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胡宗南,他是蒋介石最宠爱、最重要的军事将领。
胡宗南原名胡琴斋,汉族,浙江镇海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胡宗南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是蒋介石最宠爱、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其一生历经黄埔建军、东征、北伐、内战、“剿共”、抗日战争,直到1947年指挥进攻占领中国共产党的首府延安,转战西北。
官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成为手握几十万重兵、指挥几个兵团的二级上将与名震一时的“西北王”。1950年兵败后去台湾,曾在大陈岛指挥沿海游击部队。历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总统府”战略顾问等。1962年2月14日因心脏病病逝。
扩展资料
胡宗南的相关情况
1、1926年初升任第1军(何应钦)教导师第2团(团长胡公冕为共产党员)第2营营长;7月把同乡戴笠推荐给蒋介石,胡宗南在胡公冕的推荐下,升任教导师第2团上校团长,参加北伐战争。
2、同月,参加了北伐战争,任第一师团长。10月,胡宗南在南昌城郊使用火攻计,以1个团的兵力打败孙传芳1个精锐师,俘虏军长李彦春等。
3、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胡宗南率军警戒武汉,第2旅改成第1旅,胡宗南仍任旅长。1930年5月参加中原大战,在河南开封附近与反蒋部队作战,6月7日胡宗南任第1师代理师长,沿陇海路迎击西北军孙良诚部。
胡前宽的原型是胡琏。
胡琏,(1907-1977)汉族,陕西华州(今渭南市华州区)赤水镇北会东方村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属陈诚的土木系,国民政府统治大陆后期的著名将领。
他与胡宗南并称“二胡”,前者号称“金门王”,后者号称“西北王”,但在蒋军中流行这样的说法“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
抗日战争中任第11师师长,率部于鄂西保卫战中死守石牌要塞,荣获青天白日勋章。解放战争中,率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18军参加内战。解放后到台湾,曾参加金门海战,号称“金门王”。
扩展资料
主要经历
黄埔军校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师排、连长。
1928年起,任国民革命军总部警卫二团连长、第十一师营副、营长。
1932年起,任第十八军特务营营长、特务团团长、第十一师第六十六团团长。
1937年起,任第六十七师第一一九旅旅长、第十一师副师长。
1941年3月,任预备第九师师长。
1942年,任第十一师师长。
1943年10月,任第十八军副军长,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高级参谋。
1944年8月,任第十八军军长。
1945年6月28日,被授予少将军衔。
1946年,第十八军整编成十一师,任整十一师师长。
1948年8月,升兼第十二兵团副司令,9月22日晋为陆军中将。
1949年1月,任闽浙赣边区司令官,2月任第二编练司令,6月任第十二兵团司令,10月任金门防卫司令。
1954年6月,任第一军团司令官。
1957年7月,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任金门防卫司令。
1958年8月,任陆军副总司令。
1964年,任驻南越“大使”。
1972年12月,晋升陆军一级上将。
1974年退役。
1977年6月22日,病逝于台北,享年七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