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阴影:肾上腺皮质癌的病理探索与鉴别
癌症,一个让无数生命陷入困境的疾病,可能会在我们身体的任何组织和器官中悄然发生。肾上腺皮质癌,是其中一种较为特殊的癌症,更多地影响着12岁以下的儿童。
肾上腺皮质,这个深藏在我们身体中的微小器官,一旦出现恶性病变,就形成了肾上腺皮质癌。这种癌症肉眼观察下,肿瘤体积巨大,常常超过100g,甚至可以达到1000g以上,呈现出侵袭性生长的特点,境界模糊。切面的颜色或是棕黄,或是多彩,质地相对柔软,内部可能出现出血、坏死以及囊性变化。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分化较差的瘤细胞呈现出较大的异型性,常常出现多核瘤巨细胞以及核分裂像。而分化好的部分则类似腺瘤,如果肿瘤体积较小、有包膜,那么与腺瘤的区别就变得相当微妙。
想要区分这两者,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皮质癌常见广泛出血、坏死,而腺瘤则很少有这种现象;破坏包膜、侵入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往往是癌的特性;核分裂像多,大于2/10高倍视野的多数为恶性;癌的核异型明显,多核瘤巨细胞、较大的核仁及核内有包涵体;肿瘤体积和重量也是参考指标,腺瘤通常直径不超过5cm,重量轻于50g。
值得注意的是,肾上腺皮质癌多为功能性,会引发女性男性化及肾上腺功能亢进等症状。该癌症容易发生局部浸润和转移,若通过淋巴系统和血液系统扩散,患者的平均存活期通常为两年。对于功能性和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肿瘤的鉴别,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和激素测定。
面对这样的疾病,我们不仅要深入了解其病理特性,更要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让我们共同期待医学的进步,为抗击癌症提供更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