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情怀泛滥的年代,高晓松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在一众音乐人中脱颖而出,就此掀起了校园民谣的风潮,出名之后高晓松的私人生活也被曝光在大众视野中,高晓松曾经说过硕士在他们家基本等同于文盲,网友们都觉得他大放厥词,仔细一查,竟然不是开玩笑。
令人仰望的家族提到高晓松,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他的才华,高晓松正是凭借着他独一无二的才华赢得了大众的喜爱,人们不禁疑惑,到底是怎样的家族会培养出高晓松这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子呢?原来高晓松出身于一个由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家庭,父亲母亲都是清华大学教授,外公是著名固体力学专家,外婆是清华大学航空系的教授,一家人皆出自清华。
就算你没有听说过高晓松的名字,你也一定听过高晓松的名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句诗完美地戳中了当代大部分人在高压的生活环境下期盼美好生活的心态,一度被文艺青年奉为至理名言,连带着对高晓松的才华也认可不少,鲜为人知的是,这句话并不是高晓松创作的,而是出自他的母亲。
高晓松的母亲名叫张克群,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师从梁思成,曾经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教授。张克群也是一代才女,不但智力超群,文采也斐然,在高晓松的创作之路上张克群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晓松称赞他的母亲颇有林徽因之风范,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张克群还坚持在一线,仍然坚持考察名胜古迹的遗址,为我国建筑学添砖加瓦。
张克群的母亲陆士嘉,也是高晓松的外婆同样是清华大学的教授,作为航空系的专家,陆士嘉还是如今名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创建者之一,在国内大学中学科稀缺时创建了空气动力学专业,供国内学生学习。高晓松的外公是我国著名的固体力学专家,在我国大学教育百废待兴之时创建了深圳大学。
,高晓松一家可以说是名门了,不但家中都是高等的知识分子,而且和清华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和渊源,在各自领域中都有着非凡的成就和威望,和家庭成员比起来,高晓松的清华学历的确是不能拿出来炫耀的,硕士学位在他们家还真是最低标准,说是文盲有点开玩笑了,由此可见他们一家学历都不低。
高晓松家庭的争议
高晓松的祖上是江南大家,外祖父做过晚清官员,近亲们无一例外是各自领域中的领先人物,与家族比起来,高晓松的清华出身显得并无荣光,而他的经历也显得高晓松其人十分的离经叛道。1988年高晓松就考入清华,走上和家人们一样的道路,不出意外的话他会和先辈一样,在清华中找到自己的领域并努力钻研。
高晓松讨厌这样一成不变的枯燥生活,比起家人安排的人生,他更想要自己闯荡出来的道路,比起埋头科研,他更想做民谣做导演,于是在大三的时候,高晓松做出了一个旁人无法理解的决定,他从清华退学,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系,这个决定让本就不喜高晓松的父亲出离愤怒,将他赶出家门。
从此高晓松一直和母亲生活,与父亲没有了来往。令人开心的是高晓松的母亲一如既往地支持着自己的儿子,并没有干涉高晓松的人生决定,在家人的支持下,高晓松放手去做自己喜欢的音乐,90年代一首《同桌的你》横空出世,唤醒了人们青春懵懂时甜蜜又伤感的回忆,高晓松也由此进入到大众的视野当中,人人称赞他的才华。
校园民谣的大火让高晓松有了施展自己的机会,之后的日子里高晓松又凭借着犀利的发言,独树一帜的观点得到了大众的推崇,无论是创作歌曲还是发表言论,高晓松总会引起轩然大波,他在录制的节目《晓松奇谈》中通过历史故事抒发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由于出身知识分子家庭,高晓松自带文化底蕴,对于一些知识和故事侃侃而谈。
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引导人们观点,引导舆论走向的作用,对于他不切实际,天马行空的言论有人喜欢有人厌恶,特别是在酒驾事件之后,高晓松的形象跌入谷底,人们把他之前发表的言论拿出来抨击,并且发出质疑,认为在这样非同一般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高晓松不应该是这样一个骄傲自负甚至自大的形象。
更不应该罔顾法律,触碰法律的边缘,高晓松的人生成就比起家庭中的成员来说的确是相形见绌,他过于理想的言论也处处体现着上层阶级“何不食肉糜”的想法,对于网友们的抨击的质疑,高晓松则看得非常透彻,他曾经回答道,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家庭对于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给予了他非常多的精神力量。
每个人都要走自己的路,无论成功与否都是值得去放手一搏的。的确,高晓松的家庭决定了他的起点,终点通向哪里却是自己应该拼搏的,一个家族的闪耀要经历几代人的努力奋斗,一个人精彩的一生也同样需要更多的选择。
纵观高晓松至今为止的人生,我们可以发现他的人生中充满了疯狂与叛逆,不可能和反转,每当有人对他表示失望或者否定他时,他都会逆风翻盘,掌握自己的反转人生,对于风花雪月和浪漫的事,他永远都保持着极大的热情和热忱,在人生低谷时,他选择去一个人流浪,去各国各地追寻那些诗和远方,正是他骨子里的浪漫铸就了如今的高晓松。
在遇到人生的寒冬时,高晓松也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的面对,诚挚的道歉受罚后向大众公开他的成长,他的感情永远热泪盈眶,永远真挚,不受时间的限制,到了如今的年纪,高晓松仍然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热爱,无论家庭,无论学历,也无论成就,他就是他,他就是一个随心所欲的高晓松。
爷爷高景德是中国著名电机工程专家、电机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外公张维是深圳大学的创办者、中国工程院、科学院两院院士、熟操四国语言的科学家;外婆陆士嘉是中国著名的流体力学家、教育家,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学生和中国籍留学生,参与筹建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委员,主持建设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专业;舅舅张克潜是著名的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兼博导;母亲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张克群。父亲高立人,清华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