弄得跟原版一模一样,而陈奕迅2000年发的《Shall We Dance? Shall We Talk! 》那么高水平的唱片以前就没见过。”(原话说的是2000年,实际上是2001年)
10《人造卫星》陈奕迅
“当你坐在飞机上俯视蚂蚁般大小的行人车辆在浩瀚无边的广袤大地上行走,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人定胜天’这一说法有多么的操蛋。人类的成就都是自然恩赐,出来混总有一天是要还的。”这是我坐在飞机上听《人造卫星》然后联想到印度洋海啸、卡特里娜飓风和《万物简史》后得出的结论。内地评论家喜欢责备香港词人格局小,老小情小爱的。这是商业问题,不是能力问题。林夕的杂文,针砭时弊,尖酸幽默,比歌词强太多,可是,老板们能让他把歌填成《民意是用来给挟持的》么?能写成《人造卫星》,能从整个地球的角度去观察人类生命的“渺小”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林夕的好词,不只这些,国语部分,他包办的《Special Thanks To》一整张都是好词,还有他给王菲写的那些,《只爱陌生人》啊什么的。,总的说来,我还是比较喜欢读他写的杂文,他那篇《民意是用来给挟持的》,第一句话就一针见血,“民意,最大的作用的确是给人挟持。”还有,昨天去北大之前,拿起《我所爱的香港》(林夕2007出的杂文集),随手翻开一页,看到这样一个开头“五六年前开会,同事忽然以危城告急的口吻说上海三年内必然超过香港。弄得人人自危,以为有风水高人的指点。谁知不过是她坐了一程车从机场到饭店开会然后晚机回港之行的体验。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人的头上除了有光环之外,还可以活生生长出天线来。”
9《身外情》黄耀明
林夕在北大,一个晚上讲的全是“辩证法”和“唯心主义”——动与不动,变与不变,意由心生。这首歌作为一部很“禅”的电影《大支佬》的主题曲,唱的却不是“禅”。“带走伤感,带不走哭得转红了的灯,带走开心,却带不走拖手时的体温”,这些都不是“佛理”,而是林夕式的“辩证法”,人生变化了,但往日的感情还在,主人公虽“情真意切”却敌不过人生变数,事过境不迁,人去情还在,这种无奈,我见犹怜。还有,“带走身影,带不走装饰你瞳孔的星”这句写得真绝。
8《怪物》陈奕迅
很难说林夕和黄伟文谁更牛逼,,林夕的词没黄伟文好玩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这首歌倒是一个例外。林夕用妙趣横生的犀利笔触嘲讽了“人”在社会中的荒唐表现“明明欠了尾巴,偏偏要摆姿态,横行世界认真失败,动物哪要着衫,偏偏满身穿戴,皮毛却要随地摆”。可惜,更荒唐的是,这么好的一首歌在引进的时候竟然被“咔嚓”了。怪兽敌不过禽兽。
7《春光乍泄》黄耀明
后来发现,这首歌还挺黄的,又是目光感受,又是双手漫游的,就是迫不及待却又扭捏作态。但我刚开始听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人太单纯,完全没听出来,就是觉得够美,够凄丽。遗憾的是,到现在我也没看那部同名电影,不知道看过之后会不会更有感觉。
6《富士山下》陈奕迅
这首歌吧,百转千回、曲径深幽,很多人都没看懂,我也不敢保证自己的解读就是对的,而且我也是听了一个冬天之后才勉强看出那么点头绪。个人看法,这首歌的点睛之笔是“前尘硬化像石头,随缘地抛下便逃走,我绝不罕有,往街里绕过一周,我便化乌有”这句,其实就是一绝情男想方设法地抛弃旧爱的花言巧语地劝对方要看开一点。就算真看不懂也没关系,就当作是一组华丽丽的文字游戏也够抵值了,我还觉得像一部多剧情的粤语残片——反正比国语版有意思多了。
5《隔岸观音》卢巧音
林夕再三强调,他现在读得最多的是《金刚经》。不知道这首歌是不是就是这么来的。但这首歌肯定没有《金刚经》那么“超越”,因为字里行间,林夕不停地指桑骂槐,指“佛”骂“人”。“神殿已建起,可笑我共你,就是为着观光只因它秀美,神像仿佛懂得飞,可惜信众没理,剩下静默观音讲不出哲理”,还有“耶稣,多专一他早知道,不准拜偶像也知道,可惜他添香那一套”,这不都是在骂“人”么?偶像崇拜害死人啊。
4《青春舞曲2000》罗大佑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听到“一亩梯田容万千住户,关帝遥望天父”这一句我都特有感觉,好像歌里唱的是自己家一样。虽然我不是香港人,虽然我们那也说“ 粤语”,口音很“边远”——那天我跟一香港人说粤语,他直接把电话撂了。,我可以从这首歌中感受到一种粤文化上的同根性,卷着舌头说话说久了就开始想家了。普通人才说普通话!话说,就算不是说粤语的,也能被这个词打动,“怎么城市需要文明去换不老药,只因美梦要堆砌躯体都要生存着”,奔波在城里的人们不都如此么?
3《迷路》王菲
林夕给王菲写的歌词里,我最喜欢就这首了。“黄,像雨后黄昏,蓝,像世上男人,携同着前尘一起远行,红灯,绿灯,红灯”,一种诡谲的黄昏中烟雨蒙蒙的瑰丽,被浓缩进了过期的老胶片中,再被8毫米的摄像机放出来,画面中还带着咯吱咯吱的响声。
2《猜情寻》陈奕迅
林夕演讲,讲得最多的就是人生,确切的说,是“失”与“得”。用他的话说,“有舍才有得”。《猜情寻》就是这样一首歌。“前进后退不过是个梦,摇过荡过不失个好梦,前程不管可否锦绣都有用,目标落空才可有空放轻松”,归根到底,就那三个字,放轻松。不知道“放”,放手、放开、放掉、放空,人怎能轻松?
1《暗涌》王菲
我第一次意识到“林夕”的存在,因为歌词我当时完全看不懂,然后就想知道谁写的,一看名字,噢,林夕。其实,我现在还不是太看得懂这个词,但多少还是看出了一点“暗”和“涌”的感觉。这首歌意境是很深的,“暗”和“涌”都深藏在歌词中,需要反复地咀嚼。,对于很多人来说,有“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一句就够了,于我,果真如此。

crossover的专辑曲目

曲序  曲目填词作曲编曲演唱  备注1这么远 那么近黄伟文张国荣李端娴黄耀明  旁白张国荣2十号风球周耀辉黄耀明、蔡德才  蔡德才张国荣  3如果你知我苦衷林夕张国荣梁基爵黄耀明  4春光乍泄林夕黄耀明、蔡德才蔡德才张国荣  5夜有所梦林夕  黄耀明、李端娴李端娴张国荣、黄耀明

谈谈林夕,黄伟文把自己最好的作品都给了谁


林夕曾经把王菲比成自己无名份的夫妻 自己最满意作品前三强有两席给了王菲 可以看出对王菲的重视 对王菲更多的是 疼爱 可能外界看来 是他塑造了王菲的歌唱形象 两个人互相成就
而他说杨千嬅 更像自己身上的一块肉 《再见二丁目》 《假如让我说下去》 《飞女正传》等歌更像是表达自己的心绪 两个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林夕给她的作品更像是表达自己 像《电光幻影》 《水月镜花》这种 杨千嬅坦言自己不懂的有佛理的歌词 林夕愿意把自己的信仰给她唱
他写给陈奕迅的 像《富士山下》 《任我行》 《不来也不去》 《六月飞霜》之类的 带有些许哲理 但更多的单曲似乎是冲着拿奖而去
张国荣是他的人生导师 也是他的偶像 所以写给他的歌词 相当经典 像《我》《红》也十分契合哥哥的心绪 只是后期的作品 过于悲观 像《玻璃之情》致使林夕后来后悔写给哥哥那么悲哀的歌词
还有不得不说的就是黄耀明 黄耀明多次仿佛为了避嫌而说最懂他心思的是周耀辉 但也多次在演唱会上唱林夕写给别人的歌 林夕写给他的歌 风格多变 有童谣般的《四季歌》 有吊诡的《绝色》 有悲哀的《身外情》 有“你的地狱就是我的天堂”的《越快乐越堕落》 有愤青的《太平山下》还有经典的《春光乍泄》也许不能揣摩清楚明哥到底希望的是什么 但不得不说 很多作品可以说是天作之合
不是林夕 谁也不知道他把最好的给了谁 也不知道他爱谁

王菲很多歌词都出自谁的杰作那个填词人是谁


林夕
关于王菲的林夕与“林夕风格”的词作

2002年12月12日10:16 金羊网-新快报
  王菲VS林夕.编年史
  早前林夕也为王菲写过《无奈那天》这样流畅细腻的作品,但在潘源良、陈少琪等一干词人中间未见特出。直到1993年为王菲填了改编自TORIAMOS的作品《冷战》、1994年填了改编自COCTEAUTWINS的《知己知彼》《胡思乱想》,再为王菲精心创作《梦游》《纯情》《蓝色时分》等一干作品之后,今时今日所称之所谓“林夕风格”才逐渐成型。
  1994年王菲出版了《胡思乱想》《讨好自己》《迷》《天空》《盒装精选》《DISCEP》《诱僧OST》等多张专辑,最终以高产优质的大热姿态夺得年度香港最佳女歌手奖,已成为王菲御用词人的林夕可谓功不可没。他为王菲写的《知己知彼》(《胡思乱想》专辑)、《蜜月期》《背影》《我怕》《飘》(《讨好自己》专辑)等作品,都令人拍案叫绝。
  1995年王菲产出不多,仅一张TRIBUIT的国语翻唱专辑《菲靡靡之音》和一张粤语专辑《DI-DAR》,个人以为两张都是王菲的杰作。林夕包办了《DI-DAR》专辑的九首粤语词作(国语歌《流星》由周耀辉操刀),其中《我想》、《DI-DAR》、《迷路》、《无题》、《假期》都是优秀之作。尤其一首张亚东谱曲的《我想》,唱作俱佳,“可能是/未成事/几乎是/未成事”林夕在GRUNGE的和弦下利用中文的音节音韵,创造了仿如古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感情心事。
  1996年王菲推出了个人创作集《浮躁》,林夕与黄伟文各填了一首作品,余者王菲包办。这是迄今王菲最成功的专辑。全面展现了王菲的创作才华。林夕与黄伟文在专辑中的作品《分裂》《扫兴》俱为保持水准之作。倒是王菲自己填的《堕落》《末日》颇为出彩。值得注意的是,《分裂》是林夕替王菲写的第一首国语词。而年底王菲推出的EP《玩具》,林夕又交了一份完美的成绩单,沧海桑田的《约定》在1997年夺得香港电台的最佳词作奖,也不知唱醉了多少痴缠在爱情中的怨女痴男。
  1997年王菲转投EMI,旧东家新艺宝当年推出的《自便EP》《菲卖品》都是1996年灌录的旧作。精选集《菲卖品》中发表的作品《不得了》林夕将王菲特立独行的个性拿捏的恰倒好处。
  同年百代发行王菲加盟后的首张专辑《王菲》,林夕为其创作了绝大部分词作。其中《你快乐所以我快乐》风行一时,成为流行语。1997年是林夕第一次大批量创作王菲国语专辑词作。
  《唱游》中林夕一口气创作7首国粤语词作,其中几乎所有作品都运用了排比句势描摹爱情。一首王菲亲自谱曲的《脸》,林夕则实实在在后现代了一把,“呼吸/是你的脸/你曲线/在蔓延”“攀过你的脸/想不到那么蜿蜒/在你左边的容颜/我搁浅我却要/继续冒险”。林夕还凭借该作获得当年台湾金曲奖的“最佳词人”奖,可谓名至实归。
  1999年王菲经历婚变,其后的专辑《只爱陌生人》,林夕含蓄隐晦的体达王菲的心态。《当时的月亮》称得上个中翘楚。“当时我们听着音乐/还好我忘了是谁唱/当时桌上有一杯茶/还好我没将它喝完”,民谣风格的《当时的月亮》在王菲的演绎下如锃亮的银器,在黄昏的雾气中闪烁光芒,缅怀逝去年华。标题曲《只爱陌生人》先声夺人。CYKONG作曲的《百年孤寂》林夕漂亮的当诗就词“心属于你的/我借来寄托/却变成我的心魔/你属于谁的/我刚好经过/却带来潮起潮落”“风属于天的/我借来吹吹/却吹起人间烟火/天属于谁的/我借来欣赏/却看到你的轮廓”这后一段词写得尤为气势磅礴,非林夕不能作。
  2000年王菲推出的年度大碟《寓言》则第一次将全部12首词作交由林夕全权负责。《寒武纪》《新房客》《香奈尔》《阿修罗》《彼岸花》,故事性的串联了爱情的因果。来不及相遇的镜花水月、我说你好你说打扰、嘴唇挑选颜色感情寻找模特、那比梦还沉的叹息、看见的熄灭了消失的却记住了……这些羽毛一样薄薄的细节在专辑里神出鬼没,时刻让你的心灵偏离物性的轨道趋向美感的中心。
  写到这里,对林夕深层的热爱已经转变为佩服与憧憬,中文词坛有林夕,何其幸哉!
  换个角度说林夕
  林夕的词从意象与文学性的结合上,到达了中文词作的一个高度。他的作品往往在音律上朗朗上口,在形式上美绝人寰。很多作品有着先声夺人的效果。体现在词作的题目上。林夕的许多作品题目都套用了一些著名作家的文学著作,使人眼睛一碰尚未观作品全貌就已有了意象上的联想。比如为王菲写的《百年孤寂》是用的马尔克斯的大作,《开到荼蘼》和《阿修罗》都是亦舒的书名,《守望麦田》显然是受塞林格的影响,至于《笑忘书》是捷克作家昆德拉的力作,《背影》让人不禁想起朱自清的散文,(林夕还帮黄耀明写《明明不是天使》为亦舒书名、周华健《浓情化不开》为徐志摩散文名等),虽然词作本身与文学著作并无太大关联,却也在形式上极具诱惑。
  林夕词作在意象表达上的高人一等来自于他文学上的造诣。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的林夕擅用各种修辞描绘缱绻情感,绝少明修栈道的直抒胸臆,多的是陈仓暗渡的婉转迂回。排比、比兴、象喻是其最常用的手法,用婉转曲折甚至隐晦的方式摹饰复杂多变的情感,更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林夕的词时时出彩还在于他敏感于对细节的捕捉。“你的衣裳今天我在穿/未留住你却仍然温暖”(《暧昧》),“还记得旅馆的门牌/还留住微笑的神态”(《约定》),“不要偷看你一秒/是害怕突然会偷笑/会突然爱个没了”(《DI-DAR》),这些生活里的细节在林夕的笔下或俏皮或哀婉,或缠绵或凝重,无不很好地表达了歌曲的意境。
  强烈的悲剧意识、不安全感、宿命感也是林夕词作能打动人心,具有摄人心魄魅力的原因之一。《背影》、《知己知彼》、《冷战》、《萤火虫》、《红豆》、《我也不想这样》都是有着庞大悲剧意识的作品,让读者在孤独的哀伤里下陷沉沦,感动得无以复加。
  切合音律也是林夕成功的关键之一。比如上文提到的两首作品《守护天使》、《我想》。词义流畅的基础上读起来抑扬顿挫啮齿叮咛,自然为词作增添分数。比如1999年的作品《守望麦田》,副歌部分“空空两手来挥手归去阅过山与水/水里有谁未必需要一起进退”这里去、水、谁、需、退在粤语里压同韵,便似在反复同音词中将歌曲激情推至高潮,听来酣畅淋漓。
  综观林夕为王菲所作词作,虽不能称字字珠玑,却也着实有着杰出的表现,大部分作品都是极为优秀的。值得注意的是,林夕不仅是个重质的词人,在量上也极为高产。除了王菲,他还为几乎所有香港歌手写歌,其中林忆莲《我坐在这里》、《至少还有你》,达名一派《万人迷》、《晚节不保》,莫文蔚《浮沙》、《信徒》、《幻听》、《冬至》、《童年末日》,张学友《有病呻吟》、《一路上》等都是出色之作。
  在当今词坛上,由林夕来坐第一把交椅,怕是不会有人有异议的吧。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