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很久的乐坛才子李宗盛,最近发布了一条。
“张姐好,我是小李。”
这是他特意为张艾嘉的全新综艺《念念青春》准备的惊喜。
早在30年前,李宗盛为张艾嘉写了一首《爱的代价》。
并对她说“我写这首歌的时候,是想着你写的,想着你为什么嫁给别人了。”
两人之间的纠葛,多年来依然是众人心中的意难平。
作为文艺女神,张艾嘉是当之无愧的才子收割机,李宗盛、罗大佑、杨德昌等人都与她传出过故事。
她不只是那个受到半个才子追逐的张艾嘉,在女性眼里, “张姐,就是我们都想活成的那种人。”(小S曾这样评价)
张艾嘉是个闲不住的人,她身上的标签和角色太多,荣耀和光环也太多。从演员到歌手,后来,她成了导演。
那个年代,华语圈大多是男导演叙事,很少有人探究女性处境、为女性发声。
她看到这个现状,心想“既然没有人为女性发声,那么我自己来。”
1986年,张艾嘉自编、自导、自演《更爱》,她用细腻的拍摄手法,展现出女性的心境和人生,这部也了金马奖的肯定。
1995年,张艾嘉拍摄以严歌苓同名改编的《少女小渔》,讲述了24岁少女为了照顾男友,跟60岁老头假结婚,以求获取绿卡的故事。
拿到剧本后,张艾嘉发现分明是女,但却全是男主人公的内心戏。
她提出质疑,外国的编剧却勃然大怒“这个小渔是个什么女人?除了每天去工厂上班,就是等他的男人回来。”
男性无法 在女性的角度思考,也无法理解女性内心的纠结和成长。
张艾嘉与他争吵后,自己修改剧本,并完成拍摄。《少女小渔》一上映便引起轰动,,也了亚太节更佳编剧奖。
张艾嘉的不同于女权,没有“男女对立”的楚河汉界,而是在灰色地带中,讨论着两性的关系。
女性的成长和蜕变,并不意味着要与男性世界决裂。
她从来没有离开男性谈女性,这反而让她的作品更有说服力。
她也没有将女性刻画成在巨大压力下,饱受痛苦与折磨的形象。
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 女性在面对爱情或梦想时,内心的矛盾和迷茫。
“我是一个女人,我关心女人的心灵。从女性的角度看事情,只是抱着这种心而已。”
她中的女性,永远都像是沁人心脾的清茶,虽然味觉不、视觉也不华丽,让人回味。
不仅她塑造的角色如此,她本人身上更是有一股蓬勃的生命力,如今大家都尊称她为“张姐”。
但相比这个“昵称”,人们更为熟知的,是她被叫做“小妹”时的爱情经历。
事业高歌猛进时,26岁的张艾嘉选择结婚,嫁给年长自己16岁的“分社社长”刘幼林。
她婚后依然专注事业,而刘幼林希望妻子回归家庭。两人矛盾渐生,结婚三年,便协议离婚。
1977年,拍摄《闪亮的日子》时,张艾嘉与罗大佑结缘。
她沦陷于罗大佑的才华,两人相爱。
罗大佑把耗时五年的心血之作《童年》给了她,而那首经典的《小妹》,就是送给张艾嘉的礼物,这个昵称也只属于她一人。
奈何情深缘浅,两人还是分手了。
张艾嘉解释道“我们一起经历了轰轰烈烈的爱情,可是到了一定时间,他的思维就开始转移到别的地方。”
她要的,是对方全然投入的爱情,如果掺了杂质,她宁愿不要。
1985年,张艾嘉创作公益歌曲《明天会更好》,当时李宗盛就 在一排。
那时的李宗盛,还是个济济无名的乐坛新人。
看到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李宗盛,张艾嘉心生怜悯,开始不遗余力地发掘他。
,两情愫渐生。
1992年,李宗盛为张艾嘉写了《爱的代价》。
“我写这首歌的时候,是想着你写的,想着你为什么嫁给别人了。”
多年后,在李宗盛的演唱会上,张艾嘉直接抛出问题“你有没有爱过我?”
他用一首《爱的代价》来回应,唱着唱着便落下眼泪。
多段感情无疾而终后,张艾嘉依然在爱情里全然投入,不怕受伤,不计得失。
或许是因为,所有经历都成为她人生中的养分。
爱情,不过是人了解自己的一种方式,何必苛求于结果。
从前因为怕孤独步入婚姻的张艾嘉,兜兜转转后感慨“我觉得每一个人到,都还是孤独的,还是要跟自己和平相处。”
当人了解自己后,才更容易遇到真正想要的爱情。
张艾嘉最终与王靖雄步入婚姻,他不是才子,但却是给予她自由、欣赏和支持的人。
携手二十余年,两人眼里的爱意一如当年。
许知远曾委婉问过张艾嘉“有时候,你会不会觉得自己这代人,在舞台上时间太长了?”
张艾嘉笑着回“不会。”
与她同期的女明星,大多在演艺生涯结束后,相夫教子,隐匿于世。唯有张艾嘉,仍然坚持着自己对工作与事业的追求。
24岁时,她写过一篇 。
“为什么在中国史上,几乎各个女明星都逃不出被安排好的命运?”
“青相是最重要的条件,红的时候就要狠赚一笔钱,当你逐渐发胖,眼角有之一条皱纹时,便赶快开始物色好丈夫,接着就是收山、嫁人、生小孩。从此之后,这一行就和你再没有一点关系和 。”
“如果婚后平安、愉快那是大幸,嫁后不愉快而导致离婚,也算不幸中之大幸,如因婚姻不而,那真是不幸,但却是件常事,谁会对明星的而感到惊奇呢?”
这是她观察到代女星的现状,她们被限制,被安排,被“女明星”几个字牢牢捆住,但她不要。
她勇敢、倔强、洒脱,68年,从未改变。
62岁的张艾嘉,曾给初入的青年写过一封长信——《年轻人,怕什么!》,以亲身经历,鼓励大家去做些不一样的事情。
“我们都敢放手原来固有的东西,敢去拼、去创新,我们到这个年纪都不怕,年轻人,你们怕什么?”
她的这份“勇”,从来都不是因为上了年纪,才拥有了敢甩开袖子豁出去的胆量。
从小衣食无忧的生活,并没有把她驯化成温婉内敛的大家闺秀,反而让她格外渴望自由。
13岁,张艾嘉去往美国留学,正好赶上嬉皮运动,她那颗洒脱恣意的心终于得到了释放。
小时候的张艾嘉和妈
“那个时候玩疯了,每天戴着10个戒指,公园跟着一起。”
被母亲勒令回国后,19岁的张艾嘉签约知名公司。哪怕是台下都坐着最当红的明星,内心也丝毫不慌。
“我大概天生就是干这行的料。”
19岁和68岁,在张艾嘉的人生长河中,没有任何差别。
直到今天,林奕华也这么评价她“张艾嘉直到60多岁,依然活得很现代、自我,从来不自己。”
“我总是抱着好奇心与敬畏心,在所有经历和尝试中汲取养分。”她说。
在她看来,年龄,从来不是示弱的工具,而是进发的武器。老年后的她比年轻时更加活跃和闪耀,不断为生命注入新的力量。
这让我不禁想起埃隆·马斯克的母亲——梅耶·马斯克,她31岁离婚,逃出家暴丈夫的爪,艰难抚养3个幼小的孩子长大。
48岁,重回校园;60岁,开时装秀;70岁,成为 红,引导女性自信生活。
她在自传《人生由我》中告诉所有女孩
“千万别因为你是女性,你就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放慢脚步。现在的我就像一颗出膛的一样在狂奔——探索一切,尽情享乐,比以往都要繁忙。”
女性的魅力,更多 于对人生的探索和对生活的掌控, 骨子里散发出的坚韧和自信,张艾嘉和梅耶·马斯克便是如此。
她们身上的能量、勇气、有趣,不是一帆风顺得来的。相反,是不断向内探索、与世界碰撞的结果。
如今,68岁的张艾嘉依旧眉目生辉,写着正当年龄,正当合适的故事。
她任职一年金马奖执委会 时,设计了一批帆布鞋送给所有被提名的人。
上面写着
“跑起来,路仍长。”
以上就是与68年猴人53岁命运(女孩子)相关内容,是关于张艾嘉的分享。看完属猴人的真命贵人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艾嘉的爱情一直都是轰轰烈烈,随心所欲的。
1979年,25岁的张艾嘉在介绍下认识了刘幼林,并迅速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
虽然当时的刘幼林一表人才,也有着非常体面的工作,他比张艾嘉整整大16岁,并且已经有过一段婚姻。
即使家人全力反对,周围的人也在说三道四,张艾嘉还是和刘幼林结婚了。
也许是年龄的差距,或者是生活风格的不同。两人还没有没有坚持到七年之痒,就和平的办理了离婚手续。
《童年》这首歌的原唱一直以来都被大众错误认为是罗大佑,这首耗时五年的创作是其实是他送给张艾嘉的。
张艾嘉比罗大佑大一岁,年轻时的张艾嘉很容易为有才华的人所折服,罗大佑身上的音乐才华深深的吸引了张艾嘉的目光。
才子配佳人,在当时称的上是一段佳话。
《小妹》、《是否》都是罗大佑写给张艾嘉的专属情歌。
多年后,张艾嘉在节目中回忆当时和罗大佑的种种,终于明白了那时的成长,心境不同,人的感受、创作都会不一样。
“爱情不是他(罗大佑)的全部“,作为音乐教父,罗大佑或许有着自己的使命。
离开了罗大佑,张艾嘉遇到了李宗盛,或许是自己对于做音乐的人都没有抵抗力的原因,张艾嘉和李宗盛又传出了绯闻。
对于这段感情,张艾嘉否认了,坦言二人只是姐弟之情。
《爱的代价》是李宗盛送给张艾嘉的歌。
多年以后在李宗盛演唱会上,张艾嘉问出了那个深藏心底的疑问“你有没有爱过我“。
李宗盛又唱了一遍《爱的代价》当做回答。
1990年初,张艾嘉选择了未婚先孕,儿子Oscar出生了。
孩子的爸爸是已婚商人王靖雄,面对孩子的到来,王靖雄选择和原配离婚,并在第二年与张艾嘉奉子成婚。
这段婚姻一直维持到现在,二人都十分幸福。
说到底,在王靖雄这段婚姻中,张艾嘉算是小三,而那段“小三战胜原配“的戏码也受到了大众的谴责。
张艾嘉一直对外表态王靖雄为了她离婚是她从未想过的事情。
在经历了绑架事件后,张艾嘉调整了自己的重心,找时间与丈夫独处,花精力陪儿子成长。
在记者问到如果婚姻中出现第三者怎么办时,张艾嘉表示绝对不允许这样的角色出现。
大概只有身处在那个环境之中,扮演了那样的角色,才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
电影《观音山》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失去丈夫和儿子的常月琴坐在儿子车祸后的出租车内,音乐卡在了儿子生前听的地方,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张艾嘉说,这部电影她拍的“很伤,很痛“。
就像张艾嘉说的那样,“不要把幸福都依赖在对方给你什么。“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走来,我们离去,从始至终都是孤独的。
每一个人都只能够陪伴你一段旅程,自己的幸福只有依靠自己才能掌握。
02在感情上随心而行的张艾嘉在事业上也喜欢顺其自然。
张艾嘉的母亲是一个严格的女人,从中学起,张艾嘉就被送往美国求学。
也是从学生时代,电台成为了她的第一个战场。
19岁的张艾嘉开始了自己的电影之路,6年后,凭借《碧云天》张艾嘉获得了金马奖。
那个时代是林青霞和林凤娇的时代,张艾嘉凭借自己的努力站稳了脚跟。
与林青霞搭档《金玉良缘红楼梦》是一代经典。
1981年,张艾嘉作为《我的爷爷》的女主角斩获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称号。
也是在这一年,那首耳熟能详的《童年》进入了大众的视线。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民歌运动涌起,音乐和电影的“新浪潮“爆发了。
张艾嘉是众多文艺女青年中的前辈,对于文艺片有着自己的见解,主张拍摄“台湾本土性文艺片“。
张艾嘉担任了新艺城台湾分公司的总监职务,在她的带领下,许多受欢迎的影片问世,比如《带剑的小孩》和《海滩的一天》,仅仅在一年后,张艾嘉就因为自己的力挺台湾文艺片的方针不被采纳而辞职。
正是由于这个机会,《十一个女人》横空出世,这是一部聚焦女性的系列剧。
多年后,张艾嘉回忆当时,导演杨德昌看着她剪辑影片,感慨男女之间的不同。
张艾嘉说她很感动杨德昌口中的“不同“,因为在她的眼中,导演真的不需要分男女。
1986年,张艾嘉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最爱》获得大众的认可,更是获得了四项提名和金马金像两大奖项。
而后张艾嘉两度与周润发共同出演的《阿郎的故事》和《吉星拱照》都获得了非比寻常的反响。
张艾嘉的事业一直风生水起,八张音乐专辑,参演近百部电影,即使是导演编剧,张艾嘉也不在话下。
这个女人是有才的,她的每一份努力都隐藏在她的作品中。
“电影是我与自己的对话。“
时光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有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看不清碗里的饭粒,头发花白的速度也在加快,身上不时冒出的冷汗无一不在提醒着这个女人身体机能的退化和岁月的流逝。
面对这些变老的征兆,张艾嘉显得十分淡定,她并不认为有什么避讳的
“在这个年纪还能继续工作“张艾嘉感到非常的满意。
接受那些美好的瞬间,也坦然面对那些凋落的画面,才是真正的需要勇气。
小结张艾嘉有着属于自己的味道,女人的味道。
这种来自于人生态度的味道,是由每个人的选择决定的,选择怎么好好走过这条路就是自己的味道。
每一个个体都是初次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出自我。
情到深处,那就在一起。
兴致阑珊,就不再纠缠。
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活在别人的嘴里是无法成就真正的自己的。
从这人世间行走一趟,第一个应该负责的就是自己。
无论生活在什么年代,当下就是最好的时代。
娱乐圈的明星在出名之后都会选择向多方面发展来延长事业的高峰期,许多老一辈演员都是如此拓展自己的艺术生命。但跨界的艺人很多,能在各个领域都做到顶尖的艺人却很少。如今就有这么一位艺术家可谓是全能艺人,她就是张艾嘉。
她是“双料影后”明明拥有衣食无忧的白富美生活,却偏要拼才华,1972年,19岁的张艾嘉怀着对演艺事业的满腔热忱从美国跑回来,却被导演认为“不上镜”,那是属于秦汉、秦祥林、林青霞、林凤娇一统影坛的“二秦二林”时代。大家都知道演林黛玉也没几个,而张艾嘉就是其中一人。或许陈晓旭的“林黛玉”深入人心,而张艾嘉在《金玉良缘红楼梦》中饰演的林黛玉柔柔弱弱的也别有一番韵味。
她曾被导演李翰祥拿来和林青霞作比较,说林青霞是个偶像,而她则是一名演员。她曾被歌手李宗盛奉为缪斯女神,为她也创作了多首歌曲。作家林燕妮曾形容她这女子啊,没有一天是服气的。她就是永远那么生机盎然,永远那么灵动的张艾嘉。
曾被罗大佑追求他的出现也为他自己创造了机遇,因为当时的他,正好热爱音乐,在课余时间也会自己搞搞词曲创作。创作了一首为《闪亮的日子》的歌曲。张艾嘉也被他超人的才华所吸引,罗大佑也正值荷尔蒙旺盛的青春时期,自然也对这个长相青春靓丽的灵动少女动了心。不久后,罗大佑便为她量身创作了一首经典歌曲《童年》。
后来,张艾嘉遇到了现任丈夫,不过在这段感情中她却扮演的是小三的角色。当时她与王靖雄相识时,男方是有夫之妇,张艾嘉只能作为地下情人,不久她更是未婚先孕。面对这种情况,王靖雄在妻子与张艾嘉中选择了后者。虽说这纯属渣男行径,但他对张艾嘉倒是难得的真心诚意,如今两人生活还算幸福美满。
如今的生活谁的青春没有疯狂过,如今张艾嘉也已经静下心来变得稳重。总得来说,这位全能艺人是真正的活出了自己的色彩。张艾嘉便放弃了事业,一心当起了全职妈妈,全身心的投入到家庭中照顾孩子。但无论怎样,像张艾嘉这样多情又有才华的女人,实在是少有,但就算是有着这般不同寻常经历的女人,也能为了孩子放弃所有,这应该就是传说中,女人本性中的母爱吧。
张艾嘉的首任丈夫刘幼林,曾任美联社驻港分社社长,当年嘉嘉才20岁,这段婚姻只维系了6年。第二任丈夫王靖雄。张艾嘉在37岁为他未婚产下奥斯卡,王当时仍是有妇之夫,也有一对现年20及17岁的儿子,直至1991年办理离婚手续,终与张艾嘉结婚。这段感情也让张艾嘉尝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当时她顶着勾引有妇之夫的骂名和之后的未婚产子的风波,令她备感身心疲惫,这个坚强的女子还是坚持了下来。或许儿子是她那个时候最大的精神支柱。
文 | 九越初一 | 小麦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调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那些为爱所付出的代价......”
当年,李宗盛开演唱会,张艾嘉问他 “你有没有爱过我?”
他又唱了一遍这首《爱的代价》回答她。
这首歌是李宗盛作词作曲,给张艾嘉量身制作。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爱的代价》原唱是张艾嘉。
也正是因为这首歌,才让他们有了绯闻。
事隔多年后,张艾嘉在综艺节目中谈到此事,说当年虽然关系亲密,但只是友情。
只有姐弟关系,没有恋情,所以这种亲密关系,才能持续到现在。
张艾嘉的人生活得够本,又精彩,她敢爱敢恨,爱就要爱得轰轰烈烈,她的名言是“不可一日无恋爱。”
她喜欢有才华的男人,无论是年轻还是现在,一直都没变。
01
张艾嘉出生在1953年,她出生的第二年,当空军的爸爸驾机撞山遇难,母亲改嫁,她跟着爷爷奶奶长大。
爷爷奶奶照顾她的生活,也给了她足够的关怀和爱,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觉得缺少什么。
甚至在小时候,她不知道爸爸和爷爷的区别,伴随着长大,她发现自己家庭和别人的不同。
她的生活中缺失的父爱,让她对年长的男人更有感觉,她有恋父情结。
她的第一任老公,比她大了16岁,家里都反对,只有她自己同意,25岁时毅然决然地嫁给了刘幼林。
结婚半年多,年龄差异带来的问题就出现了,她青春好动,他已是一个二婚男人,只求安稳,不和谐让他们分居了。
这时候,张艾嘉正和导演杨德昌拍摄《十一个女人》,杨导的才华吸引了她,他们产生了爱的火花。
说起这档节目,费翔就是在这里,被张艾嘉一手捧起来,通过她,结识了自己的偶像刘文正,以及有了后面那些绯闻。
刘文正在台湾名气超火,《兰花草》《三月里的小雨》等等都是他的名作,很多艺人拿他做模板,模仿他。
张艾嘉在上学时就认识刘文正,两个人学校不远,她是校花,他是校草。
她欣赏他的帅气和才华,主动约会,上赶着追求,竟然被拒。
刘文正的拒绝理由很奇葩,他觉得 她美得不予人安全感 ,看来漂亮也有罪。
虽然俩人没有发生爱情,但事业上的合作还是蛮多。
他们一起拍摄电影《闪亮的日子》,当时还没有名气的罗大佑,给刘文正写了几首歌。
影片的导演没看上这些歌曲,刘文正却坚持要唱,他的人气旺,导演也没辙,唱就唱了。
没想到,刘文正的好嗓音把罗大佑的歌唱火了,借着这样的机会,罗大佑也认识了张艾嘉。
一个喜欢有才华的男人、见人弹钢琴都发晕的女人,遇到了这样懂音乐的“音乐教父”,不发生点啥,貌似对不起普罗大众。
02
张艾嘉投入了罗大佑的怀抱,罗大佑给她写了《童年》,没错,《童年》的原唱是张艾嘉。
她一袭短发,穿着时尚的短裤,手插裤兜,站在台上酷酷地唱着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唱着夏天……”
张艾嘉坦言“罗大佑对事物独特的看法,以及对音乐的疯狂,最令她心动。”
沉浸在爱情中的罗大佑,给张艾嘉写了很多歌曲。
张艾嘉的小名叫小妹,他就给她写了一首《小妹》 “我们有温暖的过去,迷惑的现在与未知的将来。”
歌曲写的是真实的情感,将来是未知的,他们的感情在热恋了一年半后,画上了句号。
李宗盛出现在她的生命里,虽然他们都没有承认过恋爱,但还是出现在彼此的生命中。
在多年后的李宗盛演唱会上,她问了,他没答,他用《爱的代价》回应。
李宗盛唱到一半,哽咽了,停顿了一会,才继续把歌曲唱完。
张艾嘉是《爱的代价》原唱,她曾无数次唱这首歌曲,很多时候,都会流着眼泪,把歌唱完。
爱与不爱,都是过往,都是青春岁月里,留下的最美好的回忆。
哼唱起这首歌,每个人的心中都会不自觉地有感触,回想起自己青春里的,那些爱情故事。
虽然那些爱情已经走远,但那些美好的情感,却永远留在心底,留存在只有自己看得到的、最柔软的地方。
“不可一日不恋爱”的张艾嘉,不管多大,心里永远住着一个20岁的少女,于是坠入爱河。
在一次聚会中,她认识了富商王靖雄,一个有妇之夫,她却无暇顾及这些,想爱就爱了。
她成了别人嘴里的小三,她不在乎;她怀孕了,未婚先生子,她依然无所谓,所有压力她自己承担。
她的独立和倔强,和原生家庭还是有关系的。
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给了她更多的宽容,中学就去了美国,让她有着西方的开放、自由和独立。
张艾嘉生下儿子奥斯卡后,心态却发生了改变。
曾经她把爱情看得最重,现在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是儿子。
03
她安心照顾儿子,把心思放在儿子身上,不能出去拍戏,她就学习写剧本,做编剧。
在儿子一岁时,王靖雄办妥了离婚手续,迎娶了他们母子。
现在的张艾嘉 很痛恨小三 ,既破坏了别人的家庭,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烦恼和压力。
当一个人经历过痛苦和磨难,才会懂得做错事的懊悔。
她现在过得很幸福,儿子长成了大帅哥,遗传了她的美丽。
张艾嘉也明白了,人生中不止有爱情,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要做。
她开始自编、自导、自演,她也出书,写下自己的人生经历,让更多的年轻人学会生活。
她导电影、推新人,《少女小渔》《20 30 40》中的刘若英、李心洁都是她的学生。
张艾嘉曾经和刘若英讲 “女人30-40岁是非常美丽的年纪。40岁后,是承担责任的时候,对老人、对孩子、对家庭、对社会。”
张艾嘉正是在自己最美的年纪里,完成了结婚生子。在40岁后,她把精力投入到创作之中。
她把青春的美丽和残酷,成年的矛盾与尴尬,老年的无奈融入在她的作品中。
让不同年龄的观众,都能从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张艾嘉活得精彩,自己唱是歌后,自己演是影后,自己导、自己编是最佳,获奖无数,阅尽繁华,让她更懂得生活的真谛。
她在自己的书《轻描淡写》中写道 “生命是沉重的,但到了某个时候,终于明白了,它是可以轻描淡写的。”
她说的也许是爱情,那些年的不可一日无恋爱,爱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上小学时,从台湾转学到香港,为了拍拖,她可以很快学会说粤语。
在美国上学期间,据说她和蒋孝武彼此吸引,考虑现实还是踩了刹车。
进入影视圈,那时没有狗仔队,她说可以尽情的享受爱情,不会被拍。
时过境迁,在某一个时刻,她明白了,生活中,没有什么需要这么浓墨重彩。
因为成熟的她,心中有一个家的感觉,家就是心,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正如《爱的代价》中唱的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走吧,走吧,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也曾伤心流泪,也曾黯然心碎,这是爱的代价。”
在人生中“走吧,走吧”,也是一种勇气,那是成熟的勇气,是有担当的勇气!
曾有人说,娱乐圈的很多女明星大部分都只有“黄金十年”,待时光流逝,她们年岁老去,便也渐渐销声匿迹。
但也有这样一位黄金时代持续了整整五十年的人,她从1972年出道,先后41次登上金像奖和金马奖的舞台,直到现在还活跃在观众的视线。
她做演员生动灵气,刻画的形象深入人心;
她做歌手,嗓音清澈甜美,经典曲目流传至今;
她做导演、编剧,专业程度毫不逊色,出品的影片备受好评;
她也曾横刀夺爱,两次爱上有妇之夫。
她就是娱乐圈的“不老女神”张艾嘉,如今68岁的她还获得了岭南大学颁授的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
优雅、知性、敢爱敢恨、洒脱、勇敢、一往无前,好像无论是哪一个单一的词,都不足以阐述张艾嘉。
今年,她带着电影《热带往事》和综艺《念念青春》出现在大众面前,我们看到的是她无惧年龄,依旧优雅从容,那些青春的岁月如同生命的底色在她的身上恣意绽放。
二十岁的张扬洒脱,三十岁的潇洒不羁,四十岁的沉静优雅,五十岁的丰盈自由,六十岁的重新开始在她身上完美地演绎着。
张艾嘉看淡风霜,不畏坎坷,却雕琢出一段最真实精彩的人生。
01
1953年,张艾嘉出生在中国台湾一个显赫的家庭。
爷爷张子奇在解放前曾是天津市副市长,外公魏景蒙是中国台湾新闻局局长,叔叔张北海是著名作家。
母亲是当时的名媛,父亲是宋美龄的专机飞行员,只是在她出生后不久,便因公殉职。
父亲离世后,张艾嘉更多时候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原本安稳无忧的她却因为母亲的一个决定,改变了她一生的轨迹。
1967年,张艾嘉的母亲不甘于她接受国内教育,把她送到了美国纽约。
那时的美国,正值文化大爆发时期,嬉皮士、组乐队、女性解放运动,开放与自由的观念在她的心中生根发芽。
很快,张艾嘉开始彻底放飞自我。
即使学校严苛戒律,她也不受束缚,会穿着超短裙去谈恋爱,在中央公园热舞,跟着朋友去参加游行。
甚至连老师都会向妈妈抱怨,因为她的裙子总是太短,吸引了男生们的心思。
除了恋爱,张艾嘉还找了份“保姆”的工作,帮邻居倒垃圾、看小孩,赚取零花钱。
当妈妈得知她在美国的行径后,非常担心,一气之下,让她回到了中国台湾。
02
回到中国台湾后的张艾嘉,被妈妈送去了以教学严格而出名的圣心女中的国际部,但她依旧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我行我素,她信奉的是独立和自由,受不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那时候,徐汇中学和圣心女中的学生会经常一起去百乐门跳舞。
正因如此,张艾嘉结识了徐汇中学的刘文正,但青涩的刘文正觉得自己并不能驾驭如此标新立异的张艾嘉,转而与她的同学打得火热。
缘分就是妙不可言,在多年后两人的故事又得到续写。
没过多久,张艾嘉放弃了读书,开始学习唱歌和主持,并得到机会在电视台的节目中做起了西洋歌曲节目的主持人。
有了电视台的演出经验后,1972年,张艾嘉远离家乡,来到电影事业如火如荼的中国香港,并签约了嘉禾电影公司。
那时只有19岁的张艾嘉,青春靓丽,唱功不俗,深讨嘉禾老板邹文怀的喜爱,张艾嘉这个艺名就是那时所取,意思是“爱嘉禾”。
很快,她便搭档当时炙手可热的明星许冠杰和王羽,出演了人生首部电影作品《龙虎金刚》,可见嘉禾对张艾嘉这个新人的重视。
在演艺上刚有起色的张艾嘉与同门师兄金川谈起了恋爱,这可违反了公司的大忌,嘉禾高层给她两个选择要么分手,要么被封杀。
一向追求自由的张艾嘉索性与嘉禾解了约。
解约之后的她,并没有太多忧虑,一边谈着恋爱,一边与片场中的大咖们谈天说地,也正是因为她洒脱义气的性格深,再一次得到了腾飞的机会。
03
1976年,张艾嘉受到音乐人刘家昌的赏识,并让她成为新片《梅花》的女主角,在拍摄期间,两人还被传出了绯闻。
《梅花》上映后,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张艾嘉也名声鹊起。
同年,琼瑶邀请她出演《碧云天》,在戏中凭借出色的演技,风头甚至盖过秦汉和林凤娇,一举拿下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大奖,这让张艾嘉在演艺圈备受瞩目,星途一片璀璨。
这时的刘文正褪去了当年的青涩,在师傅刘家昌的帮助下,已在乐坛坐拥一片江山。
1977年,刘文正与张艾嘉一起主演电影《闪亮的日子》,他俊朗的外表和满腹才气引得张艾嘉心动,她对刘文正开展了轰轰轰轰烈的追求,才子与佳人本应再续前缘,可刘文正并不为之所动。
就在张艾嘉黯然神伤时,罗大佑带着《闪亮的日子》同名主题曲,走进张艾嘉的生活。
两人一起探讨音乐,互生情愫,但那时的罗大佑只是一个拿着手术刀的医学生,他对张艾嘉一往情深,但张艾嘉却传来了婚讯。
1979年,张艾嘉嫁给了比大她16岁,时任美联社香港分社社长的刘幼林。
由于年龄的巨大差异,那段婚姻并不被众人看好,可张艾嘉的母亲却十分同意。
在她看来,那个年代,要嫁个有权势的男人才能过上体面的日子。
那一年只有25岁的张艾嘉虽然嫁入豪门,但并没有过着相夫教子的体面生活。
婚后没多久,她便不再能忍受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与刘幼林的感情也渐渐疏远,野心勃勃的她选择了继续回到影视圈。
随后,她与电视人梁淑仪成立了比高电影公司,拍摄的首部电影《疯劫》就一战告捷,这也让张艾嘉有了更大的野心。
04
1981年,柯俊雄导演的电影《我的爷爷》请来了张艾嘉做主演,凭借此片,让张艾嘉拿下了金马奖影后的奖杯。
可这并没有令她满意,反而觉得演戏没有挑战,开始进军唱片界,加入了滚石唱片。
此时的罗大佑已成为中国台湾颇有名气的音乐制作人,两人在音乐中也再续起了三年前的情缘。
虽然这时的张艾嘉并未离婚,但罗大佑的才华令她着迷,多年后,张艾嘉在接受采访时曾惋惜地说
“那时候年少轻狂,觉得似乎只有名声显赫的罗大佑才能配得上自己,只是两人缘分未到。”
罗大佑用了5年时间为她创作了那首《童年》,这首歌让她在音乐圈也混得风生水起。
之后又为她创作了《是否》、《春望》、《小妹》等歌曲,尤其是那首《小妹》,更是直接用了张艾嘉的小名,整首歌充满了温情与宠溺,也让他们的恋情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可是这段恋情,仅仅维持一年多,便无疾而终。
多年后,张艾嘉在电影中曾说,人生总有几段情是避免不了的,大概说的就是罗大佑。
不久之后,助力张艾嘉成为导演的杨德昌也出现了。
刚从美国回台的杨德昌结束了上一段的婚姻,在电影《十一个女人》剧组与张艾嘉相识,在电影成功的,他们的绯闻也传得满城风雨。
在杨德昌的帮助下,张艾嘉的导演之路越走越宽,她在“新艺城”中国台湾分公司任总监,一部《搭错车》斩获金马奖11项提名、4项大奖,也为“新艺城”打开了台湾的电影市场。
可张艾嘉却一心推崇文艺电影,但多次遭到冷遇,这让她一气之下,辞去了总监职位。
1985年,张艾嘉与刘幼林的婚姻也终于走到了尽头,在谈及这段只有6年的婚姻时,张艾嘉坦言“有愧于他”。
同年,张艾嘉发行音乐专辑《忙与盲》,这一次背后的操刀人由罗大佑换成了李宗盛。
那时还是乐坛新人的“小李”,在与张艾嘉的合作中,一种朦胧的情愫渐渐升出。
虽然他们都没有承认过彼此相爱,但在对方的生命中却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回忆。
多年后,在李宗盛的演唱会上,她问李宗盛是否爱过自己,但他没有回答,只用一首《爱的代价》来回应,唱到一半,李宗盛哽咽不已,停顿许久才能把歌唱完。
张艾嘉虽是《爱的代价》原唱,这首歌已经唱过无数遍,但很多次都会流着泪才能把歌唱完。
提到这段感情时,她在节目中曾说
“曾经有机会,但停止了。”
2015年,电影《念念》用到了《爱的代价》这首歌,有人问张艾嘉唱这首歌会想起谁,她的回答是已经病逝的杨德昌。
无论爱与不爱,相信这些都是他们青春岁月里,挥之不去的记忆。
05
1985年,在一次聚会上,张艾嘉再一次遇上了“真爱”。
那就是中国香港富商王靖雄,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这段恋情一旦曝光,无疑会给已经在圈内小有分量的张艾嘉带来负面影响,但一向敢爱敢恨的她并未退缩。
张艾嘉说这个男人给了她重拾爱情的勇气,为了王靖雄,她默默坚守着这段地下恋情。
那几年,张艾嘉在港台电影圈也开始名声大噪。
1987年,她自导自演的电影《黄色的故事》中一首《一场游戏一场梦》直接改变了王杰的人生。
之后,又被导演杜琪峰看中,与周润发出演了《阿郎的故事》和《吉星拱照》,凭借戏中出色表演被推上神坛。
一时间,张艾嘉风光无限。
但很快,一则新闻让她跌入谷底。
1990年,37岁的张艾嘉未婚生子的新闻被媒体爆出,在当时的娱乐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对于孩子的父亲,张艾嘉却未曾透露,直到第二年,孩子的生父王靖雄才浮出水面。
这段感情让张艾嘉背负小三的骂名,又成为未婚妈妈,但为爱赌注一切的她却无怨无悔。
她顶着巨大压力,一心要将孩子留下来,即使王靖雄不会离婚,也做好了一直当“单身妈妈”的准备。
但这一次她赌赢了,在众多的流言蜚语中,王靖雄将她娶回家门。
也许是终于遇见对的人,这次婚姻让之后的张艾嘉再也没有传出与“才子”的绯闻。
错的时间遇见了对的人,张艾嘉没有选择逃避和躲闪,后来谈及这段恋情时,她将心中的恐惧和不堪全然打开,用最好的姿态去拥抱心中的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故事也从曾经的“小三上位”变成了恩爱佳话。
40岁的张艾嘉,在经历了感情的起起落落之后,终于找到了人生的归宿。
回望之前在爱情里一次次的攀爬,她不计得失、不算代价,像个天真的孩子一般在爱情的世界里撒欢奔跑,肆意感受,收获了最丰饶的爱。
06
生儿育女之后,张艾嘉就像每一个普通的母亲一样,对儿子奥斯卡有着望子成龙的心愿。
英语、钢琴、表演每一样都在儿子的身上表现得十分出色,甚至她还将儿子推向了国际童装秀的舞台。
可如此优秀的奥斯卡在年仅9岁的时候,因为绑架差点丧失了性命。
2000年,奥斯卡在放学途中被人绑架,绑匪一开口就索要1500万的赎金,电影中才会出现的情节没想到在现实中上演,张艾嘉的天都要塌了下来。
经过7天的禁闭,在警察的帮助下终于找回了儿子奥斯卡,但这段经历却让他小小的年纪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为了儿子,张艾嘉彻底变了,她推掉了所有的工作,专心陪伴奥斯卡整整三年,直到有一天儿子终于开口说话“妈妈,谢谢。”
张艾嘉泪如雨下,作为一个母亲,她在自己人生新的赛道上经历了一次全新的洗礼。
2006年,她在中国台湾被授予“心目中最完美的母亲”称号。
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张艾嘉变得通透豁达了许多,这也让她在电影中透露出更多的温暖与亲情。
她自编自导的《心动》获得金像奖最佳编剧奖、《少女小渔》捧红了刘若英,《20 30 40》也频频获奖,2002年,一部《地久天长》让47岁的她斩获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在人生的路上,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这一次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她的才华。
在张艾嘉担任金马竞执委会主席的一年,她准备了一批帆布鞋送给每个提名的人,上面写道
“我才不过64岁,跑起来,路仍常。”
正如她所说,张艾嘉带着一往无前的勇气始终奔跑在路上。
岁月如同一把刻刀,雕琢着每个人的年华与容貌,在慢慢变老的日子里,有人无奈却不知所措,也有人发飙气愤感慨容颜的凋零。
但张艾嘉却面对岁月的雕琢,始终淡然通透,任时光变迁,任自我潇洒。
曾有人问她“你觉得自己人生最遗憾的是什么?”
她回到“没有。”
如此干脆爽快地回答怕是没有几个人敢讲。
张艾嘉用自己的经历诠释着人生的精彩,用坚持和果敢越过人生中一座座的高峰。
在爱情里敢爱敢恨,不畏惧别人的眼光;
在事业上清醒洒脱,不束缚于流量和资本;
在生活中独立自信,不讨好别人只做好自己。
正如她在自己的书《轻描淡写》中曾说:
“生命虽然沉重但到了某个时候,也终于可以明白,它可以是轻描淡写的。“
或许是爱情,或许是人生,她将自己纷繁磅礴的一生,最终汇集为这四个字。
历经千帆,却不曾遗憾,轰轰烈烈,却归于平淡,这样的真实通透恐怕是我们每个人心底里向往的模样。
愿你我都能拥有张艾嘉的通透与洒脱,书写自己精彩的人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