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秦国君王顺序表?秦国历代国君及姓名在位时间

  • 生活知识
  • 2023-05-22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秦襄公名嬴开秦庄公子前777年-前766年,秦文公名秦襄公子前765年-前716年,2、秦德公秦德公(公元前710年-公元前676年),5、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嬴驷,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在位),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在位),3、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2、秦孝公秦孝公(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

秦国君王顺序表

一、顺序列表(序号/称号/名字//在位年数统治时间)

1、

2、

3、

4、

5、

6、

7、

8、

二、君主

1、秦襄公

秦襄公(?—公元前766年),嬴姓,秦氏,名开,秦庄公次子,是春秋时期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的第一任国君,公元前778年―公元前766年在位。 

公元前778年,秦庄公为犬戎所杀,他的长子世父率军与犬戎作战,而把国君位置让给秦襄公。当时秦国力弱,狄戎为近患。秦襄公即位初,将其妹缪嬴嫁给戎人丰王为妻,以分化戎人。公元前776年,秦襄公迁都汧邑(今陕西陇县),向东进逼。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袭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秦襄公以兵救周。周平王东迁,秦襄公出兵护送,以功封诸侯。东迁后,周平王把王室无力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秦国,自此秦国开始成为西周的诸侯国,为日后秦国强大打下基础。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讨伐西戎的途中去世,葬于故地西陲(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其子秦文公继位。

2、秦德公

秦德公(公元前710年-公元前676年),嬴姓,秦氏,族谱载其名嘉,秦宪公次子,秦武公之弟,秦出子之兄,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76年在位。

公元前678年,秦武公去世,其子公子白受封于平阳(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未能继位,其弟秦德公继位。

公元前677年,秦德公将秦国首都迁至雍城(今陕西省凤翔县),并用牛羊猪各三百头在鄜畤祭祀天地,占卜居住在雍城是否适宜。占卜的结果是后代子孙将在黄河边饮马。同年,梁、芮两国国君前来朝见。

公元前676年,初次设立伏祭,在城邑四门杀狗祭祀,祛除传播疾病的暑气。

秦德公有三个儿子,长子秦宣公、次子秦成公、少子秦穆公。前676年,秦德公去世,葬于阳,长子秦宣公继位。

3、秦惠公

秦惠公(?-公元前387年),嬴姓,赵氏,族谱载其名仁,为与春秋时期的秦惠公区分,一般也称为秦后惠公,秦简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在位13年(公元前399年—公元前387年)。

秦惠公时期,秦国“四代乱政”进入尾声。秦国失去河西的领土,但也夺取蜀国南郑(今汉中市内)。秦惠公在完成入主汉中的壮举后去世,留下一个嫡子,是为秦出子。

4、秦献公

秦献公(公元前424年—公元前362年),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嬴姓,秦氏,《世本》作秦元献公,《越绝书》作秦元王。《史记索隐》记载名嬴师隰(xí)。秦灵公之子,在位23年(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62年)。

秦献公早年流亡魏国,回国继位后在秦国国内进行改革,其中包括废止人殉、迁都、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并且数次发动收复河西失地的战争。秦献公时期的改革虽然不彻底,但为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5、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嬴驷,嬴姓,秦氏或赵氏,名驷,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在位),秦孝公之子。

十九岁即位,是为秦惠王。以宗室多怨,族灭商鞅,不废其法。公元前325年,自称秦王,成为秦国第一位君王。 

当政期间,文有张仪连横六国,武有公孙衍、樗里子、司马错,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公元前311年,去世,时年四十六,谥号为惠文,葬于公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国君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襄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德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惠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嬴师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惠文王

秦国历代国君及姓名在位时间是什么

秦国36位国君、姓名及在位时间

秦非子恶来五世孙,前900年-前858年在位40余年,秦国第一代国君,因善于养马,得到了周孝王的赏识,被封在秦地。

秦侯秦非子之子,前857年-前848年

秦公伯秦侯子前847年-前845年。

秦仲名赢仲,秦公伯子,前845年-前822年。

秦庄公名嬴也,秦仲长子,前821年-前778年。

秦襄公名嬴开秦庄公子前777年-前766年。

秦文公名秦襄公子前765年-前716年。

秦(诤)静公名秦文公子,文公四十八年(前718),太子即竫公去世,赐谥号为竫公。

秦宪(宁)公名嬴立,秦静公子,前715年-前704年。

秦出子秦宪公子,前703年-前698年。

秦武公;秦宪公长子,前697年-前678年。

秦德公;秦宪公子,秦武公弟前677年-前676年。

秦宣公;秦德公长子,前675年-前664年。

秦成公;秦德公子、秦宣公弟,前663年-前660年。

秦人战争历史需知

秦人早期与戎人杂居错处,远离中原。周王室东迁之后,秦人才逐步东进关中。到秦惠文王时期取巴蜀。秦国军队自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政策后愈战愈勇。

武器装备不断改进。兵种已有步、车、骑之分。军队数量多时达到“带甲之士百万”,出现了尉缭、白起、王翦等著名军事家和将领。 

秦国社会经济仍以农业为主。春秋时代晚期,出现了铸铁农具。战国时代,修建了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进一步促使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以冶铜和制陶最为发达。

秦国历代国君及姓名有哪些

秦国历代国君的名字分别是嬴非,嬴侯,嬴伯,嬴仲,嬴其,赢开,嬴康,嬴鼎,赢立,嬴曼,赢说,赢嘉,赢恬,赢载,嬴任好,嬴罃,嬴稻/嬴貑,赢荣。

赢石,赢籍,嬴扩,赢宁,赢盘,赢刺,赢欣,赢封, 赢肃,秦悼,赢仁,赢昌,嬴师隰/嬴连,嬴渠梁,嬴驷,嬴荡,嬴则/嬴稷,嬴柱,嬴子楚(嬴楚),嬴政。

扩展资料

秦国作为分封最晚的诸侯,而且是作为周朝西部藩篱的诸侯,面临着与关东诸侯不同的局面。,秦国要以实行郡县制来应对强大的外来威胁。秦国在立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与犬戎等游牧民族有着战事。

,秦国要以实行郡县制来化解秦国内部频频出现的“君臣乖乱”的政治危机。秦权臣大庶长三父等在秦宁公死后,废国君,并暗杀之,更立新君,使秦国出现动乱局面。在此情形下,秦国必须从郡县制上找出路。,秦国要以实行郡县制来维护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利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国君主

秦国历代君王

列表如下

1、

2、

3、

4、

5、

扩展资料

君主资料

1、秦献公

秦献公嬴师隰(公元前424年—公元前362年),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嬴姓,秦氏,《世本》作秦元献公,《越绝书》作秦元王。《史记索隐》记载名师隰(xí)。秦灵公之子,在位23年(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62年)。

秦献公早年流亡魏国,回国继位后在秦国国内进行改革,其中包括废止人殉、迁都、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并且数次发动收复河西失地的战争。秦献公的时期的改革虽然不彻底,但为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2、秦孝公

秦孝公(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嬴姓,赵氏,《越绝书》作秦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

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不断增进农业生产。

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嬴姓,赵氏,名驷,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在位),秦孝公之子。

十九岁即位,是为秦惠王。以宗室多怨,族灭商鞅,不废其法。公元前325年,自称秦王,成为秦国第一位君王。

当政期间,文有张仪连横六国,武有公孙衍、樗里子、司马错,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公元前311年,去世,时年四十六,谥号为文,葬于公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国君主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