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领导
您好!
,十分感谢您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看我的自荐材料。我叫XXX,毕业于山东XXXXXX。普通的院校、普通的我却有一颗不甘于平凡的心。
思想方面,我乐观向上,追求上进,思想觉悟上有很大的提高。我认为一个人的价值是由他对别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衡量的,所以我积极学习优秀理论,曾被评为优秀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学习方面,我热爱自己的会计专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大学期间每学年的成绩都名列前茅,曾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课余时间我还积极实践专业技能,学习课外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构架,并成功考取会计从业证书。
工作方面,一直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在与同学相处的三年期间,我积极主动的为同学服务;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并积极配合其他学生干部出的完成各项工作。学习委员的工作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让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委员工作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生活方面,我以诚实守信、热心助人的心态来与同学相处,与同学关系十分融洽;我勇于挑战,时间观念强,所以保持了良好的学习成绩;十分注重专业之外的能力的学习,曾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考试,并有良好的计算机技能。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文体活动,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
在社会实践方面,我曾经多次做过大型超市的促销员,在工作中我学会了怎样与顾客交流,协调各方关系;怎样更快地融入集体,融入工作;我锻炼了我的交流能力和工作能力,我坚信我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出色。
01、
说起“偶像”这个词,你会想起什么?是鹿晗?是胡歌?还是其他演员,或是歌手?我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说起偶像想到的就是现在活跃于娱乐圈的明星们。
在这个充斥着快餐文化气息的时代,偶像是怎样的存在?偶像和明星是否可以画上等号?如果不是,那么偶像和明星之间有什么不同?
明星,可能是一些人的偶像;但偶像,绝不仅仅是明星的代名词。
犹记得,在《我是演说家》第三季中,许吉如曾经向大家谈及她对于偶像的理解。
偶像这个词,他最原始的意思是说人们心中某种具有神秘力量的象征物,所以对我而言,能给我力量的人就是偶像。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我的几位偶像。他们中有的名字可能大家都知道,有的名字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但他们对我都有非凡的意义,因为他们教会了我一个最重要的道理。
说起偶像,我们都习惯了向上仰望,似乎,那些成就非凡的人,那些遥远的星光,才能配得上“偶像”这个词。一旦自己奉为偶像的人被提出质疑、或者别人提出了偶像身上一些不符合大众观点的事情,我们要么暴跳如雷,罔顾斯文,不管线上线下地与人开撕;要么就是随波逐流,带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由粉转黑。
真的有必要吗?
02、
偶像之所以成为偶像,不是他有多大的成就,有多完美,没有必要将偶像高高奉在神坛上。偶像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他是个人。人无完人,只要是个人,就会有其自己的闪光点和缺点。而一个人之所以能成为我们的偶像,是因为他身上的闪光点,正是我们所向往的,或者能指引我们前行的。
在这个躁动的时代,偶像是诗和远方,是我们的追逐;偶像也是现实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人,有血有泪有伤痕。嬉笑怒骂,才是人生百态。
提起嬉笑怒骂,放纵不羁的偶像人物,不得不提一个儒者——蔡澜先生。
对于蔡澜先生的第一印象,是年少时在电视上看到那个在美食节目永远都显得那么老神在在,不慌不忙的儒者。听他讲话,会跟着他的节奏,不紧不慢,听他娓娓道来。后来才知道,这位穿着素衣长袍,一身儒雅的蔡澜,不一位美食家,更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作者。
有人说,蔡澜不过是个信奉“食色性也”的色老头,在微博对于别人的提问也是三言两语的敷衍。
蔡澜的有些言论的确是让人不太舒服,比如他的作品中一些对于两性关系的说法有悖于传统观念中的主流。但一个人的缺点没有大到影响他的闪光点,他依然是许多人的偶像。而对于读者早年来信提问也好,现在微博提问也好,蔡澜总是一一解答。能不能从他的解答中,就要看提问者怎么理解了。
毕竟,有时候一些问题提出来,其实提问者自己心中已经有了标准答案,只不过想要寻求其他人的赞同。就像是写信给解忧杂货铺的那些人,其实心里已经有些想法了,写信,不过是想要看看其他的可能性以及自己的想法是否能得到支持。蔡老的文字,字里行间透着他对生活的感悟,不难从他的作品中看出,蔡老活得坦荡、活得明白。而许多人将其奉为偶像,追逐他的身影,是因为他的博识,是因为他对生活不羁的态度。
无论我们的偶像是哪行哪业的人物,或者只是我们生活中曾经给予我们勇气与力量的某个人,都是我们想要追逐的远方。偶像存在的意义,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会变!因为有了对偶像的崇拜,我们才更加努力让自己成为更美好的自己!
作者简介沫沫,一个有点疯、有点宅的女子。希望像沉香一样,经历磨难之后结出沉沉异香。喜爱文字的暖,亦想要与您一起分享。
ps: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许吉如是很厉害,但就是不讨人喜欢,问题就在于她的攻击性太强,语速很快,表情也有点凶,满脸都写着“我是精英”“我要赢”。
虽然她心里可能并没有敌视对手的意思,但作为观众,就会觉得她看上去有些咄咄逼人,甚至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以高姿态教育对手,教育观众。一个人不管多么优秀,多么漂亮,只要带出想胜过别人的态度,让别人觉得不舒服,别人都不会愿意接近你。
扩展资料
许吉如简介
许吉如出生于1992年,本科毕业于清华法学院,硕士毕业于哈佛大学。从小到大,许吉如属于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努力、优秀、自信。几乎把所有你能想到的在英语与演讲方面的大奖都拿了个遍。
即使是在汇聚全世界最顶尖人才的哈佛,许吉如的表现也仍然很突出。在国际关系的课堂上,遇到中国问题教授和同学都点名要听一下她的解释。
在《奇葩说》许吉如的开场似乎也是不负众望,开播第一集,精英美女学霸许吉如用一道“要不要说正确的废话”的辩题拿到了第六季的首场高光,吸粉无数。在后面的比赛中,许吉如的辩论水平却完全败下阵来。几乎是辩一场输一场,直至两度被淘汰。许吉如在观众心中的印象也是惨遭滑铁卢。于是观众们开始吐槽,键盘侠们开始扒她各种黑料。
许吉如,女,199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 曾就读于南京外国语学校,现已从清华大学法学院毕业,即将入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究生。 南京申办2014年青奥会形象大使,2010年2月随中国代表团赴温哥华申奥。 奥冠体育俱乐部形象大使。曾获全国优秀团员、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高中组冠军、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2008年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最高奖最佳代表奖和单项奖最佳口语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