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孩子年龄太小,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全,容易有消化不良的情况。在腹泻严重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口服蒙脱石散治疗一下。可以给孩子口服补充一下肠道益生菌,常用的有乳酸杆菌、枯草杆菌、双歧杆菌等,任选一种给孩子服用即可。如果一段时间后仍没有改善,就需要尽快带着孩子到当地正规医院儿科就医检查一下大便有没有问题了。
宝宝出现腹泻,最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不要以为就是简单的吃坏了肚子,或者着凉了;也不要擅自给宝宝吃止泻药。因为,引起宝宝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妈妈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腹泻可能1生理性腹泻
生下没几天就开始腹泻,每天大便薄薄的,呈黄色或黄绿色,少则2-3次, 多则4-5次,时间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但宝宝长得很好,也不见瘦。这种症状在医学上称“婴儿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纯母乳喂养的宝宝。
预防妈妈要少吃虾蟹类食物及各种生冷食物。
护理如果不能及时给宝宝换尿布和清洗臀部,还可能引起红臀,甚至局部感染,,尿布只要湿了就得换,每次给宝宝换尿布时,还应先清洗臀部,必要时抹护臀霜,以保护局部皮肤。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生理性腹泻会不治自愈,不必用药。
腹泻可能2喂养不当
过早过多地以粥类与粉糊喂养小儿,碳水化合物过多能引起发酵,产生消化紊乱。未按时添加辅助食品,于断奶前突然增加食物改变食物成分,因不能适应而产生消化紊乱发生腹泻。
预防1、4个月以上宝宝,可从少量米粉开始,逐渐添加辅食,从2勺开始,直到宝宝肠胃适应,大便正常,才可逐渐加量。2、添加的辅食品种一种一种加,适应一种后,再加一种。3、肉食类食物不可一次食用过多,以免造成婴幼儿胃肠道负担过重,以致食物在胃肠内消化吸收障碍而出现腹泻。
护理腹泻时暂时停止辅食添加,腹泻好转后再逐渐添加。看护人要了解宝宝的食用量,不可一次性喂宝宝太多食物,尤其是肉食。
腹泻可能3乳糖不耐受
乳制品中的糖类主要是乳糖,其消化是靠乳糖消化酵素,缺少这种酵素就无法消化乳糖。有些宝宝断奶后,不再吃奶和奶制品,由于长期“废用”,乳糖酶活性便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最终成为乳糖酶缺乏。或者由于宝宝腹泻,损伤了肠粘膜细胞,使之分泌乳糖酶的能力下降,这就是平时所说的“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如果饮用乳类便可产生腹泻、腹胀等症状,总称为乳糖不耐症。,还有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是指从婴儿出生即无乳糖酶。无论饮用母乳、牛乳均可导致明显的腹泻。
预防1、配合谷物同吃。乳糖不耐受的宝宝空腹喝奶会有较重症状,但和其它食物吃,乳糖浓度可能在特定环境中得到“稀释”。胃肠中的乳糜作用可提高乳糖吸收率。如喝奶前吃些饼干、面包会减少排气和不舒服感觉。(要等宝宝可以添加辅食之后)2、少量多次。即使乳糖酶缺乏的宝宝,也可耐受少量乳类(30-50毫升),不会出现不耐受的症状。所以,妈妈给宝宝哺乳,也可采取少量多次食用的方法,一次食用量不超过50毫升为宜。每天多喝几次,仍可达到建议的奶量。而且久而久之,宝宝肠道中的乳糖酶也会逐渐增多(医学上称为“酶的诱导作用”),宝宝即可减轻乳糖不耐受的反应,或避免乳糖不耐受症状的出现。3、喝酸奶。酸奶是加入一定量的乳酸杆菌经发酵后生成的,发酵过程使得原奶中20%-30%的乳糖分解,蛋白质和脂肪也分解成为小的组分,使其更易消化吸收,所以喝酸奶可避免不适症状的发生。(这个要等宝宝1岁之后,尝试喝一点,一般3岁之内还是以配方奶为主的)
护理因乳糖不耐受而引起的腹泻,一般不严重,只要不再吃乳制品,一天后就可好转。先天性的可选用特制的无乳糖配方奶粉。
腹泻可能4秋季腹泻
宝宝秋季发生的腹泻,一般为轮状病毒引起,每年10月份到次年2月份是轮状病毒腹泻发病高峰。轮状病毒在干燥、寒冷季节容易爆发。由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局部免疫力和肠道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成熟,容易感染轮状病毒而发生腹泻。
预防1、不要带宝宝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避免接触患腹泻的孩子。2、宝宝使用的玩具、能够触摸到的家具,都要勤用清水冲洗;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 3、喂宝宝吃奶或吃饭前,一定要用肥皂及流动的水洗手。4、冷热要适度,预防感冒,使宝宝能够抵御轮状病毒的侵袭。5、不要让宝宝接触有感染病毒可能的东西。6、口服轮状病毒疫苗。
护理1、最重要的是保证液体的摄入,如果宝宝没有呕吐,爸妈要耐心地频频喂口服补液,就象静脉点滴那样,一点一点地喂。只要把住脱水这一关,宝宝病情就不会加重。2、治疗秋季腹泻,抗菌素是无效的,相反,还可能造成小儿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加重腹泻症状。3.可继续进食和母乳喂养,6个月以内人工喂养的宝宝用米汤稀释牛乳,2 -3天后改为正常饮食;6个月以上宝宝可食用粥、面条或软饭,加些蔬菜,还可 以吃新鲜水果、果汁以补充钾。要鼓励进食,喂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直至腹泻停止后2周。4、处于辅食添加期的宝宝,可暂时停部分辅食,如肉、蛋等,待腹泻减轻再开始食用。停辅食时间不要超过3天。保证宝宝所需热量和营养同样重要。5、体温超过38℃,使用退热药,要按药物的说明书服用,注意服用量及时间间隔。轮状病毒腹泻是自限性的,病程一般5-10天,多数患儿如果护理得当,愈后不会有问题。如果不伴有呕吐等严重症状,在家治疗也可以。
腹泻可能5细菌性痢疾
当各种细菌兴风作浪时,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就会提高。通常表现为,宝宝在腹痛的,还会发烧达39℃甚至更高,大便次数增多,呈脓血便,腹泻前常有阵发性腹痛,肚子里“咕噜”声增多。由于腹泻次数多,体内电解质失调,宝宝脱水严重,皮肤弹性差,全身无力。
预防1、洗手很重要。做饭前应该先洗手;在接触肉和蛋类后也应该马上洗手;不要留过长的指甲,不要直接戴着戒指或手表洗手。2、饭菜要尽量现做现吃,避免吃剩饭剩菜。新鲜的饭菜营养丰富,剩饭菜在营养价值上已经是大打折扣。而且越是营养丰富的饭菜,细菌越是容易繁殖,如果加热不够,就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妈妈不要试图用鼻子和眼睛来判断食物是否变质,食物是否受到细菌的污染仅凭颜色和气味是很难判断出来的。所以即使只有一点“担心”、“奇怪 ”的感觉都要下决心把它扔掉。3、高温消毒。宝宝的奶瓶、碗、勺等餐具先用专用洗涤剂仔细地清洗,然后用流水将泡沫完全冲净后,煮沸或用专用的消毒锅、微波炉等进行消毒。还要仔细擦干。如果还留有水,就会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一定要擦干彻底杀灭细菌。
护理1、不要因宝宝腹泻就不让他吃东西,而是要给宝宝吃易消化的软食,如面条汤、米粥等。2、让宝宝多喝水或口服补液盐,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失水厉害的要进行输液治疗。
腹泻可能6腹部受凉
有些宝宝睡觉时,会踢被子,或者白天玩闹时,腹部露在外面,这样就很容易使腹部受凉。一旦腹部着凉,就会使肠管平滑肌受刺激,收缩加强,肠道蠕动也随之加快,正在进行着消化和吸收的食物在肠内通过加快,这不仅影响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还可造成排便次数的增多,且大便常呈稀烂状,因而出现了腹泻。
预防1、不要给宝宝穿“露脐装”,内衣不可过小,最好上衣能塞入裤子内,保证肚子不会受凉。2、平时让宝宝穿着睡衣入睡。3、半夜醒来时看看宝宝是否盖好被子。
护理保持腹部温暖,可多穿一件衣服,或用热水袋压在腹部。
TIPS 1、腹泻时保护好小屁屁 。由于宝宝腹泻时排便次数增加了许多,所以会不断地污染小屁屁,而且腹泻时排出的粪便对皮肤刺激较大,通常腹泻的宝宝都会出现屁屁疼。,宝宝每次排便后都要用温水清洗小屁屁,擦干后涂抹一些护臀膏。 2、注意观察记录 。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性状、颜色及量的变化,为医生制定治疗计划提供依据。还要注意观察病情,如果宝宝在家治疗护理期间病情不见好转,出现水样便次数频繁、口渴明显、双眼凹陷、尿量明显减少等脱水表现及高热等症状,应带宝宝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1.调整饮食,少量多次
若宝宝的食物是母乳,则继续用母乳喂养,而考虑到母乳后半部分有较多的脂肪,建议喂食的前奶多于后奶,这样可以吸收更多的蛋白质而非脂肪。若宝宝的食物不是母乳并开始添加辅助性食物,则要对其进行控制,选择平和、细软、少油、易消化的食物,通过少量多次的办法减少进食量,必要时在短期内停止给宝宝喂食辅食,使用腹泻奶粉等。等腹泻结束后,也要循序渐进,慢慢恢复常态。
2.补充水分,避免油腻
在宝宝腹泻期间,及时为宝宝补充水分是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水分的流失凶猛而快速,如果宝宝长期处于脱水状态,则会阻碍身体正常新陈代谢,情况将会变得非常不利,宝宝也很难恢复过来。妈妈可以给宝宝喂一些胡萝卜水或宝宝平时爱吃的低糖果汁等,避免脱水。除了补充水分,还要补充营养,不要因为宝宝拉肚子就什么也不给吃,粥、土豆泥、熟苹果泥等都是宝宝可以消化的食物。而一些油腻的食品脂肪含量过高,宝宝既没有胃口,也不能消化,容易造成宝宝负担,对于这类食物则要做到真正禁食。
3.母乳哺育,预防腹泻
对于宝宝来说,母乳所含的营养物质是全方位的,足以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而其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能够增强宝宝的免疫系统,提高抗病力。并且母乳的温度适宜,新鲜洁净,质地均匀,容易消化,可以缓解婴儿腹泻,与止泻药相比更加安全健康。新妈妈若能坚持用母乳喂养宝宝,相信宝宝腹泻的概率会大大降低,身体素质也更好。
新生儿拉稀,每天超过十次以上,接近水状。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一是母乳喂养。
这种情况下,检查妈妈吃的食物,是否过于寒凉和油腻而过奶给孩子了;
二是母乳挤出来放冰箱存放喂养。
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是保存不当,奶源受到细菌感染,也会起起宝宝腹泻。
三是奶粉喂养。
由于奶粉不合适宝宝的肠胃,导致消化不良。
奶粉冲泡得过浓或过淡了,或是在奶粉中加了糖。
四是过早地添加了米糊等辅食,导致消化不良。
有些老人在月子里就让孩子添加辅食,认为这样孩子不容易饥饿,晚上睡着安稳。五是夏天宝宝吹空调或是洗澡时不注意保暖,导致着凉,也容易拉肚子。
如果是以上五种情况,改变一下宝妈的饮食,让宝妈的饮食不要过于油腻,而吃清淡一些,也不要过于补而上火。
让宝妈亲喂宝宝,不要用冰箱存隔夜奶。
及时更换奶粉,三个月之内的宝宝纯母乳或奶粉喂养,绝对不能添加辅食。
注意宝宝的保暖,避免空调直对着宝宝吹。保护身体特别是肚脐不受凉。
观察二三天,宝宝的拉稀情况是否有改善。
但以下这几种情况,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千万别耽误了。
1.每半小时一次,一天拉十几次;
2.拉稀伴随不正常的哭闹,好象肚子疼的感觉;
3.排出的大便带血。
4.呈现脱水的症状。
5、宝宝有发烧的症状,体温超过38.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