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新凤霞的简介和照片(新凤霞的父亲叫什么是哪

  • 生活知识
  • 2023-05-21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新凤霞的父亲叫什么是哪个朝代的

新凤霞的父亲是一个谜,并不清楚叫什么名字,因为新凤霞幼时被人贩拐卖至天津,和家里人失去了联系。根据新凤霞的出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生于苏州,可以推断出其父应该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人,属于清朝末年的人。

扩展资料

新凤霞,一代评剧皇后,是经历了新旧两个中国的世事沧桑,红极了近半个世纪的戏曲艺术大师。原名杨淑敏,籍贯江苏,约二十年代生于苏州。由人贩卖到天津。后由老舍先生设计于阴历12月13日为生日。卒于1998年4月12日。

新凤霞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新凤霞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擅演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祥林嫂》等,其中《刘巧儿》、《花为媒》已摄成影片。

新凤霞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以《刘巧儿》一剧获演员一等奖。1997年获第十六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参考资料中国网-新凤霞简介

新凤霞名言3句

一、老实做人,认真演戏。

二、台上做戏,台下做人,不屈为至贵,最富为清贫。

三、在人的生命中,成绩或许并不是第一位的,如何做人却必然是成功的首要因素。

意思解释人在台上唱戏是作假,它能引人入胜,在台下做人要摸着自己的良心,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

真实的世界是不带有幻想,我们不能像做戏一样,用虚假的行为去博得别人的鲜花与掌声,因为这始终是过眼云烟,贫穷并没有错,刚好贫穷能让一部分人幸福,那么此时的他是最富有的。

新凤霞简介

生于1927年1月26日,卒于1998年4月12日,著名评剧演员,饰演青衣、花旦,评剧“新派”创始人。

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祖籍江苏,生于苏州,被人贩卖入津。

扩展资料

新凤霞艺术成就

新凤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新派艺术在众多的评剧流派中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成为了评剧革新的代表。

这得益于她在戏曲艺术上的天分和颖悟以及深厚的艺术功底,更得益于她对新社会的热爱而焕发出的艺术创作力。

新凤霞在艺术上从不保守,她敢于吸收、敢于创新,博采姊妹剧种表演之长,虚心学习各种唱法,积累了丰富的演唱经验。

在中国评剧院这一国家剧院良好的艺术环境中,新凤霞的艺术创作力得到了空前的发挥,新派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新凤霞以纯熟的演唱技巧,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塑造了青春美丽富有个性的少女——张五可的艺术形象,从而将新派艺术推向了高峰。

这出剧目拍成电影在全国包括香港地区、东南亚各国放映后,新派艺术又一次风靡全国和东南亚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凤霞

杨淑敏的介绍

杨淑敏(1927年1月26日一1998年4月12日),享年71岁。艺名新凤霞,小名杨小凤,是天津人。十三岁学评剧,十五、六岁开始任主演。在十年动乱中,杨淑敏因惨遭迫害而留下残疾,离开评剧舞台后的杨淑敏,在丈夫吴祖光的鼓励下,开始坚持写作和绘画。她写的一篇作品《万年牢》被选入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课,描写了父亲的正直品格。艺名“新凤霞”,作为齐白石先生的徒弟和义女,杨淑敏深得老人真传。她笔下的寿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行笔端庄、古拙、厚朴,内涵雅趣。1998年4月12日,杨淑敏因病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终年71岁。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杨淑敏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杨淑敏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以《刘巧儿》一剧获演员一等奖。1997年获第十六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