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国安的文化程度最高。
陈道明中央戏剧学院
陈宝国中央戏剧学院
唐国强北京电影学院
王刚好像没上过大学
鲍国安中央戏剧学院教授
怎么说呢,我觉得陈道明和宝国都很有个性,但若说调侃讽刺,幽默与实力并存,陈道明顶多算实力派,一句话陈道明演的角色宝国可以完全胜任,但宝国演出效果道明未必演的了......唐老师是正宗的实力派!
老实力派嘛!在现今的流行趋势中是有点地位不高,但其地位在真正的“看戏人”眼中其实还是很高的。
我觉得 他们的风格不一样, 陈道明比较酷,内敛。 唐国强比较大气。 张国立很亲和。。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张国立~~~
感觉更贴近,很有魅力~!!! 支持!
陈道明的帝王气,你会发现,是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哪怕是配角,他这种气场都是强大的,任何人一看都觉得肯定是个人物。
唐国强呢,他演任何角色都会带来一种亲和性,雍正、毛泽东、诸葛亮,你会发现他演得都很随和,能够展示出英雄人物的普通一面。
下就是,陈道明有气场,可以演出帝王人物的气概、独特气质。
唐国强则相反,可以演出帝王人物的普通人的一面。
,陈道明演皇帝太多了,中国恐怕没有一个演员像他一样演这么多位皇帝,而且不同朝代的。所以难免有点同质化。
各有各的优势,唐国强当年在出演《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时候,那种镇定自若稳如泰山的样子,有着充分的自信,跟原著的诸葛亮完全融入了一体。
陈道明在《归来》中的演技,跟巩俐合作,两人在言语上不多的片段里边演对手戏,让观众大呼过瘾。不过对于张国立,我从来都认为他演得好,更多是准确,不用力,也不惜力,恰到好处。他的经典表演我认为来自《五月槐花香》,这部剧不算起眼,但其中的人物个个鲜活,张国立的表演自然准确,连旁白都非常吸引人。他在《一九四二》、《混在北京》和《一声叹息》中也都有难得的表演,让人感觉到真实。
叹气~身为一个粉丝,最怕这种问题了~因为这种问题很容易招来吵架的~
不过我还是决定认真回答一下~
,我得说这三个来比较比较别扭,因为本身三个人都不是一个戏路的。楼主将这三个来比较,可能是因为这三个都演了不少皇帝,那么就就帝王戏来说说吧。
这三个都有比较不错的帝王戏代表作,由于气质等差异,所以呈现的效果也有差异。
陈道明的康熙王朝,卧薪尝胆,都是比较阴沉的帝王戏,他诠释的帝王,都是有雄心,尚在开拓阶段的,由于他自身的严肃沉郁的一面,所以他诠释这一类型的帝王显得锋芒暗藏,或者说比较腹黑,有如暗室藏剑器,隐约毫光现,这种多是开国之君。
而唐国强是比较偏大气温和型的,他的气质中有和善的部分,更多的是光芒刺目,所以他比较适合饰演盛世之君,如唐太宗等,他适合那种有盛世华服的恢弘背景下的帝王戏。
张国立的气质平和,他没有前两位的强大气场,所以他也很明确自己的路线,他的帝王戏,都是戏说成分大于历史成分。他的康熙微服私访记,基本上是各种情感故事以及民间传说的串联,他适合诠释的是个性温和的非功绩型帝王和戏说中的帝王。
若论平民戏,这个唐国强稍弱了点,可能是因为他身上的气场锋芒毕现,现在的他已经不适合平民戏了,而且他的形象偏正面,可以说有点脸谱化,所以腹黑点的角色已经演不出来了(别拿雍正来拍我,雍正王朝本身也是把雍正过度正面化了,虽然我承认唐国强那会演得非常好,今天的他也已经不是那时的他了),而平民对于他更难了,所以他很明确自己的戏路,现在也看不到他的平民戏了。
陈道明,他更适合有点小知识分子气息的那种。因为他自身的文化底蕴,所以他身上总有脱不开的文气,这也让他诠释起知识分子显得恰如其分游刃有余,比如围城中的方鸿渐,比如中离中的宋建平,比如即将播映的手机(我正在看,现在看了前一半),觉得处理得都很好,而且同样是知识分子,这三个的不同类型不同性格也都表现出来了。这一类型是他最擅长的部分。不过他并不是仅局限于此,再平民一点的冬至中的陈一平,在一个普通的银行职员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中,他把一个普通人的心理和细节刻画的非常好。他的这一类型戏,比他的帝王戏还要擅长,还要游刃有余。
张国立,可以说是这三个人中最平民化的一个了,所以他很适合诠释那种生活中最普通的人,他的金婚很成功,也是正因为如此。他的帝王戏或者宫廷戏也都脱不出平民的影子,不过他确实有一个问题,就是几乎他的所有角色,感觉起来都是一个个性类型,只是他总是找对了角色,所以奠定了现在的位置。
这三位,唐国强是戏路日渐狭窄,有些脸谱化了,不过因为他现在基本上已经成为了特型演员,所以这个倒是不担心;
陈道明的实力积淀颇深,他也是比较专心致戏的人,他的角色很丰富,也大多比较出彩,他的戏,有烂片,没有烂角色。他的薄弱在于感情戏,不过这跟他不喜欢演这类型戏码有很大关系,他比较排斥儿女情长的戏码,所以很少看到他的片子中有亲密镜头和太多情感上的缠绵;
张国立基本上如我上面所说,他的演技基本上不突出,他总能找到适合他的角色,加上形象气质角色都普遍比较亲民,所以他还算混得开~
我的意见大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