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邹凯是否参加2021年全运会(十一届全运会 哪个运

  • 生活知识
  • 2023-05-21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十一届全运会 哪个运动员得金牌最多


是邹凯
因为全运会的特殊算法
由于奥运团体金牌,具体到个人头上被视为半块奥运金牌,,全运会认可的邹凯奥运金牌数不是3枚,而是2.5枚。按照全运会的计分标准,一块奥运金牌折两块全运会金牌,这样一来,邹凯奥与会上的两块半金牌就折合5枚全运会金牌
在全运会赛场上又夺得单杠和自由体操两枚金牌
所以他得到了惊人的7金

邹凯为什么无缘里约奥运会


落地无悔 奥运“五金王”邹凯无缘里约奥运会
体操体坛周报2016-05-16 09:58
分享
0评论
这一次,奥运“五金王”邹凯将无缘里约奥运会。
邹凯,中国第一位奥运五金得主。八年前的北京,他三度加冕,四年前的伦敦,他两次称王,如今他已确定无缘里约。28岁的邹凯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自己还会继续坚持梦想,只求上天给他一个不受伤的好身体。图/特约摄影严明勇/车莉
特约记者康川合肥报道
11日的合肥体育中心,全国体操锦标赛的自由操比赛,邹凯选择了一套和伦敦奥运会决赛相同的动作,对他来说闭上眼睛都能完成的这套动作在下发前都是行云流水。就当人们以为,“小咪”完美的落地,为自己本已有些渺茫的奥运机会博回些筹码时,凌空转体后的他没站稳……
长叹一声后,邹凯一瘸一拐地走下场,脚步有些蹒跚,因为在上场前,他崴了一下,脚踝像个包子般高高肿起。走下场时,中国体操队的舞蹈老师,也是他的妻子周捷在等着他,看到神情有些黯然的丈夫后,周捷紧紧抱着他,万语千言尽在不言。
周捷后来说,她知道拼尽全力的邹凯只是不想大家对他失望,看到丈夫对于体操的热爱与执着,只想说“只要你喜欢我就一直支持你,但要你一定健康平安。”
温柔片刻,还有战斗。
单杠是资格赛一项,也是邹凯的强项,八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上,一刻火线入选奥运名单的他不负众望,收获到的三枚奥运金牌中就有一枚来自单杠。
果然,15.300的分数让邹凯以预赛第三的成绩晋级决赛,里约的希望还在。
出征合肥之前,邹凯心里很清楚,这是他争取第三度参加奥运会的一次机会,今年他28岁了,跟他同一批征战赛场的队员如李小鹏、杨威等早已转身,在另一方舞台春风得意,只有他还在固执地坚持着。
在邹凯心里,过去的20多年自己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体操。体操给了他一切。“我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人,做什么事要么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既然选择了做,邹凯也愿意放手一搏,把事情做好。
更何况在4月28日的队内选拔赛上,邹凯参加了四项测试,从单杠和自由操的表现上,仍能看出不减当年的功底。比赛完那一天,队员占成一列队开始的时候,国家队总教练黄玉斌特意表扬了邹凯,念到他的名字时,全队上下为这位队里的“大哥大”鼓掌,邹凯的主管教练白远韶站在一旁背着手,望着弟子,脸上却没有一丝轻松与得意。
“那帮小队员都说我是精神领袖。”邹凯更想用实际行动当一个赛场上的领袖。
既然在队内选拔赛还不错,那就在全锦赛上再争取一把,哪怕只有1%的希望,带着这样的盼想,邹凯来到了合肥。
11日比赛完,中国体操男队教练组集体开会,讨论了里约奥运会男团人选配置的问题。两朝元老邹凯被排除在外,毕竟现在的这支男队里,林超攀和邓书弟渐挑大梁,刘洋和张成龙的吊环和单杠有一拼。虽然论整体,现在这拨肯定没有“黄金一代”那批实力更均衡,名号更响亮,但在近一年中,邹凯之于体操队来说,更多的意义在于传帮带。
很多次去队里看队员们训练,看到的画面都是邹凯在训练之余,带着更年轻的小弟们训练,指点指点动作,传授一些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缠身的伤病,让邹凯很长一段时间甚至都难以正常系统训练,在很多人心里,邹凯的坚持是一种精神,一种对梦想的执着。
传达这个消息的任务落在了白远韶身上,师徒俩携手征战14年,亦师亦父,荣辱与共。
推开邹凯的房门,已经是晚上。邹凯在为单杠决赛静心准备。教练的到来让他心头略有不安。邹凯得知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难以接受,“最开始我不愿意接受,有异议。因为我还想着参加单杠单项比赛。”
“我还想证明自己。”邹凯倔强而单纯地表达着内心的渴望。
“你’五金王’还想证明什么呢?你真的还有必要冒这个险?”白教练回应他。
没错,如果派邹凯去里约,对男子体操队,对他本人来说,都将会是一次不太有把握的冒险。从实力上看,在自由操方面,现在中国队暂时没有能和日本队的白井健三争金牌把握。而他曾经另一个优势项目单杠,张成龙的实力已渐渐超过邹凯。
既然如此,邹凯的落选也在意料之中。
邹凯知道,既然教练组做出了决定,这其实就是自己不可更改的结局了。尽管一直在不停地做心理建设,但邹凯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很早我就知道自己没什么希望了,总想着再拼一拼,创造出一些希望。”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小跟班到2012年伦敦的独当一面,邹凯一直在拼。他为自己拼下了五枚奥运金牌,他为自己拼下了奥运史上中国第一人的名号,可这八年,他也为自己的拼命落下了摆脱不了的伤病,这八年,他又经历了几番不可掌控的起起伏伏。
北京奥运会,三金加冕天下知,邹凯的风光无人可比。像每一个新晋奥运冠军一样,邹凯也经历了一段短暂的迷茫期。当荣耀和名利以一种不可预期的速度汹涌而来时,谁都会有思想的懈怠和斗志的低落。
那段时间,状态不理想的邹凯在队内的积分不断下滑,名字也从主力名单中消失,2010年的鹿特丹,他被黄玉斌排除在了世锦赛大名单中,这对邹凯来说是当头一击,回忆起那段黯然的时光,邹凯也很是坦然,“那段时间自己特别消沉,练不动,情绪也不好。”
不过,阴暗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既然对伦敦还抱有幻想,那就不能任凭自己无边堕落。2011年的东京世锦赛,以替补出征的邹凯拿到了单杠金牌,吹响了自己反攻伦敦的号角。
在伦敦,邹凯两金入账,将自己的奥运金牌数积累到了五枚,笑傲四方。要知道,拿到四枚金牌的奥运冠军不在少数,邓亚萍、伏明霞和郭晶晶等都实现过,但能拿到五枚,邹凯还是响当当的第一人。
其实,在伦敦之后,邹凯完全可以功成身退,过着清闲逍遥的日子。连白远韶知道弟子还选择坚持后的第一反应都是,“他真的还要练?他真的不打算退役?”
没错,邹凯选择了继续坚持。只是这条坚持的路,对他来说,只会更难。“觉得自己还有能力,想再试试,即使不成也能为队里做点贡献。”
伦敦之后的一段时间,邹凯的体重来到了120斤,而以往他的体重一般是控制在105斤之内。为了减重,邹凯每天训练后都要穿着橡皮衣跑40分钟,在60度水温的澡堂里再蒸上一个小时的桑拿。对别人是享受的尝试,对邹凯都是煎熬。
体重可以减下去,但伤病却难说走就走。腰伤和跟腱伤让他撕心裂肺,“跟腱的疼就是你每动一下都会疼一下的感觉。而腰伤也反复得很厉害,我不得不回四川治疗了一段时间。”
一切的一切,邹凯都忍过来了。可2014年的南宁和2015年的格拉斯哥世锦赛,都只能作壁上观的他看着师弟们翻腾飞舞,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正常的系统训练带给邹凯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状态难保持,消磨了他在队里的竞争力。
说服邹凯放弃的的白远韶教练心里也很是煎熬,“他是我最有成就的徒弟,我比谁都更希望他能去里约,不过我们得面对现实。是我亲自给他做思想工作,让他放弃单杠决赛的,我说服了他,但我心里真的不好受。”
落子无悔,就算输了,也有下一盘棋可以重新来过。即使邹凯的奥运生涯中已经没有“下一盘”棋可下,但对过去20年的体操生涯,他仍无悔,单是这份坚持的勇气,就配得上人们再为他由衷地鼓掌,像他拿到奥运冠军那般如潮的掌声。

邹凯现在做什么工作

邹凯现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四川体育职业学院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邹凯,1988年2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原中国国家体操队主力队员之一,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奥运会“五金”获得者。

退役后的邹凯任四川体育职业学院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也兼有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还担任国家体操队舞蹈老师,上过央视节目《开门大吉》。

邹凯运动员生涯。

1991年,邹凯进入泸州市体操训练馆,从此开始了他的体操生涯。

2001年进入四川体操省队。

2002年2月入选中国国家队,自由体操、单杠是其强项。

2008年,北京奥运会,邹凯一举拿下了男团、自由操、单杠三块金牌,一届奥运会收获三金的佳绩也与84年的体操王子李宁比肩。

2012伦敦奥运会体操男子自由操的比赛中,邹凯夺得自由操金牌,成为中国奥运史上第一个获得5枚金牌的运动员。

2016年5月11日,在全国锦标赛中,邹凯自由体操预赛中发挥失常,落地时没站稳跪在了地上;受伤的他坚持参加单杠预赛,以预赛第三名获得决赛资格。考虑到他的伤病,教练白远韶劝他退赛,邹凯无缘里约奥运会,随后退役。

2013年全国第十二届全运会上夺得男子单杠金牌,这是邹凯在3届全运会拿到的11块金牌,成为全运会史上首位金牌数超过10枚的选手。

2014年9月24日,仁川亚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中,中国选手邹凯以15.533分的成绩夺冠。同年9月25日在仁川亚运会体操男子单杠比赛中,邹凯以15.800分的成绩获得冠军。

邹凯金牌了


腾讯体育讯 竞技体操男子单杠的单项决赛刚刚在国家体育馆结束。来自四川的小将邹凯继前天在自由体操项目中折桂后,再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再一次完美发挥,以16.200的成绩勇夺金牌,这样体操队的金牌总数就达到了9枚。
邹凯今年只有20岁,在预赛中以第五名的身份进入决赛。邹凯的单杠比起其它中国队员的成套,拥有更多的飞行腾跃动作,看起来也更为惊险漂亮。不过,在此前的国际大赛中,邹凯还没有奖牌入账。,在比赛前,体操队更多的是抱着学习和测验的心态参加这个单项决赛的。
单杠的比赛,在赛前被更多地认为是德国天才汉布钦和意大利的卫冕冠军卡西纳之间的对抗。两人都拥有世界上难度最高的成套,并且分别在一头一尾出场。发出挑战的就是汉布钦。他比预赛增加了一个难度动作,却在做中穿360时出现了停顿,影响到了成套的难度价值认定。尽管下法站住,裁判依然只给了15.875分,比预赛低了很多,小伙子都快要哭了。而随后上场的荷兰选手佐德兰则在做后团两周转360越杠时没抓稳掉杠,只得到15.000分。
邹凯则抽到第三个出场,可谓是一个中签。在前两个选手都出现不同程度失误的情况下,邹凯并没有慌乱。为了今天的决赛,他特别拿出了在团体赛中没有采用的直体叶戈尔转体360抓杠,一套高难度动作完成得相当漂亮。遗憾的是,下法动了一大步。16.2!邹凯很有可能拿到他的第二枚个人奖牌,甚至是金牌!
紧随其后的是两名日本选手中赖卓也和富田洋之。尽管单杠一直是日本队的拳头项目,从本届奥运会的打分来看,同样以转体动作为主的日本式高低杠已经不受到裁判的青睐了。两个人在杠上动作完成的尚可情况下,富田洋之下法手撑地只得到15.225,中赖卓也也只是15.45。
美国的头号主力霍顿也是一名单杠好手,他连续做了四个高难度的空翻,下法更是1080旋,得到16.175暂列第二。而法国选手库切拉特出现了掉杠的严重失误,14.825暂时排在。
的高潮来到了,卫冕冠军卡西纳压轴出场。可惜,他今天的状态实在是一般,动作做得比较赶,尽管下法站住,依然只有15.625。,邹凯爆冷夺得冠军,美国选手霍顿拿到银牌,而汉布钦则失望的收获一块铜牌。
作为我们国家曾经的强项之一,单杠已经有近15年没有获得过世界冠军了。这次邹凯拿到一枚,不得不说是我国在这个项目上近期的重大突破,也为体操队的奥运之旅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邹凯的个人资料


  姓名邹凯
  昵称邹大胆、小眯
  性别男
  籍贯四川-泸州
  生日1988年2月25日
  身高1.58米
  体重47公斤
  项目体操
  擅长单项单杠、自由体操
  偶像李宁、李小双
  教练林朝阳、雷鸣、王瑜、白远韶
  座右铭付出,就会有回报。
  邹凯最擅长的单杠和自由体操恰好是中国队的短板。正是邹凯的出现,中国队在团体比赛中单杠和自由体操上的实力有较大的提升,也为北京奥运会团体夺冠增添了砝码。
  2003年广州体操亚锦赛,男子自由体操冠军、单杠冠军、个人全能季军;
  2004年全国体操冠军赛,自由体操冠军; 2004年泛太平洋体操邀请赛,体操团体冠军;
  2005年世界杯德国科特布斯分站,自由体操季军;
  2006年卡塔尔多哈亚运会 ,体操团体冠军(同杨威、肖钦、陈一冰、冯敬以及梁富亮),单杠冠军,自由体操冠军;
  2006年世界杯体操法国里昂分站,自由体操季军;
  2006年丹麦阿胡斯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同杨威、肖钦、陈一冰、冯敬以及梁富亮);
  2007年德国斯图加特世界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同杨威、肖钦、陈一冰、黄旭以及梁富亮);
  2007年世界杯中国上海分站,自由体操冠军 ; 2007年世界杯法国巴黎分站,自由体操亚军;
  2008年世界杯德国科特布斯分站,单杠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操团体冠军(同杨威、李小鹏、陈一冰、肖钦以及黄旭),自由体操冠军,单杠冠军。
  『贪玩小孩,爱上体操』
  1988年,邹凯出生在四川酒城泸州。父亲邹小龙,是中石油泸州分公司一名普通的加油机修理工。母亲朱世群,曾是泸州市公交公司一名售票员。小时候的邹凯像有多动症一样,每天又跑又跳,回家就在沙发上翻筋斗。朱世群的印象中,幼时的邹凯,曾令她伤透脑筋。与其他父母惩罚孩子犯错行为不同的是,体操迷父亲邹小龙的家教,不是打和骂,而是效仿体操运动员最常见的动作,罚邹凯双手着地靠墙倒立,错误犯得越大,倒立时间就越长。
  1992年,在热爱体育的姑姑劝说下,同样热爱体育的父母把4岁就“小猴跳舞”的小邹凯送进业余体校,目的是锻炼身体。
  启蒙教练林朝阳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邹凯时,他害羞得不会说话。林教练的训练就是让孩子们自己疯耍,邹凯乐得合不拢嘴。练了两天,第三天邹凯的父亲想睡懒觉,还被儿子硬拉起来去体校训练。林朝阳回忆说,“他不是队员里最突出的,但从小就是协调性最好的一个。”
  『因为体操,大难不死』
  邹凯的记忆中,少年时期的一次重要比赛和严重车祸至今还在脑海中。1993年四川省青少年运动会,林朝阳给邹凯报名参赛,并给队员们放假休息。比赛前,邹凯随家人坐出租车去会亲戚,走在泸州最繁华的一条道上时,坐在邹凯一旁的朱世群突然发现儿子不在了。停车后大家冲上马路,才看到十多米外邹凯蜷缩成一团,躺在马路上。到了医院医生都惊讶邹凯居然毫发不伤,只是脸因为摔伤肿得老高。
  原来邹凯坐在出租车后座靠左的一侧,按道理这道门是打不开的,但不知怎么车子快速转弯时门突然打开了,靠着门坐的邹凯被甩到马路上。家人都惊叹邹凯命大,因为那条繁华路段上平时车很多,但就是邹凯被甩在马路上两分钟居然没有来车!
  “还是练体操救了小凯子。”冠军妈妈说,邹凯的特点就是协调性好,连从出租车上摔出去都是完整的“一坨”。这次意外车祸让邹凯在病床上躺了好久,差点失去参加省运会的机会,参加比赛时邹凯贴着膏药上阵,完成动作的痛得直叫。他以一套高难度的完美动作,不仅征服观众也征服了裁判。
  『敢作动作,人称大胆』
  正是意外车祸后的带伤比赛,四川队教练雷鸣看中了邹凯这个苗子把他带到省队。进入省队,先是喜悦,但很快便是失落。邹凯发现自己的能力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年龄大的队员。邹凯几次给母亲说想回家了,但教练坚信邹凯是练体操的料。另一名在省队带过邹凯的教练王瑜说,邹凯在省队的小名是邹大胆,什么动作都敢做,而且学动作特别快。
  也正是因为大胆,邹凯的成绩逐渐提升,在四川队鹤立鸡群。2001年在宜昌举行的全国青少年比赛上,邹凯引起国家队教练白远韶的注意。2002年,邹凯进入国家队。
  『一次脚伤,修成单杠』
  在接到通知说要进国家集训队训练的那个晚上,邹凯还做着奥运梦。不过一进入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大院,巨大的落差就把他打晕了。“真的是巨大落差,我在四川队那批队员里是最强的,但到了国家队,我的天啊,每个人都比我厉害,我当时状态也不断下滑,咋个说呢,梦想破灭了。”
  邹凯还要面对成长的烦恼,体操运动就是一项把自己举起来的运动,体重非常重要,但14岁的邹凯进国家队后,迎来了迟到的青春期“那时候又在长个子,又在长体重,训练起来非常困难,很多东西都要从头练起。”
  失望在不断累积,但小邹凯懂得给自己减压,他有“阿Q精神”,“反正我不被看好,我就没那么大压力。”在国家队,倒霉的事难不住邹凯,有一次队员间的足球比赛,他被一位舞蹈老师踩到了脚,这次扭伤让他歇了两个月。但倒霉的结果是脚受伤的邹凯只能练单杠,单杠成绩扶摇直上。
  『突出重围,笑傲奥运』
  2008年8月17日,北京奥运会体操第一个单项--男子自由体操开赛。自由体操项目可谓好手云集,各路高手狭路相逢,勇者方能获胜。
  邹凯以预赛排名第六的成绩闯入自由体操的决赛,并排在第5个出场。在邹凯出场之前,罗马尼亚和巴西好手接连失误,教练临时给邹凯减了难度,以保证稳定发挥。邹凯上场后,招牌动作接连完成,每串动作的落地也如钉子一般。正是这样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观众和裁判的一致认可,获得了16.05的高分,暂列第一。此后上场选手尽管有的发挥出色,但没有人超过邹凯。
  最终,邹凯在众高手的夹击中突出重围,笑傲赛场,拿下了北京奥运会体操单项的第一枚金牌,也是中国体操队在北京奥运会上的第四枚金牌。
  『异军突起,收获三金』
  继获得男子体操团体和自由体操比赛之后,邹凯又在单杠比赛中夺魁。至此,北京奥运会竞技体操比赛全部结束,除了选择放弃的跳马项目,中国代表团囊获了总共八金中的七金。邹凯一届奥运会收获三金的佳绩也与84年的体操王子李宁比肩,这块金牌也是中国体操队历史上第一次在单杠项目上夺金,这样,中国代表团就在每个项目上都夺得过金牌,成就了中国体操队的全满贯。
  邹凯的完美收官也使体操队成为本届奥运会贡献最多的队伍。这是20岁邹凯参加奥运会,而邹凯所擅长的单杠和自由体操恰好是中国男队的短板,他的出现增加了中国男团的实力。,也使中国在自由体操和单杠上有冲击奖牌甚至金牌的实力。
  异军突起的邹凯,出乎众人意料地成为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我们有理由相信邹凯将成为中国男子体操队新的领军人物。
  【邹凯的生活花絮】
  
  『追求时髦,爱换手机』
  因为近视,邹凯平时总爱笑着眯起一双眼,被大家亲切地喊作“小眯”。
  在国家队,食宿都毋须消费,小眯这些年,倒是攒了不少奖金。要说邹凯平日里最大的消费,也是他最热衷的事就是换手机,永远追逐最新款。记得天津全国锦标赛期间,恩师雷鸣从四川成都大老远给邹凯带了些比赛奖金去,电梯里,小眯接过装钱的信封就喜不自胜,自语“嘿嘿,这下又可以换新手机了!”
  少小离家,训练平淡而枯燥,应该说,是手机和电脑帮助邹凯打开了外面的世界。这个20岁的年轻人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他20年的生命都与体操紧紧相联。
  基于此,虽然频繁换手机有点浪费,恩师雷鸣也表示理解,他昨天对记者说“运动员的运动生命都不会很长,如果将来退役,邹凯还要面对截然不同的生活。从这个角度讲,我支持他学习电脑,也不反对他追逐手机的新潮,毕竟是年轻人嘛。我对他现在只有一个要求把应该拿的冠军给我全部拿下!让我昂首挺胸走几年路,呵呵。”
  『金牌宝贵,送给爸妈』
  跟出色的5位大哥哥一起,邹凯获得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冠军。
  赛后,面对记者们的围追堵截,中国体操队几名队员的态度均是言简意赅,然后迅速“夺路而逃”,消失得无影无踪,唯有小眯是个例外。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训练之余最喜欢干什么?小眯歪头认真想想,估计是把自己的业余爱好都过了一遍,然后认真地给出答案“唱歌”。能给香港的读者写点什么吗?“可以,那拜托可以暂时不回答问题吗?因为我不能一心二用。”写完后还要仔细检查一下,“这个港字没写好,要不要再重写一个?”
  合个影!没问题。把金牌举到面前!没问题。咬一口!没问题。有求必应也让记者们得寸进尺,“把金牌借给我挂挂”。小眯终于不干了,“不要抢我的金牌!”
  被围在新闻发布厅10多分钟后,邹凯有点急了,“他们都走了,我该回去了。”于是开始奋力从人群中往外挤,终于挤到混合通道尽头,这时有敬业的记者还在提问,“你最想把金牌送给谁?”邹凯边跑边转过身用最大的声音作答“送给我老爸老妈!”
  如此这般,让众记者纷纷感叹还是小眯最可爱!
  『四川精神,为国争光』
  奥运会自由体操比赛夺冠后,邹凯高兴地表示,我今天最为满意的就是比出了四川风格。现在最想的是吃妈妈亲手炒的青椒肉丝。
  “我们四川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那股精神,难道那不比我厉害吗?”邹凯说,“(奥运会)自由操冠军好多年没拿到,我为中国人争光了,也为四川人争光了。”继李宁和李小双之后,邹凯是第三个夺得奥运会男子自由操冠军的中国选手。
  邹凯也激动难抑,用手机在空间里发表了日志,也表示了自己就是带着四川精神比赛才能获得桂冠,愿意把金牌和四川老乡们一同分享。
  【二.湘潭大学教授】
  
  1965年出生,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点通讯评委,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专家数据库》成员,中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国家一级学会)团体会员单位负责人,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国家一级学会),湖南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湖南省物流管理协会副会长,湖南省工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长沙市物流管理学会副理事长,湘潭市信息化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绩效评估、电子政务等方面的研究,在《情报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系统工程》、《中国教育信息化》、《计算机仿真》、《运筹与管理》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CSSCI/CSCD来源期刊39篇,一类期刊2篇,二类期刊6篇,参编著作2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9项,获得科研奖6项.

邹凯会不会参加大运会


我感觉应该不会,他已经拿了奥运会,世锦赛的金牌了,也算是个明星了,参加大运会应该不值得的,为了比赛备战本来就很辛苦,而且要考虑到是不是能拿冠军,拿不到的话外界舆论会如何如何~

邹凯的运动经历

2003年,邹凯参加广州体操亚锦赛,获得男子自由体操冠军、单杠冠军、个人全能季军;
2004年,邹凯参加全国体操冠军赛,获得自由体操冠军; 2006年,邹凯参加卡塔尔多哈亚运会,获得体操团体冠军(同杨威、肖钦、陈一冰、冯敬以及梁富亮),单杠冠军,自由体操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年仅20岁的邹凯,一举拿下了男团、自由操、单杠三块金牌,一届奥运会收获三金的佳绩也与84年的体操王子李宁比肩,单杠金牌也是中国体操队历史上第一次在单杠项目上夺金,这样,中国代表团就在每个项目上都夺得过金牌,成就了中国体操队的全满贯。 2009年全运会之后,一直到2010年,邹凯在中国国家队他没有位置。他的父母亲自来北京陪他渡过难关。
2010年荷兰鹿特丹世锦赛,邹凯出人意料地被排除在名单之列。那段时间邹凯特别消沉,感觉自己状态很差,又练不动,情绪低落。
2011年东京世锦赛,邹凯作为替补进入参赛名单,比赛中的出色表现让他找回了自己的位置。 2012年,参加国际体操联合会挑战者杯卡塔尔多哈站,获男子自由体操冠军、男子单杠冠军、男子自由体操冠军;同年参加全国体操锦标赛暨奥运选拔赛,获男子单杠冠军; 同年7月伦敦奥运会,在体操男子自由体操单项决赛中,邹凯以15.933分摘得金牌。邹凯也成为中国奥运史上第一位夺得5枚金牌的选手 。
2013年,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获男子单杠冠军;
2014年,邹凯参加韩国仁川亚运会,获男子团体季军 、男子自由体操冠军 、男子单杠冠军。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