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对于心脏供血不足的治疗,遵循一系列常规路径。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些方法的精髓。
面对心脏供血不足的问题,硝酸酯类药物是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首选。这类药物通过扩张静脉、外周动脉血管和冠状动脉,有效减轻心肌的氧消耗。它们不仅能增加侧支循环血流,还能减少血小板粘附,全方位改善心肌工作。值得注意的是,硝酸盐药物的作用与剂量息息相关。小剂量时,主要扩张外周静脉;随着剂量增加,心外膜动脉和心肌阻力血管也会扩张,心肌血流灌注量得以增加。当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使用硝酸甘油气雾剂以迅速缓解症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先静脉给药以稳定病情、改善症状,之后再转为口服。持续使用硝酸酯药物可能会导致耐药性和效用降低,因此推荐间歇给药,最好间隔8至12小时。血管扩张可能引发头痛等不良反应,但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可以降低其发生概率。
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在心脏供血不足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拜阿司匹林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它通过抑制前列腺素TXA2的合成,阻止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从而抑制血栓形成。对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它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每日口服75毫克拜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心源性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风险。除了急性期的常规使用,患者还应长期使用以预防心脏事件的发生。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增加出血性疾病的风险,如眼底出血、胃肠道出血或消化道损伤等。
降脂药物也是治疗心脏供血不足的关键。他汀类药物不仅能够降低胆固醇,还具有多项功能,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以及稳定斑块等。
这些西医的常规治疗方法为心脏供血不足的患者提供了全面的治疗策略,旨在通过多重机制改善心脏功能、缓解症状并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