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兰陵王真名叫什么(兰陵王的真实姓名是什么)

  • 生活知识
  • 2023-05-21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兰陵王的真实姓名是什么

兰陵王名高长恭(公元541年- 573年),又名高孝瓘,骁勇善战。他前后因各项战功被封为巨鹿郡、长乐郡、乐平郡、高阳郡等郡公。据说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敌人,每每打仗都要带上狰狞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阳,他带领五百骑士,冲过周军重重包围,突入洛阳城下,城上齐兵认不出谁来了,怀疑是敌人的计谋,兰陵王摘下盔胄示之以面容,城上军心大振,很快敌人被迫撤走。为庆祝胜利武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戴着面具边跳边歌。以此为题材的作品有诗词、电影、书籍和游戏。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兰陵王的原名是什么

高长恭(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高肃,祖籍渤海调蓨(今河北省景县),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封爵兰陵王。
高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分享。累次升任至并州刺史。突厥攻入晋阳,高长恭奋力将其击退。邙山之战,高长恭为中军,率领五百骑兵再入周军包围圈,直至金墉城下,因高长恭戴着头盔,城中的人不确定是敌军或是我军,直到高长恭把头盔脱下来城上的人才知道是高长恭,派弓箭手开始放箭保护他,之后高长恭成功替金墉解围,高长恭在此次战中威名大振,士兵们为此战而讴歌他,即后来知名的《兰陵王入阵曲》。
后历任尚书令、录尚书事、大司马、太保、太尉等。与段韶征讨柏谷,又攻打定阳。段韶患病,高长恭总领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后因“国事即家事”招致北齐后主高纬记恨,于武平四年(573年)被高纬赐死。死后朝廷追赠为太尉,谥号武。

历史上兰陵王的真名叫什么

较有名的是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高长恭。其他皇朝也有封兰陵王的人,其中辽国封兰陵王的人比较多,分别有萧韩家奴、萧挞凛、萧排押、萧恒德、萧匹敌、萧宁、萧酬斡、萧挞不也、萧朴、萧兀纳、萧速撒、萧得里底、萧奉先、萧安团、丁振等15人。

较有名的是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高长恭。其他皇朝也有封兰陵王的人,其中辽国封兰陵王的人比较多,分别有萧韩家奴、萧挞凛、萧排押、萧恒德、萧匹敌、萧宁、萧酬斡、萧挞不也、萧朴、萧兀纳、萧速撒、萧得里底、萧奉先、萧安团、丁振等15人。

历史上,兰陵王的真名是什么

高长恭。

东魏兴和三年(541年),高长恭出生,是东魏权臣高欢孙子、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早年仕途经历远不如其兄弟。直到天保八年(557年),方才起家被授为通直散骑侍郎。天保九年(558年),封乐城县开国公,进上仪同三司。

天保十年(559年),加授仪同三司,开始出任地方官,以本官行肆州事。高洋死后,高殷即位。北齐乾明元年(560年)三月二十一日,高长恭受封兰陵王。后来累次升迁至并州刺史。

在乾明之变后,皇叔孝昭帝高演登基,给予兰陵王高长恭进一步重用, 邑通前一千五百户,转中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武成帝高湛即位之后,大宁元年(561年),被授使持节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大宁二年(562年),别封巨鹿郡开国公,食邑一千户,进领军将军。

兰凌王原名叫什么

兰陵王-北齐徐州兰陵郡王
高肃,名孝瓘,字长恭。(541-573年),北齐大将,世称兰陵王。是北齐高祖高欢之孙,北齐文襄帝高澄之第四子,母亲姓氏不详(无论是《北史》或是《北齐书》皆对其余五王之母有所记载,独长恭“不得母姓”)。据说相貌柔美,为了在战场上能够威吓敌人,故戴面具上阵。其五弟安德王高延宗后来曾在576年称帝。

兰陵王真名叫什么

兰陵王一般指高长恭,
高长恭(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高肃,祖籍渤海调蓨(今河北省景县),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封爵兰陵郡王。
高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分享。累次升任至并州刺史。突厥攻入晋阳,高长恭奋力将其击退。邙山之战,高长恭为中军,率领五百骑兵再入周军包围圈,直至金墉城下,因高长恭戴着头盔,城中的人不确定是敌军或是我军,直到高长恭把头盔脱下来城上的人才知道是高长恭,派弓箭手开始放箭保护他,之后高长恭成功替金墉解围,高长恭在此次战中威名大振,士兵们为此战而讴歌他,即后来知名的《兰陵王入阵曲》。
后历任尚书令、录尚书事、大司马、太保、太尉等。与段韶征讨柏谷,又攻打定阳。段韶患病,高长恭总领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后因“国事即家事”招致北齐后主高纬记恨,于武平四年(573年)被高纬赐死。死后朝廷追赠为太尉,谥号武。

兰陵王是哪个朝代的真名叫什么呢

兰陵王(541~573),又名高长恭、高孝感、高肃。其祖籍为河北省景县。生于东魏兴和三年(541年),是东魏官员高欢的长子高澄的第四个儿子。由于母亲身份卑微,他早期的事业不如其兄。天宝九年(558年)封乐成郡开国公。十年,加邑同三司,以官行四州事,始为官。明崇祯元年(560年),北齐封兰陵王。兰陵王高长恭一生参加了北齐与北周的所有战争,并多次率部击退北周的进攻。军功卓著。和庆二年(563年),杨忠与北周的突厥人穆提干可汗联合进攻齐国,将突厥人逼到壁州。

兰陵王高长恭也加入进来,打败了突厥人。和庆三年(564年),邙山之战,北周进攻洛阳,兰陵王高长恭率骑兵五百人,打破了北周军队的包围圈,成功解决了永金(今河南洛阳东北)城的包围,北周军队大败。此战,兰陵王高长恭声名大振,人们为其讴歌,即后来流传下来的《兰陵王入阵曲》。同年,他被任命为尚书令。兰陵王高长恭先后担任泗州、青州、瀛州地方官。武平元年(570)任卢尚书。两年任太尉,期间率众抵抗北周。三年,因军功卓著被任命为大元帅。

四年为太保。“邙山之战 “后,北齐统帅高纬问兰陵王高长恭“如果你被敌人消灭,回不来了,该怎么办?“ 兰陵王高长恭回答说“国事是我们的家事。我不考虑那么多战场上的事。“ 定阳之战后,兰陵王高长恭领兵作战,战功赫赫,这让高纬起了疑心。

从此,兰陵王高长恭装病长痈,生怕再被重用。武平四年(573年),高纬派人去找兰陵王高长恭,高长恭喝下毒酒而死,时年33? 死后北齐聊为太尉,谥号武。兰陵王高长恭墓位于今慈溪市南5公里处,墓园内有一座葡萄架亭。1920年,在这里出土了兰陵王高昌公碑。碑文额头封阳文四行十六字。“齐假桓越右师卫兰陵忠武碑“。碑文记载了兰陵王高长恭的人生经历和年号。此碑被称为北周第一碑。1988年,兰陵王碑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