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中有很多明星,明明可以回家继承家业,却偏偏要出来拍戏赚钱,这种视金钱为粪土的行为真的让我们又爱又恨啊!
像林俊杰父亲是新加坡第二大电信集团的股东,母亲是美国石油亚太区负责人,而他不做富二代偏要踏足歌坛,还有陈伟霆,姐姐在迪拜有好几家公司,哥哥是船务大佬。
吴尊是文莱的皇室贵族,身份地位首屈一指,还有陈楚河也是,父亲是台湾的黑道老大,本可以继承家里遗产,可他偏偏喜欢在娱乐圈拍戏。
网络上那句“混不下去就得回家继承家业了“我想肯定是真实存在的,说了这么多,似乎都是小鲜肉,那么在60年代的富二代是什么概念呢?
大家都知道李光复这位老戏骨吧,从艺61年,他带来的经典作品有很多,也是观众敬重的老艺术家,你们不知道,李光复老师还是以为妥妥的富二代吧。
1946年出生的李光复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但其实说起来他的父亲是山东人,后来在闯关东的时候全家人来到了东北,而李光复的父亲也就留在了东北。
不仅如此为了生意还在国外闯荡了好几年,然后有了经验后就在东北建了三个电灯厂也就是现在的发电厂,可以说非常富裕,却在一场动乱后都被没收了。
一气之下的李光复父亲又来到北京重新开始,要说人家有经商头脑,没多久就建立了福罗洋行,并且在橡胶厂、双合盛啤酒厂都有人家的股份。
而且在那个年代,父亲更是花了180匹布买了一个四合院,在当时这可是不小的手笔,具体金额也就无法估量,毕竟年代已经久远,可是放到现在,这300多平米的四合院,怎么说不得上亿。
并且李光复小时候拿着金条玩积木,在他眼里根本对金条没有概念,只是觉得这就是自己平时的玩具,后来长大后他才明白,原来金条是价值不菲啊。
于是在有人收金条的时候,李光复就偷偷藏起来,母亲看到后跟他说“这都是身外之物,母亲是想让你以后有出息靠自己,而不是用这些致富。“
并且在他小时候,母亲就让他出去用自己的双手赚钱,让他明白成功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而不是坐享其成,更不是不劳而获,我想就是母亲的这种教导,让李光复一生受惠。
1959年,13岁的李光复凭借自己的能力考入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从一开始的不懂到后来的小配角,李光复一步步的提升自己,为了演好每一个角色,李光复也会融入每一个行业,体会他们的不容易。
当导游、挖煤、卖复印机甚至是警察,李光复都体验过,而且在人艺的时候,李光复还当了几年医生,并且他也是人艺里的首位医生,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
我想李光复不停的转换各个行业,就是为了体验不同种人生,设身处地的经历过这些事,在今后的剧本中才能更好的掌握人物身份和性格。
像2005年的这部《中国式离婚》,李光复在里边饰演的就是配角丁医泉,虽然戏份没有主演的多,可是他的演技可圈可点,深受观众的喜爱。
还有这部《媳妇的美好时代》,李光复饰演的则是毛豆豆的爸爸,他宽容、大爱奉献的品质更是被媒体称为“国民父亲““温情老爸“等等。
李光复接拍的戏大部分都是正派人物,这也比较符合他慈善的五官,可是对于演员来说,挑战最不像自己的人物,还能演绎的很完美,这就是实力。
在《雾都猎狐》中饰演反派头目钱孝义,《新活佛济公》里贪钱自私的林员外以及《情满四合院》里小气又鸡贼的三大爷等等,无论是什么样子的形象,李光复总是能信手捏来。
而他和妻子的爱情也非常的平凡伟大,在1981年的时候,34岁的李光复经过同事介绍,认识了何桂生,当时两人家庭还是有所差距的。
因为李光复正处于家道衰落、事业进步的艰难时期,可是何桂生不嫌弃他,因为她看上的不是李光复的家境和地位,而是他的为人处世以及优良品德。
所以何桂生顶着家里的压力嫁给了李光复,后来还为他生下了儿子,儿子的到来给这个家增添了欢乐,却也带来了压力,因为自己可以委屈自己,可是不能委屈孩子啊。
李光复回忆道,儿子小时候馋人家的香蕉,可是自己在掏了钱包后发现,自己连买一根香蕉的钱都没有,旁边还有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女儿。
只见妈妈拿了一根香蕉给了女儿让他去喂动物园里的猴子,儿子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那根香蕉进了猴子的肚子里,李光复的心里别提多憋屈,这活的都不如一条猴子了。
从那时候,李光复就给自己立誓,一定要让儿子和妻子过上好生活,不用羡慕别人也不需要看眼色过日子,所以他不断的琢磨角色,琢磨剧本,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
有一次,李光复开着自己新买的车子去单位,瞬间引来同事的羡慕,80年代能够拥有一部小汽车这可不是一般家庭能达到的,所以郭冬临和巍子开玩笑道“等咱俩将来有钱了,合买一辆车,打醋也上街,气死李光复。“
虽然是个玩笑话,可是39岁的李光复确确实实是人艺第一个拥有小轿车的演员,这并不是家里买的,而是他凭借自己努力买下的,所以说无论如何,自己强大了才能给身边人带来幸福。
如今已经74岁的李光复仍然奋战在演艺的第一线,虽然年纪大了,可是拍起戏来一点都不含糊,不会比任何一个年轻演员轻松,也不会仗着自己前辈的身份倚老卖老。
很多人会说李光复岁数这么大了,没必要再坚持拍戏了,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不好吗?其实对于拍戏,李光复早就把他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不为名利,不为金钱,只是为了自己心中的责任,只要在世一天,就要做一天演员,把更多经典、震撼的角色带给观众,这是一种奉献精神,也是一种匠人精神。
而且他把这种精神一直传递下去,给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孙子,甚至是好几代人,所以说老艺人才是我们大家更应该好好珍惜的演员,对此你怎么看呢?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工作更长,命更短。”
工作和事业是可以一直做下去的,人力终有尽时。
人一辈子可能做一项工作也做不完,工作是可以一直延续的。
所以就有了退休这一说,后面会有新人来接替继续做这项工作。
但在演艺圈里,退休这个概念好像就不是十分明显了。
没有什么法定退休年龄,只要想继续演戏,就可以一直演下去。
今年已经74岁的李光复就是如此。
李光复这个名字可能有的人觉得有些陌生,不过他出演过的作品很多都是我们熟悉的《人民的名义》、《剑王朝》、《七月与安生》、《武媚娘传奇》等等。
今年他参演的《塞上风云记》也在小电视台播出了。
一个演员74岁还在演戏,很多人可能自然的会想他应该是缺钱。
为了赚钱才会在这么大年纪不退休,继续演戏。
其实不然,以李光复的家庭情况他是完全不缺钱的。
1946年出生在北京的李光复,应该算的上是新中国首批“富二代”了。
据他自己在节目中回忆时说小时候就拿着金条当积木玩,一直玩到长大。
这样的经历就是现在的富二代也是少有的。
而他们家的富裕程度远不止这样,李光复的父亲在北京还购置过一处四合院。
这座四合院可不简单,位于北京3环,足足有300多平米,据说是有18个房间,历史也超过了百年不止。
放到现在的估值是已经上亿了。
除了上一辈的财富之外,他自己先不说。
李光复的儿子也是一个杰出青年,小时候因为父亲是演员的的关系,还被导演选中做过一段时间的童星。
他的路却注定不是演艺,李光复的儿子十分优秀,学习成绩十分不错。
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之后还去了英国留学,如今是有名的大律师。
经常是接到一些跨国企业的大案子。
在节目中说到儿子他也是十分骄傲
“天天忙到夜里三点,手下好几个案子,每个案子就是几个亿往上的。”
按照这个说法,李光复的儿子年收入上亿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作为一个富二代出身,家境优越,李光复如今74岁高龄却还在演戏。
说原因来其实也很简单,13岁时就因为自己喜欢演戏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他。
在话剧舞台上就演了40年戏,从2004年接触了电视剧之后,他更是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
在早年他出演的戏中,一出场就是和张嘉译、濮存昕、陈宝国这些演技派搭戏。
让李光复这位在话剧舞台上磨砺了40年的实力派演员也是十分的舒服。
从那以后,李光复陆续出演了《媳妇的美好时代》《离婚前规则》《我的经济适用男》等等经典剧集。
虽然很多都是小人物、小角色、配角的存在,但每一个他都塑造的极为丰满。
对于其他的演员来说,演戏可能是一个工作,靠着演戏养家糊口。
而对于李光复来说,他这一生就钟情于戏,因为对演戏的热爱。
所以他也74岁也没考虑过退休。
也是一位演技实力派,不可多得的国家一级演员。
希望他之后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作品!
李光复,是一名优秀的演员,曾经出演很多优秀的作品,由于一直出演配角,所以人们对他的关注不是很多。,你知道吗?李光复是富二代,身价上亿。那么他为什么一辈子只演配角呢?就我个人观点,我觉得演戏是他的爱好,他不靠演戏赚钱,只演他喜欢的角色,所以他无所谓主演还是配角。具体情况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李光复从小家庭环境就非常优渥。他的父亲在俄罗斯经商,之后在北京买了一套300多平的四合院。现在估计价值上亿。从小家里没玩具,他拿金条当积木玩,可见其家境非常好。如今老了后,儿子也给他提供非常好的环境,让他生活无忧。李光复从小喜欢演戏,13岁进入人民艺术剧院,之后一直在剧院工作。之后决定转型电视剧,很快就有不错的作品出现。
我觉得李光复一辈子只演配角有两个原因,具体如下所示。
一是因为他有钱,不靠演戏赚钱。李光复演戏凭借的是他对表演事业的喜爱,不然他也不用在70多岁的年龄里还出来演戏。因为演戏是他人生中一部分,所以他不舍得轻易放弃,所以他对是否是主演根本不在意,只要能让他感受到演戏的快乐就可以了。
二是他年纪大了才出来演电视剧,所以没有什么主角的角色给他。李光复在年轻的时候就一直在剧院工作,工作了四十多年了,才决定参演电视剧,这让他错过太多演绎主角的时候,而且将近50多岁才转战影视剧,很难有主角的角色给他。
看了这么多,你觉得他为什么一辈子只演配角呢?不妨在评论区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吧。
01
李光复出生在一个豪门家庭,他的父亲属于我国最早的一批企业家,所以家里的经济条件一直都非常好,从小就是在四合院长大的他,更是常人口中的“公子哥”。
但李光复不想其他富家子弟,他不喜欢做生意,父亲也一直鼓励他追求自己的梦想,所以当他明确自己的未来,想做一名演员的时候,父亲也非常尊重和支持他的决定。
在当时那个年代,学习表演的条件是非常辛苦的,很多人都觉得,像李光复这样的公子哥,肯定没办法忍受这样的生活,毕竟各种脏活累活,他从小就没有接触过。
让人意外的是,李光复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时候,却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不管是卖菜卖鱼,还是下矿挖煤,他都干得非常起劲,一点也看不出是豪门出身的孩子。
02其实直到今天,李光复依然很感谢那些年辛苦的经历,因为他明白,如果不是早早就体会过人生百态,自己在进行表演和塑造角色的时候,就不会有那么多独到的看法,演艺生涯也早就结束了。
对于李光复这一代的演员而言,他们年轻时都吃过很多的苦,这样的经历,不是现如今的新人演员能够体会和理解的,所以他们在表演上的认知和表现力,才会远超众多新人演员。
其实演员这个行业,看起来简单,好像什么样的人都能演戏,实际上能真正演好戏的人真的不多。李光复曾经说过,他们这样的老戏骨接戏,看得永远都不是片酬,而是这部剧是不是真的足够好。
相比较之下,那些不耐心打磨演技,只想着如何拿高片酬的小鲜肉,就显得物质了很多。若是娱乐圈中能多一些像李光复这样,真的注重作品质量的演员,也许我们真的能看到更多好的影视作品吧。
03观众总会说,李光复的演技很好,却不知他在成为国家一级演员的背后,付出了怎样的努力。他并没有在最好的年纪进入演艺圈,而是默默无闻地在话剧舞台磨练了40年,期间从未有过任何怨言。
正式出道的时候,他已经58岁了,错过了最好的机会,没办法拿到分量很重的角色,可他一直都觉得没有大碍,因为在他的心里,角色始终没有大小、轻重之分。
根据媒体报道,李光复的儿子在4岁的时候,就被星探挖掘进入了娱乐圈,曾经还当过几年的童星。只是身处娱乐圈的李光复,并不觉得做明星有什么好处,于是让儿子收心,退出了娱乐圈。
现如今李光复的儿子,已经成为他最大的骄傲,他曾经在一个节目中说到,儿子大学毕业后,出国读了法学硕士,现在是一名非常厉害的律师,接受的案子都是分量极重的。
从李光复的言语中,能明显看到,他有多为自己的儿子自豪,其实就算没有儿子,他也应该感到骄傲,因为他在演艺方面的成就,早已让人佩服不已,可他不愿当所谓的明星,只愿当个为儿子骄傲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