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师承有一定的关系,那英的老师是作曲家谷建芬,刀郎的老师秦望东,一个学院派,一个草根,大家就一目了然了。
那英靠翻唱苏芮的歌走红,成名比刀郎早。刀郎是集作词,作曲,演唱于一身的音乐制作人,一个翻唱,一个音乐制作人哪有可比性,从作品上说刀郎要高于那英,所以说实力就显而易见了。
刀郎与那英比他是一个真正的音乐人,不作词作典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且歌曲经久不衰十几年,只有沉淀在音乐之中,才能作出金典之作。那英只不过是个歌手,在那时代音乐之路走的比较顺畅,传唱了几手别人写的歌,就认为是乐坛大姐,有些过于飘了,音乐无农民工和白领之分,只有大众喜欢传唱久远之分,才能视为金典音乐。
在2000年的时候,一位歌手凭借《2002年的第一场雪》、《情人》、《冲动的惩罚》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迅速蹿红,获得了超高的人气,成为当时出场费最高的歌手之一,当时的作品传唱度也非常高。无论是商场超市还是街边小店,大街小巷都回荡着一个苍凉,厚重,略带沙哑的声音。这个人就是刀郎。尤其那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留给了大家太多的回忆。
2002年的第一场雪,是留在乌鲁木齐难舍的情结.你象一只飞来飞去的蝴蝶,在白雪飘飞的季节里摇曳.忘不了把你搂在怀里的感觉……依然给我们内心深处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和回忆。偶然听起还是会有很多感触。当时有一次,那英担任音乐风云榜十年盛典的评委主席,她在评选“乐坛十年影响力歌手”时与评委会其他成员发生了意见冲突,她非常地反对刀郎入围。因为她说,虽然刀郎人气很高,唱片销量也不错,刀郎的没有审美,缺乏音乐性,这样的歌手不应该入选。
刀郎与那英没有私人恩怨。只有广大喜爱刀郎的听众对那英凭借话语权,轻贱刀郎的歌“没有音乐性,只有农民喜欢“这番言论的不满和愤慨。
说的是那英对刀郎的评价。
刀郎作为一个草根明星,一夜成名之后,备受大家的争议,特别是歌坛中的大姐大那英。2010年新晋音乐风云榜十年盛典上,面对刀郎的音乐,作为评委的那英对刀郎偏见颇深,极尽嘲讽。
那英觉得刀郎的歌完全不是音乐,一点审美都没有,一票否决了刀郎的歌曲,使得当年奖项空缺也没有刀郎的名字。甚至还讽刺点刀郎歌曲的人,一定都是农民。
随后那英收到了刀郎粉丝和广大群众的网络攻击,一直到今天。
扩展资料
刀郎的真名叫罗林,1971年出生于四川省,从小爱好乐器,热爱音乐,有着独特的音乐天赋。
父母都从事着文工团的艺术工作,时常在外地演出,无暇顾及他的成长。小小年纪的刀郎无父母的陪伴,便时常与文工团的乐器相伴,早早就展示出了对音乐的天赋与热爱。
成年之后,刀郎受台湾校园歌曲的熏陶,一度想要为了音乐而离家出走,追寻自由。在外四处漂泊的刀郎,在追寻音乐的道路上结交了一波好友,众人在酒吧卖唱,日子过得非常自在。
在某次朋友聚会当中,刀郎结识了一位新疆女孩朱梅,两人一见钟情,成为了情侣。陪朱梅回到新疆,刀郎继续从事着自己的音乐创作,在新疆的这段日子,给刀郎的音乐创作带来了很多的灵感。
成家立业后的刀郎,为了能够让生活稳定下来,便签约了唱片公司,发布了自己的第1个音乐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却没想到凭借此曲,刀郎迅速火遍大江南北,一夜成名,受到了万众的瞩目。
那英和刀郎的事起源于2010年“音乐风云榜十年盛典”颁奖典礼,那英评价刀郎说刀郎没有资格成为歌手,他的歌都是乡下人唱的。作为新音乐风云榜十年庆典评委会主席,在讨论“十年影响力歌手”名单时说是农民强烈反对刀郎被列入名单,刀郎歌曲都是农民。降低整个音乐世界的水平。
后来那英公开向刀郎道歉,并说不应该那样评论刀郎。毕竟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有些人喜欢高雅音乐,自然,有些人喜欢贴近生活的民歌,没有办法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音乐。
刀郎人物简介。
刀郎本名罗林,1971年6月22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中国内地男歌手、音乐人。
2004年以单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正式出道,2005年凭借《冲动的惩罚》获全国“金唱片”奖,2006年推出专辑《谢谢你》和《披着羊皮的狼》。
2011至2012年间举办“刀郎-谢谢你全国巡回演唱会”;
2011年8月10日,推出专辑《刀郎2011-身披彩衣的姑娘》;
2012年以《爱是你我》获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
很少有人能想到拿奈英和刀郎相提并论,因为刀郎无论是从目前的知名度,还是从有史以来创造的最高成就来看,都比不上奈英。,刀郎的歌曲仍然有一些忠实的歌迷。,那英曾经嘲笑过刀郎的土,刀郎的粉丝难免会拿刀郎和那英做比较。
那英是音乐界的常青树
如果说市场的成功,粉丝的数量,刀郎目前是比不上那英的。那英很早就出名了,参加过很多央视春晚,很早就和港台音乐公司合作,出了《白天黑夜我不懂》《征服》《单纯》等畅销专辑,她唱的很多歌都成了华语歌曲的经典。
,那英的艺术寿命特别长。她20多岁成名,然后逐渐发展到全盛时期。虽然她近年来不再发行新专辑,但她能够保持知名度是因为她经常参加综艺节目,如《中国好声音》。
刀郎后来出名了,但缺乏耐力
刀郎后来出名了,直到33岁,他才因2002年的第一场雪而为公众所知。,这张专辑在那一年影响很大,所以说它非凡恐怕也不过分。刀郎的声音既不太大也不太年轻,甚至有点沙哑,但正是这位老人的声音,带着如此独特的声音,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欣赏感。那时,人们听多了甜蜜或悲伤的爱情,偶然听到了刀郎的沧桑,很多人一下子就爱上了它。
后来,刀郎发行了新专辑,如《北方天空下》,但其影响力不及《2002年第一场雪》。近年来,随着形象和性格的改变,刀郎逐渐退居幕后,不再公开演唱歌曲。对于刀郎球迷来说,这是一个遗憾。
刀郎到底是土吗
,对刀郎歌迷来说不容易的是与那英有关,她曾在一年前评论刀郎的歌曲,说他的歌太土。
从某种意义上说,那英的爱情歌曲《征服》在歌词和旋律上比刀郎的《冲动的惩罚》和《情人》更具异国情调。尤其是《情人》,歌词过于直白,几乎失去了美感和含蓄,无法与2002年的第一场雪相比。
但这可能是刀郎存在的价值。它永远是艺术应该有的状态。如果你听到的歌都像那英,那就没有音乐的多样性。这可能是因为人们通常听到太多像那英这样的歌曲,偶尔会听到一些来自刀郎的其他声音,但他们觉得很少,所以刀郎在2004年迎来了那样的爆发。
刀郎错过了好时机
只可惜刀郎没有赶上国内音乐行业的黄金时代,大致是那英经历的九十年代。当时国内音乐行业呈现出各种面貌。包括那英在内的众多歌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专辑、新面孔、新感情、新发展趋势蓬勃发展。
,2000年后,随着MP3等免费音乐形式的出现,音乐产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多年没有恢复。近年来,网络形式的音乐已经被大家所接受,但刀郎要经历其最蓬勃创作的黄金时期,为时已晚。
刀郎是刀郎
无论如何,刀郎是刀郎,虽然刀郎从未取得最高成就,艺术寿命也不及那英。
他的音乐,写在西北角,曾经带给很多人不一样的感受,一种久违的感动感。够了。
在华语乐坛上有着不少草根歌手,凭借着自己独特的嗓音和音乐天赋,从默默无闻的素人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歌星,备受大家追捧。刀郎作为一名草根农民歌手,正是凭借着自己的音乐才华,创造了不少的音乐奇迹。
那英曾经嘲讽刀郎
音乐风云榜十年盛典在京举行评委会会议,身为主席的那英在讨论“十年影响力歌手”的入选名单时反对刀郎入围,还表示去KTV里点刀郎歌的都是农民。此言让不少网友颇感不爽,组委会也极力辟谣,表示那英“没那个意思”。
刀郎的唱片《2002年的第一场雪》在2004年卖了据说有600万张,是十年来的最高销量纪录,在讨论“十年影响力歌手”时,就刀郎是否能入选评委展开讨论。有评委力挺刀郎,认为他具有时代性,也是草根代表,但遭到那英、丁薇等评委反对,认为刀郎太缺乏音乐性。
那英态度比较坚决“听刀郎的都是什么人?除了唱片销量能有资格参与评选,他没有一点可以参选10年影响力歌手的资格。我个人是坚决不会投刀郎的票。”那英性格直爽,嘴也不会,抛出了“去KTV里点刀郎歌的都是农民”的狠话,随即在网上引起不小争议。
那英为何跟刀郎过不去?
说回那英,在成为了我们父母辈那个时候就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后在《中国好声音》中担当导师的那英,更是开始了一轮轮抢人的环节,不过唯一值得一提的成绩就是,那英真的培养出了很多新人,如梁博、张碧晨等都是出自那英之手的,在音乐和新人的培养上,那英有着严格的要求,也是在音乐圈树立了不错的口碑,但不知道为什么都跟刀郎过不去。
方面比较,其实刀郎便是男版的那英,那样高的嗓音在音乐圈没有几比特男星能唱上去,或许那英是感觉到了危机感。但在乐坛中,这样的存在和组合难道不好吗,如韩红和孙楠,两人都能唱到高音,两人的合作就已然非常默契了。其实在乐坛中,最重要的就是包容,如郭德纲所言,只有同行之间才是赤果果的仇恨,这仅限于相声圈,毕竟相声圈是小的,乐坛就大了。
为什么大家更同情刀郎?
我们不去评价那英和刀郎,只是觉得有些恩怨是应该放下了。毕竟在观众的眼中,大家还是希望好的音乐存在。刀郎如今淡出了娱乐圈,甚至少了他的消息,也仅有几首歌曲留在乐坛。
与刀郎一起同台的云朵,更是以最高的音,搭配刀郎,那样的高音让人心疼,那种旷远的感觉,可能再也不会出现,在当时,云朵和刀郎都被誉为是一对“神仙眷侣”,只是少了上台的机会。
刀郎和那英都是为华语乐坛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两者之间看似没有什么交集,实际上却有了多年的恩怨,或者说是那英单方面对刀郎的不认可。
刀郎的早年经历刀郎,原名罗林,出生于四川省,17岁的时候就到社会上闯荡,到歌厅里学习键盘乐器,在社会上混迹多年,拥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因为他多年混迹于草根阶级,所以他的作品总是能引发草根阶级的共鸣,2000年,刀郎凭借2020年的第一场雪,冲动的惩罚等歌曲迅速蹿红,他的歌曲红遍了大江小巷,而他也拿到多项大奖。
刀郎和那英的恩怨说起刀郎和那英,还是在2010年结怨,当年音乐风云榜十年盛典评选,十年影响力歌手的时候,那英作为评委会主席,极力反对刀郎入选,她认为刀郎的歌根本不符合主流审美观点,也不适合主流音乐作品,那英还说了这样一句话,“到KTV点刀郎歌的都是农民”。一时激起千层浪,那英的这番话引起了很多草根阶级的不满。
或许在那英心里,他们所代表的是主流音乐,而刀郎是野路子出身,那英在刀郎面前有一种优越感,在这样一个公开的平台上,那英都能说出这样的话,在她心里一定对刀郎特别不屑。舆论不断升级之后,那英紧急对公众和刀郎道歉,但我想她内心还是对这件事情不以为然的。
后来的刀郎和那英从此之后,刀郎似乎就逐渐沉寂了下来,后续不再有新作品问世了,而曾经红极一时的刀郎,逐渐也成了一个传说,若干年后,刀郎带着新作品问世,他在想见你当中演唱的插曲,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为此,人民日报还专门发文表扬刀郎,像这种低调专心,只为给大家带来优秀作品的低调歌手,才是真正值得粉丝们喜欢的人。
再看那英,从2012年开始就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担任导师,一直到现在,自己红透了半边天,还为歌坛培养了不少优秀的歌手,事业上风生水起,性格也颇受人们的喜欢,她早年间曾经说过刀郎的话,成为了她人生当中最大的一个污点。
那英入驻某个平台的时候,被网友旧事重提,“我是在工地搬砖的,可以听您的歌吗”“我是农民,可以听您的歌吗”在那英的动态下面,清一色的就是这样的评论。看来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所有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说出来的话,所有的优越感,也终将会以另一种形式返还回去。
而像刀郎这样低调认真,不争名不夺利的好歌手,值得被我们每一个人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