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这颗最接近喉咙的牙齿,常常被称为智齿纯跟牙。在青春的18岁左右,随着人的生理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智齿如同智慧的象征,悄然萌发。智齿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由于食物逐渐变得精细,颌骨发育不足,导致智齿萌发的空间受限,位置容易出现不正,医学上称之为阻生牙。
并非所有的智齿都需要被拔除。对于那些正常萌发、具有咀嚼功能的智齿,我们可以保留并保护它们。而对于位置不正的智齿,通常无法发挥咀嚼功能,被视为废牙。
智齿的表面覆盖着软组织,通常称之为牙肉。由于智齿的特殊位置,这块软组织容易感染,引发智齿冠周炎。这种疾病多发生在18至25岁的年轻人身上,当他们的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局部牙肉受到过重外伤、疲劳过度或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就容易触发智齿冠周炎。
智齿冠周炎以下颌发生居多,上颌则较为罕见。智能牙冠周炎常常急性发作,初期患侧咽喉旁的软组织会出现肿胀不适感。随着病情的发展,咀嚼、吞咽及动作都会使疼痛加剧。患侧脸颊会出现肿胀,局部会有自发性的跳动或耳颞部的反射性疼痛。如果炎症持续加重,还会影响开口受限、牙齿关闭等症状,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进食、咀嚼和吞咽。
在拔牙前,我们需要排除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患有心、肝、脾、肺、肾等大器官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拔牙。如果拔牙区域存在急性炎症,也需要暂缓拔牙。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以及妊娠妇女和经期女性也应暂缓拔牙。
拔牙后,我们需要学会正确的自我护理。例如,咬住棉球30至50分钟;24小时内避免使用拔牙侧进行咀嚼,最好不要刷牙、漱口或吸拔牙伤口,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如果拔牙后出血不止或剧烈疼痛,应及时就诊。在拔牙后的24小时内,唾液带有血丝是正常的现象。为了预防拔牙创口感染和疼痛,可以适量服用消炎止痛药。拔牙后24小时内可用冷水毛巾敷拔牙侧面颊以止血,24至73小时内改用热毛巾敷,帮助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