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点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在我国,其发病率高达10%左右,患者以中青年为主,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2。病程可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但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全身健康。精神紧张或饮食因素可能会诱发症状复发或加重。
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几乎所有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痛部位不固定,以下腹部或左下腹部多见。患者在排便或排气后疼痛会有所缓解,很少会在睡眠中痛醒。
对于腹泻型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来说,排便往往比较急。粪便呈糊状或稀水样,每天排便次数一般在3-5次。严重发作的患者,甚至可能达到10多次,并带有黏液,但并无脓血。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与以下五个因素相关:
1. 遗传因素:许多疾病都有家族遗传的倾向,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肠易激综合征,那么遗传给下一代的可能性很高,特别是直系血缘关系。
2. 饮食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的丰富,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会增加肠胃负担,进而增加患肠易激综合征的风险。
3. 肠道感染:经常肠道感染的人患肠易激综合征的几率比肠道健康的人要高,因为肠道已经受到过伤害,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
4. 精神方面:小时候受到肉体或精神虐待的人长大后可能会有心理阴影,长期的精神紧张也会导致肠胃受到伤害,容易得肠易激综合征。
5. 情绪问题:有抑郁倾向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得肠易激综合征。长期情绪不稳定会对身体器官造成很大危害,经常抑郁的情绪可能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的罪魁祸首。
尽管肠易激综合征并不是严重的疾病,也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太大影响,肠道里的致病因子也不会因病情加重而恶化成癌症。但由于长期肚子隐痛,会影响睡眠质量。对于年轻人来说,会影响工作质量,尤其是一些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工作人员,可能会加重病情。
那么,患有肠易激综合征时,应远离哪些食物呢?
1. 不溶纤维:全谷类、蔬菜和水果都富含纤维,但纤维会加重腹泻。食用过多的不溶性纤维会增加排便次数,而可溶性纤维常见于果蔬中,虽然不溶性纤维可以缓解便秘,但也可能让人浮肿。
2. 谷物:粗粮中的不溶性纤维可能是引发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的罪魁祸首之一。而黑麦、小麦和大麦的产品含有谷蛋白,这种蛋白质可能破坏肠道并加重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至少一半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能对谷蛋白过敏。
3. 牛奶:牛奶中含有脂肪可能加重腹泻,许多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有乳糖不耐受症,他们的消化系统不能分解乳制品中的乳糖。建议选择低脂或无脂肪的牛奶。
4. 豆类:豆类是蛋白质和纤维的重要来源,但可能不适合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食用。豆类可能会增加胀气、腹痛和绞痛。
5. 咖啡:咖啡对肠道有刺激作用,可能会引发腹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避免咖啡和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如果需要提神,可以选择小点心或快步活动来提神。关于肠易激综合征,有一些重要的饮食注意事项。辛辣食物是必须引起注意的。这类食物因其强烈的刺激性,过量摄入不仅会损伤胃黏膜,还可能对咽喉黏膜和呼吸道造成损害,从而可能引发并发症。患者们需对辛辣食物的摄入加以控制。
油炸食物也是患者需要避免的食物。这类食物不仅不健康,而且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食用过多会加剧腹部不适,影响疾病的恢复。除了油炸食物,腌制食物和霉变食物也都需要被禁食。
那么,针对肠易激综合征,有哪些具体治疗方法呢?
心理压力的调节十分重要。肠易激综合征并非绝症或癌症,过度的心理压力只会使病情恶化。患者要学会放松,通过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避免总是担心腹痛、腹胀等情况的发生,并逐渐形成健康的排便习惯。
要避免对肠胃造成不良刺激。患者应对自己的肠胃有充分的了解,避免食用那些容易引起肠胃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冷食物、烟酒以及海鲜等。
药物治疗也是一部分。虽然肠易激综合征主要依赖于调养,但在症状严重时,患者可以考虑药物治疗。例如,腹痛严重时可服用匹维溴铵,腹泻严重时则可服用蒙脱石散。益生菌的配合使用也能有效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
对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来说,除了药物治疗,注意饮食和心情的调节同样重要。只有全方位地进行治疗和调养,才能更有效地应对这一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