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宁很棒,她自己已经是达到世界顶级了,也找不到和自己实力相对的对手,有点没有冲劲,而且也确实要给新人机会,选择退役!
2011年3月31日,张怡宁正式对外宣布退役。
张怡宁,1981年10月5日生于北京,原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
张怡宁6岁时开始打球,1991年进入北京队,1993年进入国家队。
1、张怡宁30岁退役 。
2、张怡宁,1981年10月5日生于北京,世界著名乒乓球运动员,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现任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助理。
张怡宁6岁时开始打球,1991年进入北京队,1993年进入国家队。2000年,张怡宁在第4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女团冠军与女单亚军。2001年张怡宁获得第46届世乒赛女团冠军,同年,张怡宁还拿下乒乓球世界杯女单冠军和九运会女团冠军。2004年,张怡宁在雅典奥运会上与王楠合作获得女子双打冠军,并夺得女单冠军。2005年,张怡宁夺得第48届世乒赛女单冠军,实现了个人世锦赛、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大满贯。2006年,德国世乒赛,张怡宁率领中国队第16次捧起考比伦杯。年底,张怡宁世界排名第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张怡宁与郭跃、王楠合作夺得女团冠军,随后在女单决赛中击败王楠成功卫冕。四年后再度夺得双料冠军。
2011年3月31日,张怡宁正式宣布退役。
张怡宁退役那么早的原因是没有对手。
张怡宁,1981年10月5日生于北京,世界著名乒乓球运动员,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现任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助理。
2004年,张怡宁在雅典奥运会上与王楠合作获得女子双打冠军,并夺得女单冠军。
2011年3月31日,张怡宁正式宣布退役。
人物评价
张怡宁的优势在于心胸豁达、心理健康、发挥稳定、颇具男性大气。她的打法功底扎实,讲究攻守均衡,球风朴实无华,素以实力制胜,颇像武当功夫的后发制人。
张怡宁之所以会在职业生涯巅峰后期退役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张怡宁当时的身体素质其实已经不适合继续训练了;第二、张怡宁有了开启人生下个阶段的打算;第三、张怡宁自己认为到此为止是最好的安排。
(一)、张怡宁当时的身体素质不适合继续训练
张怡宁出生于1981年10月,而她退役的时候是2011年3月,也就是说张怡宁在自己即将三十岁的时候选择了退役,这个年纪其实也并不适合继续呆在中国乒乓球国家队训练了,这也是张怡宁急流勇退的重要原因。通常来说,乒乓球运动员的黄金年龄是二十岁至二十五岁之间,当时年仅三十岁的张怡宁其实已经不在黄金年龄内了,所以她选择在这个阶段退役其实也是很明智的选择。
(二)、张怡宁打算开启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能让张怡宁选择退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张怡宁打算进入人生下一个阶段了,这个阶段的名字就叫做“当妈妈”。张怡宁与2011年3月份退役,而2012年4月份的时候,张怡宁就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孩子。由此推测,当时张怡宁其实已经有了要生孩子的准备,一位妈妈的黄金生育年龄是有限的,而张怡宁又刚好过了乒乓球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张怡宁才会选择退役备孕,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三)、张怡宁想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停在那里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运动员,一种运动员希望把自己的一点燃料都燃尽在赛场上,另一种运动员则希望自己在适当的时机停下来,张怡宁就是后者。当时的张怡宁认为自己获得的东西已经足够多了,她也不想继续在赛场发光发热了,所以她选择了潇洒转身,离开了那个最热爱的地方。
在代的体育女星里,没有人能和张怡宁媲美。而将张怡宁放到 62 年新中国体育的历史长河
里,她不逊于前辈邓亚萍,更可以比肩大名鼎鼎的郎平、高敏等人!
1991 年,张怡宁进入北京队,2 年后进入国家队。
2004 年,张怡宁在雅典奥运会 4-0 击败以「凶狠」著称的朝鲜选手金香美,摘得桂冠。
2005 年,张怡宁在上海 4-2 击败郭焱夺得第 48 届世乒赛女单冠军,实现个人世锦赛、奥运会和
世界杯的大满贯。
2006 年,德国世乒赛,张怡宁率领中国队第 16 次捧起考比伦杯。同年底,张怡宁世界排名第一。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张怡宁在女单决赛中 4-1 击败「老冤家」王楠成功卫冕。
2011 年,张怡宁正式宣布退役。
中国女乒接班之战退役之后,张怡宁有一次教育女儿的时候说「金牌随便玩,银牌不行,因为就这一块,想玩银牌
找你王皓叔叔,他那里多的是,而且都是连号的,想玩铜牌找福原爱阿姨,还能带回很多小饼
干。」
这只是一个笑话,当不得真,但张怡宁的实力毋庸置疑。
尽管张怡宁纵横国内外乒坛,但有一个拦路虎是她一直无法逃避的,那就是王楠。王楠是谁?她是中国第二代女子乒乓大魔王,退役前手握 24 个世界冠军,并且保持记录长达 11 年
之久,由此可见她的实力和可怕。
也只有张怡宁自己才知道,被王楠光环笼罩的那段日子是何等的煎熬
第一局比赛王楠先声夺人,以 116 先拿首局。
因王楠对张怡宁打每一板球的得分手段,以及切入、旋转、力量和速度特点都十分了解,所以张怡宁很被动。
到第二局的时候,张怡宁逐渐冷静下来,明白要战胜王楠,除了技术层面占优势外,更要从心理上
克服压力。
调整心态的张怡宁很快稳住局面。
比赛中出现较为有意思的一幕,比分到 104 时,张怡宁突然撂板走人,令在场裁判员和教练周树
森都很纳闷,原来是张怡宁比赛时心无旁骛,自己算错比分。
在王楠微笑提醒下,张怡宁腼腆挠头,返回比赛现场。
因张怡宁先到赛点,王楠此时拿出了自己命中率几乎达到 90% 的乒乓绝技,搏杀。
乒乓球搏杀不是技巧而是战术,当一场比赛大比分落后或者遇到实力过分悬殊的对手时,只要机会
出现,球员就主动进攻,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近台抢拉,打乱对手的节奏,给对手制造心理压力,试图逆转战局。
进入决胜局后的每一分都很关键,比赛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决胜局打到一半,张怡宁始终保持不退
台打法,正板反板进攻猛烈。
最终,张怡宁利用一直未变的对持战,在决胜局以 119 险胜二代大魔王王楠,实现了从局分 1 比
3 落后,到局分 4 比 3 的极限翻盘!
正是这一场比赛,成就了张怡宁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以及亚运会、全运会单打全冠军的「全满贯」。
乒乓球比赛本身不可控因素太多,21 分三局两胜制观赏性不足,而且 21 分超长对战时间特别消耗
运动员体能,并且三局两胜制并不能让运动员实力完全发挥,且为了扼制强大的中国乒乓球队,自
2001 年 9 月 1 日起,国际乒联全体大会对比赛制度进行改革,所谓「禁止胸前遮挡发球」以
及每局比赛从 21 分改为 11 分的提案双双得以通过。
自乒乓球比赛分数从 21 分改为 11 分,并且是 7 局 4 胜制后,由于比赛比分缩小,很有可能出现
让对手「抱鸭蛋」的情况,于是为避免对手尴尬,比赛中了多了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
不能打对方「光头」。
而中国队在面对其他国家选手实力较弱时,通常会让几个球,让对手不至于输得太难看,并且能维
护两国友好关系,面对作死的韩国选手李恩实,大魔王的耐心等到了第四局。
第四局一开始,大魔王火山爆发,依靠良好的技术,积极抢攻,果断搏杀,怒刷韩国选手李恩实
110!
“乒乓球已经不能带给我惊喜了”,而且她也一直渴望开始新一段平静的生活,得偿所愿。
2011年3月31日,张怡宁正式对外宣布退役。
张怡宁6岁时开始打球,1991年进入北京队,1993年进入国家队。 2005年,张怡宁夺得第48届世乒赛女单冠军,实现了个人世锦赛、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大满贯。
2011年3月底,张怡宁承认退役,自此,中国乒乓球的张怡宁时代正式结束。(来自百科)
第一,就是无敌真寂寞,代,张怡宁强到几乎没有对手。
张怡宁在国乒里该拿的冠军她都拿了,继续打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这个职业生涯,只能用完美来形容。而且我要是没记错,张怡宁好像从未在世界赛事上外战输过,简直就是我们的大英雄。在中后期,世界重量级赛事上,要想从她手里赢下一局简直比考上北京大学还要难,作为目前为止的唯一双圈大满贯女乒选手,张怡宁已经到了独孤求败的地步,独孤为啥归隐,用木剑你都打不过了,我不归隐我干嘛呢。
第二,张怡宁也是人,张怡宁也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身在国家队这种高强度的训练,是不太允许一位女运动员完成家庭和训练兼顾的。
张怡宁不是打球机器人,她是个人,也有自己的感情、婚姻和家庭。而女运动员不像男运动员那样可以放心地去打球,像马龙,结了婚了还能活跃在赛场上,因为他的背后有支持他的妻子,对于很多女选手而言,结婚,反而相当于彻底脱离职业赛场,回到家开始相夫教子,又或者走上一段新的历程。
第三,张怡宁要给新人更多机会。
张怡宁一直上,一直拿金牌,新人们还哪有机会历练了?
在2009年,张怡宁退出国际赛事的那几年,丁宁、李晓霞等人都在挑大梁,也只有这样,才能不继续创造我们国乒的传奇,我们要看到,在接力的过程中,要真的有人能拿得起那个接力棒,不能总让一个运动员跑完全程吧,这不就是违反了接力跑的规则了嘛!丁宁拿到世界冠军是2009年,19岁,李晓霞拿到冠军时2008年,20岁,但你说如果张怡宁都先先占一个名额,很可能就没她们的事儿了。这种意义上来说,因为张怡宁的退役,其他运动员确实是得到了更多机会的。
综上几点原因,张怡宁毅然选择了退役,但如果她没有退役,当时的下届奥运会乒乓球冠军还是她的。不管怎么样,还是祝福张怡宁的退役生活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