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钦和孙颖莎不是情侣。
国乒队内是一直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的,当前王楚钦和孙颖莎他们两个人还是主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了各项的比赛中,所以几乎是没有时间去处理这些感情问题。
因为王楚钦的外号叫“大头”,所以他和孙颖莎被称为“莎头”组合,感觉特别霸气。王楚钦虽然叫大头,他的头并不大,这个外号已经伴随他很多年,小时候王楚钦的身材瘦小,显得头有些大,所以就有了大头这个外号,不过现在经过发育,王楚钦的头看上去不大。
其实衡量一名乒乓球选手是否打球聪明,看他们在采访当中的语言表达,就能可见一斑。因为这个类型的选手,他们情商高,相应的智商也非常在线。 孙颖莎跟马龙这几个选手,都是那种接受采访从来不居功自傲的选手。
说穿了这个类型的选手在采访当中,从来不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标榜自我。即使他们取得的成绩都不错,但也是给自己的对手留足了面子。像这个类型的选手为什么拥有着如此好的素质呢?相信这也是不少球迷希望知道的答案。
其实不管是马龙还是孙颖莎,之所以他们在采访当中显得谦逊,是因为他们对自身要求极高导致的结果。 越是对自身要求高的选手,就越想进步。 他们本身就自带一种危机感,并不认为他们自己就高人一等。
这次澳门赛事,当记者问马龙自己在混双比赛的时候,收视率非常高。 对此,马龙非常谦虚地夸赞自己的搭档,钱天一颜值高,才吸引了这么多球迷观看,丝毫没有提自己的影响力。 其实球迷都清楚都是奔着马龙去的,但人家马龙就是不居功自傲,反而夸赞自己的队友。
这跟其他队友一比较起来,差距就显示出来了。难怪马龙能够保持目前的竞争力, 就不要把自己放到太高的位置上,捧得越高,摔得越惨的道理谁都清楚,相信这也是马龙作为乒坛不倒翁的主要原因吧。
其实马龙的存在,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竞技 体育 。在年龄巨大的劣势之下,马龙之所以保持着如此高的竞争力,是因为保持着永不满足的精神。 今天你获得了冠军,不代表你永远都是冠军。正是由于时刻保持着争冠的心态,马龙才没有被眼前的一切所迷惑。
这体现在马龙的一言一行上,因为马龙根本就不屑于自我标榜。他已经用实打实的成绩证明了一切,与其自己夸自己,为什么不让球迷从内心深处来正确评价自己呢? 看马龙打球真的是一种享受,那代表最高的球商,没有之一。
马龙打球都很有目的性,每一板球都带着强烈的线路变化,这确实是一个球商非常高的选手。 或许我们这么说许多球迷不理解,要说马龙已经技术不先进了,球迷就会知道马龙在技术不先进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目前的竞争力是为什么。
马龙目前的精力都放在了打球以及训练上,根本没有心思去自我标榜。因为最好的营销方式就是出成绩呀, 不是说在社交媒体贴几张自己的美照,就能够增加影响力了,这可是竞技 体育 项目,一切要靠成绩说话,而不是靠自己的颜值。
女乒当中目前唯一相媲美马龙的就是孙颖莎,这个选手也是显得非常谦虚,从来不去标榜自己。在混双比赛当中总是很配合自己的搭档王楚钦, 虽然是一个女选手,孙颖莎没有那种涂脂抹粉的行为,可笑的是有些选手还被称作是韩剧女主角。
只有那种心思在训练跟比赛中的选手,才能称之为是专业选手。现在有些选手在市场化面前迷失了自我,刚取得一点成绩就有一些找不着北了, 说出一些人球合一的话,这就是所谓的大话。
孙颖莎即使在混双比赛看到搭档王楚钦发挥不好,但面对采访时也没有责怪王楚钦。在孙颖莎看来这都是正常现象, 她认为输球并非是坏事,反而能让他们在比赛当中更加清醒一些。 而王楚钦受到孙颖莎的鼓舞,主动承担了输球的责任,他认为男选手在比赛当中应该更有担当。
所以说这就是情商高的表现,不像有的选手在比赛当中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明明混双比赛输了,就是不承认技不如人,非要认为自己混双比赛打得少。关键有些选手都是老将了,还认为混双比赛打得少就太不应该了, 参加混双比赛少是因为能力的问题导致的,看孙颖莎虽然年纪轻轻,已经在大赛的双打比赛挑大梁了,这就是差距啊。
这更加显示出孙颖莎的难能可贵,情商高的选手从来不是标榜自我的,也从来不去找一些客观的理由。输掉比赛就是输了,如何在比赛当中寻找到不足才是关键。 那种永远找理由的选手,是不可能成就大满贯的,因为这代表了一个选手的格局。
马龙、孙颖莎这种格局大的选手,从来就不屑于推诿扯皮。有些选手则不一样,输了就认为是搭档的原因。所以并不是任何一个球员都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不足, 能承认自己不足的选手,才是头脑最清醒的选手 ,这种选手想不成功都很困难。不知道广大的球迷朋友们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关注二郎神侃球,带给你不一样的人生感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