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出生于天津,籍贯河北,1981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1985年毕业后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记者,客串中国中央电视台策划《东方时空》等节目,1996年以《实话实说》主持人崭露头角,大受欢迎,
老范是范铭、老郝是郝俊英,史努比是“崔永元”。
书中第十二页,原文
小崔如日中天,可以“别一根签字笔,踹一颗平常心,走遍大江南北,吃香的喝辣的”,但他公开说,每次录节目,开场前心里焦虑,总得冲着墙向自己攥拳头。
我见惯了强人,他这点儿软弱几乎让我感激。
我在台里新朋友不多,史努比算一个。那时候好像就我和他单身,办公室雷姐还想撮合我俩。我看他一眼,年岁倒是不大,但长得吧······他自己说早上洗完脸抬头看镜子,差点喊“大爷”。
有一次在地铁,他死盯着一个姑娘看,姑娘犹犹豫豫站起来要给他让座。他真诚地对我说“我从小就长这样,等我四十的时候,你就看出优势了。”
扩展资料
《看见》内容简介
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
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
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三重内涵
1.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最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本书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2.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
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新闻热点第一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知道它们如何发生,我们又该怎样面对。
3.我们自己的故事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在柴静的节目和文字中,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药家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参考资料看见(柴静著书)_百度百科
河北吧
主持人
人物简介
星座 水瓶座
籍贯河北
业余爱好
A.喜好演奏小提琴、扬琴、吉它,但不喜欢当众表演;
B.书法“香山”二字写得很好;
C.收集电影连环画,现在有400本左右。
家庭成员老婆,女儿
个人作品
《一言难尽说实话》
《评论爱情》
《你好,外婆》
《高大权事件始末》
专访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与万人谈——自己人拷问崔永元(详细资料)
1963年2月20日,崔永元出生于天津,父亲为军人,四岁时举家进京,在北京丰台上小学至高中,1981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1985年毕业后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记者,客串中央电视台策划东方时空等节目,1996年以《实话实说》主持人崭露头角,大受欢迎。至今,人们一提到崔永元,仍会“条件反射”地想到《实话实说》,他的机智幽默让嘉宾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敞开心扉。
辞去《实话实说》制片人后,2003年7月,崔永元开始住持新节目《小崔说事》。
2004年4月3日,崔永元积数年心血创制的新栏目《电影传奇》开播,内容涉及150部老电影。崔永元在节目中既是主持人,又是主要演员,既讲故事又演故事。
崔永元说《电影传奇》离我的理想特别近。因为,它是原创的,是一个创新。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电视台有这样的节目。我们接触过许多国家的电视台,他们看了我们的节目,都很惊奇,我们怎么会有这样的创意,用这种方式来说老电影的?这让我们特别自豪。我并不是反对娱乐节目,我反对娱乐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全部生活。那就是个不健康的社会。总有一些事是要让我们皱皱眉头,是要让我们动动脑筋,是要让我们拖着下巴想一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