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1398.5.13-1457.2.16),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四年召为兵部左侍郎。土木之变,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为明景泰帝。瓦剌兵逼京师,身自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太上皇得归。天顺元年谦以“谋逆”罪被冤杀。弘治谥肃愍,万历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永乐十六年(1418),于谦娶翰林院庶吉士董镛之女为妻。董氏知书达礼,孝敬公婆,勤俭持家,两人感情甚笃,董氏在世时,于谦未曾纳过妾。正统十年(1445)董氏卒后,于谦亦不再娶妻纳妾
明英宗孝庄皇后钱氏,海州人(今天江苏连云港海州区)。正统七年被立为皇后,后来英宗皇帝觉得皇后的家人权势卑微,为了提高钱皇后家人的地位,想把皇后家的亲属都封为侯,钱皇后得知以后,居然出人意料的谢绝了英宗的好意,从此也可以看出钱皇后的贤明。所以皇后家一直没有得到任何官职
朱祁镇,明英宗,明朝第六位皇帝。明宣宗长子。
写的是他和钱皇后的伉俪情深。
英宗回到北京,代宗尊他为太上皇,但英宗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短暂的仪式之后英宗被软禁在南内,开始了他7年的软禁生活。即便如此,景泰帝还是不放心,他将南宫的大门上锁并灌铅,加派锦衣卫看守,食物由一个小洞递入,就是这点食物有时还被克扣,英宗原配钱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一些女红,派人带出去变卖了以补家用。景泰帝为了避免有人与英宗联系,还派人将南宫的树木全部伐光。英宗就在惊恐与饥饿中度过了7年的软禁生活。
明朝有位叫做徐有贞原名徐珵的人,是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当政朝代的人。据记载,徐有贞对天文、地理、兵法、阴阳、方术、水利等各个领域都有研究属于博学多才的百科全书型人才。
刚刚开始出道的时候需要真也和其他文人一样,通过对皇帝提出一些建议来博取功名。他向皇帝上书他提出的关于军事和政治的几条建议,都没有被皇帝采用反而后来改变战术,凭借自己对关心术的研究,反而崭露头角。
徐有贞
正统十四年,“萤祸入南斗”,徐珵对这一事件的解读是这是兵祸的前兆。他就带着老婆孩子往南方老家方向跑,没想到正在此时,蒙古瓦剌部刚好来犯,明英宗要御驾亲征。徐珵就指着天象说这一次出兵必败,而且皇帝回不来。没想到土木堡一战明军大败明英宗果然被俘虏。
之后徐珵叫在朝廷里出了名,名声大噪在朝廷当中也有了一定的发言权。不久之后蒙古的野心部落也开始来劲饭。这个时候国子监就召集了就找徐晨来商量对策。徐珵觉得这是一次自己能够表现的一个机会,然后就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说自己夜观星象,只有将都城南迁才可以避免这一次祸端。这句话一说出来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于谦说“沿南迁者,可斩也。” 从此以后,徐珵的名声就变坏了很多年都没有升迁。
在这种状况之下他又开始找人周旋,徐珵发现有两个人对他的命运前途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是于谦,一个是内阁大臣陈循。于是他就开始酝酿讨好这两个人的方法。陈循很好解决,徐珵一下子就把他拿下了。对于刚正不阿的于谦徐珵还是有一点害怕的。于是他就选择先去讨好于谦的。门下的是人让这些人替他去游说于谦。在他的努力之下,于谦也终于为他说话了。,明代宗一听徐珵的名字就想到了他曾经建议南迁的事情对他十分的反感。可是徐珵却将这件事情记在于谦头上,他认为于谦没有替他说好话,记恨上了于谦。
徐珵也知道自己的名声太臭,所以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徐有贞。改名之后,果然他的仕途一帆风顺起来。不断升官,又助明英宗复辟有功被授予华盖殿大学士。
于谦是一直反对明英宗复辟的人。明英宗复辟成功之后于谦成为了他最大的敌人。再加上徐有贞的谗言,很快于谦就被关进大牢,没过多久就被斩杀。
于谦一死徐有贞原形毕露,不断的把处明代宗一朝的官员罢黜。对一起谋划复辟的石亨也是处处看着不顺眼。但石亨也不是随便可以欺负的人,他利用徐有贞的文章“攒禹成功”,说徐有贞将自己比作大禹,还想要封地,有造反之心。结果皇帝想要杀掉徐有贞。
准备砍头之前突然狂风大作,暴雨连连,石亨家也遭了大水。古人认为这是不祥之兆,所以徐有贞只能发配云南。一年之后,时亨也被砍了头。徐有贞回乡闲居,他还想继续投机当官,可惜一直不被重用了。没过多久他就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