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时刻的到来,无疑是准妈妈最为关注的话题。想要顺利选择自然分娩,有三个关键因素必须关注。掌握好了这三个要素,对于能否顺利分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女性的自然分娩呢?自然分娩前后需要注意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一、催生能量
当准妈妈的预产期到来,意味着胎儿已经成熟,需要离开母体来到世间。胎儿并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只知道在妈妈的子宫里舒适地成长,不愿意经历艰难的旅程来到世间。准妈妈需要一种催生能量来助力胎儿出生,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产力”。
产力具有节律性、对称性、旋光性和缩复功效等特性。这些特性既能确保胎儿顺利诞生,又不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它还能让子宫下段、宫颈口和阴道逐渐扩张放大,让宝宝能够安全娩出。产力在孕晚期就已经出现,随着预产期的临近,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对于准妈妈来说,她感受到的只是腹部一阵一阵有规律性的疼痛(即子宫收缩),而且疼痛会逐渐加剧。在这个时候,有些准妈妈可能会感到难以忍受或缺乏信心,请求医生催产或止疼。但我们要告诉准妈妈们的是:只有经过足够时间的子宫收缩,才能使宫颈口完全扩张开放,以利于胎儿的下降。这个过程过快、过慢、过强、过弱都会给母亲和胎儿带来严重的危害。准妈妈需要了解这个过程是必须要经历的,尤其是对于初产妇来说,短暂的疼痛是难以完成整个过程的。
二、产道安全通道
胎儿从阴道娩出的通道就是医学上所说的产道,包括骨产道和软产道。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盆底软组织组成的弯曲管道。当分娩时,由于强大的子宫收缩和胎儿头部的挤压成型,软产道会被动地逐渐扩大放大。而我们所常说的产道,主要是指骨产道(骨盆),它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椭圆形弯曲管道。宝宝要想通过这个管道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在这个不规则弯曲管道中间还有两个路障(坐骨棘),宝宝只能从两者中间通过。因此宝宝的头部必须适应妈妈骨盆的最大径线来通过产道。许多宝宝因为各种原因被阻挡在产道的某一位置而导致难产。如果妈妈的骨盆有异常(发育过小或受伤),那么管道中的一些径线就会降低,宝宝通过时就会受阻。有时候妈妈的骨盆径线是正常的但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吃得多变成了个大胖娃娃(巨大胎儿),最后分娩通过产道时可能因为头部过大身体过胖而不能通过妈妈固定的径线而被拦下。
三、胎儿标准
胎儿的大小以及他们在妈妈子宫里的位置也是自然分娩中的重要因素。足月胎儿的头径(胎儿双顶径)平均为91~93mm而妈妈骨盆中最窄的一条径线宽度约为100mm。因此当宝宝的头部较大时就需要考虑通过产道时的困难程度。一般来说妈妈的骨盆能够承受3000~31斤重的宝宝没有什么问题但当宝宝的体重超过4斤(巨大胎儿)时通过妈妈相对固定的产道就会有一定难度。因此提醒准妈妈们要注意营养均衡不要让胎儿成长为胖娃娃。巨大胎儿不仅可能导致分娩困难还会引起肥胖儿的产生危害孩子未来的生长发育。有些宝宝虽然在妈妈子宫里的位置不正确(正常位置的宝宝应该是头朝下双手紧紧抱在胸前双腿紧紧贴在胸部)比如仰面朝天臀部或腿朝下等就不能在产道里顺利旋转以适应产道的形状可能会被卡住而影响分娩。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妈妈也无能为力只能求助医生。孕妇的精神实质要素在分娩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焦虑情绪不仅会影响孕妇的心态,消耗她们的精力,还会提升对疼痛的敏感度,扰乱大脑皮质中枢神经的命令传输。
宝宝的诞生需要启动子宫收缩,推动分娩,这个过程必须听从大脑皮质中枢神经的指挥。精神因素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大脑皮质中枢神经指令的传递,导致产力过强或过弱,直接影响宝宝的下降和旋转,使分娩过程进展缓慢。
胎儿在子宫内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宝宝缺氧、窒息,甚至死亡。即便存活下来,也有可能出现智力低下等问题。精神因素还可能引发产后出血等并发症。
为了顺利分娩,我们的准妈妈们应该在怀孕期间做好充分准备。要认识到分娩是一个自然现象,绝大多数妈妈都能平安度过。准妈妈应保持乐观的心态,坚定信心,认识到自然分娩对宝宝未来成长发育的益处。要了解分娩是一个时间较长的过程,只有经历足够强烈的疼痛,使产道充分拓展,胎儿才能顺利娩出。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当逼着胎儿离开母体的子宫收缩来临时,不必感到焦虑、担心。
在孕期,准妈妈应该做好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利因素。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营养不良导致胎儿过大,影响分娩进程。在分娩期间,多听取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不要擅作主张,应遵从医护人员的指导。
分娩后,产妇要注意调整自身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波动影响宫缩,导致产后大出血。同时要好好休息,进行母乳喂养,观察出血情况,注意饮食搭配,及时上厕所,尽早下床活动。
正常分娩过程只占一小部分,因为大约60%的孕妇存在高风险因素。了解并准备好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是每位准妈妈必须要做的。通过充分准备和积极配合,大多数妈妈都能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迎接新生命的到来。