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哺育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妈妈的乳汁要滋养那个正在快速生长发育的宝贝,他无比娇弱,因此对妈妈摄入的药物特别敏感,某些药物可能会对他的成长造成长远影响,甚至引发不良反应。
如果妈妈在哺乳期生病了,且病情严重到无法仅凭自身免疫力抵抗,那么用药便是必然的选择。毕竟,妈妈与宝宝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解哺乳期用药的知识有助于妈妈更理智地听从医嘱,做出明智的药物选择。
哺乳期用药的主要担忧在于两个方面:
一、药物副作用可能导致妈妈的乳汁分泌减少,使宝宝无法充分摄取乳汁,可能需要混合喂养。
二、许多药物会通过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化等方式进入母体,进而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婴儿长期的不良反应,比如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可能导致婴儿牙齿出现四环素牙。
在此提醒广大哺乳期妈妈,以下十二种药物被列入哺乳期用药的“黑名单”:
1. 抑制泌乳的药物如各类避孕药、溴隐亭等;
2. 抗菌药如甲硝唑;
3. 磺胺类药物;
4. 利血平等降压药;
5. 四环素;
6. 氯霉素;
7. 链霉素等抗生素;
8. 抗病毒的利巴韦林;
9. 抗肿瘤药、抗精神药等严重病情所需药物;
还有中药及含有某些成分的成药等也需谨慎使用。这些药物有各自不同的潜在风险,可能损害宝宝的健康。具体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相对安全的药物则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发烧时使用)、右美沙芬(止咳用)等。在选择药物时,应充分了解其安全性和适用性。哺乳期的妈妈用药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不要自行用药,务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尽量在哺乳后用药并适当延长下次哺乳时间间隔;如果医生建议暂停哺乳则遵医嘱执行。关于哺乳期用药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您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