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蔡东家案件三个房头是谁(蔡东家的经济重建:

  • 生活知识
  • 2023-05-21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蔡东家的经济重建兴修利民工程

由于博社村之前制毒猖狂,农田水利多年失修,水质受污染,良田荒芜毁耕,原本适合海水产品养殖的环境受破坏。博社村村民阿侨(化名)说,他承包村里12亩虾塭,但由于水质污染,近三年内没有收成,“期盼着村兴修水利,改变水质!”
与阿侨的愿望相同,村民阿泽说,祖宗留下的土地不能荒废,他一直守着家里田地,水利设施匮乏及制毒带来的污染,水田渐渐荒废,“下大雨就全淹,没下雨就枯死,而且田里的水有毒。”
目前,兴修水利是大部分博社村村民共同的愿望,也是村支书蔡龙秋亟待解决的问题。他说,汕尾市委市政府下拨140多万元专款用于解决水利工程。村内百废待兴,“现在最缺的就是钱!博社村集体收入是零,任何一项利民工程都需要各级部门、各个单位的支持。”
阿侨很期待村里修建水利工程,“希望明年虾塭有好收成!”因大面积田地无法耕作情况短期无法改变,大部分村民只好另谋生路。博社村有1.4万多户籍人口,常住村里的仅8000多人,约一半年轻人外出打工。今年以来,为了帮助村民就业,村委及政府在博社村举行多场农民工专场招聘会,100多名年轻村民外出打工。
,宗族势力也影响着博社村。博社村有着800多年历史,村里均姓蔡,共分四房。原村支书蔡东家是最有势力的大房中人数最多一支,因毒贩保护伞作用,在村里有极高地位。,即使是蔡东家,也无法一言九鼎。前年8月,蔡东家曾经召集各房头“老大”开会告诫说必须在5天内停止制毒,但没有人真正遵从指示。
雷霆扫毒之后,情况发生改变。今年以来,博社村“族老”召开会议,以村规民约明确要求各房头管好族人,自觉抵制毒品犯罪。现任村支书蔡龙秋是二房中最大一个房头。他说,自己作为村支记,为村里做的事情都是出于公心,各族村民很支持。

蔡东家的一.主要头目

目前,当地成立由市长任队长的陆丰市进驻甲西镇博社村工作队,下设三个小组清理清查及维稳工作组,民生、产业及帮扶工作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组。
清剿博社村当天,汕尾市人大代表、博社村支部书记蔡东家落网。警方介绍,当时他带人在惠州找办案民警,想办法“捞”出事的堂弟———制贩毒“开山元老”蔡良火。蔡东家早期参与制贩毒,这两年主要是充当“保护伞”,涉及贪污行贿的问题。博社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蔡汉武也是村里毒贩的“保护伞”。
汕尾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杨志明介绍,除此次行动抓到蔡东家等14名干部充当“保护伞”外,2013年6月陆丰当地已轮换一批官员。去年,汕尾已有21名党政干部受到党纪处分追责,其中7名被“双规”。
类似蔡东家等“出手阔绰”的村干部,通过利益输送,不断腐蚀个别民警换取“庇护”。在博社村乃至整个三甲地区的禁毒过程,也是整治腐败的过程。据统计,雷霆扫毒行动前,当地已查处10宗涉毒违法违纪案,牵涉21名党政工作人员,包括3名派出所所长及部分民警,7人被双规。
蔡东家的别墅位于博社村村道拐角,视野开阔,外墙装修的石柱一根价值50多万元,当地村民将别墅称为帝国大厦。如今,荒草已经长满庭院,无人问津。沿村道而行,两边是密集房屋,简陋陈旧,每家门口墙上新挂上了崭新门牌,看似平常,却是博社村治理重塑秩序的标志。
门牌缺失,背后反映的是博社村昔日治理的混乱。博社村现任支书蔡龙秋说,当地基层组织长期瘫痪,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原先没有办公地点。时任村支书的蔡东家长期不在村里办公。
警方调查,蔡东家作为村委会书记、汕尾市人大代表,不仅放任村里制贩毒蔓延,还提供庇护。一旦村里有人制贩毒落网,蔡东家便利用自己的身份通过行贿方式“捞人”。落网前几天,蔡东家还在惠州试图解救一位涉毒被抓的亲属。
随着蔡东家落网,博社村村治混乱历史宣告结束。2014年5月,43岁的蔡龙秋当选博社村新一届村支书,其妻子是村中有名的妇产科医生,弟弟是警察,小舅子在汕尾政法委工作,家庭关系明晰。蔡龙秋上任后,摆在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村治与禁毒。蔡龙秋说,博社村已经重建村“两委”班子,逐步开展村级治理、村务管理,特别是禁毒宣传。
2014年1月2日,广东省公安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该厅日前异地出动武警、边防、民警和直升机、防暴犬等,对该村涉毒犯罪进行清剿,摧毁以陆丰籍大毒枭为首的18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捣毁制毒工场77个和1个炸药制造窝点,缴获冰毒2925千克、K粉260千克、制毒原料23吨。 另一制贩毒团伙头目蔡昭荣,于2013年7月份开始从事制造冰毒, 2013年9月蔡楚标出资52万元和蔡昭荣合伙制造冰毒,蔡昭荣于2013年11月份贩卖冰毒给重庆的田晓波。

电视剧《破冰行动》即将完结,塔寨林宗辉会有一个怎样的结局呢

林姓在塔寨村是一个大姓,祖祖辈辈守候在塔寨村里,不管贫穷还是富有,这毕竟是林氏集团的根,而到了这一代,林氏子孙的三个房头分别是林耀东,林耀华,林宗辉!这一代村子里过得日子是相当的贫困,林耀东作为大房头,林氏一族的掌门人,他看到了塔寨村人们世代受穷的苦日子,他想要改变这一局面,于是,他开始了他的宏伟计划!三年内,将塔寨村变成了一个毒品的王国,对于这种发家致富的做法,并不是村子里每个人都十分赞成的,其中林耀东的堂弟林宗辉对于林耀东制毒贩毒十分不满,家族里和村子里大多数人都被林耀东忽悠相信了林耀东的宏伟巨制,没办法,林宗辉只能选择跟林耀东同流合污!

林宗辉,塔寨村林氏家族三房头,作为林耀东贩毒集团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只不过是股东之一,对于制毒贩毒,他事没有参与的,他的使命就是安安稳稳的在塔寨村享清福,只要嘴严不把贩毒的事情说出去就行,他应该投入了部分资金,平时也就是坐等分红!随着林耀东贩毒集团的做大,林宗辉得到的利益也越来越大!

,林宗辉知道林耀东走的这条路是一条死路,是不可能回得了头的!而作为林氏家族的一份子,他希望林氏家族能够越来越好,而不是在他们这代偌大个家族毁在他们手中。百年之后,他们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呢!

以林耀东,林宗辉这辈人,把祖宗看得很重,把规矩看得很重!谁也不能够违背组训,他们这是一个大家庭,林宗辉其实不希望跟着林耀东一起奔赴不归路!所以他平时表现的中规中矩,沉默寡言,对于林耀东,林耀华那是相当的忍让,忍让到什么程度?

就连自己的儿子林二宝被林耀华的儿子林灿打折了腿,他都不敢去找林耀东言语一声!甚至他的三儿子被林耀东指使林天昊找人给撞死,他这个父亲知道真相后也只能默默选择闭嘴!他不想看到林耀东出事,不想看到林氏家族毁在他们哥三个手中,所以他一直忍让。

忍让不等于懦弱,直到林胜武出事,他算是真正的看清了林耀东这个人,说一套,做一套,根本就没把林宗辉放在眼中,一直拿话忽悠着林宗辉!而林胜武这个人对于林宗辉来说,是非常亲的一个人,平时忙里忙外都是林胜武在张罗,给林宗辉帮了不少忙,虽然是亲戚,胜似儿子。而林胜武的死跟林宗辉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林宗辉特别愤怒,老虎不发威,你真当我是病猫呢!林宗辉看透了林耀东,在亲情面前,林耀东把利益看得更重,根本对林宗辉不讲情面!

那么林宗辉在面对种种悲催的事情后,他也想明白了,林耀东你不仁,就别怪我林宗辉不义。林宗辉开始了自己的计划,为李飞提供塔寨村的实时情报。其实这都是林耀东给逼的,挺替林宗辉感到不平的!

事情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林宗辉所做的事早晚都会被林耀东知道,相信最终有一天,俩人会面对面坐下来好好辩论一下对于林氏家族,他们都做了些什么!林宗辉肯定会对林耀东说,他把林氏家族带进了万劫不复的境地,让林氏家族遭受羞辱!怎么对得起林家的列祖列宗!而林耀东则是会说,成王败寇,我这么做是在帮助塔寨人,是在帮助林家,塔寨富裕起来了,林氏家族壮大起来了,这些不是挺好的么!而你林宗辉却出卖我,出卖整个家族!是你对不起祖宗!

林宗辉不服气,他会把这些年林耀东,林耀华是如何对待三房的事一五一十的说出来,而林耀东听了后却不以为是,成大事者必不可少有所牺牲,你们三房不守规矩在先,我只不过实在按照规矩办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有牺牲在所难免!

林宗辉最终把塔寨的秘密告诉给李飞,他也破坏了规矩,面对着林耀东,他会对林耀东说,那么我如今把塔寨的事告诉给警察,那么你是不是连我也要杀了呢!林耀东回忆起曾经哥三个的故事,犹豫不决,想想他的毒品王国,相信林宗辉肯定也是难逃一劫,死在林耀东手上,林宗辉是心甘情愿来赵林耀东的,他想到自己最终会死掉,因为他是一个守规矩的人,守了一辈子的规矩,最终才明白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规矩害死了多少人!包括他的儿子三宝,于是他也不想活了。,他敢怒怼林耀东,只不过希望自己能够说服他,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只能是死在林耀东的枪下!

林宗辉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大叔,能够作为塔寨村林氏家族的三房头,自然有着他自己的一套本事!他跟林耀东的斗智斗勇,虽然没有演,可以看的出林宗辉并不处于下风,只是林耀东作为大房头,一切就得听从林耀东的安排,他也是完全处于无奈!经历了一个亲人有一个亲人的离去才唤醒林宗辉的良知,所以他不在沉默,所以他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所以他成为李维民打击塔寨村的关键所在,对于剿灭塔寨村林耀东贩毒集团,他也是一个大功臣!只不过死的有些可惜了!

破冰行动》中林耀东的原型人物

林耀东的原型是广东省汕尾市人大代表、陆丰市甲西镇博社村原支部书记蔡东家,也是大房房头;博社村在蔡东家为首的宗族势力的带动下,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家庭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制造冰毒,最终2019年1月17日,博社村原党支部书记蔡东家被依法执行死刑。

剧中正邪人物盘根错节,整部剧被喻为“缉毒版”《人民的名义》,在《破冰行动》这部剧中对宗族关系和反腐元素的呈现,真实的犹如记录片,真切体现出了缉毒警察背后所要承担的危险与不易。

扩展资料

其他人物

1、李飞,没有原型,但根据采访的大量警察,归纳出他们的一些精神。李飞是从警校出来不久的年轻警察,也没有家庭的牵累,所以他敢冲敢拼,也还没被当地黑势力、毒制贩毒集团污染,所以李飞相对其他人更纯正,更能体现出一线缉毒警察的精神。

2、李维民、左兰,李维民原型是在前线指挥的禁毒局副局长,编剧对他进行了大概有一个多星期的采访。左兰的原型是公安部缉毒局的同志。

3、马云波,马云波的设定是虚构的,包括经历,但实际上警方被拉下水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在案件中,公安局被拿下的高层领导与剧中马云波一个层级。

4、蔡永强,蔡永强是综合很多警察的人物。在现实办案中,警察被腐化情况非常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蔡永强根本没法做。缉毒必须要抓赃,证据链条要非常充足才能定罪,所以蔡永强每走一步都非常谨慎。

博社村的百废已兴

概述
2013年12月29日凌晨,博社村原村委书记蔡东家被警方在惠州抓获归案,随着这个昔日贩毒团伙“保护伞”落网,围剿博社村的雷霆扫毒行动拉开序幕,标志着被称为广东“第一毒村”的博社村由此进入由乱到治的新阶段。
如今,距离那场扫毒行动已经过去一年时间,公开或半公开的制毒活动在博社村早已绝迹。修建水泥村道,重新搭建电网,加建小学围墙……这座被荼毒已久的海边村庄正迈向艰难的重建之路。
村治重建全村网格管理
蔡东家的别墅位于博社村村道拐角,视野开阔,外墙装修的石柱一根价值50多万元,当地村民将别墅称为帝国大厦。如今,荒草已经长满庭院,无人问津。沿村道而行,两边是密集房屋,简陋陈旧,每家门口墙上新挂上了崭新门牌,看似平常,却是博社村治理重塑秩序的标志。
门牌缺失,背后反映的是博社村昔日治理的混乱。博社村现任支书蔡龙秋说,当地基层组织长期瘫痪,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原先没有办公地点。时任村支书的蔡东家长期不在村里办公。
警方调查,蔡东家作为村委会书记、汕尾市人大代表,不仅放任村里制贩毒蔓延,还提供庇护。一旦村里有人制贩毒落网,蔡东家便利用自己的身份通过行贿方式“捞人”。落网前几天,蔡东家还在惠州试图解救一位涉毒被抓的亲属。
随着蔡东家落网,博社村村治混乱历史宣告结束。2014年5月,43岁的蔡龙秋当选博社村新一届村支书,其妻子是村中有名的妇产科医生,弟弟是警察,小舅子在汕尾政法委工作,家庭关系明晰。蔡龙秋上任后,摆在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村治与禁毒。蔡龙秋说,博社村已经重建村“两委”班子,逐步开展村级治理、村务管理,特别是禁毒宣传。
村委会办公室位于甲西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右侧,墙上挂着两幅博社村地图一幅是警方侦查用的博社村航拍地图、一幅是博社村禁毒工作网格化管理示意图。示意图上,博社村分成四个小村,每个小村由一两名村干部专职任村组长,负责排查管控。
网格化管理成为博社村治理重要一步棋,此建议是驻村工作队队长刘春才提出的。刘春才是陆丰市政府打私办原工作人员,为了协助博社村重建,陆丰毒品重点整治工作组派了一支5人工作队进驻,刘春才任组长。“目前,博社村已经属于可控状况!”刘春才说,一年多时间,根据网格划分,由每个村组长带队入户,逐一登记每户人员情况,安装门牌。
博社村在管理制度上制定《博社村禁毒工作村规民约》。这份村规民约以创建无毒村为目标,规定每月召开一次禁毒形势分析会,还写明村里吸毒人员统一帮教制度。举报毒品线索并查实的,村民将获村委会额外奖励;一旦涉毒,该网格村将扣除年度奖、各类评比资格。
“我们希望将博社村打造成一个无毒村!”蔡龙秋说,2014年雷霆扫毒行动以来,博社村未发生一宗公开制毒案。
氛围重建善良的大多数
公开制毒绝迹,博社村的氛围悄然发生变化。博社村禁毒宣传展览室旁有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间,驻扎着30多名陆丰市公安局巡警大队抽掉的民警、辅警,他们是前年12月29日后开始长期坚守在此。
一年时间里,工作队感受村里氛围逐渐改变。工作队队长、市局巡警大队二中队原中队长李坚招回忆说,刚入村巡查,曾经有几十人骑着摩托车阻拦,甚至有人暗地里扔石头,“我们设卡查车时,有人会在路上放钉子或者石头。”当时,基本设施大量缺乏,自来水也无法供应,队员只能喝桶装水,洗澡要去接雨水。夏天热的时候,队员只能垫着席子睡在学校操场上。
“手机没信号,村里经常停电,感觉像一座孤岛!”李坚招说,但队员们的禁毒清查工作没有停止。他与队友们曾经多次在公开或半公开场合,向村民传达打击毒品的决心。,李坚招穿着制服在村里巡查,不时有村民前来打招呼,大多数是反映供电、供水等民生问题。“大部分村民是淳朴的,少数制毒分子是可恶的。”李坚招说,2014年以来,博社村逐渐走出毒情笼罩,回归到普通村庄。
2014年12月24日晚上,在博社村一间粮油店,高中生阿强(化名)在玩电脑,他就读的学校在甲子镇,每天骑电动车往返。“现在生意淡很多,但住着挺舒服。”阿强说,过去村里人多热闹,生意好做,但感觉复杂。2014年以来,村里空气、卫生改善很多,居住学习环境更好,他已不再寄宿了。
另一方面,“冰毒”两个字在博社村仍旧是个禁忌。谈及毒品话题,村民很警惕,他们说“现在没人制毒”,摆摆手就走了。一位年长的村民说“我们老人,都不做这个(制毒)!”
李坚招说,三甲地区多年以来存在走歪道、捞偏门的风气,要根除是长期任务,“想一夜暴富,不走正路的人肯定还有!”
队伍重建“倒下”的英雄
现任甲西镇派出所所长吴木强经常回博社村巡查,或者抓捕在逃毒贩。在雷霆扫毒之前,他是博社村工作组副组长,在村里工作8个多月。2014年8月15日,吴木强被任命为陆丰市公安局党委成员,挂任甲西镇党委副书记、甲西派出所长。
吴木强接任所长可谓临危授命,前任所长在一起运输易制毒化学品案件中收受贿赂,放走涉案嫌疑人,被查处。其实,在甲西镇复杂的禁毒环境里,“保护伞”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甲西镇连续三任派出所所长皆因经济问题落马。
类似蔡东家等“出手阔绰”的村干部,通过利益输送,不断腐蚀个别民警换取“庇护”。在博社村乃至整个三甲地区的禁毒过程,也是整治腐败的过程。据统计,雷霆扫毒行动前,当地已查处10宗涉毒违法违纪案,牵涉21名党政工作人员,包括3名派出所所长及部分民警,7人被双规。
扫毒行动之后,汕尾成立专项行动小组,从纪委、检察、边防武警抽调60名工作人员,进驻陆丰加强对涉毒保护伞深挖惩处力度,重新修订《陆丰市涉毒整治责任细则》、《陆丰市禁毒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完善禁毒责任制、责任追究制。警方透露,雷霆扫毒前陆丰市禁毒大队领导班子共有1名副队长、4名中队长,4人已被查处,仅剩1名中队长没有出事。到2014年为止,陆丰市公安局已有数十名民警遭查,算上正在立案的,共有50多名。
谈起此问题,不少陆丰民警表示惋惜。“有些民警在扫毒行动中立下赫赫战功,却倒在金钱面前。”一位民警说,有一个被查的民警曾冒着生命危险潜入博社村侦查,摸清贩毒团伙架构及窝点,为行动成功打下基础。
2014年,陆丰市公安局禁毒大队领导班子已经重建,刑警出身的詹振标就任禁毒大队负责人。
在詹振标办公室内,时不时传出一股难闻的化学品味道。由于上级部门无法鉴定湿的冰毒成品或者半成品,禁毒大队只能先将毒品晾干后再送检。在禁毒大队办公室角落,摆着各类缴获的毒品。“我们现在压力很大!”詹振标说,办理的案件数量太多,大队人手少且年龄老化,平均年龄达40岁以上,陆丰市公安局没有鉴定毒品的设备,每次查获的毒品,样品必须送上级部门鉴定。
手段重建擒住百余逃犯
与博社村的平静不同,詹振标、吴木强、李坚招等大批民警仍需在禁毒岗位上努力着。“陆丰毒情有向好趋势,但形势依旧严峻。”陆丰市公安局局长郑海陆说,三甲地区贩毒网络仍存在,扫毒行动后涉毒逃犯依旧藏匿本地,陆丰及周边区域毒情交织重叠。打击贩毒网络、追捕涉毒逃犯是陆丰打击毒品犯罪的两个重要手段。
以詹振标为代表的禁毒民警主要任务是打击贩毒网络。“原先家族化、半公开化制毒变成隐蔽式、分散式制毒!”詹振标说,陆丰三甲地区堡垒村制毒猖獗情况大部分收敛,但由于毒贩资金、技术及渠道仍在,毗邻陆丰的揭阳惠来县甚至珠三角城市,制贩毒呈上升趋势。詹振标对2014年抓获的一名毒贩印象很深,扫毒行动后该毒贩被网上追逃,但潜逃期间继续藏匿在三甲地区筹集资金,选好地址重制毒品。
该毒贩是准备出货时落网的。詹振标审讯毒贩时问“为什么又回来制毒?”这名毒贩回答“之前制毒所犯下的罪刑,足以判死刑,不如再干一票,大不了就是个死!”
詹振标说,类似毒贩案例在目前禁毒形势中较典型。2013年12月26日至2014年11月,仅陆丰禁毒大队立案的制毒案就达122宗。但整个禁毒大队仅有40多名民警,平均每人要办三宗案以上。截至2014年12月2日陆丰缴获冰毒2581公斤、液态冰毒3151公斤,抓获322名嫌疑人。
而以吴木强为代表的派出所民警主要任务是追捕涉毒逃犯。每天进入办公室,吴木强习惯打开电脑,查阅网上涉毒逃犯信息。吴木强说,自去年8月15日履任至11月27日已经成功抓捕20名涉毒逃犯,尤其是11月22日至27日,六天时间抓捕5名涉毒逃犯。
“短时间内精准抓捕到逃犯,主要是我们工作方式调整!”吴木强说,过去行动前必须先通知村两委干部,有打草惊蛇之嫌,“不打招呼,才能有效抓到逃犯!”截至上月2日陆丰市去年抓获105名涉毒逃犯。
经济重建兴修利民工程
由于博社村之前制毒猖狂,农田水利多年失修,水质受污染,良田荒芜毁耕,原本适合海水产品养殖的环境受破坏。博社村村民阿侨(化名)说,他承包村里12亩虾塭,但由于水质污染,近三年内没有收成,“期盼着村兴修水利,改变水质!”
与阿侨的愿望相同,村民阿泽说,祖宗留下的土地不能荒废,他一直守着家里田地,水利设施匮乏及制毒带来的污染,水田渐渐荒废,“下大雨就全淹,没下雨就枯死,而且田里的水有毒。”
目前,兴修水利是大部分博社村村民共同的愿望,也是村支书蔡龙秋亟待解决的问题。他说,汕尾市委市政府下拨140多万元专款用于解决水利工程。村内百废待兴,“现在最缺的就是钱!博社村集体收入是零,任何一项利民工程都需要各级部门、各个单位的支持。”
阿侨很期待村里修建水利工程,“希望明年虾塭有好收成!”因大面积田地无法耕作情况短期无法改变,大部分村民只好另谋生路。博社村有1.4万多户籍人口,常住村里的仅8000多人,约一半年轻人外出打工。今年以来,为了帮助村民就业,村委及政府在博社村举行多场农民工专场招聘会,100多名年轻村民外出打工。
,宗族势力也影响着博社村。博社村有着800多年历史,村里均姓蔡,共分四房。原村支书蔡东家是最有势力的大房中人数最多一支,因毒贩保护伞作用,在村里有极高地位。,即使是蔡东家,也无法一言九鼎。前年8月,蔡东家曾经召集各房头“老大”开会告诫说必须在5天内停止制毒,但没有人真正遵从指示。
雷霆扫毒之后,情况发生改变。今年以来,博社村“族老”召开会议,以村规民约明确要求各房头管好族人,自觉抵制毒品犯罪。现任村支书蔡龙秋是二房中最大一个房头。他说,自己作为村支记,为村里做的事情都是出于公心,各族村民很支持。
希望重建一节禁毒宣传课
为了增加学生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去年2月起,甲西镇中心小学每周增加一节禁毒宣传课。
甲西镇中心小学操场上竖立巨大禁毒宣传牌,与小学同在一个大院内,还修建一间禁毒宣传展示室。将禁毒宣传与小学教育结合如此紧密,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上月24日下午,小学课堂里传出阵阵稚嫩朗读声,“我中华,本无毒,扬志气,灭毒雾……”小学生们正在背诵《陆丰禁毒三字经》,每个人表情认真,背诵熟练。
小学校长蔡晓升说,学校在校学生有700多人,600多学生来自博社村。过去,学校设施简陋,甚至没围墙。前年扫毒期间,学生目睹大批警车进村,大量涉毒人员被抓,“有些涉毒家庭的学生,心理受到不小冲击。”有学生甚至一段时间内拒绝回到课堂上课。为此,校方组织老师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以往在博社村涉毒家庭,有些小学生靠剥康泰克胶囊壳,月入过万元,幼小心灵受到毒品侵害。蔡晓升说,他与老师曾去家访,发现有些学生家人因涉毒落网,只能依靠年迈老人照顾,“这样的学生,我们会去多关心、多帮助!”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