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之所以说冯小刚放低了姿态是因为冯小刚面对新电影票房惨淡这一现象他做了两件事情,并且这两件事情和他以往的性格相比可以说一点都不相符,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冯小刚具体做了哪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大导演冯小刚在某个直播平台开直播卖电影票,然后很多网友看来这种事情跟冯小刚的身份有点不相符合,毕竟他是国内知名的大导演,而且以往的战绩也非常的辉煌,根本没有必要去做这种掉身份的事情。因为像这种在网上开直播卖东西的行径,只有那些网红才会做。
话又说回来,冯小刚并不是慈善家,他拍这部电影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赚钱,以当下的票房来看,他想要收回拍戏的成本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为了不让自己亏得血本无归,他必须要自降身份去做这种开直播卖电影票的事情,然后从这个角度来说,他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第二件事情就是有关票房惨淡的现状,冯小刚发了一篇微博,并且在这篇文章当中,大家看到了冯小刚的感性,他既然可以为了电影票房说一些很矫情的话,这是之前的他所不曾做过的,毕竟以前的冯小刚非常的高傲和硬气,而且也从来没有担心过票房的问题,并且有时候记者采访他会不会担心的票房不好,他会直接给记者来这么一句话,我相信我的电影会让大家喜欢,可惜的是这样的他一去不复返了。
冯小刚: 当时各地各种名目评奖泛滥,上级叫停。代表官方的华表奖改为两年一届,电影界其他各行业协会评奖一率叫停。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的年度奖虽然只颁了一届,也被一刀切叫停。此后五年每次申办均遭拒绝,没商量。今年借两岸三地导演会在内地举办,改以协会内部表彰形式申请,获准。奖项改表彰
冯小刚的微博
http://t.sina.com.cn/fengxiaogang
你的首页上方一栏找人,直接打入人名,要有V的才是名人
今天各大媒体的娱乐头条一定是冯小刚的,他炮轰万达给《潘金莲》低排片,结果被王思聪以“碰瓷”的名义怒怼,小钢炮也不甘示弱,回击。这一来二去,不仅抢了林丹的头条,也为吃瓜群众贡献了不小的谈资。更重要的是,在小钢炮的猛烈火力下,《潘金莲》一天收割6000万+的超级票房。
讲真,作为一部没有视觉特效,也没有鲜肉男神女神的剧情片,《潘金莲》获得这个成绩实属不易。但冯小刚和华谊兄弟显然不满意,因为,按照他们的预算,影片今天应该破亿,首周末3亿+,总票房破5奔6向7,,越高越好。显然,6000万与他们的预想还是有差距的。
但有一个事实不得不承认。那就是,自今年春节档过后,整个电影档期死气沉沉,日渐萧条,票房环比下降的厉害(除了春节所在的一季度)。而且是持续低迷,大半年之久。在这种情况下,首日6000万+的票房,已经相当不错了。《潘金莲》的首日6000万+的这个票房成绩,比很多视觉大片都要高。足见冯小刚的特色喜剧还是很有魅力的。也不排除“炮轰”起到的拉动效应。
其实,华谊兄弟怒怼万达,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之前的《摇滚藏獒》,双方就撕得死去活来,只可惜,《摇滚藏獒》就没有《潘金莲》这么好的运气了,票房扑街扑的相当厉害。总票房3962万,不及《潘金莲》首日的票房。就口碑而言,《摇滚藏獒》与《潘金莲》差不多。但摇滚藏獒成本应该是潘金莲的很多倍。一度有新闻报道《摇滚藏獒》成本数亿元人民币。至于华谊兄弟为什么开撕万达,还都是“人才流动”惹的祸。
不过,冯小刚炮轰万达,怒怼王思聪,虽然轰出了不错的票房,但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不少观众直言力挺王思聪、万达,认为人家的院线排谁不排谁,是人家的自由。而且不少网友还直言要抵制《潘金莲》。或许正是受此影响,《潘金莲》口碑略有下降,从早期的7.5,降至7.3,如今只有7.1。如果跌破7.0,跌至6.0—6.9的区间,那就多少有些尴尬了。
反观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刚开始与《潘金莲》同分,7.5。在内地大规模上映后,凭借着好口碑,评分一直维持在8.5的高位。可惜票房不太理想,上映一周才刚刚破亿,有点可惜了。想想去年同期,李安的《少年派》可是在被华谊兄弟强行抢去IMAX厅的不利情况下,票房、口碑都大胜冯小刚的《一九四二》。
我愿意相信冯小刚怒怼万达、王思聪,是真性情的表现,是对“不公”的反抗。但不得不说,这其中多少有些炒作的嫌疑。毕竟,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里纯粹越来越远了。有的电影为了票房不得不下跪祈求,虽然最终获得了不错的票房,但这种另类的做法多少都让人寒心。正常的市场,不该是这样的!
说实话,《潘金莲》今天41.30%的排片率,已经高的有点吓人了。要知道,今天一共有十数部电影在上映(也有说一共有30部电影在上映),而且光新片就有5/6部之多。在数量上,《潘金莲》只占了十数分之一,但在排片上基本上占去了50%。如果万达还要再多给《潘金莲》排片,那别的电影还活不活了。所以,冯小刚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排片量”少,而喷万达,怼王思聪。
冯小刚和孙海英在娱乐圈互相炮轰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因为两个人的名气都很大,实力都很强,所以每一次的互掐都会引起一段轩然大波。那么两个人的炮轰前因后果是怎样的呢?
《培尔·金特》是早年风靡国内外的一部话剧,堪称现代戏剧之父。因为这个戏剧的讽刺性强,乌龙事件多,所以经常被搬上舞台。它经常以芭蕾舞剧、话剧的方式呈现给观众。2009年,孙海英曾被邀请参演这一个话剧,参演的这一部话剧一经演出就在国内备受欢迎。冯小刚和孙海英较量从这部话剧的记者会开始。因为《培尔·金特》虽然在国内广受好评,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所以也有的人说这部剧看不懂,不知道演的什么的言论。
在记者会上孙海英非常义愤填膺的对于这种现象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当时情绪比较激动,对冯导也是指名道姓的批判,事后虽然孙海英意识到自己的言语有些不妥,做出了适当的弥补,最终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两个人的恩怨就此拉开。事后的第二天冯导对于此事也言简意赅的 说:“孙海英同志很可爱。”这句话里明眼人都能知道绵里藏针。
孙海英一直认为冯小刚太浮躁,即使拿着冯小刚送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电影票都没有亲自到场去支持。并宣言说这一生都不会看国内产的电影。我认为孙海英有点过于情绪化了,你们认为呢?
孙海英与冯小刚口水战
冯小刚、孙海英“交战记录”
2010年5月5日,孙海英炮轰中国电影界太浮躁,直指冯小刚“装洋蒜”,2010年5月6日,冯小刚回应“装洋蒜”一事,称“孙海英同志很可爱”。2010年8月26日,孙海英表示,从不看国产片,拿着冯小刚送的票都没去看《唐山大地震》。
2010年8月29日,冯小刚通过新浪微博回应,并没有送票给孙海英,并称“他需要吃药的话我倒是可以给他送药”,“仁慈的上帝请宽恕你不诚实的孙子吧”,并援引网友的评论称孙海英“被激情燃烧坏了脑子”。
2010年9月2日冯小刚在接受采访时回应“我这个人从不主动挑衅别人,但如果你指名道姓地骂我,一次两次我可能忍,但老来,我就跟你没完,照死里捽你!”2010年10月7日,孙海英直言冯小刚所拍的电影是烂东西、垃圾完全在欺骗观众。
面对冯小刚曾经怒骂孙海英是“孙子”,他表示他愿意做“孙子”,孙子没什么不好。中国已经没有人愿意做“孙子”了,孙子写出了兵法。孙海英直言自己就是孙子,他有病,他无所畏惧。
扩展资料
个人生活
在福州军区话剧团时,与医院的一位女药剂师一见钟情,并于1979年结婚,第二年有了儿子。可是儿子刚两岁时,不慎摔倒在地,摔坏了脑子,从此半身瘫痪大小便失禁。后来,他爱人不忍心看到孩子痛苦,又禁不住心灵的煎熬,留下一封信走了。
从此海英孤身一人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1995年的一天孩子几乎一分钟一抽搐。当时正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排戏的孙海英回来,看着儿子正在痛苦地抽搐脸都心疼得变了形,一向坚强的海英痛哭失声。海英走后第二天晚上6点他儿子也走了。后来一提到这件事海英就自责不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