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陈丽华紫檀宫博物馆(她是慈禧后代,身家500亿

  • 生活知识
  • 2023-05-22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她是慈禧后代,身家500亿,至今怎样

说起我国近代史里处在漩涡中心的人物,自然非慈禧莫属了。毫不夸张地说,我国近代百年屈辱动荡的局面,跟这个女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年要不是因为她的目光短浅,不学习西方技术发展军事,我国也不至于被西方列强蹂躏到如此田地。也是因为她的软弱无能,近代中国签下了无数不平等条约,丢失了约近六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1908年11月15日,在光绪皇帝刚去世第一天,她也永远闭上了眼睛,享年74岁。这位影响中国百年的女人,终于结束了传奇的一生。不过,她的后代如今又是什么情况呢?

说起慈禧的后人,不得不提一位叫陈丽华的女性。在《2019年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中,陈丽华以505亿的身价占据亚军宝座,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女富豪,陈丽华不但身世惊人,经历更是传奇。

她出生于1941年的北京颐和园,能出生在这种地方的,和清朝的皇室多少有点沾亲带故。也确实如此,陈丽华是正儿八经的满清正黄旗,妥妥的皇家后人,她还是叶赫那拉氏的第八代传人。众所周知,慈禧的本名就是叶赫那拉杏贞,而陈丽华就是她的后裔。

但由于清朝早在1912年就覆灭了,连皇帝溥仪都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更别说叶赫那拉家族了。陈丽华出生那会,家里条件十分艰苦,甚至连学都上不起,她也只读到高中就辍学,去家具店当学徒养家了。

或许是见证了家族的由盛转衰,陈丽华一直保持着一颗谦逊的心,她从来没把满清皇族这一身份暴露给外人,反而还改了个汉族名字隐藏身份。在为人处事上,陈丽华也是十分亲和,还很讲究诚信,由于当学徒期间,帮助家具店拉了几单大生意,她很快就从学徒蜕变成了家具店的一把手。

再后来就是1981年了,国内的房地产还是一片处女地。但陈丽华相当有远见,当时就看好房地产行业。不过,房地产行业需要大量资金,她小小的一个家具店是远负担不起的。于是,陈丽华低价从国内收购了一批文物,转手高价卖给比利时人。然后用这些钱炒比利时的房地产,赚足了本金,再拿着本金回国进军国内房地产。

那个年代投身房地产的基本上都赚的盆满钵满,陈丽华也不例外,虽然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让她元气大伤,但她马上转投东南亚房地产,将风险分散到了最低。这样让她成功熬过了那段经济危机,触底反弹后,陈丽华的资产得到了进一步扩张。

不过,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这个慈禧太后的后裔,再一次成为了全国舆论的中心,即嫁给了86版《西游记》里唐僧的扮演者迟重瑞。

要知道86版《西游记》在当年可是火遍大江南北,万人空巷的电视剧。里面的唐僧风度翩翩,一脸素净,几乎成了全国女性心中最帅的男人。,也俘获了当时陈丽华的心。后来,两人也因工作应酬相识,很快坠入爱河,迟重瑞甚至为了陈丽华放弃演艺事业,专心陪陈丽华一起从商。

而在两人的努力下,陈丽华的地产帝国也是也越做越大,直到今天,其身家已经高达500多亿,两人一直是恩爱有加,堪称“女强男弱”的婚姻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财大气粗的陈丽华在北京内环里还有一座私人宫殿,名叫紫檀宫,里面全是她从2000年以来打造的紫檀木工艺品。众所周知,紫檀木在木材里是出了名的昂贵,北京内环又是寸土寸金。,这个项目也没少花陈丽华钱,前前后后一共投入了40亿,整个紫檀宫占地35万平方米,光是如今的地价,就已经是40亿的好几十倍了,更别说里面数不尽的紫檀木工艺品。

而陈丽华说起这个紫檀宫也颇为自豪,作为她地产王国的最杰出项目,陈丽华将自己的金钱和满清皇室的身份完美地体现在了紫檀宫中。倘若慈禧能活到今天,看到她的后人成了我国首屈一指的富婆,不知会是一番什么样的心情。

真心请教今天白手出了仓木,请问这玩意有什么用

陈丽华“内地第一富婆”发家秘诀
来源
财富与比翼齐飞 “内地第一富婆”发家秘诀
在《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上,60岁的香港富际集团董事长陈丽华排名第6位,身价6.4亿美元,媒体追捧她为“内地第一富婆”、“内地最富有的女企业家”。超脱于财富之外的陈丽华全然不在意外界附着的种种头衔,当下时时牵动她神经的则是已在王府井东侧开工建设、总投资近40亿元、占地35万平方米的金宝街。“黄金宝地——金宝街”,对于年收工的这个“巨无霸”工程,陈丽华笑言这是富华集团最“豪气”的一个项目,“大手笔”的陈丽华要搭建商业区与商务区之间的桥梁。
靠发家的雍容贵妇陈丽华向以步步为营、稳健投资著称,她并不想过早地进入资本场“圈钱”,她把上看作“拆借”股民的钱,她说富华集团现有的庞大现金流,足以运作高质量的项目,完全不必“借钱”。“不想挂牌上”、“不玩资本”的陈丽华生平却是最爱紫檀,她把经营赚得的钱财大半投向了紫檀的收集和,斥资2亿元建造了国内第一家“国字头”私人博物馆——中国紫檀博物馆,她不惜耗费巨资、几乎空了东南亚名贵的紫檀木、延请名匠、苦心孤诣打造着自己的紫檀王国。反哺紫檀,对资本场满含敬畏的陈丽华把自己投资紫檀的“率性而为”看作财富的回归和升华。
完成原始积累财富与比翼齐飞
《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上有1/4富豪借助迅速致富,攀越财富巅峰,财富与比翼齐飞,陈丽华和她统领的香港富际集团也不例外。陈丽华对自己的上榜“感到很意外”,外界也不免惊讶,因为此前大家对陈丽华了解得实在太少。其实并非陈丽华和她的富华集团不著名,而是因为她一直以来处事非常低调,投资情况更是绝少主动曝光,因而平添些许神秘。但要说起地处长安街黄金地段、毗邻广场的长安俱乐部,可谓妇孺皆知,那是陈丽华20世纪90年代初自香港转战内地投资的第一个项目,总投资4.5亿元。现如今,在京城,长安俱乐部仍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
陈丽华起家的第一桶金是在香港掘到的,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她用从事家具生意赚得的钱在比利华购置了12栋,低价进高价出手,几个回合下来,陈丽华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创业资本。陈丽华感谢贫穷,她说贫穷真的是一所最好的大学。陈丽华在颐和园出生、长大,满族后裔、正黄旗世家,幼年因家境贫寒,读到高中便被迫辍学。生计所累,陈丽华做起了家具修理生意,由于她颇具生意头脑、待人热诚讲信用,生意红红火火,很快她成立了自己的家具厂。年,陈丽华移居香港,从事国际贸易、投资。80年代后期,安土重迁的陈丽华返回,她笃信自己的事业应该在内地再上层楼。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对陈丽华而言几乎毫发无损,因为早在回归京城那年,陈丽华静悄悄地实现了从香港的战略转移,在澳洲以及东南亚诸国遍设分,热热闹闹地进行投资。说起往事,陈丽华并不认为是自己的什么先知先觉,她说做生意要有眼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透视陈丽华的创富故事,格外印证了这样一个论断中国内地早期的本土企业家与资本运营无关。“土法上马”的她们远非资本运作高手,上、资本运作重塑金身,最为流行的“资本故事”没有在陈丽华身上上演。虽然远离“资本场”,但60岁的陈丽华依然不失为一位出色的女董事长,她对工作一丝不苟,每天亲自聆听下属汇报业务发展情况的时间都要超过1个小时。勤奋努力、事必躬亲的陈丽华充分发挥了她潜在的商业才能,及时把握场经济动向做出正确决策,逐渐形成了富华集团独具的经营风格。经过近20年的打拼,富华集团的发展势头也越来越猛,陈丽华利用手中积累的财富,开始了多元化的投资实战,以业为主,兼及高级会所、高档、物业管理、酒店管理,并介入旅游、商贸、网络信息、服务领域,锋头强劲。在澳洲以及东南亚等地设有分,国内在大连、深圳、秦皇岛等城也有投资,但主要投资趋向于。陈丽华向记者表白,她准备在朝阳区金盏乡投资数十亿元兴办大学城、,投身教育产业、事业。继长安俱乐部之后,陈丽华在王府井周边陆续拿到了一系列令人艳羡的黄金地段,几年时间里先后投资5亿元兴建了丽苑,总投资20亿元建设了利山大厦,在东部边缘集团建造了56万平方米的富华园小区。据陈丽华女士向记者透露,富华集团在京的固定资产已超过50亿元,已建成使用、已开工和准备开工的项目总超过 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超过亿元。值得玩味的是,10多年来,陈丽华接揽的项目个顶个都是寸土寸金的金贵地段,个中玄机谁人能参破?陈丽华淡淡地一笑,“都是靠朋友帮忙。很多人都问我经商的诀窍,我说很简单——诚实、信用第一,真心实意地交朋友。”富华集团走到今天这般地步,陈丽华居功至伟,她虽然还是集团的董事长,但权杖已平稳地转度给了儿子赵勇,自己一门心思地用金钱、用心智,去沉淀、去“打磨”名贵的紫檀木。在领域赚得“超级利润” 之后,陈丽华“出人意料”地迅速转身开始投资紫檀,尽管“投资紫檀,建博物馆,10年之内难有回报,”但陈丽华始终心向往之,乐此不疲。“子承母业”,年轻的赵勇接管了富华集团的一应项目,不声不响、小心翼翼地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无论陈丽华、赵勇都不可能割舍主业,在富华集团二次创业的蓝图里,已然分外强化紫檀投资,毫无疑问,这将是一个“附庸风雅”的长线投资。
追求财富回归转投紫檀誓不言弃
人称陈丽华是“投资型的女企业家”,投资大获成功身价煊赫之后,花甲之年的陈丽华转而祭起了传统文化牌。在陈丽华女士看来,她生平最大的“投资”是对 “活的国宝”——传统文化技艺的拯救。她说“财富回归,这是一种不计成本、无视回报的投资。”年前夕,陈丽华耗资2亿元建造的中国紫檀博物馆在京城正东落成,坐北朝南、一式的明清风格、恢弘气派。这座博物馆从建筑到馆内陈设的千件珍稀家具器物皆是陈丽华个人投资,全部产权亦尽在其个人名下,陈丽华女士坦言,这个博物馆比她经手的任何一个项目都“费钱”,单纯意义上的项目可以“钱生钱”,而博物馆非但不挣钱还要无休止地往里贴补。陈丽华并不指望这个博物馆能给她带来什么利润,也不奢望它赢利,她说“亏损的博物馆不可能带来金钱上的回报,纯粹从经济上而言我的这个文化投资或许是不成功的,但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博物馆所蕴涵的巨大潜在价值,寸檀寸金,馆里的藏品个个都是无价之宝,保守地估计那些紫檀家具至少值2亿美元。我现在是用上赚来的钱料理这个博物馆。人们都把财富和高科技相提并论,我倒以为我的这些宫廷工艺的紫檀丝毫不比外国的高科技逊色!”
陈丽华女士对紫檀的喜好近乎“痴狂”,她每年都要携重金远赴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雨林地区,查访紫檀的生长环境和木质属性,并收集檀木基料。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穿行于野兽出没、蟒蛇肆虐的原始森林,有一次突遭热带毒蜂袭击,被铺天盖地的蜂追赶,幸亏及时找到掩体才避过灾难。
在紫檀博物馆里记者看到了按15比例的高3米的紫檀故宫角楼,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榫卯密合,瓦光柱圆,精致无双,总重十几。紫檀名贵难求世人皆知,素有“百年寸檀、寸檀寸金”之说,陈丽华女士采紫檀曾八进金三角等地,每价钱十几万元,而一个角楼耗材!年5月,美国最大的私立艺术学院——萨凡那艺术设计学院,因为陈丽华在紫檀雕刻艺术上的非凡成就,授予她荣誉人文博士称。萨凡拉长还向她授予金钥匙,宣布她为荣誉民,并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陈丽华日”。
60岁的陈丽华没有住在儿子赵勇的长安俱乐部,也没有住在女儿赵莉的丽苑大厦,更没有为自己营造豪华、,她就住在紫檀博物馆里,和她的名员工住在一起,和她魂牵梦萦的紫檀住在一起。此生此世,冥冥之中一切仿佛命中注定,陈丽华离不开紫檀。
20年过去,富华家具厂余名员工精心炼就的千件紫檀家什都直接进了紫檀博物馆,从未过一件。海内外无数社会名流、商贾巨子参观过京通快速路旁的中国紫檀博物馆,无不为美妙典雅的紫檀藏品赞不绝口,情愿出高价收,都被陈丽华一口拒绝。因为“吝啬”,陈丽华得罪了不少商界朋友,现在她有点想通了,准备今年拍几件,陈丽华还有个大计划,筹备着把她的紫檀宝贝带到世界去巡展,去露脸。陈丽华女士对记者说“做别人没有的、世上无双的。别人都看重外国的高科技,我要做外国人看重的中国玩意儿。”

富华国际集团的创始人简介

陈丽华起家的第一桶金是在香港掘到的,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她用从事家具生意赚得的钱在比利华购置了12栋别墅,低价买进高价出手,几个回合下来,陈丽华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创业资本。陈丽华感谢贫穷,她说贫穷真的是一所最好的大学。陈丽华在北京颐和园出生、长大,满族后裔、正黄旗世家,幼年因家境贫寒,读到高中便被迫辍学。生计所累,陈丽华做起了家具修理生意,由于她颇具生意头脑、待人热诚讲信用,生意红红火火,很快她成立了自己的家具厂。1982年,陈丽华移居香港,从事国际贸易、地产投资。80年代后期,安土重迁的陈丽华返回北京,她笃信自己的事业应该在内地再上层楼。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对陈丽华而言几乎毫发无损,因为早在回归京城那年,陈丽华静悄悄地实现了从香港的战略转移,在澳洲以及东南亚诸国遍设分公司,热热闹闹地进行地产投资。说起往事,陈丽华并不认为是自己的什么先知先觉,她说做生意要有眼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透视陈丽华的创富故事,格外印证了这样一个论断中国内地早期的本土企业家与资本运营无关。“土法上马”的她们远非资本运作高手,上市融资、资本运作重塑金身,最为流行的“资本故事”没有在陈丽华身上上演。虽然远离“资本市场”,但60岁的陈丽华依然不失为一位出色的女董事长,她对工作一丝不苟,每天亲自聆听下属汇报业务发展情况的时间都要超过1个小时。勤奋努力、事必躬亲的陈丽华充分发挥了她潜在的商业才能,及时把握市场经济动向做出正确决策,逐渐形成了富华集团独具的经营风格。经过近20年的打拼,富华集团的发展势头也越来越猛,陈丽华利用手中积累的财富,开始了多元化的投资实战,以房地产业为主,兼及高级会所、高档公寓、物业管理、酒店管理,并介入旅游、商贸、网络信息、航空服务领域,锋头强劲。在澳洲以及东南亚等地设有分公司,国内在大连、深圳、秦皇岛等城市也有投资,但主要投资趋向于北京。陈丽华向记者表白,她准备在朝阳区金盏乡投资数十亿元兴办大学城、医院,投身教育产业、医疗事业。继长安俱乐部之后,陈丽华在王府井周边陆续拿到了一系列令人艳羡的黄金地段,几年时间里先后投资5亿元兴建了丽苑公寓,总投资20亿元建设了利山大厦,在东部边缘集团建造了56万平方米的富华园小区。据陈丽华女士向记者透露,富华集团在京的固定资产已超过50亿元,已建成使用、已开工和准备开工的项目总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值得玩味的是,10多年来,陈丽华接揽的地产项目个顶个都是寸土寸金的金贵地段,个中玄机谁人能参破?陈丽华淡淡地一笑,“都是靠朋友帮忙。很多人都问我经商的诀窍,我说很简单——诚实、信用第一,真心实意地交朋友。”富华集团走到今天这般地步,陈丽华居功至伟,她虽然还是集团的董事长,但权杖已平稳地转度给了儿子赵勇,自己一门心思地用金钱、用心智,去沉淀、去“打磨”名贵的紫檀木。在地产领域赚得“超级利润”之后,陈丽华“出人意料”地迅速转身开始投资紫檀,尽管“投资紫檀,建博物馆,10年之内难有回报,”但陈丽华始终心向往之,乐此不疲。“子承母业”,年轻的赵勇接管了富华集团的一应地产项目,不声不响、小心翼翼地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无论陈丽华、赵勇都不可能割舍地产主业,在富华集团二次创业的蓝图里,已然分外强化紫檀投资,毫无疑问,这将是一个“附庸风雅”的长线投资。
追求财富回归转投紫檀誓不言弃
人称陈丽华是“投资型的女企业家”,投资地产大获成功身价煊赫之后,花甲之年的陈丽华转而祭起了传统文化牌。在陈丽华女士看来,她生平最大的“投资”是对“活的国宝”——传统文化技艺的拯救。她说“财富回归,这是一种不计成本、无视回报的投资。”1999年国庆前夕,陈丽华耗资2亿元建造的中国紫檀博物馆在京城正东落成,坐北朝南、一式的明清风格、恢弘气派。这座博物馆从建筑到馆内陈设的千件珍稀家具器物皆是陈丽华个人投资,全部产权亦尽在其个人名下,陈丽华女士坦言,这个博物馆比她经手的任何一个地产项目都“费钱”,单纯意义上的地产项目可以“钱生钱”,而博物馆非但不挣钱还要无休止地往里贴补。陈丽华并不指望这个博物馆能给她带来什么利润,也不奢望它赢利,她说“亏损的博物馆不可能带来金钱上的回报,纯粹从经济上而言我的这个文化投资或许是不成功的,但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博物馆所蕴涵的巨大潜在价值,寸檀寸金,馆里的藏品个个都是无价之宝,保守地估计那些紫檀家具至少值2亿美元。我现在是用地产上赚来的钱料理这个博物馆。人们都把财富和高科技相提并论,我倒以为我的这些宫廷工艺的紫檀丝毫不比外国的高科技逊色!”
陈丽华女士对紫檀的喜好近乎“痴狂”,她每年都要携重金远赴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雨林地区,查访紫檀的生长环境和木质属性,并收集檀木基料。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穿行于野兽出没、蟒蛇肆虐的原始森林,有一次突遭热带毒蜂袭击,被铺天盖地的蜂群追赶,幸亏及时找到掩体才避过灾难。
在紫檀博物馆里记者看到了按15比例制作的高3米的紫檀故宫角楼,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榫卯密合,瓦光柱圆,精致无双,总重十几吨。紫檀名贵难求世人皆知,素有“百年寸檀、寸檀寸金”之说,陈丽华女士采买紫檀曾八进缅甸金三角等地,每吨价钱十几万元,而一个角楼耗材400吨!1999年5月,美国最大的私立艺术学院——萨凡那艺术设计学院,因为陈丽华在紫檀雕刻艺术上的非凡成就,授予她荣誉人文博士称号。萨凡拉市市长还向她授予金钥匙,宣布她为荣誉市民,并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陈丽华日”。
60岁的陈丽华没有住在儿子赵勇的长安俱乐部,也没有住在女儿赵莉的丽苑大厦,更没有为自己营造豪华别墅、公寓,她就住在紫檀博物馆里,和她的120名员工住在一起,和她魂牵梦萦的紫檀住在一起。此生此世,冥冥之中一切仿佛命中注定,陈丽华离不开紫檀。

名人事例

1、成龙

作为演员,成龙不仅代表了香港电影的成就,而且还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 。作为中国功夫电影的代言人,他在好莱坞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英雄的概念,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发扬者 。

作为电影人,他热心培养和扶植新人,为中国电影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作为公众人物,他以对国家的情感和对社会的爱心影响着他人 。一身唐装下的他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银幕英雄,更承载着一个中国人面向世界舞台的榜样 。他将慈善作为一种责任,尽可能地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2、马云

马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但在创业历程中也是一个充满各种争议的创始人。

支付宝事件

2011年,在股东反对、董事会未通过的情况下,马云做出“非常艰难但惟一负责任”的决定,单方面决定断掉支付宝与阿里巴巴集团之间的协议控制关系,以获取央行发放的支付牌照。此事件冲击巨大,媒体议论纷纷。业内大佬批评马云缺乏契约精神。

迷信“气功大师”

2014年7月3日,有网友发布了马云等人此次拜访江西萍乡气功师王林的照片,随即引爆网络。马云发微博称,对未知的探索、欣赏和好奇是他的爱好,“即便是魔幻术,挑战背后的奥秘也快乐无穷”。

他还说,“人类很容易以有限的科学知识去自以为是地判断世界”,“过度的沉溺信仰和迷失信仰都是迷信”。

3、王健林

2016年1月,王健林在万达集团年会上演唱的摇滚视频仅用了10天便风靡全球,截至2016年1月25日,“首富摇滚”视频全球点阅量超过11亿次,其中国内新媒体渠道点阅量高达8亿人次。

王健林在万达年会上还演绎了情歌《单恋一枝花》以及《篱笆墙的影子》《我的根在草原》。

他是敢为天下先的地产大亨,他是与马云对赌一个亿的冒险家,他是中国的房地产首富,两次荣登“胡润房地产富豪榜”榜首,更是以集团形式捐款超过28亿的慈善家,他胆识过人,霸气外露,是血气方刚的企业家。

他扬言只要万达进入的行业,其他的企业都没有机会做老大。他拒绝模仿,大胆创新,是名副其实的行动派。

4、郭德纲

郭德纲算得上一个草根艺人,之所以那么受大众的喜爱,是因为他的艺术作品接地气。一个很热爱相声的演员,一个很用功的艺人,这是我对他的一种判断。

打拼着实不容易,一路走来,既有被冷落的辛酸,也有不被接纳的伤害。其人性情蛮、拧,兼且浑不吝;求艺独、思,兼且底子好。

5、任正非

1991年9月,华为租下了深圳宝安县蚝业村工业大厦三楼作为研制程控交换机的场所,五十多名年轻员工跟随任正非来到这栋破旧的厂房中,开始了他们充满艰险和未知的创业之路,他们把整层楼分隔为单板、电源、总测、准备四个工段,外加库房和厨房。

人们在机器的高温下挥汗如雨夜以继日地作业,设计制作电路板、话务台、焊接的电路板,编写软件,调试、修改、再调试。

在这样的情况下,任正非几乎每天都到现场检查生产及开发进度,开会研究面临的困难,分工协调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遇到吃饭时间,任正非和公司领导就在大排档同大家聚餐,由其中职位最高的人自掏腰包请大家吃饭。

后来,华为公司总部搬到了深圳龙岗坂田华为工业园。华为熬过了创业的艰苦岁月。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