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公是山神的。
潮汕三岁公是山神,三山国王,这是潮汕本土所产的神明,实指揭阳市揭西县河婆镇北面的三座山--独山,明山,巾山的三位山神。
三山国王肇迹于隋,显灵于唐,受封于宋,它非佛非道,无经文教义,不受语言地域限制,潮客同尊,千百年来庇护着潮汕的村村寨寨。潮汕人的神来源非常复杂,有本地神包括三国王公,老爷公,土地公等,有从福建传来的妈祖,有民间传说的关帝爷,有道教的三清,天帝,八仙,财神等。
又是一个可以出书的话题!
财神时间:初一十五拜地主爷司命公,逢大节拜地头老爷司命公,家有婚嫁生死进宅升学远行等大事拜地头老爷司命公,家有未出花园小孩逢大节拜床脚婆,另潮阳等地初一十五也有拜天公,某些村落有将军爷(设在寨门村口)初一十五也要拜,其他各种神明诞辰以及送神迎神遵乡例。财神一般求早,当日子时后即可开始。
财神物品:三牲[简化版是三中肉类,如猪肉,鱿鱼,肉丸,如用鱼类或鸡鸭鹅必须整只,除三鸟和鱼类在,其余动物一般不用]。斋碗[三或五个素材,简化版如菌类,糖,紫菜],水果(大果实如苹果梨一般双数,小果实一般成盘),糖果,香烛纸钱各地差异很大,问当地老人
这种拜佛的一般都没有谁大谁小之分,只有你信谁的关系。
拓展慈悲娘娘是观音在道教的化身玉皇大帝封她做《慈航天尊》民间也叫半天娘,半天娘的由来,据说慈悲娘娘走路不踏离地三尺,在半空中,原因是不忍伤及无辜百草蝼蚁。戴五凤冠,着霞帔,踏九品莲花,左右善财龙女侍奉。既然是观音化身固然贡品只能是斋,六月十九是娘的成日,八月十五是娘的生辰。
三山国王,广东粤东地区及台湾潮州籍民众所尊奉的地方守护神。三山指的是揭西县河婆镇北面的独山、西南面的明山和东面的巾山。据载,宋太宗封此三山神为国王。文化起源于广东潮汕地区和客家地区,通常被认为是潮汕人跟客家人始奉的“守护神”源于隋朝(581─618年)潮州府揭阳县霖田(今属揭西县),其庙在潮汕各市、县都有仿建,播及梅县、兴宁、大埔、丰顺、海丰、陆丰、汕尾、惠东、台山、东莞、佛山、福建省东山县、广西省昭平县等地,共有庙估计逾360座,它被潮人视为“社神”、“地头神”,为当地民众所奉的守护神,是闽南人、台湾人、潮汕人、客家人的共同信仰。“三山”是指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街道北面的独山、西南面的明山(位于梅州)和东面的巾山,传说隋朝大业年间此三山出现神迹,遂受到当地百姓祭祀,至宋代又追封为王,分别为清化威德报国王(明山)、助政明肃宁国王(巾山)、惠威宏应丰国王(独山),三山国王祖庙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街道。
三山国王和玉皇大帝关系三山国王是玉皇大帝身边的三个听差随从。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独山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它位于良田乡古石村,海拔789米,因山顶有“王爷洞”而闻名于世。相传当年三山国王原是玉皇大帝身边的三个听差随从,因多口多舌泄露天机,被玉帝责罚投胎到人间助大隋二帝一统天下,三人匡扶大业修成正果,玉帝遣太乙真人去接引其登天成仙。后因在天庭养尊处优,甚感寂寞,遂向玉帝请求下凡揭阳巾、明、独三山镇守南疆,护一方百姓安宁。玉帝应允后三人作法驾上祥云,飞临揭阳上空,按下云头,各据一山。后来人们认定独山石洞就是三王爷的出生地和弘法道场。本回答仅供参考,切勿盲目迷信。
一、三山国王
所谓“三山”,指潮州府揭阳县霖田都河婆墟(今揭西县河婆镇)西面的三座高山,名曰明山,巾山和独山。三山国王祖庙位于巾山山麓,额“明贶庙”(注古汉语中,贶意为恩赐。“明贶”是对他人恩赐、赠与的尊称。)。三山国王信仰的起源,已不可考。1994年德国汉学家傅吾康教授等曾到实地考察,根据他的看法,三山国王信仰的起源当与中原王朝进入本地之前古越人的山神崇拜有关。
二、妈祖。信奉者多为沿海一带的渔民。
三、一些历史人物,比如曾在潮州担任地方官的韩愈,关羽、民族英雄文天祥等。
四、道教和佛教的某些神灵。如观世音菩萨,城隍土地等。但潮汕人大多拜神而不信教。
三山国王主要是广东粤东地区及台湾潮州籍民所奉的地方守护神。
三山指的是揭西县河婆镇北面的独山、西南面的明山和东面的巾山,据载,宋太宗封此三山神为国王,故有此称。一般认为“三山国王神”肇迹于隋、显灵于唐、受封于宋。(宋太宗以三山神护国有功,遂下旨封赠明山神为清化盛德报国王,巾山神为助政明肃宁国王,独山神为惠威宏应丰国王,赐庙额称“明贶”,敕增广庙宇,岁时合祭。)从此,三山神便被统称为三山国王,三山国王庙又称明贶庙。至宋仁宗明道年间,复加封广灵二字。至此,“三山国王” 经皇封,提升为国家神。
三山国王祖庙在揭西县河婆镇西南3公里处的玉峰(又称大庙山)东北麓。由于河婆古属霖田都,故又称三山国王霖田古庙,隋朝时创建。
三山国王起源于潮汕地区,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植根于千万民众心中,而且是最古老、最有影响的神祗。俗称王公(有地方称为王爷),与其夫人合称为王公夫人,其信仰在潮汕大地十分兴盛,作为潮汕的守护神,王公夫人在潮汕人心中有着至高的地位。供奉王公夫人的庙宇遍布潮汕的每一个角落,据不完全统计,粤东地区各地已知的三山国王庙超过200座,其实三山国王庙的数量远不止记述的那么多,很多小村庄都有三山国王庙,还有一些其他神灵的庙宇也供奉着三山国王。每年正月,各地都要举行三山国王的迎神游神活动,全民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有的村寨,游神,唱大戏,兼有舞狮、舞龙,游灯笼等娱乐活动,场面壮观,盛极一时,热闹非凡,老幼皆乐。
三山国王不但在潮汕地区广为立庙祭祀,而且传到福建、台湾,又随着华侨而传到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在台湾尤为突出,仅次于拜妈祖的崇拜三山国王热,历久不衰,据统计台湾三山国王庙多达236座左右,遍布彰化,台南,高雄,新竹,竹东,新庄,宜兰等地,信众达600万人之多。每天农历二月二十五是“国王生”台湾各地三山国王庙香火特隆,男女信徒跪拜甚多,那里的渔民和潮汕的渔民一样,称二月二十五为“王公滚”,这一天绝不出海。
在潮汕的霖田祖庙,已迎来海内外及港、澳、台同胞的进香团成百万人。除进香外,还进行寻根问祖活动,甚为感人。实际上,三山国王作为一种地方民俗文化,已经发展成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海内外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的纽带和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