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在不同的视频软件上发布过自己的小视频,有一些视频往往会被下架,那么下降的原因都有哪些的,有的是因为涉及敏感词,有的是因为涉及到一些相关的利益或者是品牌敏感,有的是因为涉及欺诈消费者的嫌疑。最近歌手郭美美的唱歌视频也被下架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一、被下架的相关原因。郭美美自曝拍摄的短视频被平台下架,理由是与另一个丑闻缠身的郭美美重名。她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认为郭美美这个名字没有错,如果让她为此改名,她觉得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
二、这样的理由合理吗?相信大家都了解到了该视频被下架的原因了,因为一个名字的原因就被下架,这样的理由是很多人不能够接受的,毕竟人的姓名是父母取的,不能够因为这个原因就让自己的一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所以这个理由绝对是不合理的,不能够因为一个重名人的错误就磨灭了所有人的权利,或者是希望。
三、官方应该如何做?官方这样做是因为这个名字是敏感信息,所以涉及到这样信息的一些视频或者是文章,都可能会被某些软件的官方给下架。世界上聪明的人是很多的,不能够因为一个人的过错就磨灭了所有人的权利。所以我认为官方应该完善这种制度,就是在系统检测的时候应该对于检测出来的敏感词,特别是类似于人的姓名的敏感词,应该移交后台给人工审核,毕竟系统始终都是系统不能够做到像人那样含有主观意识,能够分辨出这些人名的区别,所以应该移交后台二次审核,这样就可以避免类似的事情再发生了。
郭美美事件不得不让人们反思,这一事件的持续发酵,是多方的原因造成的。
1、它是慈善组织的尴尬吗?是!依托于政府部门的慈善机构,习惯了居高临下的姿态,习惯了不向公众公开信息的“纪律”,有意无意地忽略甚至忘却了慈善的本质,忽略了组织生存的根本在于提供有竞争力的服务,忽略了个人日益成长为公民,忽略了所倚靠的政府也面临社会转型的压力。
公众对“郭美美事件”的强烈反响,显然不是不放过一个炫富的小姑娘,而是针对她背后那些利用慈善机构牟取不当而暴利的商业组织,是针对不透明不规范的慈善机构与慈善行为。
换言之,慈善组织的尴尬,在于传统慈善组织缺乏独立行为导引公信力的尴尬,在于新兴的民间慈善组织需找到“婆婆”方的生存尴尬。
2、它是政府的尴尬吗?也是!慈善组织的尴尬归根结底还是政府治理的尴尬。为了保证慈善组织的能力,官方对人员、注册资金、办公场所等设置了过高的“最低”要求,并规定了“双重管理”与基于非竞争性原则的注册制度,但却无力对年检和慈善组织的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查处。
这一状态不仅致使大量的新兴民办慈善组织无法合法化,更使大量的传统慈善组织因无竞争压力而缺乏改进的动机,也为不少在香港注册的机构回大陆从事不法行为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