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现代作家周立波(上海有什么名人吗)

  • 生活知识
  • 2023-05-22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上海有什么名人吗

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是海派清口周立波,这一位还没有去世。一位周立波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于1979年9月25日因病逝世,享年71岁。

我们分别认识一下这两位

海派清口周立波

简介

周立波1967年4月22日生于上海,是海派清口创始人、著名节目主持人,1981进入上海滑稽剧团,师从上海曲艺界暨滑稽界元老周柏春。

经历

由于天资聪慧,周立波很快就在上海滑稽团出名了,也积累了不少粉丝,这个时候一个名叫张洁的女性被周立波的才华深深吸引,很快周立波就和这个比她大6岁的人恋爱了,这段恋情没有得到父母的祝福,因为和张洁的父亲大打出手被判了200多天的监禁。

这并没有影响两人结婚,周立波出狱之后立马和张洁结婚。结婚后因为监禁原因周立波被剧团开出,没有收入来源的他因为生活的琐碎事情对妻子家暴,两人离婚,妻子远走日本。

后来因为机缘巧合周立波认识现任妻子,借着现任妻子的财力打入大荧屏,借着诙谐的表演一时间火遍全国。

后来在美国长岛被警察从车中搜出毒品与枪支,他的人设也一夜倒塌。这位风光无限的海派清口创始人销声匿迹

著名作家周立波

简介

周立波,本名周绍仪,字凤翔,号刿卿,又名周奉悟,笔名有周立波、周德、张尚斌、雅歌、张一柯,湖南益阳人,中国现代作家、编译家,与赵树理并称“南周北赵”

经历

周立波1927年开始一直受到白色恐怖的迫害,在1935年加我党从事革命工作。解放后也笔耕不辍,发表了很多优异的作品。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笔名由来

1930年9月,周立波为表达自己立志献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决心和热情,正式启用英语“自由”(Liberty)的译音“立波”作笔名。

人物评价

《光明日报》评价周立波是一位跨时代的作家,也是百年中国新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作家。

周立波是谁有什么经历

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是海派清口周立波,这一位还没有去世。一位周立波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于1979年9月25日因病逝世,享年71岁。

我们分别认识一下这两位

海派清口周立波

简介

周立波1967年4月22日生于上海,是海派清口创始人、著名节目主持人,1981进入上海滑稽剧团,师从上海曲艺界暨滑稽界元老周柏春。

经历

由于天资聪慧,周立波很快就在上海滑稽团出名了,也积累了不少粉丝,这个时候一个名叫张洁的女性被周立波的才华深深吸引,很快周立波就和这个比她大6岁的人恋爱了,这段恋情没有得到父母的祝福,因为和张洁的父亲大打出手被判了200多天的监禁。

这并没有影响两人结婚,周立波出狱之后立马和张洁结婚。结婚后因为监禁原因周立波被剧团开出,没有收入来源的他因为生活的琐碎事情对妻子家暴,两人离婚,妻子远走日本。

后来因为机缘巧合周立波认识现任妻子,借着现任妻子的财力打入大荧屏,借着诙谐的表演一时间火遍全国。

后来在美国长岛被警察从车中搜出毒品与枪支,他的人设也一夜倒塌。这位风光无限的海派清口创始人销声匿迹

著名作家周立波

简介

周立波,本名周绍仪,字凤翔,号刿卿,又名周奉悟,笔名有周立波、周德、张尚斌、雅歌、张一柯,湖南益阳人,中国现代作家、编译家,与赵树理并称“南周北赵”

经历

周立波1927年开始一直受到白色恐怖的迫害,在1935年加我党从事革命工作。解放后也笔耕不辍,发表了很多优异的作品。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笔名由来

1930年9月,周立波为表达自己立志献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决心和热情,正式启用英语“自由”(Liberty)的译音“立波”作笔名。

人物评价

《光明日报》评价周立波是一位跨时代的作家,也是百年中国新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作家。

作家周立波的简介是什么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字凤翔,又名奉悟。湖南益阳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编译家。
早年在上海劳动大学读过书,1928年开始写作,1934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作为战地记者走遍华北前线,1939年到延安,任教于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后主编《解放日报》文艺副刊。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1946年去东北参加土改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大量描写农村新人新貌的小说和散文。1979年9月25日因病去世。他的小说清新秀丽,别具一格,擅长描写农村中的生活,乡土气息浓厚,为读者所喜爱。
周立波
1908年8月9日,周立波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今益阳市高新区)邓石桥清溪村(对于家乡,他曾作诗“说是清溪没有溪,田塍道上草凄凄。山边大树迎风啸,村外机车逐鸟啼”)的一个私塾教师家庭,他原名周绍仪,“立波”是他取“自由”的英文“liberty”给自己起的笔名。
1924年秋考入长沙省立第一中学,在师长王季范、徐特立等影响教育下,思想追求进步,喜爱新文学。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辍学回县在高小任教。
1928年春随周起应(周扬)到上海,后考入江湾劳动大学经济系学习,参加革命互济会活动。
1930年春因散发传单,他被校方开除。不久返乡,开始从事文学写作和翻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周立波到上海神州国光社当校对员。
1932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入狱。
1934年7月被保释出狱。后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周立波作品封面
193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左联秘密会刊,任中共左联党团成员,并任《时事新报》副刊《每周文学》。他积极从事左翼文艺运动,翻译了《被开垦的处女地》《秘密的中国》,译著近百万字。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前方总部和晋察冀边区参加抗日战争工作,任战地记者,写出报告文学与散文集。
1938年冬到湖南沅陵参与地下党领导工作,并参加《抗战日报》。
1939年5月被周恩来调到桂林,任《救亡日报》,并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筹备委员。同年12月到达延安,任鲁迅艺术文学院编译处处长兼文学系教员,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执行委员、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理事。
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
周立波作品封面
1944年任《解放日报》社副刊部副部长并主编文艺副刊,同年冬任八路军南下第一支队司令部秘书,随军南征。
1945年,日本侵略军投降后,周立波任中原军区《七七日报》《中原日报》社副社长。
1946年后被调往东北,先后任中共区委宣传委员、松江省委宣传处处长等职,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并《松江农民报》。
1947年开始创作其最重要的作品《暴风骤雨》。
1948年调任东北文协《文学战线》主编。
1949年7月被选为全国文联和全国文协委员。
他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和参与编剧拍摄的《解放了的中国》影片,先后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湘江之夜》获全国短篇小说一等奖;周立波还是一位杰出的社会主义乡土文学作家。
1955年至1965年,他回家乡创作了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和20多篇乡土短篇小说开创了乡土文学的新主题、新风格,与期的著名乡土作家赵树理享有“南周北赵”之美誉。
1979年9月25日,周立波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他的作品被编为《周立波短篇小说集》《周立波散文集》《周立波选集》《立波文集》等出版。周立波同志在四十多年的革命文学道路上,集作家、学者、战士于一身,一生共创作了300多万字的著作,创作的作品思想深刻,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他以真诚的笔调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进步,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周立波资料http://baike.baidu.com/subview/40523/5208667.htm#viewPageContent

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作者是﹖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铁水奔流》、《山乡巨变》、报告文学《晋察冀边区印象》及《周立波选集》(1~7卷)。他还是肖洛霍夫的名著《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个中文本译者。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是与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并驾齐驱的反映土地改革的经典著作。它以东北地区松花江畔一个叫元茂屯的村子为背景,描绘出土地改革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的画卷,把中国农村冲破几千年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冲破封建罗网,朝着解放的大道迅跑的革命精神。  《暴风骤雨》成功地塑造了赵玉林、郭全海、白玉山、白大嫂、刘桂兰等贫苦农民的可爱形象。

作家周立波哪里人

周立波(1967-04-22——),海派清口的创始人,艺术家,生于上海市黄浦区,祖籍是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 周立波14岁考入上海滑稽剧团,18岁登台,名声鹊起,红遍上海滩,2006重返舞台,高举海派文化旗帜,开创海派清口,再度红透上海滩,并享誉全国,2009与凤凰卫视联袂,创办电视脱口秀节目《壹周立波秀》,之后受东方卫视之邀,创办《中国达人秀》,再度创造收视奇迹,后转投浙江卫视,任创意总监,入驻《中国梦想秀》,2013年与李咏一起担任央视《舞出我人生》的主持人。他的主持风格既冷面滑稽,又不失人文才情的调侃与嘲讽,在综艺界堪称独树一帜。

周立波什么时间死的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字凤翔,又名奉悟。湖南益阳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编译家。
早年在上海劳动大学读过书,1928年开始写作,1934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作为战地记者走遍华北前线,1939年到延安,任教于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后主编《解放日报》文艺副刊。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1946年去东北参加土改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大量描写农村新人新貌的小说和散文。1979年9月25日因病去世。他的小说清新秀丽,别具一格,擅长描写农村中的生活,乡土气息浓厚,为读者所喜爱。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