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雨上
明日清明,不知会不会雨水纷纷。
月影斜雾,遗忘了这即将彷徨于人间的挥毫儒雅的节日,听着许嵩的清明雨上,独自一人回忆起过往,红尘旧梦。
曾经的很多个夜晚,不想再匍匐于现实的尘世俗染里,然后逆着月光,品味着中国风的阳春白雪,奢求着那缓存起来的点点古韵。不想长大,却年年复年年,涓涓心事付流水,又是一年清明。
喜欢挥毫在蒙蒙的薄雨中,忽然的沉默,自然的内里轻挑起几丝弦动,泛起感动的旋律。岁月涟漪,家外的瓦房,石板路,青苔绿痕梦断于记忆。当年,当年,想当年。
夜凉往事已如烟,故人饮觞月明前。窗透无痕思绪断,珠帘谁愿伴我眠。
不想完全的把自己扼杀在现实的所谓里,只是还幻想起那么不觉的愀然空灵,忽视了所有的目光,遗忘下所有的背负。
清明雨上,古韵总会在似水流年里春暖夏凉,任凭世事无常,任凭宇宙洪荒。
昨日太行山上,层迭峰石,突兀傲松,却静止于空洞,亿万年轮,看透了鸢飞戾天,看透了鱼翔浅底,看透了烟雨情愁,看透了日月星辰,木雕流金,将感情深深地埋在悬崖绝壁间。所以我开始彷徨,寻不到你的所藏,庆幸的是,我找到了,太行清明,你把泪已千行的岁月蕴藏在那双明镜的眼眸,雨打湿了眼眶,然后微笑的让行人用她辛辛苦苦打上来的山泉洗手,那无声的暗示,那佝偻的优雅,还有那日日的皱痕,年年倚井盼归堂的眷恋,是太行之行带给我的最美的感动。物言无情人有情,无言泪已拆两行。
明日清明,清明雨上。
2席慕容《天真纯朴的心》
快下课的时候,我要学生再看一次亨利•卢梭的那一张画,那张在星光下的狮子和波希米亚女郎。
我问他们有什么感想?一个女孩子站起来回答我
“老师,我觉得他是在告诉我们,不管这世界规定的法则是什么,象他画里这样温和平静的境界应该是可能会发生、可能会存在的。“
我微笑地面对着这个刚刚满了二十岁的女孩,心里觉得有许多的话想说出来。
她说得不错,在星光下沉睡的波西米亚女郎与狮子的邂逅似乎是不可能的,是要被所有自认有知识有理智的人嗤之以鼻的梦境。
可是,也有人能了解并且相信卢梭的世界,相信在那样的一个夜晚。在沙漠里,可以有那样的一场相遇。
在星光与月光之下,狮子轻唤着身穿彩衣的流浪者,充满了好奇和关怀。宇宙间生物之中的关系除了为生存的厮杀之外,也可能并且可以发展到这样一种温和美丽的境界的。
艺术家在创作这样一张艺术品的时候,所怀抱的是怎样清朗柔美的心思啊!
奇怪的是我们今天大家都能欣赏的在他画中所独具的美,却使艺术家在他自己的那个时代里受尽众人的奚落。大家都嘲笑他、戏弄他、甚至一起画画的友伴们也从来没有真心看待过他。
而卢梭却没有改变了他对自己的信心和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在他的作品里,总满含着一种天真纯朴的特质,使人在看了他的画以后心里觉得温暖和踏实。
“天真纯朴“应该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吧?不然,那样好,那样感动人的作品该怎样来解释呢?
前年夏天,当我在纽约现代美术馆里与“它“相对的时侯,八、九十年的时光已经静静地流过去了,可是,在画面上,卢梭想要告诉我们的那个世界却依然鲜活美丽。原来,如果你真的肯把生命放进去,所有的色彩和线条都会诚挚地帮你记录下来。
原来,如果你真的肯把生命放进去,这个世界也绝不会亏待你。
3《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把每一次失败都归结为一次尝试,不去自卑;把每一次的成功都想象成一种幸运,不去自傲。就这样,微笑着,弹奏从容的弦乐,去面对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独,去沐浴忧伤。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去把“人”字写直写大,活出一种尊严,活出一种力量,不向金钱献媚,不向权势卑躬。清贫,是一首朴素的歌;平凡,是一行亮丽的诗。微笑中,我们去唱去吟,在平静中看红尘飞舞,在孤寂中品世事沉浮。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把尘封的心胸敞开,让狭隘自私淡去;把自由的心灵放飞,让豁达宽容回归。这样,一个豁然开朗的世界就会在你的眼前层层叠叠打开蓝天,白云,小桥,流水....潇洒快活地一路过去,鲜花的芳香就会在你的鼻翼醉人地萦绕,华丽的彩蝶
就会在你的身边曼妙地起舞。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眼泪不要为别人的忧伤而流;仁慈要为善良的心灵而发;同情,给予穷人的贫苦;关怀,温暖鳏寡孤独的凄凉。微笑的我们,要用微笑的力量,去关照周围,去感化周围,去影响周围,直至每个人的脸上都挂起一片不落的灿烂。
是的,就这样,我们微笑着面对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
乡的松
涛
每当我看见那挺拔的
时,总会勾起我对
的记忆——看松海
涛。
我的家乡山美水美,风景秀丽。我生长的
坐落在群山怀抱中。群山虽不见巍峨险峻,却是浑雄瑰丽。那
的山岭是那样的繁茂,葱郁如茵。从山脚至山腰是青翠的
,从山腰至山顶是墨绿的
,远处眺望,是竹的
的洋。
小时候每逢周末
放假,都会相邀几个
到
中打柴拾
捡蘑菇。
不仅给了我们无限的欢乐,而且使我们学会了品赏
的韵味。
进入茫茫松海,那铺满
的厚厚的
,如金黄色的
,或行或站或坐或卧都会使人感到那么的软柔舒适。粗细不一、高低错落的
舒展着繁茂的枝叶,在
中撑起了宽旷的
。林中清新湿润的空气弥漫着
的芳香,令人浸润惬意。林中宁静而又富有生气茂密的枝叶遮天避日,仿佛隔绝了人世,
得连自己的呼吸声和踏在柔软
上的脚步声也清晰入耳。而飞临上空的
的呜啼、林中穿梭
、枝干上跌落的残枝、枝头上坠落的
常常打破这般宁静。环目四周,随处可见三三两两散落在
上的
和各色蘑菇像撑着的
;拨开林地厚厚的松叶,还见许多族拥着
往上窜的
;
的
很有组织性地忙碌着它们的事业;松躯上被“放
人”铲出的流槽,渗着乳黄色
,无私地为人类捐献财富。你只要在林中散步或小憩,你会被松林中宁静平和的气息而
,忘却了人生的喧嚣和吵噪;会被松林中
的气息而欣慰如潮,忘却了一切事务,
。
走上视野开阔的
,缠绵的群山尽收眼底。
上几株硕大挺直的
,
擎着青天,长得像长臂的枝干舒展着伸向远方,仿佛在呵护着漫山遍野的子子孙孙。我喜欢凝神专注着眼前的这一切。山风吹来,远近的山峦绿波翻涌,青翠泛波。敛气
,侧耳细听,“沙~沙~沙”、“哗~哗~哗”……啊!这就是松涛。松涛从
中和声四起,松涛随风力大小变化而
。它时而如琴声合奏、悠悠
,时而如
、
,时而如
奔腾、
,时而如
滚滚、峰谷掠过,时而如
、
,时而如涓涓溪流,叮咚欢歌……。
飒飒的松涛声深远
,如同一个庞大的
演奏着高山、流水、
的壮美
,
、百听不厌。松涛,它使人百感交融、万丈豪情;松涛,它勉励人生,催人奋进。
聆听着这
,凝视着山峦松海,我忘却了打柴拾松叶摘蘑菇捡花儿般
的活儿;忘却了
在我身前穿梭任凭它
;忘却了
逝任凭
;忘却了
任凭
。我沉迷其中,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尤如一棵苍劲挺拔的
与松海倾心互诉;我感悟其中,赞美
的常青和坚毅,赞美生命的真谛和坚定的人生。
“风住
顿停息,群山死寂万赖音,醉依
待涛起,心
花意尤新。今日幸听芦芽涛,耳脑共净豪气森。身经
难为浪,登过芦芽不是云”(今人
的《芦芽听涛三十韵》)。那正是对松涛常听常新听不够的真实写照。
一片叶子也落了下来,世界倏然枝柯赤裸。
冬天如一个护着娇羞面容的女子,就这样小心翼翼地出现在人们的眼睛里,谁觉察到她迈着轻轻的脚步来的轻捷如飞燕?宛若春姑娘叩开陶渊明的家门一样,自自然然。虽然冷飕飕的风也被揣在冬的衣兜,一并带了来,但这才是冬天,属于冬天的冷艳的美并不需要被谁谁谁温暖着记得,而我突然想起,该是加厚衣的时候了,这样的想起,多是温暖着我对历年冬天的回忆,与冬天里降低的气温实在没有大的关系。或许是因为我喜欢冬天。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本是大自然的季节流程,谁也不会怀疑。不否认春曾鲜嫩热闹,夏曾繁茂缤纷,秋曾厚实丰腴,但一摸到冬的触角,它们便藏起真容,格外吝啬起各自的季节色彩来,守侯在入冬大门口的,起先就有了赤裸枝柯为代表而准备做冬季畅想的东西,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位宽容慈祥的老母亲,如迎接新生命诞生一般,豪放地张开双臂,把冬的所有所有全都深情揽过,虚怀若谷。冬天被大自然这位母亲搂在怀抱后,接下来的日子,会有风,会有雪,会有冰,会有破空而过的大雁南飞,会有躲避寒冷的小动物紧锣密鼓挖地洞,会有高筒靴子紧裹的少女穿薄薄的羊毛衫以无畏低温的风度进进出出,美丽而“冻人”。面对这样丰富的冬天,极想知道守侯冬天角角落落里的光秃、苍白还敢不敢承认它们的单调,还敢不敢说只有它们有资格享受这个季节的专利。说白了,原本是不必弄明白这些的,对冬天的感觉,就一个“喜欢”足以使我不在乎其他季节的存在。
我所说的冬天是属于北国的冬天的,地道北方人的缘故,对北国之冬的感情往往使自己时刻拥有一种接纳它的冲动,我更习惯在冬天来临之际,用我北方人的爽直睁开我双眼,打开我思维,摊开我双手,发现它、思考它、抚摩它,然后,用心依偎它。
说到北国之冬的特产,风,是绝对不可忽略的。
风如狂飙过时,地面沙尘被高高拉在空中,扭曲,旋转,一阵狂舞。每一声风吼,都是一声豪情长啸,裹着一种干爽、一种果敢、一种勇猛,毫无半分虚浮和矫情,有着风过铁塔毁的壮观。迎风逆行,大大小小的沙砾劈头盖脸而来,不屑于灰鼻子土眼,也不屑于沙尘扑打过处很疼的感觉,最可体味的是猖狂肆虐的风带来的阻力,解释了“跋涉”的滋味,这时,不得不承认这样跋涉着也是在亲切感受自然的神威和力量,也是在与自然的一面对话。较之南方的柔宛之风,北方这样冲撞着来的风,何尝不是雕塑家手中那件鬼斧神工之武器?在高原和沙丘,在平地和沟壑的地貌演变中,竭力展现着它力量的壮美。这样的风摸过大西北广阔的戈壁滩,踏过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到过内蒙古的风力电站,吻过每一个粗犷豪放的北国人,在北方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它的存在犹如精灵,,北国人的性格中沾染上了它的精气。
,冬风会见缝插针直捣路人竖起的衣领,也会吹裂鸡皮鹤首的老妪那结茧的双手。,所有的老妪所有的路人没有因为冬的属性而诅咒冬天,年年岁岁的冬天,所有的老妪所有的路人顶多一句“这鬼天气!”算做对冬天所有的漫骂,之后,相视一笑,“同是风中跋涉人”。
至于雪,更是宣扬北方冬天浪漫情调的特产了,当一团白笼罩时,整个世界呈现素洁的美丽,无与伦比。
看雪花簌簌而落,滋润的是一种心情,因为无声无息绽放在田间地头、村屋茅舍、大街小巷、楼宇客栈的雪花,装饰着每一块地盘上每一个人的梦,那样的梦,是淡泊的,清爽的,不龌龊,不媚俗,如地上逐渐丰厚的白色,宁静而安详,直觉心尘洗净,似乎拜谒过参禅的老僧,梳理过一头蓬乱的头发,圆满了一份生命体验。赏雪,能赏出一份好心境。
好多时候,雪刚住,太阳就急匆匆闪出,枝桠挑着白雪,瓦檐滴落融水,绝美的白色与水滴有规律的滴答声响谱就了一支恬适的乐曲,一缕柔曼悄然划过心海,扣击心灵窗棂,好象有琵琶女纤手扶琵琶,弹唱,而赏雪的人倒似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摇着一把蒲扇,闭目闲坐树阴下,听着琵琶曲,轻叹岁月在他眼里的落俗。这雪景,已经不得不叫人贪婪了。耳朵贴近雪地,紧些,再紧些,可以听到白雪之下,虫鸣蛙跃花草私语僵土蠕动。想来,它们全因了飘进这一季的安魂曲倒变的不安分起来的吧!拣一块小石轻轻丢入雪蒿,呼啦啦惊飞好一群伶俐的麻雀,唧唧喳喳,吟唱冬的富有。
永恒的生命永恒的美,北国的冬天,真好。
冬天的一个午后,闲来无事,我靠着阳台的的窗棂,欣赏着外面的迷人的色彩。一缕暖暖的阳光斜斜地打在地面上,一些无名的野菊还在路旁盛开着,树上有小鸟婉转的啼叫,这样的午后显得静谧而和谐。
我坐下来,双手交叠,把头轻轻地靠在手上。闭上双眼静静地享受着午后的惬意。
“哇”,“哇”突然一阵哭声破空传来,把我从沉醉中拉了回来。我皱皱眉,疑惑地向窗外看去,原来是个小女孩在哭。“汪汪”小女孩被一只凶恶的狗逼退到了一个台阶上,那狗在小女孩的面前使劲地叫唤着,堵住了小女孩的去路。也许是吓懵了,也许是胆太小了,小女孩站在台阶上只是不停地嚎啕大哭。
这时,从另一边走过来几个漂亮清纯,高中模样的女生。我想,她们会帮助小女孩的吧。,见到那只肮脏的又凶恶的大狗后,他们尖叫着四处狼狈地跑开了。“那只死狗真恶心!”一个骄滴滴的声音遥遥地传来。
我皱皱眉,斜眼瞥了一下那几个女生远去的背影,暗暗地给自己鼓了一下劲,就起身拿起扫帚准备去解救那位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小公主”。当我转身时走到门口时,却见一个衣着破旧,佝偻着身子的老婆婆正用一根木棒驱赶着那只狗。狗也许有些害怕,逃开了。小女还在不停地哭泣,老婆婆蹒跚着走到她面前,颤巍巍地从衣服里掏出一颗糖,递给小女孩。
这时,阳光挪移了一个角度,柔柔地照在老人的饱经沧桑的脸上,老人慈祥地笑着,就像绽放的野菊花一样。微风吹来,几缕银发在金色的阳光中随风舞动。我突然发现,这衣裳破旧的老人好美好美……
我转过身,朝屋里走去,顽皮的阳光透过玻璃,投下斑驳的影子,放下扫帚,看到一旁的盆栽花儿开的正艳,而花盆里还有几朵已凋零的花朵。此时,我反而觉得那即将化作养料的落花比那怒放的花儿更美……
评语语言流畅,优美生动,如行云流水一般,显示出小作者有不俗的文字驾驭能力。对比鲜明,主题含蓄蕴藉。景物描写,简洁清新,恰到好处。有力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烘托了人物性格。结构首尾呼应,浑厚圆融。细节描写精致到位,给人深刻印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