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篇幅太长所以删除了十一集。
第一部的内容非常接近原著,整个剧本篇幅也比较长,相对而言,第二部就删减了很多,全长39集恐怕难以支撑起原著中的所有内容,目前剧集依然停留在东海第二期项目的谈判上。
雷东宝依然在狱中,杨巡在东海的事业刚刚起步,而此时还是1991年,距离宋运辉调往东海不过三年时间,剧集却已播完了超过2/3。
原著中,时间的终点是1998年,从1978年到1998年,这是20年的跨越,按照目前的剧本内容,还剩下11集,根本不可能讲述完7年时间里发生的这一切。
扩展资料
续集不好做,这在近年的国产剧创作生态里似乎是默认事实。无论是否原班人马,一旦踏进同一条河流,都得接受观众更高的期待、更为严格的打量。《大江大河2》显见的难题,亦是如何“接住”第一部攒下的高分——《大江大河》改编自阿耐的小说《大江东去》。
2018年12月在东方卫视首播后赢得了高收视、好口碑,并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优秀作品奖、第2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中国电视剧等重要奖项。
不过在主创看来,真正的难题与前作无关,只在于第二部的“一剧之本”。“我们想呈现的,不是‘宅斗’或‘厂斗’,是跳出了局部矛盾后,专属于《大江大河》的情节。
其中包括一些观念的碰撞、改革与保守的角力。”制片人侯鸿亮说,《大江大河2》要拆解的难,是如何将艺术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戏剧的矛盾与现实的矛盾做出最有效的结合。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大江大河2》随历史的真实驶入创作的攻坚期
热播的电视剧《大江大河2》第32集,宋运辉给梁思申送行的饭局,很多朋友看得不亦乐乎,都说看得精彩,过瘾,想再看一次。今天这篇文章,就带着大家把这一场饭局中最关键的谈判点重新回顾一下。饭局的起因,看起来是宋运辉要给即将前往美国的梁思申送行。实际上,是宋运辉所在的东海厂,与梁思申任职的洛达谈崩了。
洛达不顾底线和原则,坐地起价,要求东海追加500万美金的投入或者改成持股55%,宋运辉自然不能答应。而另一方面,梁思申虽然知道公司提出的条件不可能达成,但又不愿让东海知道自己与老板吉恩有意见分歧。于是她只能被逼着用一些常见的谈判手段和宋运辉进行谈判。
谈判结果不如人意,此前两家公司,宋运辉和梁思申已经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失败。更重要的是,他们两个人必须好好想想,如何为这一场失败的谈判收尾。这就是宋运辉组织饭局的目的所在。
01制造竞争,掌握主动饭局上,宋运辉不仅请了梁思申,还请了虞山卿。虞山卿的身份,一是宋运辉的大学同学,二是PD化工的职员,也就是说她和梁思申是同行,是竞争对手。梁思申马上就意识到这一点“看来,我们洛达离开之后,宋厂长就要和PD谈合资了。”宋厂长也不含糊,接着撒盐“我们的选择从来不只一家。”并且他还直接请梁思申把关于外企合资的谈判资料先给老虞。
宋运辉在这里直接使用了一项互相竞争的高招,把梁思申的洛达推入一个需要与第三方竞争的高地,想要将梁思申的军。商业场上也会经常使用类似“引入第三方”的策略来打破僵局。其实就是告诉对方,既然你不愿意妥协,那我们这边也并非“非你不可”。借此刺激对方。面对这样的情况,对方也就陷入困境,要么妥协成交,要么谈判告吹。,宋厂长的这一招为他赢得了不少的优势。
02核心资本,非我不可,年轻虽然经验却相当老道的梁思申看出了自己公司核心优势。一个是管理决策更直接果断,相反PD化工是上市公司,决策谨慎复杂。二是洛达有出尔反尔的资本,东海想要的最好设备,只有洛达能提供。市面上其他的公司根本就无法提供如此高水平的技术。
其实这也就告诉我,想要获得占据优势,赢得一场谈判,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核心竞争力。拥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谈判资本,不怕别人不低头。如果你能够做到让对方不敢选择其他产品,或者选择其他的产品具有难以承担的风险,那么你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牢牢绑住对方。(,前提是有理有据,不能盲目自信。)
03道德压力,坐立不安宋厂长是个老油条,在此之前,他还从道德上批判了梁思申“这就是你在国外学到的强盗逻辑,因为自身强大,就可以为所欲为……这和两百年前的殖民者有什么区别?”他也讲了道理“合资是双方受益的事情,不是谁祈求谁,更没有哪一方可以一直退让。”
人在社会上走,除了要遵守法律规定之外,同样受到道德原则方面的约束。通过提高道德标准,道德施压,能够纷纷打击谈判对手的傲慢无礼,让对方背负沉重的道德包袱,卸下心理防备,从而逼迫对方做出让步。心理素质低,或者不能坚守原则的人,在这个时候往往就会在被谴责的,无奈选择妥协。
04决定谈判胜负的关键,所有的技巧都只能锦上添花,决定谈判胜负的关键还在于,双方的核心诉求能否得到满足。从东海看来,技术设备培训这些需求,洛达都愿意提供,只要达到条件。而洛达方面,以前所有的条件都能接受,就是500万美金的事情。但这并不是小数目,东海无法提供相应的资金。更不可能将资金折成股份让给洛达,让洛达控股55%。
宋运辉由此想到一点,既然能折让股份,那么一定就有让现金变通的方法。是不是除了现金、设备、厂房之外,还有什么能够算做资产的?梁思申想到了1913年巴拿马运河使用权的例子。对于很多美国公司来说,路桥、河道是极具价值的资产。谈判的僵局到此就能找到突破口了。下一步,宋厂长要做的,就是向上级争取拿路桥、河道作为投资,继续展开合作谈判。
所以,在谈判中,最最重要的就是两点
所有的谈判,其实最终都是为了成交,而不是互相为难。当你能想明白以上这2点,并且围绕着这2点目标去努力,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大江大河2》于10月中开机,预计会在2021年播出。编剧唐尧透露,《大江大河2》已经建组,剧本正在打磨阶段,主要演员都会回归。主角命运发生变化,宋运辉将会在第二部离婚。《大江大河》由正午阳光出品,改编自阿耐小说《大江东去》,孔笙、黄伟执导,唐尧编剧。它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的个人奋斗为主线,讲述了大背景下的浮沉故事。
在阿耐的小说《大江东去》中,宋运辉、雷东宝、杨巡的命运在后期都有所变化。宋运辉成功后,却在新时代的变革中逐渐迷失。雷东宝因为文化水平有限,逐渐落魄。杨巡打拼成私营企业家。唐尧称,第二部的故事发生在1994年、1995年左右。这时,主角们都人到中年,没有了青春气息和探索的精神。
对他来说,如何讲人物的成长和转变,还能让观众接受,这点很难。因为第二部故事发生在90年代,是“理想主义”到“实用主义”的过渡。所以剧情更丰富,对真实的要求也更高。此前,他们曾去化工厂、批发市场等实地调研了一个月。宋运辉天资聪颖,却出身不好,一直倍受歧视,他把握住了1978年恢复高考的机会,抓住机遇,勤学苦干,当上了国企的技术人员,一步步晋升,奠定了成功人生的基础,但也在新时代的变革中逐渐迷失。
与宋运辉不同的是他的姐夫雷东宝。他出身贫寒、属于苗正根红的“大老粗“,行动力十足。在乡村改革的浪潮中带领村民紧跟政策,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但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眼界不够开阔,最终绊倒在新事物脚下。如果说宋运辉和雷东宝的经历是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缩影。那么个体户杨巡无疑就是个体经济的典型代表,在翻滚向前的时代中,他手忙脚乱抓住过商机,也踩踏过陷阱,生意场上几经波折,最终拥有了自己的产业,成为了那个时代个体经济的典型代表 。
第三十六集。剧情如下
程父程母去少年宫看小引,程开颜跟去,送女儿在少年宫学琴的宋运辉反复思索着合资事宜。电话交代完听到吵闹声。
宋运辉赶忙回到教室门口,却惊讶发现程家人已和被他们误解与宋运辉有不当关系的陶医生吵闹成一团,宋运辉抱女儿离开,程开颜提出要离婚。
扩展资料
剧集评价
《大江大河2》是对国家社会的信念,是关西汉唱“大江东去”。它超越于第一部的小人物成长阶段,而进入社会发展的栋梁承担者层面,社会面明显大幅跨越,甚至进入化工部、国际层次。
在第一部里突出的温情苦情特色到了第二部就明显显现为豪情奔放,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尖锐复杂,人情心机更见深沉,叙事风格也就大幅跳跃、大开大合,美学风格更多的是豪放之风。
该剧的成长不是流行的打怪升级换地图的雷同操作,而是扎扎实实地由历史和生活托底的生长逻辑,它的洪波奔涌既浩瀚深沉又细微处见丰富,泥沙俱下中流量充沛。
1月4日,热剧《大江大河》在一片高评分高口碑的呼声中迎来结局,剧中各人物跌宕起伏的人生引人深思。
从结局不难看出,虽然剧情到47集戛止,很多重头戏还没有上演。比如宋运辉和他师父水书记的去留,比如雷东宝和韦春红的感情线,又比如从一开始到都不像男主的董子健扮演的杨巡的命运走向。
《大江大河》第二季的相关消息早就传出,导演孔笙也曾表示,这部剧一共拍了一百集。
原著《大江东去》的故事内容按照时代划分,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了解原著就能得知,到目前的结局为止,仅仅演完了第一个部分,那传闻中2019年10月播出的第二季,应该才是真正的转折,真正的重头戏。
其实这样的分季处理,在故事线上,是非常合理的,三个主人公发展到此已经初具雏形,而社会也迈入一个飞速发展的大浪潮,三个人的感情、事业都留有悬念,才能让第二季的狗血转折更加吸引人。
故事从宋运辉的求学开始,到他的师父水书记身陷贪腐事件,这个时期的宋运辉身上还有着最初坚韧、正直和骄傲的品质,所以他力求保住水书记的身后名,与闵主任达成交换,完成“技改”,闵主任却没有做到最开始的约定,宋运辉陷入被动。
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